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6095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6095U
CN217706095U CN202221958785.XU CN202221958785U CN217706095U CN 217706095 U CN217706095 U CN 217706095U CN 202221958785 U CN202221958785 U CN 202221958785U CN 217706095 U CN217706095 U CN 217706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errain vehicle
mounting
rear bumper
brac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87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87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6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6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6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座椅,座椅设置于车架;后保险杆,后保险杠设置于车架的后端,后保险杠向上延伸设置,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的顶部。由此,通过在全地形车的车架上设置后保险杠,使后保险杠向上延伸设置,并且使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的顶部,这样在全地形车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先于座椅接触地面,可以避免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头部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提高全地形车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全地形车以其能适应各种地面情况,并且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普及率越来越高,驾乘人员驾乘全地形车的安全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相关技术中,全地形车通过在车架的后端设置后保险杠,可以防止驾乘人员从全地形车的后端跌出,但是在全地形车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无法提前与地面进行接触缓冲,后保险杠无法在全地形车倾覆时有效地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这样会降低后保险杠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安全性能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座椅,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保险杆,所述后保险杠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后保险杠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由此,通过在全地形车的车架上设置后保险杠,使后保险杠向上延伸设置,并且使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的顶部,这样在全地形车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先于座椅接触地面,可以避免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头部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提高全地形车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坐垫的后侧且向上延伸,所述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靠背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安装架和保护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延伸且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保护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架的后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拖车组件,所述拖车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拖车组件包括:拖车支架和拖车安装板,所述拖车支架设置于所述拖车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拖车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拖车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拖车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向后凸出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向前凸出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安装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保险杠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全地形车;
10-车架;11-第一安装座;12-第二紧固件;13-后支撑梁;
20-座椅;21-坐垫;22-靠背;
30-后保险杠;31-安装架;311-第一安装件;312-第二安装件;3121-第二安装座;313-第三支撑杆;32-保护架;321-第一支撑杆;322-第二支撑杆;323-第一连接杆;324-第二连接杆;
40-拖车组件;41-拖车支架;42-拖车安装板;43-第一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可以主要包括:车架10、座椅20和后保险杠30。其中,座椅20安装设置于车架10上,车架10对座椅20有支撑作用,可以使驾乘人员在座椅20上的落座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后保险杠30设置于车架10的后端,后保险杠30向上延伸设置,并且后保险杠30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具体地,将后保险杠30安装设置于车架10的后端,在驾乘人员驾驶全地形车100进行加速、减速或者遇到复杂路况时,后保险杠30可以对驾乘人员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从而可以防止驾乘人员从全地形车100的后端掉出,这样可以提升全地形车的安全性。
结合图1所示,后保险杠30向上延伸设置,并且后保险杠30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这样当驾乘人员追求车速或遇到复杂地面情况,致使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30先于座椅20接触地面,这样当座椅20上的驾乘人员倾覆跌落至地面上时,后保险杠30与地面的抵接接触力可以对驾乘人员跌落的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乘人员倾覆跌落地面上时所受的作用力,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驾乘人员所受到的伤害,这样可以提升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
由此,通过在全地形车100的车架10上设置后保险杠30,使后保险杠30向上延伸设置,并且使后保险杠30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这样在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30先于座椅20接触地面,可以避免座椅20上的驾乘人员的头部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提高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能。
结合图1所示,全地形车100的座椅20可以主要包括:坐垫21和靠背22,坐垫21设置于车架10,靠背22设置于坐垫21的后侧,并且向上延伸,后保险杠30的顶部向上超出于靠背22的顶部。具体地,在驾乘全地形车100时,驾乘人员骑跨在座椅20上,坐于坐垫21,背靠靠背22。如此,将坐垫21设置在车架10上,将靠背22设置于坐垫21的后侧,并且靠背22向上延伸,这样不仅可以使座椅20顺应人体结构,从而可以提升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而且可以使座椅20在行车过程中对驾乘人员起到一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后保险杠30的顶部向上超出靠背22的顶部,这样当驾乘人员追求车速或遇到复杂地面情况,致使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30将先于靠背22接触地面,并且后保险杠30可以和全地形车100的车身以及地面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驾乘人员的头部与地面发生碰撞,而且可以避免全地形车100的进一步倾覆,造成对驾乘人员的二次伤害,从而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提高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后保险杠30可以主要包括:安装架31和保护架32,安装架31与车架10的后端固定连接,保护架32的底部连接于安装架31,保护架32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具体地,通过先将安装架31与车架10的后端固定连接,再将后保险杠30通过安装架31安装设置于车架10的后端上,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安装设置在全地形车100上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保护架32的底部连接于安装架31,保护架32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安装架31与车架10后端,以及安装架31与保护架32的相互连接,将后保险杠30的保护架32安装设置于车架10的后端,而且保护架32的顶部向上超出于座椅20的顶部,当驾乘人员追求车速或遇到复杂地面情况,致使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时,后保险杠30的保护架32将先于座椅20接触地面,可以避免座椅20上的驾乘人员的头部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可以提高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保护架32可以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杆321、第二支撑杆322和第一连接杆323,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向上延伸并且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杆323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的顶部,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的底部分别连接于安装架31上。具体地,通过将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向上延伸设置,将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且将第一支撑杆32和第二支撑杆322的顶部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23连接,将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的底部分别与安装架31连接,这样后保险杠30的安装架31与保护架32的第一支撑杆321、第二支撑杆322和第一连接杆323构成矩形框架式结构,不仅可以提高保护架32的结构强度,可以提升保护架32的保护性能,而且可以使保护架32对应靠背22的矩形结构,从而在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时,接触地面的后保险杠30可以承受各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使后保险杠30可以从各方位全面地保护驾乘人员,可以进一步提升后保险杠30的保护性能。
进一步地,保护架32还可以主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324,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324连接于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之间,并且位于第一连接杆323的下方。具体地,为使保护架32的顶部高于座椅20的顶部,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向上延伸的长度较长,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的结构强度较低,保护架32的结构强度较低,因此,在保护架32的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之间继续安装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324,并且第二连接杆324位于第一连接杆323的下方,这样可以加强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的结构强度,可以进一步地加强保护架32的结构强度,防止保护架32的变形,从而可以保证在全地形车100发生倾覆后,后保险杠30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全地形车100,对全地形车100跌落至地面起到缓冲作用,可以避免驾乘人员受伤,进而可以提升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安装架31可以主要包括:第一安装件311、第二安装件312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杆313,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杆313连接于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之间,保护架32设置于第二安装件312,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中的至少一个与车架10的后端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三支撑杆313,不仅可以使第三支撑杆313可以对第二安装件312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件312上的保护架3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的正常安装设置,而且设置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杆313,在保证安装架31和后保险杠30的结构的前提下,增加第三支撑杆313的设置数量,可以增加安装架31乃至后保险杠3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升全地形车100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保护架32设置于第二安装件312,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中的至少一个与车架10的后端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分别设置于第三支撑杆313的下方和上方,并且第二安装件312与保护架32相连接,从而构成后保险杠30的结构。进一步地,将第一安装件311和第二安装件312中的至少一个与车架10的后端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安装架31与车架10后端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的安装设置,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可以主要包括:拖车组件40,拖车组件40安装在车架10的后端,拖车组件40可以主要包括:拖车支架41和拖车安装板42,拖车支架41设置于拖车安装板42,第一安装件311设置于拖车安装板42。具体地,拖车安装板42与车架10的后支撑梁13连接固定,拖车支架41安装设置于拖车安装板42上,从而可以实现拖车组件40在车架10后端的连接固定。进一步地,将第一安装件311安装设置于拖车安装板42上,可以实现第一安装件311在车架10上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安装设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拖车组件40还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紧固件43,第一安装件311和拖车安装板42通过第一紧固件43固定连接在车架10的后端上。具体地,拖车安装板42通过第一紧固件43安装设置于车架10后端的后支撑梁13上,后支撑梁13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孔,通过拆卸拖车安装板42和车架10后端的后支撑梁13上的第一紧固件43,使第一安装件311和拖车安装板42共用车架10后端的后支撑梁13上的安装孔,并且使第一紧固件43同时穿设第一安装件311、拖车安装板42和后支撑梁13,进行紧固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第一安装件311在车架10上的连接固定,可以保证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安装设置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而且不用在全地形车100的车架10上设置另外的安装孔和安装结构,可以使第一安装件311在车架1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简单方便,可以优化全地形车100的结构设计。
结合图2所示,车架10的后端设置有向后凸出的第一安装座11,第二安装件312设置有向前凸出的第二安装座3121,第二安装座3121通过第二紧固件12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1上。具体地,车架10的后端安装设置有后扶手安装座,将全地形车100的后扶手安装座设置为第一安装座11,拆卸后扶手后,第一安装座11呈向后凸出的结构。进一步地,在第二安装件312上设置有向前凸出的第二安装座3121,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3121的结构相互配合,将第二紧固件12穿设于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3121,并且进行紧固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3121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保证安装架31在车架10上连接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全地形车100的原有结构,使安装架31在车架1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简单方便,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全地形车100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第一紧固件43的安装方向与第二紧固件12的安装方向垂直设置。具体地,第一紧固件43沿前后方向穿设第一安装件311、拖车安装板42和车架10的后支撑梁13,将安装架31的第一安装件311和车架10进行紧固连接,第二紧固件12沿上下方向穿设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3121,将安装架31的第二安装座3121和车架10的第一安装座11进行紧固连接,如此,第一紧固件43和第二紧固件12分别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将安装架31连接固定于车架10上,第一紧固件43的安装方向与第二紧固件12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可以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限制后保险杠30和车架10的位移,可以提升安装架31连接固定在车架10上的强度,从而可以提升后保险杠30在全地形车100上安装设置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座椅,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
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后保险杠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靠背设置于所述坐垫的后侧且向上延伸,所述后保险杠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靠背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包括安装架和保护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保护架的顶部向上超出于所述座椅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延伸且在横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杆,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保护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车架的后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车组件,所述拖车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端,所述拖车组件包括:拖车支架和拖车安装板,所述拖车支架设置于所述拖车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于所述拖车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拖车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端设置有向后凸出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向前凸出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安装方向与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安装方向垂直设置。
CN202221958785.XU 2022-07-27 2022-07-27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7706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8785.XU CN21770609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8785.XU CN21770609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6095U true CN217706095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8785.XU Active CN217706095U (zh) 2022-07-27 2022-07-27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6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63749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US8308235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02205808B (zh) 一种车用座椅靠背骨架
CN112140860A (zh) 车辆车身结构及包括该车辆车身结构的车辆
JP2008056191A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2033414A1 (en) Rotating child safety seat
EP0965476B1 (en) A vehicle transmission support cross member
CN217706095U (zh) 全地形车
JPH10230767A (ja)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頭部保護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CN201325486Y (zh) 一种前座椅安装后横梁结构
CN100441449C (zh) 三点式座椅带的加强结构
CN212172149U (zh) 一种汽车前缓冲横梁总成结构
CN101633329A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后部安装结构
CN203032417U (zh)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结构
CN202201063U (zh) 一种防下潜后地板
JP6016056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レール取付構造
JP3726464B2 (ja) キャブオーバ車両の衝突安全車体構造
CN202295022U (zh) 一种前座椅横梁的安装结构
CN2157887Y (zh) 汽车安全座椅
CN214565131U (zh) 一种汽车防火墙防变形支撑结构
CN100368232C (zh) 汽车乘员保护装置
US6120093A (en) Child seat arrangemen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2889535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取付け構造
KR100537003B1 (ko) 자동차용 액티브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N218021997U (zh) 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