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3830U -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3830U
CN217733830U CN202221827085.7U CN202221827085U CN217733830U CN 217733830 U CN217733830 U CN 217733830U CN 202221827085 U CN202221827085 U CN 202221827085U CN 217733830 U CN217733830 U CN 217733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ark
degrees
delineator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70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8270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3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3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3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1)、Led发光体(2)、逆反射层(3)、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支架(7)、紧固件(8),壳体(1)的等腰梯形标识正面(1A)和长侧面(1B)间的夹角为100°至130°,标识正面(1A)上设有Led发光体(2)和逆反射层(3)、长侧面(1B)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设在壳体(1)容置腔(1q)内,通过封装体与壳体(1)结合成防水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与支架(7)装成发光反光轮廓标,标识正面(1A)可外延扩展,相比同类,光伏板面积更大,发光、反光性能更好,结构强度更高,寿命更长,可节约材料成本、功能更多。

Description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发光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背景技术
附着式轮廓标是轮廓标的一种,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的、用于指示道路前进方向、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交通安全设施。附着式轮廓标附着于波形护栏上,由逆反射材料、支架和连接件组成,其逆反射材料形状一般为梯形(又叫梯形轮廓标),通过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与连接螺栓中,使梯形轮廓标的逆反射面呈竖向梯形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逆反射体面(轮廓标正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
虽然轮廓标在交通安全设施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作用却不可忽视。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而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可视距离较短,这样都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度,因此为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公路前方线形指示非常重要。而连续设置轮廓标是有效手段之一,轮廓标可以通过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提早了解前方路况;道路两侧设置的轮廓标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也可起到夜间诱导、警告驾驶员的作用,很好地保证了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由于传统轮廓标不能主动发光,因而具有主动发光功能的太阳能轮廓标应运而生,解决了传统轮廓标不能主动发光的缺陷。
然而,现有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型轮廓标的结构都类似于普通附着式梯形反光轮廓标的反光标识面沿其表面垂直方向加厚的等腰梯形断面的扁柱体封装结构,其壳体为标识面板与四面围挡合围形成的简单的开口腔壳,其上设置太阳能板和发光器件后具有了太阳能发电和发光功能。该产品虽简单易行,但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反光面积偏小,影响其反光效果;
2、由于轮廓标尺寸所限,难以安装较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影响其发光效果,且太阳能光伏板位于垂直于标识面的长侧面下方,容易形成感光死角,导致太阳能发电效率不稳定,并且现有带三角支架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型轮廓标仅正面(单面)发光居多,而在三角支架双面安装标识体时,两个面上的标识体上的太阳能板在某些角度互相挡光,影响了太阳能发电效率;
而且随着交通器材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现有太阳能产品在电池续航等方面更加不能适应上述发展需求;
3、现有带三角支架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型轮廓标由于结构所限,仅可在正面设置发光器件,在背向或侧向则难以实现发光功能;
4、其标识正面与长侧面的交接处外凸成直角,易造成磕碰的交通安全隐患,且现有标识体的壳体结构牢度不够,易损坏;
5、现有产品封装过程中消耗的封装材料成本高,其厚度越大,成本越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型轮廓标存在反光效果难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不稳定、发光性能不稳定,并存在易磕碰、牢度不够、封装材料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型轮廓标:通过创新结构并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产品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前提下,在工艺成型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在受限空间范围内有效扩大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和反光面积,以提高其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使其太阳能发电效率、发光效果和反光效果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该实用新型产品与产品标准和行业规范相容度高,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解决了现有产品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可在新的结构基础上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如长余辉发光功能、无线控制功能、侧向投光功能、通过传感器(红外、雷达等)受控发光等),拓展了新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1)、Led发光体(2)、逆反射层(3)、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支架(7)、紧固件(8),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具有发光反光功能的呈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1A)和与其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的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5)的长侧面(1B)及与标识正面(1A)相对的用于支架(7)装配固定的支承底部(1C)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壳体(1)上带有容置腔(1q)或/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螺孔或铆钉孔);
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外侧或外侧壁上设有外置(外敞)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所述的长侧面(1B)与标识正面(1A)(或两者的延伸面)成夹角一α【即太阳能光伏板(5)与标识正面(1A)(或两者的延伸面)所成夹角】,所述的夹角一α满足:100°≤α≤130°(优选107°至117°之间,包含107°和117°),
或所述的长侧面(1B)的内侧或内侧壁上设有内置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所述的长侧面(1B)与标识正面(1A)(或两者的延伸面)【如在标识正面(1A)和长侧面(1B)交接部位有过渡面】成夹角一α,所述的夹角一α满足:100°≤α≤130°(优选107°至117°之间,包含107°和117°);
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上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发光部(1t),所述的发光部(1t)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标识正面(1A)上还设有逆反射层(3),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实现电路连接,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的支承底部(1C)结合将上述元器件与壳体(1)封装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或开口槽的附着面(7A)及与附着面(7A)连体并与附着面(7A)或其延伸面成35°至80°(包含35°和80°)的夹角四ω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孔洞或开口槽的单个支承面(7B)或双个支承面(7B)的角度成型构件,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上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洞或安装槽,所述的支承面(7B)上带有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装配孔洞或装配槽,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如螺栓或铆钉等)与支架(7)装配成轮廓标整体,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10°之间(包含0°和±10°,其中±表示方向)、或太阳能光伏板(5)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10°之间(包含0°和±10°,其中±表示方向)。
进一步,壳体(1)包括有相对面积较大的至少部分透明的等腰梯形标识正面(1A)、标识正面(1A)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1C)之间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长底边的长侧面(1B)、与长侧面(1B)相对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短底边的短侧面(1D)、及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之间的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上述五个面【分别为对应的侧部外表面或侧壁外表面,本文中的标识正面(1A)、长侧面(1B)、短侧面(1D)和另外两个对称侧面都为广义概念上的面,可以是平面或非平面(包括异形面)】形成标识正面(1A)为顶面、其余面为侧壁面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的半封闭壳体结构,
其中,所述的发光部(1t)凸出于标识正面(1A)形成透光外凸结构,标识正面(1A)上的其余区域上设有逆反射层(3),标识正面(1A)上还至少设有两个贯穿标识正面(1A)和支承底部(1C)的固定孔(1k)或其他固定结构;
所述的长侧面(1B)的内侧或内侧壁上设有靠近长侧面(1B)的分隔体(1g)形成向下开口的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透明封装胶封装,
所述的标识正面(1A)和长侧面(1B)(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在105°至120°之间(包括105°和120°),标识正面(1A)和短侧面(1D)(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在70°至118°之间(包括70°和118°,优选90°),或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三γ在0°至25°之间(包括0°和25°;优选0°,即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与标识正面(1A)平行),
所述的Led发光体(2)、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相连,并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结合共同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其中的支承底部(1C)与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底部结构,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的附着面(7A)的附着板和与附着板连体的带有支承面(7B)的支承板的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如金属板折弯冲压成型构件),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和支承面(7B)(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四ω在180°-α-γ±7°之间(包括180°-α-γ-7°和180°-α-γ+7°),长侧面(1B)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7°之间(包括0°和±7°,其中±标识方向,优选在±5°误差范围内平行),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如螺栓或铆钉等)将标识体底部装配到支承面(7B)上与支架(7)组装成轮廓标整体。
进一步,壳体(1)包括有相对面积较大的透明的等腰梯形标识正面(1A)、标识正面(1A)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1C)之间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长底边的长侧面(1B)、与长侧面(1B)相对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短底边的短侧面(1D)、及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之间的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上述五个面形成标识正面(1A)为顶面、其余面为侧壁面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的半封闭壳体结构,
其中,所述的发光部(1t)凸出于标识正面(1A)形成透光外凸结构,标识正面(1A)上的其余区域上设有逆反射层(3),标识正面(1A)上还至少设有两个贯穿标识正面(1A)和支承底部(1C)的固定孔(1k)或其他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外侧或外侧壁上设有外置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
所述的标识正面(1A)和太阳能光伏板(5)(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满足:105°≤α≤120°,标识正面(1A)和短侧面(1D)(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满足:70°≤β≤118°,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三γ满足:0°≤γ≤25°,
所述的Led发光体(2)、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相连,并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结合共同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其中的支承底部(1C)与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底部结构,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的附着面(7A)的附着板和与附着板连体的带有支承面(7B)的支承板的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和支承面(7B)(或两者的延伸面)的夹角四ω满足:180°-α-γ-7°≤ω≤180°-α-γ+7°,太阳能光伏板(5)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7°之间,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将标识体底部装配到支承面(7B)上与支架(7)组装成轮廓标整体。
进一步,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为排成图案或文字或符号的透明外凸点阵,所述的外凸点阵上带有具有聚光功能或发散功能的光学结构,外凸点阵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或所述的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为带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外凸出标识正面(1A)的呈图案(如几何形状)或文字或符号的透光凸块,所述的透光凸块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
进一步,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下方的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内还设有可受Led发光体(2)激发发光的长余辉发光体(9)(从而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
进一步,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限位(定位)支承构件(1x),用于定位Led发光体(2)等元器件。
进一步,壳体(1)上、或/和壳体(1)的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内还设有朝侧向或/和背向(与正向相对)发光的Led发光体(2)(以达到多向发光功能,扩展了用途)。
进一步,长侧面(1B)的两端还设有发光部(1t),所述的发光部(1t)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如具有投光功能的Led发光体(2)。
进一步,壳体(1)为包括有透明发光部(1t)组件的组装体,通过封装底壳与紧固件并结合防水密封材料、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或底部开口的容置槽(1z)的注塑透明成型壳体(优选PC或亚克力材质),通过封装底壳与紧固件并结合防水密封材料、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包括有透明发光部(1t)组件的组装体,通过封装胶成型体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或底部开口的容置槽(1z)的注塑透明成型壳体,通过封装胶成型体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进一步,长侧面(1B)在与支承底部(1C)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外延扩展部(1BC),所述的外延扩展部(1BC)上设有凸出支承底部(1C)的外延扩展部(1BC),所述的外延扩展部(1BC)上设有延伸的容置槽(1z),所述的延伸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以进一步增加光伏面板的面积,以提高发电效率)。
进一步,标识正面(1A)在与短侧面(1D)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外延扩展边一(1AD),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一(1AD)上设有逆反射层(3)(扩大了逆反射面积,以增加逆反射效果);
或所述的标识正面(1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外延扩展边二,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二上设有逆反射层(3)。
进一步,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在内侧壁上设有结构加强筋(1j),外延扩展部(1BC)与支承底部(1C)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
进一步,外延扩展边一(1AD)与短侧面(1D)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或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二与其余两对称侧面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
进一步,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流平固化面高度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平齐的封装胶成型体(满灌),或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流平固化面高度高于支承底部(1C)的底面的封装胶成型体(未满灌)。
进一步,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分隔体(1g)并形成多个分区,并起结构加强作用。
进一步,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分隔体(1g)并形成多个分区,所述的全部分区内设有封装胶成型体,或部分分区内设有封装胶成型体,如:在设有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的分区内设有封装胶层,其余分区内可以不设封装胶层,以节省封装材料,
其中,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相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不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相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不同的封装胶成型体;
或者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分层封装的封装胶成型体,
其中,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相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不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相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不同的封装胶层。
进一步,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固定孔(1k)围边到长侧面(1B)之间设有分隔体(1g)从而在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形成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分区;
或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靠近短侧面(1D)的一侧设有连接俩对称侧面的分隔体(1g)并形成分区。
进一步,控制及驱动电路(4)为具有控制及驱动Led发光体(2)以常亮模式发光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模式发光或时序模式发光的功能的控制及驱动电路;或所述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控制及驱动电路(无线控制);或所述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还连有传感器(红外、雷达等)并具有受传感器控制发光功能。
进一步,Led发光体(2)为LED贴片灯或直立式封装的草帽形LED灯珠。
进一步,逆反射层(3)为微棱镜型反光膜或棱镜型晶格板。
进一步,支架(7)为截面(或俯视)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双面角度支架,或为截面为ㄥ形或C形的单面角度支架。
进一步,支架(7)为带有用于装配标识体的装配孔或用于波形护栏安装的安装孔或安装槽的单面角度支架,所述的单面角度支架的单面支承面(7B)上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或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用于装配标识体的装配孔或用于波形护栏安装的安装孔或安装槽的双面角度支架,所述的双面角度支架的单面支承面(7B)上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或双面角度支架的双面支承面(7B)上分别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双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相比现有同类产品,太阳能光伏板面积更大,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并可同时赋予其新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内置容置槽的沿等腰梯形中轴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壳体的底部(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壳体的底部(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壳体的底部(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标识主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壳体的翻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壳体的翻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壳体的底部(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壳体的翻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壳体的翻转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外置容置槽的沿等腰梯形中轴剖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说明方便,以最典型的透明注塑壳体作为实施例举,但不影响实施方案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110)、LED发光体(120)、逆反射层(130)、控制及驱动电路(140)、太阳能光伏板(150)、储能元件(160)、支架(170)、紧固件(180),如图4至6所示,
所述的壳体(1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110A)、与标识正面(1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1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12°左右的长侧面(110B)、与标识正面(1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1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1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10q)和容置槽(1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1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1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1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1cm至13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cm至9cm,标识正面(1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1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110x)的厚度】为2.5cm至5cm。
标识正面(1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2mm至4mm呈圆角三角形的透光外凸部(110t),透光外凸部(110t)上设有排列呈三角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聚光结构,透光外凸部(110t)的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限位支承边框(110x),Led发光体(120)采用三角形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110x)上并使每个LED灯珠位于点阵凸起的聚光结构的下方。
标识正面(110A)在与短侧面(110D)相交部位延伸出0.8cm至2.5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110AD),标识正面(110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出0.1cm至1cm形成外延扩展边二,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1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110AD)与短侧面(110D)之间、外延扩展边二与上述两侧面之间均设有结构加强筋(1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1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110A)和支承底部(110C)的圆形固定孔(110k),标识正面(1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经过雕刻成型或冲压成型的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130),也可以在标识正面(110A)的透明面层的内底面上注塑成型有多个晶格反射单元充当逆反射层(130)。
壳体(110)的长侧面(1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110B)的分隔体(110g)形成长度9cm至12cm、宽度5mm至10mm的容置槽(1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150),容置腔(110q)内的固定孔(1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110z)之间设有分隔体(1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1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所述的分隔体(110g)充当支承底部(1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140)、储能元件(160)等元器件。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1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1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140)、储能元件(1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1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1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160)采用锂电池。
支架(1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1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170A)连体并与附着面(170A)的延伸面以68°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1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180)插入壳体(110)的固定孔(1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110C)并穿过附着面(1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1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110B)与附着面(1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实施例二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210)、LED发光体(220)、逆反射层(230)、控制及驱动电路(240)、太阳能光伏板(250)、储能元件(260)、支架(270)、紧固件(280),如图7、8所示,
所述的壳体(2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210A)、与标识正面(2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2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10°左右的长侧面(210B)、与标识正面(2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2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2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210q)和容置槽(2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2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9.5cm至13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4.5cm至6cm,两腰的长度为7.5cm至9cm,标识正面(2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210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三γ为10°左右,两者的间距【即壳体(210x)的厚度】在靠近长侧面(210B)处为3.5cm至5cm,靠近短侧面(210D)处为2.9cm至4.1cm。
标识正面(2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2.5mm至3.5mm呈圆角三角形的透光外凸部(210t),透光外凸部(210t)上设有排列呈三角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聚光结构,透光外凸部(210t)的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限位支承边框(210x),Led发光体(220)采用三角形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210x)上并使每个LED灯珠位于点阵凸起的聚光结构的下方。
标识正面(210A)在与短侧面(210D)相交部位延伸出1cm至2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210AD),标识正面(210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出0.2cm至0.8cm形成外延扩展边二,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2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210AD)与短侧面(210D)之间、外延扩展边二与上述两侧面之间均设有结构加强筋(2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2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210A)和支承底部(210C)的圆形固定孔(210k),标识正面(2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经过雕刻成型或冲压成型的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230)。
壳体(210)的长侧面(2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210B)的分隔体(210g)形成长度8.5cm至12cm、宽度6mm至9mm的容置槽(2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250),容置腔(210q)内的固定孔(2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210z)之间设有分隔体(2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2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240)、储能元件(260),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2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2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240)、储能元件(2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2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2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260)采用锂电池。
支架(2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2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270A)连体并与附着面(270A)的延伸面以45°至65°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2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280)插入壳体(210)的固定孔(2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210C)并穿过附着面(2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2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的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210B)与附着面(27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为±5°之间。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实施例三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310)、LED发光体(320)、逆反射层(330)、控制及驱动电路(340)、太阳能光伏板(350)、储能元件(360)、支架(370)、紧固件(380)、长余辉发光体(390),如图9至11所示,
所述的壳体(3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310A)、与标识正面(3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3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12°左右的长侧面(310B)、与标识正面(3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3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3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310q)和容置槽(3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3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3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3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9cm至12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4.8cm至6.2cm,两腰的长度为7.2cm至9.2cm,标识正面(3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310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310x)的厚度】为2.5cm至5cm。
标识正面(3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3mm至4mm呈两排平行直线形状的形的透光外凸部(310t),透光外凸部(310t)上设有排列呈直线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光扩散结构,透光外凸部(310t)的下方设有限位支承边框(310x)围成的用于设置长余辉发光体(390)的条形凹槽,其中的长余辉发光体(390)采用SrAl2O4:Eu2+,Dy3+型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及助剂混合后的浇注固化成型件(可预先浇注成型或直接浇注到条形凹槽内固化成型),Led发光体(320)采用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310x)上长余辉发光体(390)的下方。
也可以不设置长余辉发光体(390),仅有Led发光功能。
标识正面(310A)在与短侧面(310D)相交部位延伸出1cm至2.5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310AD),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3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310AD)与短侧面(310D)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3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3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310A)和支承底部(310C)的圆形固定孔(310k),标识正面(3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330),也可以在标识正面(310A)的透明面层的内底面上注塑成型有多个晶格反射单元充当逆反射层(330)。
壳体(310)的长侧面(3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310B)的分隔体(310g)形成长度8cm至10cm、宽度5mm至8mm的容置槽(3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350),容置腔(310q)内的固定孔(3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310z)之间设有分隔体(3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3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所述的分隔体(310g)充当支承底部(3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340)、储能元件(360),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3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3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340)、储能元件(3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3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3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360)采用锂电池。
支架(3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3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370A)连体并与附着面(370A)的延伸面以68°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370B)的支承板的三角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380)插入壳体(310)的固定孔(3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310C)并穿过附着面(3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370)装配成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310B)与附着面(3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进一步,既可以在支架(370)的单面装配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也可以在支架(370)的双面分别安装标识体形成双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并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还可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且发光角度大、发光能耗小。
实施例四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410)、LED发光体(421)(422)、逆反射层(430)、控制及驱动电路(440)、太阳能光伏板(450)、储能元件(460)、支架(470)、紧固件(480),如图12至15所示,
所述的壳体(4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410A)、与标识正面(4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4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07°左右的长侧面(410B)、与标识正面(4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4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的短侧面(4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410q)和容置槽(4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4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4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4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1cm至13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5cm至10cm,标识正面(4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4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410x)的厚度】为3cm至6.5cm。
标识正面(4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3mm至4mm呈圆角三角形的透光外凸部(410t),透光外凸部(410t)上设有排列呈三角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聚光结构,透光外凸部(410t)的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限位支承边框(410x),Led发光体(421)采用三角形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410x)上并使每个LED灯珠位于点阵凸起的聚光结构的下方。
标识正面(410A)在与短侧面(410D)相交部位延伸出1.1cm至2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410AD),标识正面(410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出0.2cm至0.8cm形成外延扩展边二,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4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410AD)与短侧面(410D)之间、外延扩展边二与上述两侧面之间均设有结构加强筋(4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4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410A)和支承底部(410C)的圆形固定孔(410k),标识正面(4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430)。
壳体(410)的长侧面(4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410B)的分隔体(410g)形成长度9.5cm至11.5cm、宽度6mm至9mm的容置槽(4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450),容置腔(410q)内的固定孔(4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410z)之间设有分隔体(410g),从而分隔出靠近标识正面(4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两个三角形分区内还分别设有连接长侧面(410B)及其相邻侧面的带有穿线槽的分隔体(410g)从而在上述两个三角形分区之中继续分隔出标识正面(4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小三角形分区,所述的分隔体(410g)充当支承底部(4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小三角形分区用于设置背向发光的草帽灯珠充当LED发光体(422)而其余的三角形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440)、储能元件(460),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4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4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40)、储能元件(4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440)采用具有能分别控制Led发光体(421)(422)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460)采用锂电池。
支架(4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4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470A)连体并与附着面(470A)的延伸面以73°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4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480)插入壳体(410)的固定孔(4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410C)并穿过附着面(4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4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的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410B)与附着面(4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具有正面和背面的双面发光功能,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实施例五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510)、LED发光体(520)、逆反射层(530)、控制及驱动电路(540)、太阳能光伏板(550)、储能元件(560)、支架(570)、紧固件(580),如图16至18所示,
所述的壳体(5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510A)、与标识正面(5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5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10°左右的长侧面(510B)、与标识正面(5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5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的短侧面(5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510q)和容置槽(5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5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5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5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0.5cm至12.5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5cm至10cm,标识正面(5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5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510x)的厚度】为2.5cm至6cm。
标识正面(5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4mm至4.3mm并排列呈三角形的透明点阵凸起充当透光外凸部(510t),透明点阵凸起上带有聚光结构,其下方设有炮筒型限位支承边框(510x),Led发光体(520)采用草帽灯珠固定在炮筒型限位支承边框(510x)内。
标识正面(510A)在与短侧面(510D)相交部位延伸出1.2cm至2.4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510AD),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5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510AD)与短侧面(510D)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5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长侧面(510B)在与支承底部(510C)相交部位延伸出1cm至10cm形成外延扩展部(510BC),所述的外延扩展部(510BC)上设有与长侧面(510B)相连通的容置槽(1z),从而可设置更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550),以提高发电效率,外延扩展部(510BC)与支承底部(510C)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5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5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510A)和支承底部(510C)的圆形固定孔(510k),标识正面(5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530)。
壳体(510)的长侧面(5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510B)的分隔体(510g)形成长度9.5cm至11.5cm、宽度6mm至10mm的容置槽(5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550),容置腔(510q)内的固定孔(5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510z)之间设有分隔体(5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5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所述的分隔体(510g)充当支承底部(5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540)、储能元件(560),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5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5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540)、储能元件(5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5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5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560)采用锂电池。
支架(5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5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570A)连体并与附着面(570A)的延伸面以70°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5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580)插入壳体(510)的固定孔(5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510C)并穿过附着面(5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5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的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510B)与附着面(5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由于具有更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从而发电效率更高,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实施例六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610)、LED发光体(620)、逆反射层(630)、控制及驱动电路(640)、太阳能光伏板(650)、储能元件(660)、支架(670)、紧固件(680),如图19至21所示,
所述的壳体(610)为透明PC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610A)、与标识正面(6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6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08°左右的长侧面(610B)、与标识正面(6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6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6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610q)和容置槽(6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6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6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6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0cm至12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cm至9cm,标识正面(6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6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610x)的厚度】为2.5cm至5cm。
标识正面(6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3mm至4mm呈圆角梯形的透光外凸部(610t),透光外凸部(610t)上设有排列呈梯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聚光结构,透光外凸部(610t)的下方设有呈圆角梯形的限位支承边框(610x),Led发光体(620)采用梯形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610x)上并使每个LED灯珠位于点阵凸起的聚光结构的下方。
标识正面(610A)在与短侧面(610D)相交部位延伸出1cm至2.5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610AD),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6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610AD)与短侧面(610D)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6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6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610A)和支承底部(610C)的圆形固定孔(610k),标识正面(6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630)。
壳体(610)的长侧面(610B)的内侧设有长度9cm至10.5cm、宽度5mm至10mm的容置槽(6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650),容置腔(610q)内的固定孔(6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610z)之间设有分隔体(6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6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大分区内靠近短侧面(610D)的一侧设有与短侧面(610D)平行的分隔体(610g)并形成梯形小分区,所述的分隔体(610g)充当支承底部(6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和梯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其余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640)、储能元件(660),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6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6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640)、储能元件(6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6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6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660)采用锂电池。
支架(6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6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670A)连体并与附着面(670A)的延伸面以72°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6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680)插入壳体(610)的固定孔(6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610C)并穿过附着面(6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6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的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610B)与附着面(6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实施例七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710)、LED发光体(720)、逆反射层(730)、控制及驱动电路(740)、太阳能光伏板(750)、储能元件(760)、支架(770)、紧固件(780)、长余辉发光体(790),如图22至25所示,
所述的壳体(7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710A)、与标识正面(7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的带有凹凸结构的异形长侧面(710B)、与标识正面(7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7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7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710q)和容置槽(7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7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7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7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1cm至13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cm至9cm,标识正面(7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7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710x)的厚度】为2.5cm至5cm。
标识正面(7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2mm至4mm呈圆角三角形的透光外凸部(710t),透光外凸部(710t)上设有排列呈三角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其上带有光扩散结构,透光外凸部(710t)的下方设有限位支承边框(710x)围成的用于设置长余辉发光体(790)的三角形凹槽,其中的长余辉发光体(790)采用SrAl2O4:Eu2+,Dy3+型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及助剂混合后的浇注固化成型件(可预先浇注成型或直接浇注到条形凹槽内固化成型),Led发光体(720)采用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710x)上长余辉发光体(790)的下方。
也可以不设置长余辉发光体(790),仅有Led发光功能。
标识正面(710A)在与短侧面(710D)相交部位延伸出0.8cm至2.5cm形成外延扩展边一(710AD),标识正面(710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出0.2cm至1cm形成外延扩展边二,用于设置更大面积的逆反射层(730),以增加逆反射效果,外延扩展边一(710AD)与短侧面(710D)之间、外延扩展边二与上述两侧面之间均设有结构加强筋(7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7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710A)和支承底部(710C)的圆形固定孔(710k),标识正面(7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经过雕刻成型或冲压成型的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730),也可以在标识正面(710A)的透明面层的内底面上注塑成型有多个晶格反射单元充当逆反射层(730)。
壳体(710)的长侧面(710B)的外侧壁所在的面为带有凹凸结构的异形面,其上设有长度9cm至12cm、宽度5mm至10mm的外敞的容置槽(710z)用于插入太阳能光伏板(750)并用透明封装胶封装,
容置腔(710q)内的固定孔(7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710z)之间设有分隔体(7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7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所述的分隔体(710g)充当支承底部(7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740)、储能元件(760)等元器件,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7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封装胶固定在外敞口的异形容置槽(710z)上,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750)与标识正面(710A)
的延伸面的夹角一α为112°左右,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740)、储能元件(7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7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7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760)采用锂电池。
支架(7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7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770A)连体并与附着面(770A)的延伸面以68°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7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780)插入壳体(710)的固定孔(7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710C)并穿过附着面(7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770)装配成轮廓标整体,装配后,太阳能光伏板(750)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进一步,既可以在支架(770)的单面装配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也可以在支架(770)的双面分别安装标识体形成双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有效扩大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还可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且发光角度大、发光能耗小。
实施例八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810)、LED发光体(820)、逆反射层(830)、控制及驱动电路(840)、太阳能光伏板(850)、储能元件(860)、支架(870)、紧固件(880),如图26至29所示,
所述的壳体(810)为透明PC或亚克力注塑壳体,为充当标识面的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810A)、与标识正面(810A)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的长侧面(810B)、与标识正面(810A)等腰梯形的较短底边部位相交并与标识正面(810A)的延伸面的夹角二β为90°左右的短侧面(810B)、及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所围成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810q)和容置槽(810z)的半封闭壳体结构,注塑壳体的侧壁及固定孔(810k)的边圈充当支承底部(810C)的部分结构。
其中,所述的标识正面(810A)的较长底边的长度为11cm至13cm,较短底边的长度为5cm至6.5cm,两腰的长度为8cm至9cm,标识正面(810A)和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810C)的外轮廓底面平行且两者的间距【即壳体(810x)的厚度】为2.5cm至5cm。
标识正面(810A)的中心部位设有凸出其表面2mm至4mm呈圆角三角形的透光外凸部(810t),透光外凸部(810t)上设有排列呈三角形的点阵凸起,其上带有聚光结构,透光外凸部(810t)的下方设有呈圆角三角形的限位支承边框(810x),Led发光体(820)采用三角形LED贴片灯板固定在限位支承边框(810x)上并使每个LED灯珠位于点阵凸起的聚光结构的下方。
长侧面(810B)在与支承底部(810C)相交部位延伸出2cm至10cm形成外延扩展部(810BC),所述的外延扩展部(810BC)的外侧设有下陷2mm至7mm的外敞口的方形容置槽(810z),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850)通过封装胶固定在方形容置槽(810z)上,太阳能光伏板(850)与标识正面(810A)的延伸面所成夹角一α为112°左右,从而可设置更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850),以提高发电效率,外延扩展部(810BC)与支承底部(810C)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810j),以加强结构强度。
透光外凸部(810t)的两边靠近等腰梯形两腰的部位分边设有一个贯穿标识正面(810A)和支承底部(810C)的圆形固定孔(810k),标识正面(810A)上的其余区域上粘贴有经过雕刻成型或冲压成型的模贴型微棱镜反光膜充当逆反射层(830),也可以在标识正面(810A)的透明面层的内底面上注塑成型有多个晶格反射单元充当逆反射层(830)。
壳体(810)的长侧面(810B)的内侧设有靠近长侧面(810B)的分隔体(810g)形成长度9cm至12cm、宽度5mm至10mm的容置槽(810z)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850),容置腔(810q)内的固定孔(810k)围边到上述容置槽(810z)之间设有分隔体(810g),从而分隔出标识正面(810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的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小分区和中央部位的大分区,所述的分隔体(810g)充当支承底部(810C)的其中部分结构,既可以增加结构强度,又可以在两个三角形小分区留空以节省封装材料,中间部位的大分区用于埋设控制及驱动电路(840)、储能元件(860)等元器件。
其中,太阳能光伏板(850)采用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透明封装胶固定在容置槽(810z)内,并通过电路穿槽与大分区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840)、储能元件(860)相连,然后通过环氧树脂封装胶或者聚氨酯封装胶或者有机硅树脂封装胶灌封大分区并固化流平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控制及驱动电路(840)采用具有能控制Led发光体(820)发光模式(如常亮发光模式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发光模式或时序发光模式)的单片机控制及驱动电路,储能元件(860)采用锂电池。
支架(870)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带有孔洞的附着面(870A)的附着板和带有与附着面(870A)连体并与附着面(870A)的延伸面以68°左右的夹角四ω相交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带有开口槽的支承面(870B)的支承板的ㄥ形截面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将螺栓或铆钉充当紧固件(880)插入壳体(810)的固定孔(810k)内、穿出其支承底部(810C)并穿过附着面(870A)的孔洞紧固将标识体和支架(870)装配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整体,装配后,长侧面(810B)与附着面(870A)的延伸面大体平行(控制在±3°的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支架固定在波形护栏上,梯形轮廓标的较短侧面靠近波形护栏,较长侧面面对道路宽度方向,并使其标识正面呈竖向梯形以一定角度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相比现有同类产品,由于具有更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从而发电效率更高,发光性能和反光性能更优越,且防磕碰,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可以更节约材料(主要指封装胶)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包括:壳体(1)、Led发光体(2)、逆反射层(3)、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支架(7)、紧固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具有发光反光功能的呈等腰梯形的标识正面(1A)和与其等腰梯形的较长底边部位相交的用于设置太阳能光伏板(5)的长侧面(1B)及用于支架(7)装配固定的支承底部(1C)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壳体(1)上带有容置腔(1q)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
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内侧或内侧壁上设有内置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所述的长侧面(1B)与标识正面(1A)或其延伸面成夹角一α,所述的夹角一α满足:100°≤α≤130°,
或长侧面(1B)的外侧或外侧壁上设有外置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所述的长侧面(1B)与标识正面(1A)或其延伸面成夹角一α,所述的夹角一α满足:100°≤α≤130°;
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上设有透明或半透明的发光部(1t),所述的发光部(1t)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标识正面(1A)上还设有逆反射层(3),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实现电路连接,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的支承底部(1C)结合将上述元器件与壳体(1)封装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附着面(7A)及与附着面(7A)连体并与附着面(7A)或其延伸面成夹角四ω的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至少一个支承面(7B)的角度成型构件,所述的夹角四ω满足35°≤ω≤80°,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上带有用于波形护栏安装固定的安装孔洞或安装槽,所述的支承面(7B)上带有用于标识体底部装配固定的装配孔洞或装配槽,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与支架(7)装配成轮廓标整体,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10°之间、或太阳能光伏板(5)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有相对面积较大的透明的等腰梯形标识正面(1A)、标识正面(1A)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1C)之间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长底边的长侧面(1B)、与长侧面(1B)相对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短底边的短侧面(1D)、及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之间的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上述五个面形成标识正面(1A)为顶面、其余面为侧壁面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的半封闭壳体结构,
其中,所述的发光部(1t)凸出于标识正面(1A)形成透光外凸结构,标识正面(1A)上的其余区域上设有逆反射层(3),标识正面(1A)上还至少设有两个贯穿标识正面(1A)和支承底部(1C)的固定孔(1k)或其他固定结构;
所述的长侧面(1B)的内侧或内侧壁上设有靠近长侧面(1B)的分隔体(1g)形成向下开口的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透明封装胶封装,
所述的标识正面(1A)和长侧面(1B)或其延伸面的夹角一α满足:105°≤α≤120°,标识正面(1A)和短侧面(1D)或其延伸面的夹角二β满足:70°≤β≤118°,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三γ满足:0°≤γ≤25°,
所述的Led发光体(2)、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相连,并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结合共同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其中的支承底部(1C)与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底部结构,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的附着面(7A)的附着板和与附着板连体的带有支承面(7B)的支承板的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和支承面(7B)或其延伸面的夹角四ω满足:180°-α-γ-7°≤ω≤180°-α-γ+7°,长侧面(1B)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7°之间,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将标识体底部装配到支承面(7B)上与支架(7)组装成轮廓标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有相对面积较大的透明的等腰梯形标识正面(1A)、标识正面(1A)与其相对的支承底部(1C)之间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长底边的长侧面(1B)、与长侧面(1B)相对的靠近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较短底边的短侧面(1D)、及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之间的其余两个延伸面相交呈锐角的相对且对称的侧面,上述五个面形成标识正面(1A)为顶面、其余面为侧壁面的、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和容置槽(1z)及固定孔(1k)的半封闭壳体结构,
其中,所述的发光部(1t)凸出于标识正面(1A)形成透光外凸结构,标识正面(1A)上的其余区域上设有逆反射层(3),标识正面(1A)上还至少设有两个贯穿标识正面(1A)和支承底部(1C)的固定孔(1k)或其他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的长侧面(1B)的外侧或外侧壁上设有外置容置槽(1z),所述的容置槽(1z)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并用封装胶封装,
所述的标识正面(1A)和太阳能光伏板(5)或其延伸面的夹角一α满足:105°≤α≤120°,标识正面(1A)和短侧面(1D)或其延伸面的夹角二β满足:70°≤β≤118°,所述的标识正面(1A)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的延伸面的夹角三γ满足:0°≤γ≤25°,
所述的Led发光体(2)、太阳能光伏板(5)通过电路与设在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储能元件(6)相连,并通过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与壳体(1)结合共同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其中的支承底部(1C)与封装底壳或/和封装胶成型体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底部结构,
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的附着面(7A)的附着板和与附着板连体的带有支承面(7B)的支承板的金属板角度成型构件,其中,所述的附着面(7A)和支承面(7B)或其延伸面的夹角四ω满足:180°-α-γ-7°≤ω≤180°-α-γ+7°,太阳能光伏板(5)的延伸面与附着面(7A)的延伸面的夹角在0°±7°之间,
所述的标识体通过紧固件(8)将标识体底部装配到支承面(7B)上与支架(7)组装成轮廓标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为排成图案或文字或符号的透明外凸点阵,所述的外凸点阵上带有具有聚光功能或发散功能的光学结构,外凸点阵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或所述的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为带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外凸出标识正面(1A)的呈图案或文字或符号的透光凸块,所述的透光凸块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正面(1A)的发光部(1t)下方的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内还设有可受Led发光体(2)激发发光的长余辉发光体(9);
或所述的长侧面(1B)的两端还设有发光部(1t),所述的发光部(1t)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限位支承构件(1x)。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或/和壳体(1)的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内还设有朝侧向或/和背向发光的Led发光体(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包括有透明发光部(1t)组件的组装体,通过封装底壳与紧固件并结合防水密封材料、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或底部开口的容置槽(1z)的注塑透明成型壳体,通过封装底壳与紧固件并结合防水密封材料、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包括有透明发光部(1t)组件的组装体,通过封装胶成型体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或所述的壳体(1)为带有底部开口的容置腔(1q)或底部开口的容置槽(1z)的注塑透明成型壳体,通过封装胶成型体与Led发光体(2)、控制及驱动电路(4)、太阳能光伏板(5)、储能元件(6)结合形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标识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侧面(1B)在与支承底部(1C)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凸出支承底部(1C)的外延扩展部(1BC),所述的外延扩展部(1BC)上设有延伸的容置槽(1z),所述的延伸的容置槽(1z)内设有太阳能光伏板(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标识正面(1A)在与短侧面(1D)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外延扩展边一(1AD),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一(1AD)上设有逆反射层(3);
或所述的标识正面(1A)在与其余两对称侧面相交部位延伸形成外延扩展边二,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二上设有逆反射层(3)。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腔(1q)或容置槽(1z)在内侧壁上设有结构加强筋(1j),或所述的外延扩展部(1BC)与支承底部(1C)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一(1AD)与短侧面(1D)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或所述的外延扩展边二与其余两对称侧面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1j)。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流平固化面高度与支承底部(1C)的外轮廓底面平齐的封装胶成型体,或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流平固化面高度高于支承底部(1C)的底面的封装胶成型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分隔体(1g)并形成多个分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设有分隔体(1g)并形成多个分区,所述的全部分区内设有封装胶成型体,或部分分区内设有封装胶成型体,
其中,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相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不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相同的封装胶成型体,或各分区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不同的封装胶成型体;
或者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分层封装的封装胶成型体,
其中,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相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软硬度不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相同的封装胶层,或各层的封装胶成型体为厚度不同的封装胶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的固定孔(1k)围边到长侧面(1B)之间设有分隔体(1g),从而在标识正面(1A)等腰梯形两个底角位置的下方形成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分区;
或所述的壳体(1)的容置腔(1q)内靠近短侧面(1D)的一侧设有连接俩对称侧面的分隔体(1g)并形成分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为具有控制及驱动Led发光体(2)以常亮模式发光或以一定周期和占空比的频闪模式发光或时序模式发光的功能的控制及驱动电路;或所述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控制及驱动电路;或所述的控制及驱动电路(4)还连有传感器并具有受传感器控制发光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Led发光体(2)为LED贴片灯或直立式封装的草帽形LED灯珠。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反射层(3)为微棱镜型反光膜或棱镜型晶格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双面角度支架,或为截面为ㄥ形或C形的单面角度支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用于装配标识体的装配孔或用于波形护栏安装的安装孔或安装槽的单面角度支架,所述的单面角度支架的单面支承面(7B)上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或所述的支架(7)为带有用于装配标识体的装配孔或用于波形护栏安装的安装孔或安装槽的双面角度支架,所述的双面角度支架的单面支承面(7B)上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单面发光反光轮廓标,或双面角度支架的双面支承面(7B)上分别装配有标识体形成双面发光反光轮廓标。
CN202221827085.7U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Active CN217733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7085.7U CN217733830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7085.7U CN217733830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3830U true CN217733830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7085.7U Active CN217733830U (zh) 2022-07-16 2022-07-16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3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65550B2 (ja) 多光源ランプ及びそのランプを用いた表示灯
CN217733830U (zh) 一种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梯形轮廓标
WO2010028544A1 (zh) 一种太阳能led指示标
KR200403556Y1 (ko) 일체식 하우징을 갖는 도로 표지병
JPH11158825A (ja) 自発光式道路鋲
JP2008040459A (ja) 標識
JPWO2008026572A1 (ja) 自発光式道路標識柱
CN210975611U (zh) 太阳能闪光警示牌
CN210062813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反光三角警示牌
JPH1121831A (ja) 自発光式車線分離標
CN218116236U (zh) 波形护栏附着式太阳能发光反光轮廓标
CN102454155A (zh) 太阳能自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CN207714177U (zh) 一种双仰角复合配置道钉
KR100405032B1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한 도로 중앙분리 표시장치
KR20070035666A (ko) 일체식 하우징을 갖는 도로 표지병
CN201158804Y (zh) 便携式太阳能发光警示锥
CN206280823U (zh)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CN2431306Y (zh) 一种太阳能闪光路标的壳体
TWM552510U (zh) 道路凸起指示照明裝置
CN212647839U (zh) 一种三角led警示牌
KR20240000593U (ko) 도로 표지병
CN212335809U (zh) 一种新型夜光防盗园林道钉
CN210238339U (zh) 一种发光警示柱
CN2318081Y (zh) 汽车后窗信号灯
CN212113106U (zh) 一种雾雨天用的指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