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5273U -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5273U
CN217715273U CN202221961086.0U CN202221961086U CN217715273U CN 217715273 U CN217715273 U CN 217715273U CN 202221961086 U CN202221961086 U CN 202221961086U CN 217715273 U CN217715273 U CN 217715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inion
gear wheel
wind path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10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鹏
王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d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id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id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idu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10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5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5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5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包括箱体、风口、大齿轮、小齿轮、通孔和电机,所述箱体为封闭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风口,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设置于箱体内部,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电机用于带动小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转动设置于箱体内部,大齿轮上还设置有与风口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通孔,风口与通孔重合时风路导通,风口与通孔分离时风路关闭,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风口风路的开与关,还可以同步调整风路口的大小,有效防止风路回风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新风系统外部空气进入室内的风路控制,也可以用于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风路控制,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的设计,可以防止尘土异物等进入风路。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变得日益严重,造成了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为了净化室内空气,加强室内外空气交换,新风系统应运而生。但是现在的新风系统造价昂贵,对一些小型企业或传统产业来说,采用现有的新风系统会增加企业成本,使企业产品竞争力低。对一些成本较低的新风系统很难解决室内的空气排到室外与室外的空气不进到室内的风路开关问题和风路回风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新风系统风路防回风及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新风系统风路防回风及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包括箱体、风口、大齿轮、小齿轮、通孔和电机,所述箱体为封闭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风口,所述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用于带动小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转动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大齿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风口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风口与所述通孔重合时风路导通,所述风口与所述通孔分离时风路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通孔有两个,两个通孔位置对称且大齿轮的圆心点在两个通孔的圆心连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电机与所述小齿轮榫卯连接,榫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榫眼设置于小齿轮的中心位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
1、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风口风路的开与关,还可以同步调整风路口的大小,有效防止风路回风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新风系统外部空气进入室内的风路控制,也可以用于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风路控制,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的设计,可以防止尘土异物等进入风路,起到了保护风口风路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洁节省空间,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风口2、大齿轮3、小齿轮4、通孔5、电机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风口2、大齿轮3、小齿轮4、通孔5和电机6,所述箱体1为封闭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风口2,所述大齿轮3、小齿轮4和电机6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大齿轮3和小齿轮4啮合,所述电机6用于带动小齿轮4转动,所述大齿轮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风口2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通孔5,所述风口2与所述通孔5重合时风路导通,所述风口2与所述通孔5分离时风路关闭,所述大齿轮3与所述箱体1间隙配合,以提高大齿轮3与箱体1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电机6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所述电机6与所述小齿轮4榫卯连接,榫头设置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榫眼设置于小齿轮4的中心位置,当电机6运行时带动小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3转动设置于箱体1内部且与所述小齿轮4啮合,当所述小齿轮4转动时,带动所述大齿轮3转动。
所述通孔5对应两个风口2,形成一个出风口和一个进风口,用于与外部的风管连接,形成风路,所述通孔5有两个,两个通孔5位置对称且大齿轮3的圆心点在两个通孔5的圆心连线上,当大齿轮3转动调整风口2的打开与关闭时,可以实现两个风口2匀速同步大小调整,可以保持箱体1和风路的气压稳定,以有效防止风路回风的情况出现。
具体的,需要导通风路时,所述电机6运行,所述小齿轮4带动所述大齿轮3转动,所述大齿轮3上的两个通孔5同步同向转动,使得风口2由小到大同步匀速调整,当所述通孔5与所述风口2位置重合时,所述风路处于导通状态;需要关闭风路时,所述电机6运行,所述小齿轮4带动所述大齿轮3转动,所述大齿轮3上的两个通孔5同步同向转动,使得风口2由大到小同步匀速调整,当所述通孔5与所述风口2位置完全不重合时,所述风路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以控制风口风路的开与关,还可以同步调整风路口的大小,时,有效防止风路回风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既可用于新风系统外部空气进入室内的风路控制,也可以用于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风路控制,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的设计可以防止有尘土异物等进入风路,起到了保护风口风路的作用,整体结构简洁节省空间,操作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风口、大齿轮、小齿轮、通孔和电机,所述箱体为封闭的,表面开设有两个风口,所述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所述电机用于带动小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转动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大齿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风口一一对应且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风口与所述通孔重合时风路导通,所述风口与所述通孔分离时风路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有两个,两个通孔位置对称且大齿轮的圆心点在两个通孔的圆心连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小齿轮榫卯连接,榫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榫眼设置于小齿轮的中心位置。
CN202221961086.0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Active CN217715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086.0U CN21771527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086.0U CN21771527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5273U true CN217715273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1086.0U Active CN21771527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5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4821U (zh)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CN104456897A (zh) 空调器
CN104833015A (zh) 一种进出风口可扩展的空气净化器
CN217715273U (zh) 一种新风系统风路保护装置
CN217898889U (zh) 一种四通碟阀
CN113324292A (zh) 一种异型风管旋转式除湿装置
CN202238484U (zh) 一维数控喷头
CN212455543U (zh) 一种开合稳定的密封型矩形百叶阀
CN213835520U (zh) 一种阴极挡板的驱动结构
CN2784792Y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0344395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控制切换风阀
CN112413774A (zh) 单风机实现进风、排风和内循环转换的新风机
CN203363212U (zh) 烟气管道密封阀
CN213512121U (zh) 一种安全级核岛风阀
CN201053422Y (zh) 扇型气动执行器
CN204730334U (zh) 转板式双循环新风空气净化机
CN206094131U (zh) 一种新型烟气管道挡板门
CN207610323U (zh) 带内循环功能的新风机
CN111473449A (zh) 一种太阳能智能制冷通风设备
CN113224676B (zh) 一种通风除尘式集装箱变电站
CN202204122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
CN2772605Y (zh) 旋转气体过滤器
CN220706432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风阀
CN217842174U (zh) 一种油路多路分流切换阀
CN2811703Y (zh) 回转切换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