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3748U - 多路阀及软水机 - Google Patents

多路阀及软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3748U
CN217713748U CN202221473285.7U CN202221473285U CN217713748U CN 217713748 U CN217713748 U CN 217713748U CN 202221473285 U CN202221473285 U CN 202221473285U CN 217713748 U CN217713748 U CN 217713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ssage
way valve
valv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32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元
陈浩浩
王云飞
何镜
谭诗贤
唐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4732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3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3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3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路阀及软水机,多路阀具有一端开口的阀腔,多路阀设有多条通道,任一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通道连通;每个通道均具有一连通阀腔的开口,且部分通道连通阀腔的开口在多路阀的轴向上间隔排布。上述多路阀,各个通道连通阀腔的开口在阀腔中呈立交式排布,充分利用了多路阀的轴向空间,避免了所有开口聚集在同一平面,从而有效缩小了多路阀的横截面的尺寸,降低了多路阀的设计难度,节约了多路阀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多路阀及软水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阀及软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使用的自来水水源通常采集自地下水,但是地下水中通常含有角度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从而导致水在使用过程容易结垢,进而造成电器的损坏,而将硬水软化,能有效防止结石病,减轻心、肾负担,有益人们的健康,同时避免电器因水垢积累过多而损坏,因此能够软化硬水的软水机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软水机通常通过树脂上的功能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达到去除水垢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软水机通常包括集成水路以及连接在集成水路上的软水装置和供盐装置,原水通过集成水路进入软水装置中,软水装置中的树脂层可对原水进行软化并通过集成水路输出软水以供用户使用。当所有树脂都吸附满钙、镁离子后,软水机无法再对自来水进行软化,此时需要对交换树脂进行反洗再生。供盐装置中的盐注水溶解饱和后进入软水装置,通过饱和盐溶液浸泡树脂,使饱和盐溶液中数量众多的钠离子置换吸附在树脂上的钙和镁离子。当钙、镁离子被置换取代后,树脂就达到还原再生的效果,为下一次水软化工作做好了准备。
在现有的软水机中,多路阀作为控制集成水路中的水的流向的核心部件,通过控制多路阀在不同的工位中切换,可以控制水流以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结构流动,从而实现供水、反洗、再生、补水等功,因此清洗树脂产生的废水和待软化的原水均汇集于多路阀中。
现有的五工位多路阀只能提供一种高浓度的再生盐浓度,因此树脂的再生率较低,软水机的产水量偏小,而且处理工艺粗糙。为了提高树脂的再生率,优化处理工艺,需要设计具有更多工位的多路阀以提高树脂再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多路阀的工位数量无法满足软水机的工作需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路阀及软水机,该多路阀及软水机可以达到具有更多的工位数量以满足软水机的工作需要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路阀,所述多路阀具有一端开口的阀腔,所述阀腔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多路阀设有多条通道,任一所述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所述通道连通;
每个通道均具有一连通所述阀腔的开口,且部分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腔的开口在所述阀腔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具有十条通道,任一所述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所述通道连通,以使所述多路阀能够在七个不同的工位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腔包括控流部及沿周向围绕所述控流部的腔侧壁,部分所述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其余所述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的一侧;
在所述多路阀处于六个所述工位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相互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流部和所述腔侧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不断流流道,所述第一不断流流道沿周向环绕所述控流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不断流流道相互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远离所述控流部的一侧;
在所述多路阀处于五个所述工位时,所述第三通道可选择地连通另一所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具有自所述控流部延伸至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二不断流流道,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二不断流流道连通另一所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所述阀腔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的一侧;
所述第四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包括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所述阀腔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五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五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二通道或所述第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六通道和第七通道,所述第六通道和所述第七通道的开口均形成于所述控流部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的一侧,且在所述阀腔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六通道和所述第七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一通道可择一地连通所述第六通道或第七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八通道和第九通道,所述第八通道和所述第九通道均形成于所述控流部,且在所述阀腔的周向上,所述第八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五通道的开口之间,所述第九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八通道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五通道可择一地连通所述第八通道或所述第九通道,所述第九通道还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十通道,所述第十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阀腔的周向上,所述第十通道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六通道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十通道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还包括潜伏式通道,所述潜伏式通道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内并沿所述阀腔的径向延伸;
所述潜伏式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通道,所述潜伏式通道的另一端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五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水机,包括上述的多路阀。
上述多路阀,各个通道连通阀腔的开口在阀腔中呈立交式排布,充分利用了阀腔的轴向空间,避免了所有开口聚集在同一平面,从而有效缩小了多路阀的横截面的尺寸,降低了多路阀的设计难度,节约了多路阀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软水机的部分结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的通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供水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反洗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第一再生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慢洗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第二再生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补水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处于正洗工位时的导通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路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多路阀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多路阀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阀体的连通孔排布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定阀片背离动阀片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动阀片朝向定阀片一侧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软水机;20、多路阀;21、阀体;212、阀体连通孔;22、阀芯组件;221、定阀片;2212、定阀片连通孔;223、动阀片;2232、第一连通槽;2234、第二连通槽;2236、第三连通槽;2238、断流部;23、阀杆;24、阀芯螺母;25、阀腔;A、第一通道;B、第二通道;C、第三通道;D、第四通道;E、第五通道;F、第六通道;G、第七通道;H、第八通道;I、第九通道;J、第十通道;K、第一不断流流道;L、第二不断流流道;M、潜伏式通道;40、软水装置;41、树脂罐;43、中心管;45、上布水器;47、下布水器;60、射流器;80、盐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水机100,软水机100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降低水质硬度以为用水设备提供钙镁离子含量较低的软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软水机100包括集成水路以及连接于集成水路的软水装置40和供盐装置。集成水路包括用于控制水流流向的多路阀20,软水装置40包括树脂罐41、上布水器45、下布水器47以及中心管43,树脂罐41中填充有由树脂颗粒形成的树脂层,中心管43竖直插入树脂罐41内,上布水器45和下布水器47分别安装于中心管43的两端,上布水器45和中心管43的上端与多路阀20连接,下布水器47则插入树脂层内。供盐装置包括射流器60和盐箱80,多路阀20通过射流器60与盐箱80连通,射流器60包括分别连通多路阀20的第一导水入口、第一导水出口、第二导水入口以及第二导水出口,多路阀20中的原水可通过第一导水入口和第二导水入口进入射流器60,射流器60中生成的盐溶液可通过第一导水出口或第二导水出口流入多路阀20。
多路阀20具有供水工位、反洗工位、第一再生工位、慢洗工位、第二再生工位、补水工位以及正洗工位七个工位,多路阀20可在上述工位之间切换,以使软水机100具有供水状态、反洗状态、第一再生状态、慢洗状态、第二再生状态、补水状态以及正洗状态七个状态。
如图2及图3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供水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供水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经上布水器45进入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原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树脂层上的钠离子交换实现水质的软化后,生成的软化水经下布水器47进入中心管43,最后由多路阀20流出以为用水设备供水。
如图2及图4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反洗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反洗工位,部分原水由多路阀20依次经过中心管43和下布水器47后,由下至上冲刷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清洗后的废水经上布水器45由多路阀20排出。
如图2及图5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第一再生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第一再生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流入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入口,由于负压作用,盐箱80内的盐水吸出与原水混合形成第一浓度的盐溶液,盐溶液由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出口流出,依次经过多路阀20、中心管43以及下布水器47进入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盐溶液与树脂层混合置换出树脂层上的钠、镁离子后,经上布水器45由多路阀20排出。
如图2及图6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慢洗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慢洗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依次经过中心管43和下布水器47后,由下至上缓慢冲洗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清洗后的废水经上布水器45由多路阀20排出。
如图2及图7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第二再生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第二再生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流入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入口,由于负压作用,盐箱80内的盐水吸出与原水混合形成第二浓度的盐溶液,盐溶液由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出口流出,依次经过多路阀20、中心管43以及下布水器47进入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盐溶液与树脂层混合置换出树脂层上的钠、镁离子后,经上布水器45由多路阀20排出。
如图2及图8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补水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补水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流入射流器60后进入盐箱80以为盐箱80补水。
如图2及图9所示,当软水机100处于正洗状态时,多路阀20处于正洗工位,原水由多路阀20经上布水器45进入树脂罐41中的树脂层,水压将蓬松的树脂缓慢沉淀同时析出污物,清洗后的污水依次经过下布水器47和中心管43由多路阀20排出。
请参阅图10至图12,为了满足上述七个工位的要求,本申请的多路阀20具有一端开口的阀腔25,阀腔25具有一中心轴线α(如图11所示),多路阀20设有多条通道,任一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通道连通,每个通道均具有一连通阀腔25的开口,且部分通道连通阀腔25的开口在阀腔25的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如此,多路阀20的各个通道连通阀腔25的开口在阀腔25中呈立交式排布,充分利用了阀腔25的轴向空间,避免了所有开口聚集在同一平面,从而有效缩小了多路阀20的横截面的尺寸,降低了多路阀20的设计难度,节约了多路阀20的制造成本。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多路阀20具有十条通道,任一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通道连通,以使多路阀20能够在七个不同的工位之间切换。可以理解,多路阀20中的通道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工位的数量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多路阀20包括阀体21、阀芯组件22、阀杆23以及阀芯螺母24。阀体21呈中空壳体状结构,阀体开设有一端连通外界环境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容纳腔底壁及容纳腔侧壁,容纳腔侧壁沿周向围绕容纳腔底壁以形成连通外界环境的容纳腔开口。阀芯组件22收容于阀体21的容纳腔内,阀芯组件22包括定阀片221和动阀片223,定阀片221固定安装于容纳腔内并抵持于容纳腔底壁,动阀片223层叠于定阀片221远离容纳腔底壁的一侧上。阀杆23的第一轴向端伸入容纳腔并与动阀片223传动配接,阀杆23的第二轴向端伸出容纳腔以与驱动单元配接。阀芯螺母24套设于阀杆23的第一轴向端连接第二轴向端的一端外并收容于容纳腔内,阀芯螺母24用于封闭容纳腔开口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并同时可对阀芯组件22施加压力以使动阀片223和定阀片221之间形成端面密封。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阀杆23带动动阀片223相对定阀片221转动,从而使多路阀20在不同的工位之间切换。
如此,阀芯组件22和阀体21共同界定形成阀腔25,阀腔25具有控流部及沿周向围绕控流部的腔侧壁,其中控流部由容纳腔底壁和阀芯组件22共同形成,阀腔25的腔侧壁则由容纳腔侧壁形成。十条通道中的部分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控流部,其余通道的开口形成于腔侧壁。
可以理解,形成于控流部的通道的开口可形成于阀体21、定阀片221或动阀片223的至少一者。具体在下列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阀体21的容纳腔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阀体连通孔212,如图14所示,定阀片221开设有多个定阀片连通孔2212,定阀片连通孔2212与阀体连通孔212一一对应设置以相互连通而形成通道的开口。
如图15所示,动阀片223开设有多个连通槽,各个通道的开口通过动阀片223上的连通槽相互连通。具体地,动阀片223朝向定阀片2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连通槽2232、第二连通槽2234以及第三连通槽2236,第一连通槽2232、第二连通槽2234以及第三连通槽2236沿动阀片223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其中,第一连通槽2232呈沿动阀片223的周向延伸的扇形,且第一连通槽2232的外侧边缘连通动阀片223的外周缘。第二连通槽2234呈长条状,自动阀片223的边缘沿一径向延伸至动阀片223的中心并于中心点贯穿动阀片223远离定阀片221的一侧端面。第三连通槽2236呈开口朝向动阀片223边缘的“门”字型。
请继续参阅图2、图12以及图13,多路阀20包括第一通道A、第二通道B、第三通道C、第四通道D、第五通道E、第六通道F、第七通道G、第八通道H、第九通道I以及第十通道J,其中,第一通道A和第三通道C的开口均形成于阀腔25的腔侧壁,且第三通道C位于第一通道A的上方,其余通道的开口则均形成于控流部,并连通控流部朝向定阀片221的一侧表面。
具体地,第一通道A的开口形成于阀腔25的腔侧壁靠近控流部的一端,第一通道A的另一端连通原水水源,原水水源提供的原水通过第一通道A流入阀腔25。第二通道B的开口呈扇形,形成于控流部远离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第二通道B的另一端连通用水设备以向用水设备供应软水。在多路阀20处于反洗工位、第一再生工位、慢洗工位、第二再生工位、补水工位以及正洗工位这六个工位时,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均相互导通,从第一通道A流出的原水可经第二通道B供应至用水设备。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的导通,阀腔25的控流部的外径小于阀腔25的内径,因此控流部和腔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沿周向环绕控流部的第一不断流流道K,从第一通道A中流入阀腔25的原水可沿第一不断流流道K流动以沿周向环绕控流部,然后进入第二通道B中实现原水的不断流供应。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5所示,动阀片223的部分边缘凸设有断流部2238,断流部2238用于阻断第一不断流流道K。当多路阀20处于供水工位时,断流部2238遮蔽第二通道B的开口的外侧边缘,因此第一不断流流道K中的原水无法流入第二通道B内,从而避免原水供应至用水设备。
第三通道C的开口形成于阀腔25的腔侧壁,并位于第一通道A的开口远离控流部的一侧。在多路阀20处于反洗工位、第一再生工位、慢洗工位、第二再生工位五个工位时,第三通道C可选择地连通另一通道,软水装置40中产生的废水可通过第三通道C排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10所示,为了第三通道C和其余通道的导通,多路阀20还具有自控流部延伸至第三通道C的第二不断流流道L,第二不断流流道L的一端连通动阀片25上的第二连通槽2234,第二不断流流道L的另一端连通第三通道C,因此软水装置40产生的废水可依次经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L从第三通道C流出。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不断流流道L形成于阀杆23和阀芯螺母24,第二不断流流道L的一端形成于阀杆23的端面以连通动阀片223的第二连通槽2234,然后沿阀杆23的轴向延伸并连通阀杆23的外侧壁,第二不断流流道L的另一端形成于阀芯螺母24的侧壁以连通阀腔25的腔侧壁上的第三通道C的开口。
第四通道D的开口形成于控流部并呈扇形,在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第四通道D的开口位于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第四通道D的开口通过动阀片223可选择地连通第一通道A或第三通道C,第四通道D的另一端连通上布水器45。
当多路阀20处于供水工位时,第四通道D的开口连通第一通道A,从第一通道A流出的原水通过第四通道D进入上布水器45。当多路阀20处于反洗工位、第一再生工位、慢洗工位以及第二再生工位时,第四通道D与第三通道C连通,从上布水器45中流出的废水经过第四通道D、第三通道C排出。
第五通道E的开口形成于控流部并呈扇形,在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第五通道E的开口位于第二通道B的开口和第三通道C的开口之间,第五通道E的开口通过动阀片223可选择地连通第二通道B或第三通道C,第五通道E的另一端连通中心管43。
当多路阀20处于供水状态时,第五通道E的开口连通第二通道B,中心管43输出的软水通过第五通道E经过第二通道B为用水设备供水。当多路阀20处于第一再生工位时,第五通道E的开口通过第八通道H连通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出口,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出口流出的盐溶液经过第五通道E流入中心管43。当多路阀20处于第二再生工位时,第五通道E的开口通过第九通道I连通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出口,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出口流出的盐溶液经过第五通道E流入中心管43。当多路阀20处于正洗状态时,第五通道E的开口连通第三通道C,中心管43中流出的废水通过第五通道E经第三通道C排出。
第六通道F和第七通道G的开口均形成于控流部远离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且在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第六通道F和第七通道G位于第二通道B的开口和第四通道D的开口之间,第一通道A可择一地连通第六通道F的开口或第七通道G的开口,第六通道F的另一端连通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入口,第七通道G的另一端连通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入口。
当多路阀20处于第一浓度再生状态时,第一通道A连通第六通道F,原水经过第一通道A和第六通道F流入射流器60。当多路阀20处于第二浓度再生状态时,第一通道A连通第七通道G,原水经过第一通道A和第七通道G流入射流器60。
第八通道H和第九通道I均形成于控流部,且在阀腔25的周向上,第八通道H的开口位于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第五通道E的开口之间,第九通道I的开口位于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第八通道H的开口之间,第五通道E可择一地连通第八通道H或第九通道I,第九通道I还可选择地连通第一通道A,第八通道H的另一端连通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出口,第九通道I的另一端连通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出口。
当多路阀20处于第一浓度再生状态时,第八通道H连通第五通道E,射流器60输出的盐溶液经过第八通道H和第五通道E进入中心管43。当多路阀20处于第二浓度再生状态时,第九通道I连通第五通道E,射流器60输出的盐溶液经过第九通道I和第五通道E进入中心管43。当多路阀20处于补水状态时,第九通道I与第一通道A连通,原水通过第一通道A、第九通道I经射流器60进入盐箱80。
第十通道J的开口形成于控流部,在阀腔25的周向上,第十通道J的开口位于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第六通道F的开口之间,第十通道J的开口可选择地连通第一通道A,第十通道J的另一端连通中心管43。
当多路阀20处于反洗状态时,第十通道J连通第一通道A,原水经过第一通道A和第十通道J进入中心管43。
如此,沿阀腔25的周向,第四通道D的出口端、第十通道J的出口端、第六通道F的出口端、第七通道G的出口端、第二通道B的出口端、第五通道E的出口端、第八通道H的出口端、第九通道I的出口端围绕控流部的中心点间隔排布,第一流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九通道I的出口端和第四通道D的出口端之间,第三通道C的出口端位于第八通道H的出口端的上方。上述各个通道的出口端沿阀腔25的周向合理排布,任意通道的出口端可与相应的通道的出口端相互连通以形成不同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20还包括形成于控流部内的潜伏式通道M,潜伏式通道M的一端连通第六通道F,潜伏式通道M的另一端沿阀腔25的径向延伸,并通过动阀片223的连通槽可选择地连通第五通道E。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潜伏式通道M形成于定阀片221朝向阀体21的容纳腔底壁的一侧表面。
当多路阀20处于慢洗工位时,第一通道A连通第六通道F,且第六通道F通过潜伏式通道M和动阀片223上的连通槽与第五通道E连通,因此原水经过第一通道A、第六通道F的开口流入潜伏式通道M,然后经第五通道E流入中心管43。
上述多路阀20处于不同工位时,各个通道的连通状态如下:
如图2、图3、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供水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和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四通道D,第五通道E通过第三连通槽2236连通第二通道B。
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第一不断流流道K、第四通道D进入上布水器45,从中心管43流出的软水依次流经第五通道E、第二通道B进入用水设备。
如图2、图4、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反洗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和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十通道J,第四通道D通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L连通第三通道C。
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第一不断流流道K、第十通道J进入中心管43,从上布水器45流出的废水依次经过第四通道D、第二不断流流道L、第三通道C流出。与此同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如图2、图5、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第一再生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和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六通道F,第八通道H通过第三连通槽2236连通第五通道E,第四通道D通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L连通第三通道C。
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和第六通道F进入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入口,从射流器60的第一导水出口流出的盐溶液依次流经第八通道H和第五通道E进入中心管43中,从上布水器45流出的废水依次经过第四通道D、第二不断流流道L、第三通道C流出。与此同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如图2、图6、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慢洗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和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六通道F,第六通道F通过潜伏式通道M和第三连通槽2236连通第五通道E,第四通道D通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L连通第三通道C。
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第六通道F、潜伏式通道M、第五通道E流入中心管43,上布水器45流出的废水经过第四通道D、第二不断流流道L、第三通道C流出。此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如图2、图7、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第二再生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和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七通道G,第九通道I通过第三连通槽2236连通第五通道E,第四通道D通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I连通第三通道C。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和第七通道G进入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入口,从射流器60的第二导水出口流出的盐溶液依次流经第九通道I和第五通道E进入中心管43中,从上布水器45流出的废水依次经过第四通道D、第二不断流流道L、第三通道C流出。此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如图2、图8、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补水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九通道I。因此,原水通过第一通道A经过第九通道I和射流器60到达盐箱80以为盐箱80补水。此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如图2、图9、图15所示,当多路阀20处于正洗工位时,第一通道A通过第一连通槽2232连通第四通道D,第五通道E通过第二连通槽2234和第二不断流流道I连通第三通道C。因此,原水依次流经第一通道A和第四通道D进入上布水器45中,从中心管43流出的废水经过第五通道E、第二不断流流道I、第三通道C流出。此时,第一通道A同时通过第一不断流流道K连通第二通道B以为用水设备供应原水。
上述多路阀20,通过开口为立交式设置的多条通道之间的通断实现了七个工位的切换,各个通道的开口的位置分布合理,较小角度地转动动阀片223即可实现通断状态的迅速切换,且多路阀20在具有七个工位的同时具有较小的体积,有效降低了软水机100的设计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具有一阀腔(25),所述阀腔(25)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多路阀设有多条通道,任一所述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所述通道连通;
每条所述通道均具有一连通所述阀腔(25)的开口,且部分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腔(25)的开口在所述阀腔(25)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具有十条所述通道,任一所述通道可选择地与其余至少一条所述通道连通,以使所述多路阀能够在七个不同的工位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25)包括控流部及沿周向围绕所述控流部的腔侧壁,部分所述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其余所述通道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具有第一通道(A)和第二通道(B),所述第一通道(A)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所述第二通道(B)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远离所述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
在所述多路阀处于六个所述工位时,所述第一通道(A)和所述第二通道(B)均相互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部和所述腔侧壁之间界定形成第一不断流流道(K),所述第一不断流流道(K)沿周向环绕所述控流部,所述第一通道(A)和所述第二通道(B)通过所述第一不断流流道(K)相互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具有第三通道(C),所述第三通道(C)的开口形成于所述腔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通道(A)的开口远离所述控流部的一侧;
在所述多路阀处于五个所述工位时,所述第三通道(C)可选择地连通另一所述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具有自所述控流部延伸至所述第三通道(C)的第二不断流流道(L),所述第三通道(C)通过所述第二不断流流道(L)连通另一所述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四通道(D),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所述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
所述第四通道(D)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A)或所述第三通道(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包括第五通道(E),所述第五通道(E)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所述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五通道(E)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通道(B)的开口和所述第三通道(C)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五通道(E)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二通道(B)或所述第三通道(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六通道(F)和第七通道(G),所述第六通道(F)和所述第七通道(G)的开口均形成于所述控流部远离所述第一通道(A)的开口的一侧,且在所述阀腔(25)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六通道(F)和所述第七通道(G)位于所述第二通道(B)的开口和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一通道(A)可择一地连通所述第六通道(F)或第七通道(G)。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八通道(H)和第九通道(I),所述第八通道(H)和所述第九通道(I)均形成于所述控流部,且在所述阀腔(25)的周向上,所述第八通道(H)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所述第五通道(E)的开口之间,所述第九通道(I)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所述第八通道(H)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五通道(E)可择一地连通所述第八通道(H)或所述第九通道(I),所述第九通道(I)还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包括第十通道(J),所述第十通道(J)的开口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在阀腔(25)的周向上,所述第十通道(J)的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D)的开口和所述第六通道(F)的开口之间;
所述第十通道(J)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通道(A)。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还包括潜伏式通道(M),所述潜伏式通道(M)形成于所述控流部内并沿所述阀腔(25)的径向延伸;
所述潜伏式通道(M)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通道(F),所述潜伏式通道(M)的另一端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五通道(E)。
14.一种软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路阀。
CN202221473285.7U 2022-06-13 2022-06-13 多路阀及软水机 Active CN217713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3285.7U CN217713748U (zh) 2022-06-13 2022-06-13 多路阀及软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3285.7U CN217713748U (zh) 2022-06-13 2022-06-13 多路阀及软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3748U true CN217713748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0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3285.7U Active CN217713748U (zh) 2022-06-13 2022-06-13 多路阀及软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3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15127U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7708959U (zh) 软水机
CN217583275U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WO2023240981A1 (zh) 软水机
WO2023240974A1 (zh) 软水机
CN217815128U (zh) 定阀片、阀体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WO2019228398A1 (zh) 水处理机及其机体
CN114962715A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114962713A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114941731A (zh) 定阀片、阀体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7713748U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4171394U (zh) 一种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软水机
CN217713745U (zh) 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09759166U (zh) 水处理机
CN114962714A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7713750U (zh) 多路阀、定阀片及软水机
CN217713751U (zh) 多路阀、定阀片及软水机
CN114941733A (zh) 动阀片、阀芯组件、多路阀及软水机
CN217713746U (zh) 多路阀及软水机
CN115076417A (zh) 多路阀、定阀片及软水机
CN214528259U (zh) 软水装置
CN114941732A (zh) 软水机、多路阀及其控流组件
CN114941730A (zh) 多路阀、定阀片及软水机
CN214880429U (zh) 电渗析膜堆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12609713U (zh) 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