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953U - 一种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953U
CN217715953U CN202221814983.9U CN202221814983U CN217715953U CN 217715953 U CN217715953 U CN 217715953U CN 202221814983 U CN202221814983 U CN 202221814983U CN 217715953 U CN217715953 U CN 21771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sets
pipe
furnace body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49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昌盛
杨延周
杨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Taichang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Taichang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Taichang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Taichang Pipelin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49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炉;其提高炉体内部的降温速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的加热炉;包括炉体,还包括两组冷却机构、动力机构以及移动组件,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侧壁的鼓风机、炉体设置于鼓风机输出端的三通管、连通设置于三通管两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管、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管输出端连通的第一伸缩管、分别与两组第一伸缩管连通的两组第二连接管、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管连通的两组第二伸缩管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二伸缩管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加热炉是一种用于钢铁等材质进行加热过程中所使用的装置,其可在一定时间内加热至设定温度,并完成之后的加工操作,其在钢铁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前后两端贯穿设置有加热腔;现有的加热炉使用时炉体对经过腔内的钢辊等进行加热至设定温度并移出即可;现有的加热炉使用中发现,在设备停止运转或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由于炉体内部温度较高,降温速度较慢,由此降温过程中避免出现危险,需要人工持续观察,浪费较多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降温设备,提高炉体内部的降温速度,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的加热炉。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前后两端贯穿设置有加热腔;还包括:两组冷却机构,所述两组冷却机构分别设置于炉体左侧和右侧,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侧壁的鼓风机、炉体设置于鼓风机输出端的三通管、连通设置于三通管两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管、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管输出端连通的第一伸缩管、分别与两组第一伸缩管连通的两组第二连接管、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管连通的两组第二伸缩管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二伸缩管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所述第一螺纹杆前侧螺纹螺向和后侧螺纹螺向相反;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加热腔上侧,所述动力机构专分别与两组冷却机构连接;以及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四组,所述四组移动组件分别设置于加热炉前端左右两侧和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四组移动组件输入端分别与四组第二连接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加热炉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的两组支撑板、可转动设置于两组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纹杆、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外侧壁前侧和后侧的两组螺纹管组件、固定设置于两组螺纹管组件左右两端的连接杆以及与第一螺纹杆连接的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组件包括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外侧壁左侧和右侧的四组螺纹管半体,所述前侧两组螺纹管半体和后侧两组螺纹管半体均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四组螺纹管半体分别通过四组连接杆分别与四组喷射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板、设置于四组固定板之间的固定孔、设置于多组固定孔内部的四组螺栓以及螺装设置于四组螺栓外侧壁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螺纹杆前端的连接轴、固定设置于连接轴前端和上侧的两组传输轮、传动连接两组传输轮的传送带以及固定设置于上侧传输轮后端的第一电机。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半体顶端限位板,所述加热腔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多组限位块插入至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四组移动组件均包括设置于加热炉侧壁滑槽、可转动设置于滑槽内部的第二螺纹杆、螺装设置于第二螺纹杆外侧壁的第二螺纹管、固定设置于第二螺纹管前端的移动板以及固定设置于加热炉侧壁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侧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底端,所述加固板后端与加热炉前端上侧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需要对炉体内部进行冷却时,首先移动组件将四组第二连接管均向加热腔的位置进行移动,将喷射管移动至加热腔范围内后,此时动力机构带动两组冷却机构均向加热腔中部移动,鼓风机的鼓风通过三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一伸缩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伸缩管后传输至喷射管内并对加热腔内进行降温,提高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
1、炉体;
2、冷却机构;21、鼓风机;22、三通管;23、第一连接管;24、第一伸缩管;25、第二连接管;26、第二伸缩管;27、喷射管;
3、动力机构;31、支撑板;32、第一螺纹杆;33、螺纹管组件;331、螺纹管半体;332、固定组件;3321、固定板;3322、螺栓;3323、螺母;34、驱动组件;341、连接轴;342、传输轮;343、送带;344、第一电机;35、连接杆;
4、移动组件;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螺纹管;43、移动板;44、第二电机;
5、限位板;
6、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申请的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前后两端贯穿设置有加热腔;还包括:
两组冷却机构2,所述两组冷却机构2分别设置于炉体1左侧和右侧,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鼓风机21、连通设置于鼓风机21输出端的三通管22、连通设置于三通管22两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管23、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管23输出端连通的第一伸缩管24、分别与两组第一伸缩管24连通的两组第二连接管25、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管25连通的两组第二伸缩管26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二伸缩管26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27;
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设置于加热腔上侧,所述动力机构3分别与两组冷却机构2连接;以及
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设置有四组,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分别设置于炉体1前端左右两侧和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输入端分别与四组第二连接管25连接。
本申请中,在需要对炉体1内部进行冷却时,首先移动组件4将四组第二连接管25均向加热腔的位置进行移动,将喷射管27移动至加热腔范围内后,此时动力机构3带动两组冷却机构2均向加热腔中部移动,鼓风机21的鼓风通过三通管22、第一连接管23、第一伸缩管24、第二连接管25和第二伸缩管26后传输至喷射管27内并对加热腔内进行降温,提高降温速度。
具体的,第二伸缩管26伸入至加热腔内,为耐高温材质,提高使用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1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的两组支撑板31、可转动设置于两组支撑板31之间的第一螺纹杆32、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外侧壁前侧和后侧的两组螺纹管组件33、固定设置于两组螺纹管组件33左右两端的连接杆35以及与第一螺纹杆32连接的驱动组件34,所述第一螺纹杆32前侧螺纹螺向和后侧螺纹螺向相反。
本申请中,在带动冷却机构2进行冷却时,驱动组件34带动第一螺纹杆32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杆32进行转动的同时,在前后两侧的螺纹的螺向的设置下,前侧两组螺纹管组件33和后侧两组螺纹管组件33均向中部位置移动,在连接杆35的连接作用下,可带动喷射管27加热腔中部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对加热腔内部进行降温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管组件33包括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外侧壁左侧和右侧的四组螺纹管半体331,所述前侧两组螺纹管半体331和后侧两组螺纹管半体331均通过固定组件332连接,所述四组螺纹管半体331分别通过所述四组连接杆35分别与四组喷射管27连接。
本申请中,在第一螺纹杆32进行转动时,四组螺纹管半体331可进行移动,在对加热腔冷却结束后,将固定组件332进行拆卸,此时四组螺纹管半体331分离,即可完成四组螺纹管半体331的拆卸,此时移动组件4将其移动至炉体1侧壁即可,减少对炉体1的使用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332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半体33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板3321、设置于四组固定板3321之间的固定孔、设置于多组固定孔内部的四组螺栓3322以及螺装设置于四组螺栓3322外侧壁的螺母3323。
本申请中,在对固定组件332进行拆卸时,首先将螺母3323反向转动,将螺母3323拆卸后,将螺栓3322反向拿出即可,此时即可实现设备的使用拆卸。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前端的连接轴341、固定设置于连接轴341前端和上侧的两组传输轮342、传动连接两组传输轮342的传送带343以及固定设置于上侧传输轮342后端的第一电机344。
本申请中,驱动组件34进行运行时,第一电机344带动上侧传输轮342进行转动,在传送带343的传动作用下,下侧传输轮342随之进行转动,在连接轴341的连接作用下,第一螺纹杆32随之进行转动。
具体的,第一电机344可反向转动,以此可实现第一螺纹杆32的反向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半体331顶端的限位板5,所述加热腔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多组限位板5插入至限位槽内。
本申请中,在四组螺纹管半体331进行移动时,四组限位板5均自限位槽进行移动,以此可实现对四组螺纹管半体331的限位,减少第一螺纹杆32转动过程中跟随转动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均包括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滑槽、可转动设置于滑槽内部的第二螺纹杆41、螺装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1外侧壁的第二螺纹管42、固定设置于第二螺纹管42前端的移动板43以及固定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41侧端连接,所述移动板43与第二连接管25连接。
本申请中,在冷却结束后,四组第二电机44分别带动四组第二螺纹杆41进行转动,在螺纹的螺装作用下,第二螺纹管42随之进行移动,在移动板43的连接作用下,喷射管27等结构均向炉体1的侧壁进行移动。
具体的,第二电机44可进行反向转动,使第二连接管25进行不同方向的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固板6,所述加固板6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344底端,所述加固板6后端与炉体1前端上侧连接。
本申请中,所述加固板6可提高第一电机344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在需要对炉体1内部进行冷却时,四组第二电机44分别带动四组第二螺纹杆41进行转动,在螺纹的螺装作用下,第二螺纹管42随之进行移动,在移动板43的连接作用下,第二连接板的连接作用下将四组第二连接管25均向加热腔的位置进行移动,将喷射管27移动至加热腔范围内后,第一电机344带动上侧传输轮342进行转动,在传送带343的传动作用下,下侧传输轮342随之进行转动,在连接轴341的连接作用下,第一螺纹杆32随之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杆32进行转动的同时,在前后两侧的螺纹的螺向的设置下,前侧两组螺纹管组件33和后侧两组螺纹管组件33均向中部位置移动,在连接杆35的连接作用下,可带动喷射管27加热腔中部移动,鼓风机21的鼓风通过三通管22、第一连接管23、第一伸缩管24、第二连接管25和第二伸缩管26后传输至喷射管27内并对加热腔内进行降温,提高降温速度,在冷却结束后,喷射管27等结构在移动组件4的作用下均向炉体1的侧壁进行移动。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前后两端贯穿设置有加热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组冷却机构(2),所述两组冷却机构(2)分别设置于炉体(1)左侧和右侧,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鼓风机(21)、连通设置于鼓风机(21)输出端的三通管(22)、连通设置于三通管(22)两组输出端的第一连接管(23)、分别与两组第一连接管(23)输出端连通的第一伸缩管(24)、分别与两组第一伸缩管(24)连通的两组第二连接管(25)、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管(25)连通的两组第二伸缩管(26)以及分别与两组第二伸缩管(26)输出端连通的喷射管(27);
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设置于加热腔上侧,所述动力机构(3)分别与两组冷却机构(2)连接;以及
移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4)设置有四组,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分别设置于炉体(1)前端左右两侧和后端左右两侧,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输入端分别与四组第二连接管(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固定设置于炉体(1)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的两组支撑板(31)、可转动设置于两组支撑板(31)之间的第一螺纹杆(32)、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外侧壁前侧和后侧的两组螺纹管组件(33)、固定设置于两组螺纹管组件(33)左右两端的连接杆(35)以及与第一螺纹杆(32)连接的驱动组件(34),所述第一螺纹杆(32)前侧螺纹螺向和后侧螺纹螺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组件(33)包括螺装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外侧壁左侧和右侧的四组螺纹管半体(331),所述前侧两组螺纹管半体(331)和后侧两组螺纹管半体(331)均通过固定组件(332)连接,所述四组螺纹管半体(331)分别通过四组连接杆(35)分别与四组喷射管(2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32)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半体(331)顶端和底端的固定板(3321)、设置于四组固定板(3321)之间的固定孔、设置于多组固定孔内部的四组螺栓(3322)以及螺装设置于四组螺栓(3322)外侧壁的螺母(33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螺纹杆(32)前端的连接轴(341)、固定设置于连接轴(341)前端和上侧的两组传输轮(342)、传动连接两组传输轮(342)的传送带(343)以及固定设置于上侧传输轮(342)后端的第一电机(3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四组螺纹管半体(331)顶端的限位板(5),所述加热腔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多组限位板(5)插入至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移动组件(4)均包括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滑槽、可转动设置于滑槽内部的第二螺纹杆(41)、螺装设置于第二螺纹杆(41)外侧壁的第二螺纹管(42)、固定设置于第二螺纹管(42)前端的移动板(43)以及固定设置于炉体(1)侧壁的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41)侧端连接,所述移动板(43)与第二连接管(2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板(6),所述加固板(6)固定设置于第一电机(344)底端,所述加固板(6)后端与炉体(1)前端上侧连接。
CN202221814983.9U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加热炉 Active CN217715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4983.9U CN217715953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4983.9U CN217715953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加热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953U true CN217715953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4983.9U Active CN217715953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253A (zh) 新型中试定型机
CN109927264B (zh) 一种导光板热辊压生产线及热辊压工艺
CN111977947B (zh) 一种钢化玻璃的成型钢化方法及成型钢化设备
CN112793138A (zh) 一种齿轮传动式薄膜同步双向拉伸装置及其配套工艺方法
CN217715953U (zh) 一种加热炉
CN113430352A (zh) 一种无缝钢管用表面热处理设备及其热处理方法
CN210654799U (zh) 一种岩棉板生产线
CN112063821A (zh) 一种金属管表面热处理装置
CN1572734A (zh)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和弯曲成形方法以及弯曲滚柱
CN216977504U (zh) 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受热均匀的步进炉
CN110655309A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玻璃钢化设备
CN211527011U (zh) 一种隧道窑干燥系统
CN215100220U (zh) 一种耐腐蚀钢材除锈送料机构
CN101850379B (zh) 一种电动螺旋叶片拉伸机组
CN212832558U (zh) 一种双塑中空壁复合缠绕管生产用材料传输装置
CN217397691U (zh) 一种用于铝型材生产的输送装置
CN219902655U (zh) 一种砖块的冷却降温装置
CN219076777U (zh) 一种连续复合机
CN214872514U (zh) 一种石墨xps低导热保温板生产设备
CN212498845U (zh) 一种木塑产品表面调质机
CN215657433U (zh) 一种保险杠拉延冲压设备
CN214039512U (zh) 一种新型步进炉
CN219467132U (zh) 一种铝塑板热压传送设备
CN218487116U (zh) 一种清洁铝型材挤压锻造成型装置
CN210477738U (zh) 一种强制侧喂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