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9148U -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9148U
CN217719148U CN202220991027.1U CN202220991027U CN217719148U CN 217719148 U CN217719148 U CN 217719148U CN 202220991027 U CN202220991027 U CN 202220991027U CN 217719148 U CN217719148 U CN 217719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ie
wire drawing
drawing die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10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晓东
霍宝群
谭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Priority to CN2022209910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9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9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9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包括放线装置、拉线模架、安装在拉线模架上的多个拉线模、收线装置;拉线模包括模孔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拉线模、第二拉线模、第三拉线模、第四拉线模;第一拉线模、第二拉线模、第三拉线模、第四拉线模自上而下沿过线方向正反交替排布;拉线模架的前侧设置有前加热箱,后侧设置有后加热箱,后加热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向辊,以及第三转向辊,前加热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向辊。在多级拉拔加工过程中,铜线沿回转路线走线,可节约空间,拉线模架前后均设置加热箱,在转向时可进行加热,使得铜线在加工时维持稳定的温度,便于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
细拉加工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的横截面积被压缩,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超微漆包线的线芯在加工时需要通过多级拉拔加工才能达到要求的横截面积,分级拉拔加工流程长,占地面积大,且在加工过程中金属容易冷却,影响拉拔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包括放线装置、拉线模架、安装在拉线模架上的多个拉线模、收线装置;所述拉线模包括模孔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拉线模、第二拉线模、第三拉线模、第四拉线模;所述第一拉线模、第二拉线模、第三拉线模、第四拉线模自上而下沿过线方向正反交替排布;所述拉线模架的前侧设置有前加热箱,后侧设置有后加热箱,所述后加热箱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一拉线模的模孔和第二拉线模的模孔之间的第一转向辊,以及高度位于第三拉线模的模孔和第四拉线模的模孔之间的第三转向辊,所述前加热箱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二拉线模的模孔和第三拉线模的模孔之间的第二转向辊。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线模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所述第二拉线模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所述第三拉线模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所述第四拉线模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
优选的,所述拉线模包括模具本体、位于模具进线端的模具连接部,所述模具连接部与所述拉线模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线模架上设置有位于拉线模出线端的出线端挡圈,所述模具本体的出线端抵顶在所述出线端挡圈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孔。
优选的,所述模孔包括由进线端向出线端直径逐渐缩小的变径段、位于出口端的定径段。
优选的,所述变径段的口部设有入线口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多个拉线模自上而下沿过线方向正反交替排布,在多级拉拔加工过程中,铜线沿回转路线走线,可减小占地面积,节约空间。
2、拉线模架前后均设置加热箱,转向辊设置在加热箱内部,在转向时可进行加热,使得铜线在加工时维持稳定的温度,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的拉线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的拉线模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线装置、2-前加热箱、3-拉线模架、4-第一拉线模、41-模具本体、42-模具连接部、43-入线口圆角、44-变径段、45-定径段、5-第二拉线模、6-第三拉线模、7-第四拉线模、8-后加热箱、9-第一转向辊、10-第二转向辊、11-第三转向辊、12-收线装置、13-出线端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包括放线装置1、拉线模架3、安装在拉线模架3上的多个拉线模、收线装置12;
拉线模包括模孔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拉线模4、第二拉线模5、第三拉线模6、第四拉线模7;
第一拉线模4、第二拉线模5、第三拉线模6、第四拉线模7自上而下沿过线方向正反交替排布,第一拉线模4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第二拉线模5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第三拉线模6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第四拉线模7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
拉线模架3的前侧设置有前加热箱2,后侧设置有后加热箱8。后加热箱8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一拉线模4的模孔和第二拉线模5的模孔之间的第一转向辊9,以及高度位于第三拉线模6的模孔和第四拉线模7的模孔之间的第三转向辊11。前加热箱2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二拉线模5的模孔和第三拉线模6的模孔之间的第二转向辊10。
拉线模包括模具本体41、位于模具进线端的模具连接部42,模具连接部42与拉线模架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拉线模架3上设置有位于拉线模出线端的出线端挡圈13,模具本体41的出线端抵顶在出线端挡圈13的内侧。
模具本体41上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孔,可同时进行多根铜线的加工,模孔包括由进线端向出线端直径逐渐缩小的变径段44、位于出口端的定径段45,变径段44的口部设有入线口圆角43,防止刮伤铜线。
铜线由放线装置1放线,经前加热箱2加热,由前向后通过第一拉线模4,经后加热箱8加热,同时经第一转向辊9转向,由后向前通过第二拉线模5,经前加热箱2加热,同时经第二转向辊10转向,由前向后通过第三拉线模6,经后加热箱8加热,同时经第三转向辊11转向,由后向前通过第四拉线模7,最后经收线装置12收线。经过多级拉线模逐级拉拔,可将铜线逐步拉至所需的直径,铜线沿回转路线走线,可节约空间。同时在转向时可进行加热,使得铜线在加工时维持稳定的温度,便于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装置(1)、拉线模架(3)、安装在拉线模架(3)上的多个拉线模、收线装置(12);
所述拉线模包括模孔内径依次减小的第一拉线模(4)、第二拉线模(5)、第三拉线模(6)、第四拉线模(7);所述第一拉线模(4)、第二拉线模(5)、第三拉线模(6)、第四拉线模(7)自上而下沿过线方向正反交替排布;
所述拉线模架(3)的前侧设置有前加热箱(2),后侧设置有后加热箱(8),所述后加热箱(8)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一拉线模(4)的模孔和第二拉线模(5)的模孔之间的第一转向辊(9),以及高度位于第三拉线模(6)的模孔和第四拉线模(7)的模孔之间的第三转向辊(11),所述前加热箱(2)内转动连接有高度位于第二拉线模(5)的模孔和第三拉线模(6)的模孔之间的第二转向辊(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模(4)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所述第二拉线模(5)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所述第三拉线模(6)进线端向前、出线端向后,所述第四拉线模(7)进线端向后、出线端向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模包括模具本体(41)、位于模具进线端的模具连接部(42),所述模具连接部(42)与所述拉线模架(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拉线模架(3)上设置有位于拉线模出线端的出线端挡圈(13),所述模具本体(41)的出线端抵顶在所述出线端挡圈(13)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41)上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包括由进线端向出线端直径逐渐缩小的变径段(44)、位于出口端的定径段(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44)的口部设有入线口圆角(43)。
CN202220991027.1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Active CN217719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1027.1U CN217719148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1027.1U CN217719148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9148U true CN217719148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1027.1U Active CN217719148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9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0634A (zh) 黄铜线材拉伸、退火、轧制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连续工艺
CN101169987B (zh) 铜包铝复合细扁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8433A (zh) 应力消除装置
CN102527768A (zh) 一种铜包铝管的制造方法
CN217719148U (zh) 一种超微漆包线生产用细拉加工设备
CN108288770B (zh) 一种窄头端子、窄头端子生产方法以及专用扩口装置
WO2012111185A1 (ja) はんだめっき銅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00892A (zh) 一种用于线簧插孔的细直径铍青铜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2085A (zh) 一种适用多种规格的扁平线的拉丝方法及装置
CN110444336B (zh) 一种采用脉冲电流制备MgB2多芯超导线材的方法
CN111599531A (zh)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76988Y (zh) 一种铜合金扁线连续退火装置
CN103537496B (zh) 光伏焊带的加工方法及其使用的拉丝模具和光伏焊带加工设备
CN203085266U (zh) 潜油泵电缆
CN103578653A (zh) 一种大跨越铝包钢绞线的生产方法
JP2020009629A (ja) 撚線導体及びケーブル
CN104867626A (zh) 一种电缆的生产工艺
CN112026132B (zh) 一种直流海缆用异型单线模具及其设计方法
CN210523427U (zh) 一种合金线材加工成型装置
CN102623106A (zh) 极细电子线加工工艺
CN201042734Y (zh) 制造铜包铝排的专用设备
CN202042624U (zh) 接线管
JP5186604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中空コア体の製造装置
CN202700994U (zh) 一种微型线材的连续生产装置
CN206789358U (zh) 一种电缆线自动组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13A, No. 90 Gangqu Middl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Address before: 213000 Changcheng Road 888,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ui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uper alloy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