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0823U -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80823U CN206280823U CN201621364629.5U CN201621364629U CN206280823U CN 206280823 U CN206280823 U CN 206280823U CN 201621364629 U CN201621364629 U CN 201621364629U CN 206280823 U CN206280823 U CN 206280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 reflective
- tunnel
- blast ring
- adhe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由多段U型反光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为U字型,每段U型反光件包括U型支撑体(1)、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外部粘贴有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与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通过粘胶层结合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对车辆驾驶者诱导效果好、增亮效果明显、节能效果明显、安全度更高、制造简单、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安全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安装于隧道内壁的反光增亮环。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铁路隧道、公路隧道也随之增多。由于隧道内外光线差异较大,当驾驶员开车进入隧道时,很容易产生暂时性失明,严重影响了驾驶员判断,由此极易产生交通事故。目前的隧道大多采用LED或高压钠灯来解决隧道照明问题。由于隧道照明灯需要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仅用电量大,浪费惊人,灯具的故障率也随之增加,使用寿命相应大幅降低。且隧道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保持畅通),灯具的维护成本非常高。这些年来,因为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低碳照明,绿色节能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能保证一定的照度条件,又要尽量节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而,各种辅助照明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专利CN 105299582 A、CN 204593240 U、CN205690191U公开了一类隧道发光、反光环。该类专利产品是一种带有反光或发光功能的弧形板,安装于固定在隧道顶部的T型槽内。
上述专利产品主要利用逆反射原理,对隧道起到增光诱导作用,不耗电,成本低,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关注并被尝试投入使用。但在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现其局限性大,特别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而推广应用受到很多的局限。上述专利产品的不足之处在于:
1、上述专利产品反射板呈平面状,安装后垂直于路面,对驾驶者诱导效果明显,但是增亮效果差。因为局限于目前国内外反光膜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反光材料(6)的逆反射角度局限在几十度的小角度范围之内,反射到车辆前方的隧道壁面和道路面上的光线少。当汽车迎面驶来,由于反射角度过于集中,会给司机造成眩光感;特别是有多辆车在连续行驶的时候,大范围的强亮度反光会对驾驶者造成强烈的眩光干扰。只有当增亮环的反射发散角在90°到180°之间,对前方隧道的增亮效果更好;在同时考虑到对驾驶者的诱导作用,反射角度在90°到135°之间为佳。
2、白天时,有些隧道经常有来往居民或工作人员穿行。隧道洞口的照度条件相对较高,而中间段比较暗。上述方法不利于洞口光线被引导到隧道中间段去,增量效果不明显。
3、其中上述描述到的反光环,熔胶上面有珠状体,制造成本高,熔胶老化,珠状体易掉落,影响反光效果,并有安全隐患。
4、其中上述描述到的发光环,与反光环间隔安装在内部,仅靠车灯,不能达到激发饱和状态,亮度很差,人眼几乎难以辨别,长余辉材料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浪费资源。特别在较长的隧道或车辆通行比较少的隧道上述发光环基本失效。
5、隧道因为自然风或车辆行驶会产生气流。有时候为了通风需要,顶部常常安装有风机,由此产生了较强烈的气流扰动。由于反光板是片状结构,垂直固定在隧道顶部,风阻大,在气流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前后摆动,造成固定件松动,安装牢度大打折扣,并有掉落风险。且由于板件前后摆动造成反射光发生眩光摇曳,给人以地动山摇的错觉,安全隐患非常严重,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当反光环装在壁面时,容易与隧道两侧人行道的行人发生剐蹭,剐蹭后容易造成反光环变形,影响反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车辆驾驶者和行人诱导效果好、增亮效果明显、节能效果明显、安全度更高、制造简单、适用范围更广的隧道反光增亮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由多段U型反光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为U字型,一般而言,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的外部形状为U字型,每段U型反光件包括U型支撑体(1)、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外部粘贴有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与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通过粘胶层结合成一体。
进一步,长余辉LED器件(3)固定在U型支撑体(1)上、长余辉LED器件(3)由长余辉材料和LED激发光源组成,通过间隔供电,使长余辉LED器件(3)既能维持一定的亮度又能节省供电。
所述的长余辉材料由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并固化而成。所述的长余辉LED器件(3)还通过带有间隔供电功能的控制器与外接电池相连。
进一步,U型支撑体(1)上端设有固定板(4),根据需要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孔或者固定槽,通过固定板(4)将U型支撑体(1)固定或连接隧道壁上。
进一步,U型支撑体(1)材料为金属或塑料,材料可以是刚性或柔性。如采用金属,则用金属片材切割或冲压或铆接或焊接而成;如采用塑料材料,则采用塑料挤出、浇注、模压、发泡等工艺制成,优先塑料发泡工艺。
进一步,U型支撑体(1)为一次成型或分部件拼接组合。
进一步,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为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反光膜,最好是玻璃微珠反光膜;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白、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和材质的反光膜单独或搭配使用。
进一步,可以在隧道顶部部分有标识指示,壁面部分设有双向距离指示。
本实用新型对车辆驾驶者诱导效果好、增亮效果明显、节能效果明显、安全度更高、制造简单、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反光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效果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反光效果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效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列做法存在的诸多弊端,我们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内反光发光体的实际使用情况,研究出一种对车辆驾驶者诱导效果好、增亮效果明显、节能效果明显、安全度更高、制造简单、适用范围更广的隧道反光增亮环,解决了以上问题。特别是通过与长余辉LED器件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无车灯照射时,隧道内的增亮效果,大大方便了行人。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由多段U型反光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为U字型,一般而言,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的外部形状为U字型,每段U型反光件包括U型支撑体(1)、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外部粘贴有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与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通过粘胶层结合成一体。
长余辉LED器件(3)固定在U型支撑体(1)上、长余辉LED器件(3)由长余辉材料和LED激发光源组成,通过间隔供电,使长余辉LED器件(3)既能维持一定的亮度又能节省供电。
所述的长余辉材料由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并固化而成。所述的长余辉LED器件(3)还通过带有间隔供电功能的控制器与外接电池相连。
U型支撑体(1)上端设有固定板(4),根据需要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孔或者固定槽,通过固定板(4)将U型支撑体(1)固定或连接隧道壁上。
U型支撑体(1)材料为金属或塑料,材料可以是刚性或柔性。如采用金属,则用金属片材切割或冲压或铆接或焊接而成;如采用塑料材料,则采用塑料挤出、浇注、模压、发泡等工艺制成,优先塑料发泡工艺。
U型支撑体(1)为一次成型或分部件拼接组合。
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为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反光膜,最好是玻璃微珠反光膜;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白、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和材质的反光膜单独或搭配使用。
可以在隧道顶部部分有标识指示,壁面部分设有双向距离指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大大增加了灯光逆反射的发散角度α(理论上最大角度可以达到135°),便于灯光在隧道内发散得更加均匀,并可与其它反射体如隧道壁面或地面发生多次反射过程,特别有多辆车在隧道内行驶时,车灯的反射叠加效果更加明显,大大提高了增亮效果。并且能使进入隧道前后的司机更容易适应光线明暗变化;
(2)白天更容易采集到洞口的自然光线,使隧道中间段的地面或壁面照度更高,增亮效果更加明显,故该产品适应性更广,适用范围更大;
(3)隧道中多个反光发光体反射的光叠加,将很大一部分照射到隧道顶部的光反射到地面,隧道两壁的光线能够多次循环反射,折射并散射,大大增加了隧道内部的照度条件;
(4)安装牢固,风阻小,不易松动,因此使用寿命更长,安全隐患也随之降低。并且在不增加安装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在反光环表面,或者在反光环上开孔安装长余辉LED器件,使之能在有或无车灯的情况下,都能保持隧道内的一定照度,由于长余辉材料受到LED光源的间断激发,因而其发光效果10倍于现有方案,且节电效果显著,对隧道内行人也提供了不间断照明。
(5)U型结构有利于在管线的布置和灯具的安装。
其它诸如此类,大同小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由多段U型反光件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段U型反光件的截面的外部形状为U字型,每段U型反光件包括U型支撑体(1)、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外部粘贴有逆反射片材(2),U型支撑体(1)与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通过粘胶层结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还有长余辉LED器件(3)固定在U型支撑体(1)上、长余辉LED器件(3)由长余辉材料和LED激发光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支撑体(1)上端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固定孔或者固定槽,通过固定板(4)将U型支撑体(1)固定或连接隧道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支撑体(1)为一次成型或分部件拼接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为具有微棱镜结构的反光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为玻璃微珠反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粘胶层的逆反射片材(2)的反光颜色为白、红、绿、蓝、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支撑体(1)材料为金属,所述的金属是用片材切割或冲压或铆接或焊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支撑体(1)材料为塑料,所述的塑料采用挤出或浇注或模压或发泡工艺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LED器件(3)还通过带有间隔供电功能的控制器与外接电池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4629.5U CN20628082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4629.5U CN20628082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80823U true CN206280823U (zh) | 2017-06-27 |
Family
ID=5907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64629.5U Active CN20628082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8082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2519A (zh) * | 2020-03-02 | 2020-05-22 | 浙江路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隧道轮廓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2431150A (zh) * | 2020-11-16 | 2021-03-02 | 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 |
-
2016
- 2016-12-13 CN CN201621364629.5U patent/CN2062808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2519A (zh) * | 2020-03-02 | 2020-05-22 | 浙江路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隧道轮廓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12431150A (zh) * | 2020-11-16 | 2021-03-02 | 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特长隧道多功能轮廓带的诱导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31414U (zh) | 一种led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牌 | |
CN105299582A (zh) | 一种隧道发光环及其应用 | |
CN104676438A (zh) | 风能电能防风固沙路灯 | |
CN206280823U (zh) |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 |
CN201130502Y (zh) | 车用太阳能警示牌 | |
WO2010028544A1 (zh) | 一种太阳能led指示标 | |
CN205191485U (zh) | 一种隧道发光环 | |
CN203746241U (zh) | 增强视觉效果的道路交通信号系统 | |
CN202298500U (zh) | 一种新型的道路安全诱导牌 | |
CN202323800U (zh) | 一种太阳能道路指示牌 | |
CN202082749U (zh) | 一种led一体化护栏灯具 | |
CN202434162U (zh) | 交通安全标志牌 | |
CN201255346Y (zh) | 人行横道指示灯 | |
CN203231219U (zh) | 一种汽车led日行灯 | |
CN205535467U (zh) | 一种汽车led日间行车灯 | |
CN218004354U (zh) | 一种隧道内超节能低功耗电光标志牌 | |
CN104421817B (zh) | 自发光道边灯 | |
CN202791770U (zh) | 一种路灯 | |
CN203307745U (zh) | 一种带有警示标志的路桩 | |
CN2884403Y (zh) | 一种反光发光标志牌 | |
CN206593019U (zh) |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太阳能附着式轮廓标 | |
CN213142838U (zh) | 一种智能化led交通标志板 | |
KR102606006B1 (ko) | 교체성을 향상시킨 도로 교통안전 표지판 | |
CN2675730Y (zh) | 一种发光-反光公路安全警示桩 | |
CN2859722Y (zh) | 光电子霓虹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