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3379U -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33379U CN217733379U CN202221281136.0U CN202221281136U CN217733379U CN 217733379 U CN217733379 U CN 217733379U CN 202221281136 U CN202221281136 U CN 202221281136U CN 217733379 U CN217733379 U CN 2177333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leather roller
- spinning machine
- curved plate
- leath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包括有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前皮辊、后皮辊、前罗拉、后罗拉、曲线管、曲线板、网格圈和气缸,前皮辊和后皮辊设置于曲线板的两侧,前罗拉和后罗拉设置于曲线管的两侧,前皮辊与前罗拉对齐,后皮辊与后罗拉对齐,曲线板与曲线管对齐,网格圈套设于后皮辊和曲线板上,气缸驱动曲线板移动。上述纺纱机的牵伸装置,通过网格圈、曲线管和曲线板实现对粗纱的牵伸,当粗纱输送到后皮辊时,粗纱随网格圈运转向前皮辊转移,由于经过曲线管和曲线板之间曲面,其对纤维的自然弯曲有拉伸作用,被牵伸粗纱的须条不发散、不扩散,须条排列整齐,且短纤维可以被均匀抱合,提高了原棉利用率,提高纺纱质量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为在纺纱过程中实际纺纱之前的最后一个装置,其将所输送的在横截面上具有大约40000根纤维的粗纱牵伸成大约4000根纤维的细纱。在牵伸过程中,纤维必须互相之间尽可能一致地移动,克服静摩擦,从而得到尽可能均匀的纤维束,并因而得到尽可能平滑的纱。
一般来说,牵伸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布置的罗拉对,罗拉对分别由下罗拉和上罗拉组成。通过这些罗拉对分别夹紧穿过罗拉对被输送到实际纺纱中的粗纱。牵伸是通过用下面的方式驱动罗拉而产生的,即沿着纤维行进的方向,圆周速度从一罗拉对到下一罗拉对不断增加。在沿着纤维行进方向的最后两个罗拉对之间的牵伸被称为主牵伸,而在它们之前的部分被称为预牵伸。而现有的纺纱机需要多组预牵伸与一组主牵伸配合,但是此种方式粗纱在牵伸的过程中,被牵伸的粗纱的须条容易发散、扩散,容易产生再生棉结,导致纺纱的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纺纱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包括有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前皮辊、后皮辊、前罗拉、后罗拉、曲线管、曲线板、网格圈和气缸,所述前皮辊和所述后皮辊设置于所述曲线板的两侧,所述前罗拉和所述后罗拉设置于所述曲线管的两侧,所述前皮辊与所述前罗拉对齐,所述后皮辊与所述后罗拉对齐,所述曲线板与所述曲线管对齐,所述网格圈套设于所述后皮辊和所述曲线板上,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曲线板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曲线板的下端面设有多段曲线,所述曲线管的上端面与所述曲线板的下端面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进一步设有隔距块,所述隔距块卡设于所述曲线板上,所述后皮辊旋转设置于所述隔距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距块包括有安装座、转动连接部和扭簧,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后皮辊旋转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卡块,所述曲线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距块还包括有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张紧结构包括有支撑杆、转动杆和张紧辊,所述张紧辊旋转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进一步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皮辊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纺纱机的牵伸装置,通过网格圈、曲线管和曲线板实现对粗纱的牵伸,当粗纱输送到后皮辊时,粗纱随网格圈运转向前皮辊转移,由于经过曲线管和曲线板之间曲面,其对纤维的自然弯曲有拉伸作用,被牵伸粗纱的须条不发散、不扩散,须条排列整齐,且短纤维可以被均匀抱合,提高了原棉利用率,并且不易产生再生棉结,提高纺纱质量稳定性、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隔距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包括有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气缸2、前皮辊3、后皮辊4、前罗拉5、后罗拉6、曲线管7、曲线板8、隔距块9和网格圈10,前皮辊3和后皮辊4设置于曲线板8的两侧,前罗拉5和后罗拉6设置于曲线管7的两侧,前皮辊3与前罗拉5对齐,且前皮辊3与前罗拉5相抵接,后皮辊4与后罗拉6对齐,曲线板8与曲线管7对齐,曲线板8的下端面设有多段曲线,曲线管7的上端面与曲线板8的下端面匹配,使曲线板8与曲线管7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钳口隔距,网格圈10套设于后皮辊4和曲线板8上,隔距块9卡设于曲线板8上,后皮辊4旋转设置于隔距块9上,气缸2驱动曲线板8移动,粗纱a依次经过后皮辊4与后罗拉6之间、曲线板8与曲线管7之间以及前皮辊3与前罗拉5之间,通过网格圈10、曲线板8和曲线管7实现对粗纱a转变成细纱的合理控制,再通过气缸2驱动曲线板8上移动,以调整后皮辊4与后罗拉6之间、曲线板8与曲线管7之间的压力,进而调整细纱的粗细,提高纺纱的质量。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隔距块9包括有安装座91、转动连接部92和扭簧(图中未显示),转动连接部92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于安装座91上,该扭簧套设于转轴上,且扭簧一端与转动连接部92抵接,另一端与安装座抵接91,后皮辊4旋转设置于转动连接部92上,能够增加后皮辊4与后罗拉6之间的压力,同时便于后皮辊4复位。安装座91上设有卡块93,曲线板8上设有卡槽81,卡块93卡设于卡槽81中,使隔距块9固定于曲线板8上,当曲线板8移动时,隔距块9同步移动。隔距块9还包括有张紧结构11,张紧结构11设置于安装座91上。张紧结构11包括有支撑杆111、转动杆112和张紧辊113,张紧辊113旋转设置于转动杆112上,转动杆112转动设置于支撑杆111上,采用张紧结构11调节网格圈10的张紧力,使网格圈10保持张紧。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该纺纱机的牵伸装置进一步设有张力传感器12,张力传感器12设置于前皮辊3的一侧,能够测量经过张力传感器12的细纱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张力传感器12采用丽景HPB张力传感器。
上述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当需要调整后皮辊4与后罗拉6压力时,气缸2驱动曲线板8移动,使曲线板8向曲线管7靠近,网格圈10在由于曲线管7的压力作用下,网格圈10产生变形,使后皮辊4向后罗拉6移动,以提高后皮辊4与后罗拉6之间的压力,使粗纱a受到的压力提高,提高细纱的张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前皮辊、后皮辊、前罗拉、后罗拉、曲线管、曲线板、网格圈和气缸,所述前皮辊和所述后皮辊设置于所述曲线板的两侧,所述前罗拉和所述后罗拉设置于所述曲线管的两侧,所述前皮辊与所述前罗拉对齐,所述后皮辊与所述后罗拉对齐,所述曲线板与所述曲线管对齐,所述网格圈套设于所述后皮辊和所述曲线板上,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曲线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板的下端面设有多段曲线,所述曲线管的上端面与所述曲线板的下端面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设有隔距块,所述隔距块卡设于所述曲线板上,所述后皮辊旋转设置于所述隔距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距块包括有安装座、转动连接部和扭簧,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转动连接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抵接,所述后皮辊旋转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卡块,所述曲线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距块还包括有张紧结构,所述张紧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结构包括有支撑杆、转动杆和张紧辊,所述张紧辊旋转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皮辊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1136.0U CN217733379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81136.0U CN217733379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33379U true CN217733379U (zh) | 2022-11-04 |
Family
ID=8383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81136.0U Active CN217733379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33379U (zh) |
-
2022
- 2022-05-26 CN CN202221281136.0U patent/CN2177333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5513B (zh) | 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8691051B (zh) | 一种羊绒粗纱双区牵伸与绢丝滑溜牵伸赛络纺纱装置及方法 | |
CN217733379U (zh) | 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
CN114180397A (zh) | 一种涤纶水刺短纤维生产的集束、牵伸一体式设备及方法 | |
CN1329571C (zh) | 一种纤维须条预加捻集聚方法与装置 | |
CN101580982A (zh) | 机械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1509162B (zh) | 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1245514B (zh) | 用于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 |
CN217733380U (zh) | 一种多功能牵伸装置 | |
CN205893518U (zh) | 一种双面复合花式捻线机 | |
CN201433265Y (zh) | 机械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201103004Y (zh) | 弹性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201162083Y (zh) | 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 |
CN201512627U (zh) | 一种用于细纱机的上皮圈销组件 | |
CN221028854U (zh) | 一种细纱机集束装置 | |
CN2707783Y (zh) | 环锭纺纱机纤维须条集束装置 | |
CN1818167A (zh) | 一种减小短纤维束/网牵伸波的方法 | |
CN201567403U (zh) | 环锭细纱机依纳v型牵伸后区压力辊装置 | |
CN201162088Y (zh) | 细纱机紧密纺纱装置 | |
CN201395660Y (zh) | 长纤维并条机 | |
CN201305683Y (zh) | 环锭细纱机后区整理装置 | |
CN201381406Y (zh) | 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0547133C (zh) | 上置式弹性盘片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100547134C (zh) | 弹性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CN2780784Y (zh) | 兔毛梳理成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