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6095U -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6095U
CN217716095U CN202220411551.7U CN202220411551U CN217716095U CN 217716095 U CN217716095 U CN 217716095U CN 202220411551 U CN202220411551 U CN 202220411551U CN 217716095 U CN217716095 U CN 217716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ll
sealing
tube bundle
fix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15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小军
张平
熊先险
孙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e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e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e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ef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15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6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6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6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通过若干个换热管束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外壁通过管板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勾型密封槽与圆形密封圈结构密封,相比于传统直槽密封结构而言,安装时不需要涂胶固定,运行时避免胶水老化导致密封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减少维护,减少因为维护而产生的停机损失和维护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如申请号为CN202020031711.6 的专利所提出的一种换热器的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密封结构密封性较差,极易发生泄露,且密封圈长时间使用易老化,同时换热器内压力和液体流速不易调节,不利于使用的问题,其包括换热器壳体、冷却液出口、低温液体出口、密封机构、换热管、上缓冲腔室和下缓冲腔室,所述换热器壳体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液出口,换热器壳体另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冷却液入口,换热器壳体底端的中部设置有高温液体入口,换热器壳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低温液体出口,低温液体出口上安装有密封机构,换热器壳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换热管,该方案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调节低温液体流速和上缓冲腔室压力,保证密封性能,使得使用更安全。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随着空分压缩机对于压缩气体中水分的限制,水分过量会导致空气分离系统的效率严重降低乃至系统停止运转,因此要求换热器必须保证压缩干空气和水的密封,不允许管程的水渗漏到壳程里去;传统的直形密封槽结构的换热器安装时,O形圈不易固定,需要涂胶才能固定在密封槽里,而涂胶老化后会导致密封失效,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通过若干个换热管束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密封盘,所述密封盘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外壁通过管板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进出端盖,所述进出端盖上位于换热器壳体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勾型密封槽,每个所述勾型密封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圆形密封圈,所述圆形密封圈的外壁与管板的一侧表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壁与密封盒的内壁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出端盖上位于换热器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所述接口均安装在密封盒的内部。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接口设置在密封板的上侧,另一个所述接口设置在密封板的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进出端盖远离勾型密封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入接头,所述输入接头与其中一个接口对应设置并连通,所述进出端盖上位于输入接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输出接头,所述输出接头与另一个接口对应设置并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外壁上位于第一接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吊耳,所述换热器壳体的外壁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污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勾型密封槽与圆形密封圈结构密封,相比于传统直槽密封结构而言,安装时不需要涂胶固定,运行时避免胶水老化导致密封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减少维护,减少因为维护而产生的停机损失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图2中的A-A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壳体;2、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吊耳;5、排污管;6、进出端盖;7、输入接头;8、输出接头;9、换热管束;10、密封盘;11、换热管束安装支架;12、密封盒;13、管板;14、密封板;15、接口;16、勾型密封槽;17、圆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束9,换热管束9通过若干个换热管束安装支架11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换热管束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密封盘10,密封盘10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换热管束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盒12,密封盒12的外壁通过管板13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换热器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出端盖6,进出端盖6上位于换热器壳体1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勾型密封槽16,每个勾型密封槽16的内部均安装有圆形密封圈17,圆形密封圈17的外壁与管板13的一侧表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盒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的外壁与密封盒12的内壁密封连接,通过密封板14能够将密封盒12内部分隔成两个空间。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进出端盖6上位于换热器壳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接口15,两个接口15均安装在密封盒12的内部,其中一个接口15设置在密封板14的上侧,另一个接口15设置在密封板14的下侧,通过两个接口15均安装在密封盒12内部的两个空间内,使冷介质能够从一个接口15进入,并通过另一个接口流出。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进出端盖6远离勾型密封槽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入接头7,输入接头7与其中一个接口15对应设置并连通,进出端盖6上位于输入接头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输出接头8,输出接头8与另一个接口15对应设置并连通,通过输入接头7能够将冷介质输入,通过输出接头8能够使冷介质输出。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2,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位于第一接头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头3,通过第一接头2与第二接头3能够使热介质进入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并且流出。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吊耳4,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污管5,通过排污管5能够将换热器壳体1内部产生的杂质排出。
该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热介质从换热器壳体1的第一接头2进入进入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在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二接头3排出,冷介质进出端盖6上的输入接头7进入并且通过一个接口15进入密封盒12内部被密封板14隔成的槽内,并且进入部分换热管束9的内部进行换热,在流动至密封盘10的前方时,进入一个半密封的空间中,并且使液体在密封盘10的前方调整流动的方向,从另一部分换热管束9向外流动,并且通过密封盒12与另一个接口15流动到输出接头8的内部,从输出接头8向外流出,冷、热介质分别在换热器壳体1和换热管束9的两个腔室内流动,并通过冷却管管壁进行热传递,其中管板13与进出端盖6之间采用勾型密封槽16与圆形密封圈17结构密封,相比于传统直槽密封结构而言,安装时不需要涂胶固定,运行时避免胶水老化导致密封失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可减少维护,减少因为维护而产生的停机损失和维护费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束(9),所述换热管束(9)通过若干个换热管束安装支架(11)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束(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密封盘(10),所述密封盘(10)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换热管束(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盒(12),所述密封盒(12)的外壁通过管板(13)固定安装在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出端盖(6),所述进出端盖(6)上位于换热器壳体(1)内部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勾型密封槽(16),每个所述勾型密封槽(16)的内部均安装有圆形密封圈(17),所述圆形密封圈(17)的外壁与管板(13)的一侧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盒(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4),所述密封板(14)的外壁与密封盒(12)的内壁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端盖(6)上位于换热器壳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接口(15),两个所述接口(15)均安装在密封盒(1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接口(15)设置在密封板(14)的上侧,另一个所述接口(15)设置在密封板(14)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端盖(6)远离勾型密封槽(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入接头(7),所述输入接头(7)与其中一个接口(15)对应设置并连通,所述进出端盖(6)上位于输入接头(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输出接头(8),所述输出接头(8)与另一个接口(15)对应设置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2),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位于第一接头(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接头(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吊耳(4),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外壁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排污管(5)。
CN202220411551.7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Active CN217716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1551.7U CN217716095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1551.7U CN217716095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6095U true CN21771609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1551.7U Active CN217716095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6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5919A (zh) 余热回收系统
CN217716095U (zh)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CN218296849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
CN114719660A (zh) 一种勾型槽密封结构的换热器
CN215177096U (zh) 一种u形管换热器
CN2446484Y (zh)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CN214537490U (zh) 一种汽车压缩机冷凝水散热器
CN204214310U (zh) 天然气压缩机用管壳式换热器
CN218884729U (zh) 一种具有供热节能结构的换热机组
CN214007584U (zh) 一种双层隔离套
CN205079650U (zh) 肝素用酒精回收冷凝器
CN217876418U (zh) 一种适用于空调设备的叠加式热交换器
CN217303660U (zh) 一种小温差管壳式换热器
CN218941352U (zh) 一种等温度场结构式加热管
CN216482412U (zh) 一种新型翅片换热器
CN215063887U (zh) 一种高效的热交换式反应器
CN209857693U (zh) 高效节能壳管
CN214065797U (zh) 一种u型管换热器
CN211903891U (zh) 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
CN216592901U (zh) 高效引流换热器
CN217953230U (zh) 智慧钎焊式换热机组
CN218329492U (zh) 防腐蚀的冷却器壳体
CN217340760U (zh) 一种卧式三合一气水分离装置
CN215864758U (zh) 双涡流节能环保烟道换热器
CN219284029U (zh) 一种低碳节能型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eat exchanger with a hook groove sealing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Ltd. Huangshi Branch

Pledgor: HUBEI DEFENG HEAT EXCHANGE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15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