CN217734102U -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4102U
CN217734102U CN202221711431.5U CN202221711431U CN217734102U CN 217734102 U CN217734102 U CN 217734102U CN 202221711431 U CN202221711431 U CN 202221711431U CN 217734102 U CN217734102 U CN 217734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layer
transverse channel
tunnel sec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14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建永
王若辉
雷海波
管晓明
张静涛
许华威
姜会浩
刘泽亮
吕可
陈峥
杨晓东
程林
王晓飞
杨文超
孙伟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14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4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4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4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包括:站台层;横向通道,设置于所述站台层内;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分别设置于所述站台层的两侧,且所述横向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站厅层,设置于所述站台层上方;竖井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站台层和站厅层;扶梯组件,设置于所述站台层与所述站厅层之间。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竖井组件协同开挖,将埋深较大的站台层和埋深较小的站厅层分别布置,中间通过竖井组件和扶梯组件连接,灵活布置车站位置,避免造成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以最小程度减小施工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明暗挖站厅层和站台层,实现了常规站厅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往往会慎重比选采取明挖还是暗挖工法进行车站施工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地铁的修建过程中往往会慎重比选采取明挖还是暗挖工法进行车站施工。
由于某些车站受到线路、轨面埋深和地形限制,导致车站埋深过大,若明挖施工,则会造成大量土方开挖、站内建筑面积浪费、公共区楼扶梯多次转换、使用功能差、投资高,同时对基坑支护的要求也会更高,增加工程风险;采用全暗挖施工,如中洞法开挖断面多、工序转换多、工期较长、沉降较难控制、投资高、风险高等。
并且,现有的一些明暗挖地铁车站结构,站厅层要么两端互不连通,要么站厅宽度、长度受限,使得公共区域面积狭小。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了常规站厅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的明暗挖结合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由明暗挖结合施工而成,包括:
站台层;
横向通道,设置于所述站台层内;
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分别设置于所述站台层的两侧,且所述横向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
站厅层,设置于所述站台层上方;
竖井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站台层和站厅层;
扶梯组件,设置于所述站台层与所述站厅层之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横向通道,包括:
互相平行的第三横通道、第五横通道、第二横通道、第一横通道和第四横通道,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和第二隧道区间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竖井组件,包括:
连通于所述站台层和站厅层的第二长竖井、第一长竖井、第三长竖井、第一短竖井和第二短竖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短竖井与第二短竖井以所述第四横通道中部互相对称。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扶梯组件,包括:
连接于所述站厅层和站台层的第一斜扶梯、第二斜扶梯和第三斜扶梯,所述第三斜扶梯位于所述第四横通道一侧,所述第二斜扶梯位于所述第二横通道一侧,所述第一斜扶梯位于所述第五横通道一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还包括:
生产管理室,所述生产管理室位于所述站厅层内。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斜扶梯和第二斜扶梯在所述站厅层的位置接近于所述第一短竖井和第二短竖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所述竖井组件协同开挖,将埋深较大的站台层和埋深较小的站厅层分别布置,中间通过竖井组件和扶梯组件连接,灵活布置车站位置,避免造成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以最小程度减小施工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明暗挖站厅层和站台层,实现了常规站厅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组件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件或组件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深埋地铁车站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的站厅层平面层。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的站台层平面层。
图中:1、站厅层;2、站台层;3、第二长竖井;4、第一长竖井;5、第三长竖井;6、第一斜扶梯;7、第二斜扶梯;8、第三斜扶梯;9、第一短竖井;10、第二短竖井;11、第一隧道区间;12、第三横通道;13、第五横通道;14、第二横通道;15、第一横通道;16、第二隧道区间;17、生产管理室。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组件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组件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深埋地铁车站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但是此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申请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由明暗挖结合施工而成,包括:
站台层2;
横向通道,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内;
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分别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的两侧,且所述横向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连通;
站厅层1,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上方;
竖井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站台层2和站厅层1;
扶梯组件,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与所述站厅层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中,将所述竖井组件协同开挖,将埋深较大的站台层和埋深较小的站厅层分别布置,中间通过竖井组件和扶梯组件连接,灵活布置车站位置,避免造成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以最小程度减小施工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明暗挖站厅层和站台层,实现了常规站厅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横向通道,包括:
互相平行的第三横通道12、第五横通道13、第二横通道14、第一横通道15和第四横通道18,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三横通道12、第五横通道13、第二横通道14、第一横通道15和第四横通道18,并且将其分别与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连通,可以实现了常规站台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竖井组件,包括:
连通于所述站台层2和站厅层1的第二长竖井3、第一长竖井4、第三长竖井5、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所述第一短竖井9与第二短竖井10以所述第四横通道18中部互相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二长竖井3、第一长竖井4、第三长竖井5、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不同与其他的明暗挖地铁车站结构,竖井组件开挖完不作为功能区使用,一般是作为回填或者通风使用,造成竖井结构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保留竖井组件,大大节约了工期及结构材料,并将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改造成无障碍电梯、消防楼梯、强弱电缆井、新风管道等功能区,将第二长竖井3、第一长竖井4和第三长竖井5改造成管道井、照明配电室、通风管道等功能区,方便利用,节约资源,并且利用竖井组件以及横向通道,串联地铁正线隧道及站台层的施工,解决了多个施工面交叉施工的问题,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扶梯组件,包括:
连接于所述站厅层1和站台层2的第一斜扶梯6、第二斜扶梯7和第三斜扶梯8,所述第三斜扶梯8位于所述第四横通道18一侧,所述第二斜扶梯7位于所述第二横通道14一侧,所述第一斜扶梯6位于所述第五横通道13一侧,所述第一斜扶梯6和第二斜扶梯7在所述站厅层1的位置接近于所述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提高了通行效率,增加了安全属性,保障人员安全。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还包括:
生产管理室17,所述生产管理室17位于所述站厅层1内,可以方便后期的管理。
当施工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确定明暗挖范围及分界线;
步骤2:先开挖第三长竖井,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开挖第一长竖井和第二长竖井,以减少对地层的扰动,设计长度为地面至站台层,边开挖边施作格栅钢架及喷射混凝土,同时打注浆锚杆,最后施作竖井封底结构;
步骤3:在第一长竖井、第二长竖井和第三长竖井底部先后横向施作横通道超前支护,再施作马头门确保横通道进洞安全,最后施工环框梁高度范围内(高出框梁顶3m)的竖井防水层及二次衬砌结构;
步骤4:先在第三长竖井底部开挖第三横通道,待第一长竖井和第二长竖井施工结束也开挖第一横通道和第二横通道,采用台阶法+临时仰拱施工,施工时预留核心土,进尺为一榀格栅间距,并施作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步骤5:先由第三横通道向第二横通道开挖第二隧道区间,间隔一定时间后,再由第一横通道和第二横通道两端朝向第四横通道开挖第二隧道区间,采用CRD工法施工,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二次衬砌;
步骤6:由第二隧道区间向第一隧道区间开挖第四横通道,开挖前横向施作横通道超前支护,再施作马头门确保横通道进洞安全;
步骤7:在站厅层开挖之前,在站厅层周围设置明挖围护桩结构,随挖随撑,开挖至暗挖顶板下方位置;采用明挖法对站厅层进行开挖,基底施作抗拔结构,由上到下施作防水层及主体结构,直到站厅层底板封底完成,再从站台层斜向上开挖斜扶梯横通道,采用暗挖;从站厅层斜向下开挖斜扶梯横通道,采用明挖,明挖段和暗挖段长度比例为3:7;
步骤8:由站厅层向下开挖短竖井,设计长度从站厅至站台,边开挖边施作格栅钢架及喷射混凝土,打注浆锚杆,施作竖井防水层及二次衬砌结构;
步骤9:在短竖井底部横向施作横通道超前支护,再施作马头门确保横通道进洞安全,最后施工环框梁高度范围内的竖井防水层及二次衬砌结构;
步骤10:在短竖井底部向第四横通道方向开挖与之连接,采用台阶法+临时仰拱施工,施工时预留核心土,进尺为一榀格栅间距,并施作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继续施作车站出入口结构、附属结构及其二次衬砌;
步骤11:车站施工完成之后,将2个短竖井改造成无障碍电梯、消防楼梯、强弱电缆井、新风管道等功能区,将3个长竖井改造成管道井、照明配电室、通风管道等功能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所述竖井组件协同开挖,将埋深较大的站台层和埋深较小的站厅层分别布置,中间通过竖井组件和扶梯组件连接,灵活布置车站位置,避免造成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以最小程度减小施工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明暗挖站厅层和站台层,实现了常规站厅层完整的结构布局,便于运营管理和提高集散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组件分或者全组件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由明暗挖结合施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台层(2);
横向通道,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内;
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分别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的两侧,且所述横向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连通;
站厅层(1),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上方;
竖井组件,用于连通所述站台层(2)和站厅层(1);
扶梯组件,设置于所述站台层(2)与所述站厅层(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道,包括:
互相平行的第三横通道(12)、第五横通道(13)、第二横通道(14)、第一横通道(15)和第四横通道(18),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区间(11)和第二隧道区间(1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组件,包括:
连通于所述站台层(2)和站厅层(1)的第二长竖井(3)、第一长竖井(4)、第三长竖井(5)、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竖井(9)与第二短竖井(10)以所述第四横通道(18)中部互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梯组件,包括:
连接于所述站厅层(1)和站台层(2)的第一斜扶梯(6)、第二斜扶梯(7)和第三斜扶梯(8),所述第三斜扶梯(8)位于所述第四横通道(18)一侧,所述第二斜扶梯(7)位于所述第二横通道(14)一侧,所述第一斜扶梯(6)位于所述第五横通道(13)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产管理室(17),所述生产管理室(17)位于所述站厅层(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埋地铁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扶梯(6)和第二斜扶梯(7)在所述站厅层(1)的位置接近于所述第一短竖井(9)和第二短竖井(10)。
CN202221711431.5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Active CN217734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1431.5U CN2177341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1431.5U CN2177341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4102U true CN217734102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1431.5U Active CN2177341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4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3697U (zh) 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段近穿建筑物的施工结构
CN106703828A (zh) 采用预制装配式衬砌结合pba建造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6640108A (zh) 一种地下建筑模块化施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86036B (zh) 一种扩大拱脚初支拱盖法施工方法
CN107514262A (zh) 盾构管廊的施工方法
JP7394252B1 (ja) 大深度地下鉄駅における縦方向に直交する突き出し型風道構造及び施工方法
CN113847040A (zh) 一种大跨无柱地下车站暗挖修建方法
CN108361036A (zh) 一种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外挂的施工方法
CN113027495B (zh) 一种由区间隧道组织实施的暗挖大跨度车站修建方法
CN106930318A (zh) 一种界面水条件地铁车站深埋厅台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457789U (zh) 一种用桩拱墙支撑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的地铁车站
CN206409239U (zh) 一种地下建筑模块化施工体系
CN108374432A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210068153U (zh) 临近城市建筑及道路的车站出入口明挖段施工结构
CN217734102U (zh) 一种深埋地铁车站结构
CN106930768A (zh) 隧洞施工方法及应用
CN208121811U (zh) 综合管廊一体化开发与地铁共构的明挖车站
CN204059401U (zh) 新型复合式交通隧道
CN211819509U (zh) 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内的合并结构
CN111911185A (zh) 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73086U (zh) 既有地下管廊下施工下卧空间的协同围护结构
CN206887998U (zh) 一种界面水条件地铁车站深埋厅台通道结构
CN212508313U (zh) 双层综合管廊节点暗挖上下同期建造施工结构
CN106836277B (zh) 多层城市地下综合体及其暗挖建造方法
CN113309525B (zh) 一种特大断面暗挖车站提前解除核心岩土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