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8618U -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8618U
CN217698618U CN202221790102.4U CN202221790102U CN217698618U CN 217698618 U CN217698618 U CN 217698618U CN 202221790102 U CN202221790102 U CN 202221790102U CN 217698618 U CN217698618 U CN 217698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dimethyl sulfide
adsorption device
membrane separation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0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吕宜飞
侯义杰
何永利
朱振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Sevencontinent Gree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Sevencontinent Gree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Sevencontinent Gree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zhou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0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8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8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8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进气端部、膜分离装置、膜分离冷凝器、回收装置、吸附装置、冷凝器、排气端部、蒸汽管道、循环水管道、氮气管道、缓冲罐。吸附装置包括多根吸附管道和夹套,夹套套设在吸附管道外部,吸附管道以列管式排布。蒸汽管道和循环水管道分别与夹套连通,使吸附管道中气体的冷凝和脱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膜分离装置和具有上述结构的吸附装置的配合下,能够高效、安全地对二甲硫醚尾气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回收装置能够将过滤得到的二甲硫醚重新收集起来,直接用作下次反应的原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气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二甲硫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其沸点为37.5℃,在工业生产的过程极易挥发。由于通过常规的处理手段难以回收二甲硫醚,导致生产过程中二甲硫醚的损失较大。常规的处理手段多数是靠化学反应、RTO焚烧的方式去除二甲硫醚,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污染。活性炭吸附二甲硫醚近年来工艺逐渐成熟,但该工艺的缺点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空气稀释二甲硫醚尾气,使二甲硫醚的浓度降低至爆炸极限(30%)以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另外,活性炭脱附的过程需要将蒸汽通入活性炭层,这会产生较多工业废水,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进气端部和排气端部。
膜分离装置,包括膜分离进口、第一膜分离出口、第二膜分离出口,所述膜分离装置通过所述膜分离进口与所述进气端部连通,所述第一膜分离出口用于排出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二甲硫醚尾气,所述第二膜分离出口用于排出未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气体。其中,未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气体中具有较低浓度的二甲硫醚。
回收装置,用于回收二甲硫醚以供再次利用。
膜分离冷凝器,所述膜分离冷凝器分别与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一膜分离出口、所述回收装置连通。
吸附装置,包括多根吸附管道、吸附进口和吸附出口,所述吸附管道以列管式排布,所述吸附进口与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二膜分离出口连通。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出口、所述回收装置、所述排气端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蒸汽管道,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外部,所述蒸汽管道与所述夹套连通。当所述蒸汽管道中的蒸汽流进所述夹套中时,所述夹套对所述吸附管道起到加热作用,使所述吸附管道中的二甲硫醚实现脱附,并流入所述冷凝器中。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循环水管道,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外部,所述循环水管道与所述夹套连通。当所述循环水管道中的循环水流进所述夹套中时,所述夹套对所述吸附管道起到冷凝作用。所述循环水的温度为30~40℃。由于所述吸附管道以列管式排布,使从所述第二膜分离出口流入所述吸附装置中的气体能够更快地冷却,并且,在吸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能被循环水快速地冷却。进一步提升了吸附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氮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进口连通,在氮气气氛的保护下,能够避免所述吸附装置在脱附过程中发生爆炸。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多个膜分离装置,并且,所述膜分离装置之间互相并联,从而提高所述膜分离装置的过滤效率。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吸附装置,并且,所述多个吸附装置之间互相并联,或者串联,或者部分串联、部分并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互相串联,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和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互相串联或并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依次串联。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三管、第四管,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包括第五管、第六管。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连通,通过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三吸附装置连通,通过所述第四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三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连通,通过所述第六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状态和饱和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包括工作状态和备用状态。
当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中未检测到所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吸附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备用状态,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所述第二管进入所述冷凝器。
当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中检测到所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处于所述饱和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所述第二管进入所述冷凝器,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所述第四管进入所述冷凝器,从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所述第六管进入所述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却媒体是冷冻盐水,所述冷冻盐水的温度为-5~-10℃。
优选的,所述吸附管道内装填的吸附材料为树脂。通过所述树脂来吸附未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气体中的二甲硫醚,吸附过程更加高效。所述进气端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能够起到过滤粉尘等颗粒的作用,防止粉尘污染所述树脂和所述膜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树脂为商用颗粒状树脂,所述膜分离装置中通过商用分子膜对所述二甲硫醚尾气进行过滤,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可以连续进气,不需要脱附或者等待运行。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还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进口相连通,使未冷却的二甲硫醚能够重新进入所述吸附装置中,再次参与吸附过程。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排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用以存储经处理后各指标合格的尾气,待所有处理过程完毕,将所述尾气一并排出。
优选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端部连通。经膜分离冷凝器或冷凝器冷却后的二甲硫醚呈液态,并被收集在所述回收装置中,液态的二甲硫醚可从所述液体出口中取出,直接作为后续反应的原料。另外,在所述回收装置中还残留部分二甲硫醚气体,为了防止二甲硫醚气体排出,将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端部连通,形成密闭循环。
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出口包括第一吸附出口和第二吸附出口,所述第一吸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出口与所述排气端部连通。二甲硫醚被吸附后,各指标合格的尾气也可直接从所述第二吸附出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中的气流动力由鼓风机提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相互连通的两装置之间可以设有阀门,阀门在打开状态下气体可在两装置之间流动,也应理解为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采用膜分离装置配合吸附装置来对二甲硫醚尾气进行处理,能够先对高浓度的二甲硫醚进行有效截留,再直接由吸附装置对未截留气体中的二甲硫醚进行吸附,整个尾气处理过程无需引入空气来稀释二甲硫醚,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吸附管道以列管式排布,提升了二甲硫醚的吸附效率和吸附过程中的冷却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个二甲硫醚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进气端部;2、膜分离装置;21、膜分离进口;22、第一膜分离出口;23、第二膜分离出口;3、膜分离冷凝器;4、回收装置;41、液体出口;42、气体出口;5、吸附装置;51、第一吸附装置;511、第一管;512、第二管;52、第二吸附装置;521、第三管;522、第四管;53、第三吸附装置;531、第五管;532、第六管;54、吸附管道;55、夹套;56、吸附进口;57、吸附出口;571、第一吸附出口;572、第二吸附出口;6、冷凝器;7、排气端部;81、蒸汽管道;82、循环水管道;9、氮气管道;10、缓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进气端部1、膜分离装置2、膜分离冷凝器3、回收装置4、吸附装置5、冷凝器6、排气端部7、蒸汽管道81、循环水管道82、氮气管道9、缓冲罐10。
膜分离装置2包括膜分离进口21、第一膜分离出口22、第二膜分离出口23。膜分离装置2通过膜分离进口21与进气端部1连通。膜分离冷凝器3分别与膜分离装置2的第一膜分离出口22、回收装置4连通。被膜分离装置2截留的二甲硫醚尾气通过第一膜分离出口22流入膜分离冷凝器3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具有2个互相并联的膜分离装置2,从而提高膜分离装置2的过滤效率。
如图2所示,吸附装置5包括以列管式排布的多根吸附管道54和夹套55。吸附装置5上具有吸附进口56和吸附出口57,吸附进口56与膜分离装置2的第二膜分离出口23连通。未被膜分离装置2截留的气体通过第二膜分离出口23流入吸附管道54中,并依次进行吸附和脱附的处理步骤。
夹套55套设在吸附管道54的外部,蒸汽管道81和循环水管道82分别与夹套55连通,同时,吸附管道54还与氮气管道9连通。在吸附过程中,循环水管道82向夹套55中通入循环水,此时,夹套55对吸附管道54起到冷凝作用。由于吸附管道54以列管式排布,能够加快吸附管道54对二甲硫醚的吸附效率,还能够加快进入吸附管道54中的气体的冷却速率,并且,在吸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能被循环水快速地冷却。在脱附过程中,蒸汽管道81向夹套55中通入蒸汽,此时,夹套55对吸附管道54起到加热作用,使吸附管道54中吸附的二甲硫醚实现脱附。同时,氮气管道9向吸附管道54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的保护下,能够避免吸附装置5中的二甲硫醚在脱附过程中发生爆炸。脱附完成后,二甲硫醚进入下一步处理步骤中。另外,吸附管道54内装填的吸附材料为树脂,进气端部1安装有滤网。通过膜分离装置2截留高浓度的二甲硫醚,再由吸附管道54中的树脂吸附低浓度的二甲硫醚。在膜分离装置2过滤二甲硫醚尾气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热量,并且,整个尾气处理过程无需引入空气来稀释二甲硫醚,使尾气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由于进气端部1安装有滤网,滤网能够起到过滤粉尘等颗粒的作用,防止粉尘污染树脂和膜分离装置2。
吸附装置5的吸附出口57包括第一吸附出口571和第二吸附出口572,第一吸附出口571与冷凝器6连通,第二吸附出口572与排气端部7连通。尾气中的二甲硫醚经吸附装置5吸附后,剩余的各指标合格的尾气通过第二吸附出口572流入排气端部7并排出。而被吸附装置5吸附的二甲硫醚则再经历脱附过程,然后通过第一吸附出口571流入冷凝器6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附装置5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并且,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共用同一吸附进口56和同一吸附出口5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的结构相同,所以对它们结构的描述适用于任一吸附装置5。关于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之间具体的连接关系的描述如下:
第一吸附装置51包括第一管511、第二管512,第二吸附装置52包括第三管521、第四管522,第三吸附装置53包括第五管531、第六管532。第一吸附装置51通过第一管511与第二吸附装置52连通,第二吸附装置52通过第三管521与第三吸附装置53连通,第三吸附装置53通过第五管531与第一吸附装置51连通,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使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之间能够实现循环,保证二甲硫醚能够被充分吸附。
同时,第二管512安装在第一吸附装置51与第一吸附出口571之间,第一吸附装置51中脱附的二甲硫醚沿第二管512流至第一吸附出口571,随后进入冷凝器6中。第四管522安装在第二吸附装置52与第一吸附出口571之间,第二吸附装置52中脱附的二甲硫醚沿第四管522流至第一吸附出口571,随后进入冷凝器6中。第六管532安装在第三吸附装置53与第一吸附出口571之间,第三吸附装置53中脱附的二甲硫醚沿第六管532流至第一吸附出口571,随后进入冷凝器6中。在上述的连接方式中,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中脱附出来的二甲硫醚均能够直接流入冷凝器6中,使二甲硫醚脱附之后的处理过程更加高效。
其中,第一吸附装置51包括吸附状态和饱和状态,第三吸附装置53包括工作状态和备用状态。第一吸附装置51、第二吸附装置52、第三吸附装置53之间的配合工作方式具体如下:
当第二吸附装置52中未检测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第一吸附装置51处于吸附状态,第三吸附装置53处于备用状态。此时,从第一吸附装置51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第二管512进入冷凝器6中。
当第二吸附装置52中检测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第一吸附装置51处于饱和状态、第三吸附装置53处于工作状态。此时,从第一吸附装置51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第二管512进入冷凝器6中,从第二吸附装置52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第四管522进入冷凝器6中,从第三吸附装置53中脱附的二甲硫醚通过第六管532进入冷凝器6中。
冷凝器6中的冷却媒体是冷冻盐水,其还与回收装置4、排气端部7、吸附装置5的吸附进口56连通。从吸附装置5中脱附的二甲硫醚进入冷凝器,冷却后得到的高浓度二甲硫醚进入回收装置4中,剩余的各指标合格的尾气通过排气端部7排出。未被冷却的二甲硫醚则重新流入吸附装置5的吸附进口56,再次参与冷却、吸附、脱附的过程。通过该设计,使二甲硫醚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收集以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该设计还能有效降低进入空气中的二甲硫醚的含量,使工业生产更加环保。
此外,冷凝器6与排气端部7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10,各指标合格的尾气在通过排气端部7排出之前会被收集在缓冲罐10中,待整个二甲硫醚尾气的处理过程全部结束时,将各指标合格的尾气一并排出,使处理过程更加高效、易操作。
最后,回收装置4包括液体出口41和气体出口42,气体出口42与所述进气端部1连通。经膜分离冷凝器3或冷凝器6冷却后的二甲硫醚呈液态,并被收集在回收装置4中,液态的二甲硫醚可从液体出口41中取出,直接作为后续反应的原料。另外,在回收装置4中还残留部分二甲硫醚气体,为了防止二甲硫醚气体排出,将气体出口42与进气端部1连通,形成密闭循环,如此设计使整个二甲硫醚尾气处理过程更加环保、对二甲硫醚的处理更加彻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
进气端部和排气端部;
膜分离装置,包括膜分离进口、第一膜分离出口、第二膜分离出口,所述膜分离装置通过所述膜分离进口与所述进气端部连通,所述第一膜分离出口用于排出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二甲硫醚尾气,所述第二膜分离出口用于排出未被所述膜分离装置截留的气体;
回收装置,用于回收二甲硫醚以供再次利用;
膜分离冷凝器,所述膜分离冷凝器分别与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一膜分离出口、所述回收装置连通;
吸附装置,包括多根吸附管道、吸附进口和吸附出口,所述吸附管道以列管式排布,所述吸附进口与所述膜分离装置的第二膜分离出口连通;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分别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出口、所述回收装置、所述排气端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蒸汽管道,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外部,所述蒸汽管道与所述夹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循环水管道,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外部,所述循环水管道与所述夹套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还包括氮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进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多个膜分离装置,并且,所述膜分离装置之间互相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包括多个所述吸附装置,并且,所述多个吸附装置之间互相并联和/或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互相串联,所述第三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和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互相串联或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依次串联;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管、第二管,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三管、第四管,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包括第五管、第六管;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三管与所述第三吸附装置连通,所述第二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四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三吸附装置通过所述第五管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连通,通过所述第六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状态和饱和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包括工作状态和备用状态;当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中未检测到所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吸附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备用状态;当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中检测到所述二甲硫醚的气压时,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处于所述饱和状态、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处于所述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中的冷却媒体是冷冻盐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道内装填的吸附材料为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部安装有滤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还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进口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排气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液体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端部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吸附出口包括第一吸附出口和第二吸附出口,所述第一吸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出口与所述排气端部连通。
CN202221790102.4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Active CN217698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102.4U CN217698618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0102.4U CN217698618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8618U true CN217698618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0102.4U Active CN217698618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8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4613U (zh) 微波活性炭再生装置
CN103463928B (zh) 吸附回收有机废气方法及装置
CN211537130U (zh) 一种具有干燥气体回流模块的吸附脱附装置及系统
CN111450657A (zh) 一种常压吸附真空解吸有机溶剂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02120132A (zh) 火化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108144408A (zh) 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CN217698618U (zh) 一种二甲硫醚尾气回收设备
CN211537120U (zh) 一种采用热氮脱附的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
CN217041955U (zh) 一种储罐清罐作业油气回收装置
CN217367760U (zh) 一种油品贮罐的油气回收过滤净化装置
CN207430015U (zh) 基于光催化及膜分离技术的一体化voc废气处理系统
CN210584416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12396376U (zh) 一种萤石烘干尾气处理净化系统
CN108671747A (zh) 一种从光纤预制棒烧结炉排放废气里回收提纯氦气的方法和系统
CN108579371A (zh) 一种u型管式可循环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5042330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CN212758000U (zh) 一种三苯基膦车间废气处理装置
CN204865444U (zh) 一种油气回收后端精细处理系统
CN203790798U (zh) 糠醛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气的净化处理系统
CN110841419A (zh) 一种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设备及回收处理方法
CN218741124U (zh) 一种安全节能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324425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净化器
CN201316588Y (zh) 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
CN220834581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16778371U (zh) 一种含h2有机废气安全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