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3577U -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3577U
CN217693577U CN202123437730.2U CN202123437730U CN217693577U CN 217693577 U CN217693577 U CN 217693577U CN 202123437730 U CN202123437730 U CN 202123437730U CN 217693577 U CN217693577 U CN 217693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cavity
air
air in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77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家明
刘观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Chao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Chao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Chao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Chao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77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3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3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3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心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多个模块盒,所述模块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和散热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机体分开对的后盖盒结构,外界的空气通过后盖盒有规律的进入各个模块盒内,并有规律的从模块盒内排出,排出的气流气流正好吹在马达上对其进行散热,该结构的设置,大大降低了散热机构对机体散热压力的影响,且还实现了散热机构的自散热的效果,使得散热气流有序的对核心交换机进行散热,提高了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了核心交换机的运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心交换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背景技术
网络核心交换机是一种集监控板、主控板、多个以太网板卡、多个电源模块和散热模块的设置,相当于高层管理者,主要作用就是快速转发来自汇聚层的数据提供快速可靠的网络架构;因构成组件较多,所以核心交换机最典型的就是端口数量多,宽带高,但带来的发热量也大,因而,现有的网络核心交换机会对应每个模块各设置一个散热机构,以保证网络交换机稳定运行。
然而,散热机构也是由散热风扇构成,散热风扇也是由马达驱动,现有的网络核心交换机的散热结构大多设置在机体内部,不仅会影响散热的风流动路径,而且每个散热机构在定期清理灰尘时也是十分麻烦,网络核心交换机的稳定散热决定其高性能稳定的运行,故而,现提出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来提供一种散热性能更加优异的网络核心交换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多个模块盒,所述模块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和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延伸端与散热通道的内端连通;
后盖盒,所述后盖盒的内部设置有排风腔、第一进风腔、第二进风腔、吸风腔、过滤腔和来风腔,所述排风腔与多个模块盒的散热通道的出风端插接连通,所述第一进风腔与多个散热腔的进风端插接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腔与多个散热通道的进风端插接连通,所述来风腔与过滤腔连通,所述过滤腔与吸风腔连通,所述吸风腔分别与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连通,所述后盖盒与机体的后端面扣接限位,所述吸风腔和来风腔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扇和第一风扇,所述后盖盒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转动的马达,所述后盖盒的顶部设置有朝向马达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排风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模块盒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风接口,所述模块盒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通道连通的第二进风接口和第一出风接口,所述后盖盒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一进风接口对应插接的第一插口、与第二进风接口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口和与第一出风接口对应插接的第三插口。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风盒,所述机体的后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风盒,所述第一导风盒的下端面和第二导风盒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多个朝向机体后端面连接端口的吹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盒和第二导风盒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盒通过第三进风接口与后盖盒的第一插口插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后盖盒的外侧端面嵌设安装有网板,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吸风腔内安装有轴杆,且轴杆的底端贯穿至来风腔内,所述第二风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风扇分别套接在轴杆上,所述第一风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风扇的中心轴上分别套接有蜗轮,轴杆的对应位置上套接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驱动第一风扇转动。
优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别包设在散热腔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且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在散热腔的前端面连通,所述散热腔为网络模块组件安装区,所述散热腔与散热通道的出风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与机体分开对的后盖盒结构,外界的空气通过后盖盒有规律的进入各个模块盒内,并有规律的从模块盒内排出,排出的气流气流正好吹在马达上对其进行散热,该结构的设置,大大降低了散热机构对机体散热压力的影响,且还实现了散热机构的自散热的效果,使得散热气流有序的对核心交换机进行散热,提高了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了核心交换机的运行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导风盒和第二导风盒的设置,使得散热机构还可以对机体的连接端口进行散热吹风,进一步提高了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性能,提高核心交换机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机体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盖盒内侧正视示意图;
图3为后盖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体后侧示意图;
图5为模块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模块盒;3、散热腔;4、散热通道;5、第一进风接口;6、第二进风接口;7、第一出风接口;8、第三进风接口;9、第一导风盒;10、后盖盒;11、第一插口;12、第二插口;13、第三插口;14、排风腔;15、出风管;16、马达;17、第一进风腔;18、第二进风腔;19、吸风腔;20、过滤腔;21、来风腔;22、第一风扇;23、第二风扇;24、第二导风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包括:
机体1,机体1内设置有多个模块盒2,模块盒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4和散热腔3,散热腔3的延伸端与散热通道4的内端连通;
后盖盒10,后盖盒10的内部设置有排风腔14、第一进风腔17、第二进风腔18、吸风腔19、过滤腔20和来风腔21,排风腔14与多个模块盒2的散热通道4的出风端插接连通,第一进风腔17与多个散热腔3的进风端插接连通,第二进风腔18与多个散热通道4的进风端插接连通,来风腔21与过滤腔20连通,过滤腔20与吸风腔19连通,吸风腔19分别与第一进风腔17和第二进风腔18连通,后盖盒10与机体1的后端面扣接限位,吸风腔19和来风腔21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扇23和第一风扇22,后盖盒10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转动的马达16,后盖盒10的顶部设置有朝向马达16的出风管15,出风管15与排风腔14连通;散热通道4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别包设在散热腔3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且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在散热腔3的前端面连通,散热腔3为网络模块组件安装区,散热腔3与散热通道4的出风通道连通;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通过设置与机体1分开对的后盖盒10结构,且在后盖盒10的外侧设置马达16,通过马达16驱动后盖盒10内的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转动,以将外界的风经过滤后导入到后盖盒10的第一进风腔17和第二进风腔18内,并分别输送至机体1每个模块盒2内部,模块盒2内部的气流形成由下层向前运动再向上向后流出的散热通道4,且模块盒2中部散热腔3的热量汇集在散热通道4出风端一起输送至后盖盒10的排风腔14内,排风腔14通过出风管15送出气流,且气流正好吹在马达16上,以驱动外界的风对马达16进行进一步的散热,该结构的设置,大大降低了散热机构对机体1散热压力的影响,且还实现了散热机构的自散热的效果,使得散热气流有序的对核心交换机进行散热,提高了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了核心交换机的运行性能。
进一步,模块盒2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腔3连通的第一进风接口5,模块盒2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通道4连通的第二进风接口6和第一出风接口7,后盖盒10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一进风接口5对应插接的第一插口11、与第二进风接口6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口12和与第一出风接口7对应插接的第三插口13,具体的,使得后盖盒10可以稳定便捷的与机体1的多个模块盒2连通安装。
进一步,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风盒9,机体1的后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风盒24,第一导风盒9的下端面和第二导风盒24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多个朝向机体1后端面连接端口的吹风口,第一导风盒9和第二导风盒24连通,第一导风盒9通过第三进风接口8与后盖盒10的第一插口11插接连通,具体的,第一导风盒9和第二导风盒24的设置,使得散热机构还可以对机体1的连接端口进行散热吹风,进一步提高了核心交换机的散热性能,提高核心交换机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后盖盒10的外侧端面嵌设安装有网板,过滤腔20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层,具体的,网板用于初步过滤灰尘,过滤腔20用于集中过滤空气中得灰尘。
进一步,吸风腔19内安装有轴杆,且轴杆的底端贯穿至来风腔21内,第二风扇2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风扇23分别套接在轴杆上,第一风扇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风扇22的中心轴上分别套接有蜗轮,轴杆的对应位置上套接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驱动第一风扇22转动,具体的,通过马达16驱动轴杆转动,从而使得多个第一风扇22和多个第二风扇23的全部转动,大大降低了设置多个电极控制对应的风扇转动的效果,节省了马达16的使用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多个模块盒(2),所述模块盒(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通道(4)和散热腔(3),所述散热腔(3)的延伸端与散热通道(4)的内端连通;
后盖盒(10),所述后盖盒(10)的内部设置有排风腔(14)、第一进风腔(17)、第二进风腔(18)、吸风腔(19)、过滤腔(20)和来风腔(21),所述排风腔(14)与多个模块盒(2)的散热通道(4)的出风端插接连通,所述第一进风腔(17)与多个散热腔(3)的进风端插接连通,所述第二进风腔(18)与多个散热通道(4)的进风端插接连通,所述来风腔(21)与过滤腔(20)连通,所述过滤腔(20)与吸风腔(19)连通,所述吸风腔(19)分别与第一进风腔(17)和第二进风腔(18)连通,所述后盖盒(10)与机体(1)的后端面扣接限位,所述吸风腔(19)和来风腔(21)内分别安装有第二风扇(23)和第一风扇(22),所述后盖盒(10)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转动的马达(16),所述后盖盒(10)的顶部设置有朝向马达(16)的出风管(15),所述出风管(15)与排风腔(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2)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腔(3)连通的第一进风接口(5),所述模块盒(2)的后侧设置有与散热通道(4)连通的第二进风接口(6)和第一出风接口(7),所述后盖盒(10)的前侧设置有与第一进风接口(5)对应插接的第一插口(11)、与第二进风接口(6)对应插接的第二插口(12)和与第一出风接口(7)对应插接的第三插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风盒(9),所述机体(1)的后端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风盒(24),所述第一导风盒(9)的下端面和第二导风盒(24)的侧端面均开设有多个朝向机体(1)后端面连接端口的吹风口,所述第一导风盒(9)和第二导风盒(24)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盒(9)通过第三进风接口(8)与后盖盒(10)的第一插口(11)插接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盒(10)的外侧端面嵌设安装有网板,所述过滤腔(20)内设置有多个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腔(19)内安装有轴杆,且轴杆的底端贯穿至来风腔(21)内,所述第二风扇(2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风扇(23)分别套接在轴杆上,所述第一风扇(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风扇(22)的中心轴上分别套接有蜗轮,轴杆的对应位置上套接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驱动第一风扇(2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4)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别包设在散热腔(3)的下端面和上端面,且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在散热腔(3)的前端面连通,所述散热腔(3)为网络模块组件安装区,所述散热腔(3)与散热通道(4)的出风通道连通。
CN202123437730.2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Active CN217693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730.2U CN2176935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7730.2U CN2176935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3577U true CN21769357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7730.2U Active CN217693577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3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2767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배터리유닛 및 모터제어유닛 냉각시스템
CN21001611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控制装置
CN211633121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7693577U (zh) 一种高性能网络核心交换机
WO2018205810A1 (zh) 一种大功率动力系统及割草机
CN202851398U (zh) 一种吹吸风机
CN206830489U (zh) 一种双进风双出风的离心风机
CN21348743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5190340U (zh)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212284545U (zh) 喷枪
CN113040502A (zh) 一种高风速的吹风机
CN220017625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582386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控制装置
CN216569740U (zh) 吸尘器
CN214577805U (zh) 风机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213097692U (zh) 吸尘器电池包及吸尘器
CN217319821U (zh) 一种打印机防潮纸盒
CN213478708U (zh) 风扇组件
CN213021665U (zh) 一种基于电力设备安装用检测器
CN217388457U (zh) 一种具有噪声消除机构的低噪音高性能电机
CN216823313U (zh) 一种抽尘装置以及包括该抽尘装置的扫地机器集尘站
CN216281936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12211842B (zh) 吊扇
CN212339447U (zh) 新风模块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318536U (zh) 吹风装置及包含其的浴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