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5825U - 消音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5825U
CN217685825U CN202221105784.0U CN202221105784U CN217685825U CN 217685825 U CN217685825 U CN 217685825U CN 202221105784 U CN202221105784 U CN 202221105784U CN 217685825 U CN217685825 U CN 217685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partition
muffler
silenc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057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爽
王飞
武栋梁
国强
徐显明
崔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057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5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5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5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消音器,包括: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段、消音管段和出口管段;其中,所述消音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进口管段的管径、且大于所述出口管段的管径;隔板,设置于所述消音管段内且位于流体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以在所述消音管段内的气流穿过所述隔板时利用多个所述通孔的消音。这样,消音器有效增大了声传递损失、扩大了能够消除的噪音频率的带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消音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消音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存在多种类的噪音问题,空调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源包括压缩机、风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等。其中,在管路系统中设有各种阀类部件,并且管路布置复杂,在某些特定工况下,冷媒流动参数变化剧烈,会出现严重影响舒适性的流体噪音。一般采用消音器消除冷媒流通产生的噪音,消音器设计优劣的主要判断指标是声传递损失和消音频率,在相同入口条件下,消音器能消除的噪音频率带宽越宽,声传递损伤越大,则设计越优。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扩张式消音器,包括管体,且管体两端管段的管径小于中部管段的管径,通过管道中声波在截面突变(扩大或缩小)处发生反射而衰减噪音。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空调器的管路系统内的冷媒压力会在不同的工况下剧烈变化,仅通过管道的截面突变无法消除由于冷媒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音器及空调器,解决了消除空调器中冷媒流通产生的噪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包括:
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段、消音管段和出口管段;其中,所述消音管段的管径大于所述进口管段的管径、且大于所述出口管段的管径;
隔板,设置于所述消音管段内且位于流体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以在所述消音管段内的气流穿过所述隔板时利用多个所述通孔的消音。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孔径相同;
并且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孔径是中部的孔径的0.3-0.7倍,或者,所述通孔的中部的孔径是两端的孔径的0.3倍-0.7倍。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两端的孔口形状包括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穿孔率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30%。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6mm。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板面为平面;或者,
所述隔板的板面为弯折面。
可选地,所述隔板为一个或多个,且均位于所述消音管段的长度的1/8处-7/8处之间。
可选地,所述消音管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
可选地,所述消音管段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2mm,且小于或等于6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消音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流体依次流经进口管段、消音管段和出口管段,由于消音管段的管径大于进口管段和出口管段的管径,这样通过管径的变化使声波在管径变化处反射从而衰减噪音。同时,流体流经隔板上的多个通孔时产生旋涡,脉动能量得到耗散从而声传递损失增大。并且,通孔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从而通过通孔的孔径变化使声波在孔径变化处反射进一步衰减噪音。这样,消音器有效增大了声传递损失、扩大了能够消除的噪音频率的带宽。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以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隔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隔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隔板上通孔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进口管段;110:消音管段;120:出口管段;130:隔板;14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以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以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以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以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以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包括管体和隔板130。其中,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段100、消音管段110和出口管段120;其中,消音管段110的管径大于进口管段100的管径、且大于出口管段120的管径;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段110内且位于流体的流动路径上;隔板130上设有多个通孔140,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以在消音管段110内的气流穿过隔板130时利用多个通孔140的消音。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流体依次流经进口管段100、消音管段110和出口管段120,由于消音管段110的管径大于进口管段100和出口管段120的管径,这样通过管径的变化使声波在管径变化处反射从而衰减噪音。同时,流体流经隔板130上的多个通孔140时产生旋涡,脉动能量得到耗散从而声传递损失增大。并且,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从而通过通孔140的孔径变化使声波在孔径变化处反射进一步衰减噪音。这样,消音器有效增大了声传递损失、扩大了能够消除的噪音频率的带宽。
可选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相同。并且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是中部的孔径的0.3-0.7倍,或者,通孔140的中部的孔径是两端的孔径的0.3倍-0.7倍。这样,流体在通孔140内流通时再次经历孔径的变化,声波在孔径变化出反射从而衰减噪音。
示例性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为d1、中部的孔径为d2。如图5所示,d1是d2的0.3-0.7倍,即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小于中部的孔径。流体从通孔140的一端进入通孔140时,流通截面突变增大,然后从通孔140的另一端流出。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d2是d1的0.3-0.7倍,即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部的孔径。流体从通孔140的一端进入通孔140时,流通截面突变减小,然后从通孔140的另一端流出。
可选地,如图6所示,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形状包括圆形或者多边形。
示例性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被构造为圆形、三角形或矩形;多个通孔140在隔板130上均匀分布,或者,多个通孔140在隔板130上均匀分布。
又一示例性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被构造为圆形,多个通孔140在隔板130上均匀分布,并且隔板130的边缘设有缺口。
可选地,隔板130的穿孔率大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30%。穿孔率定义是指在隔板130上多个通孔140的同一端的孔径的总面积占该端对应的隔板130的板面的百分比。这样,通过控制隔板130的穿孔率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穿孔率可以选择3%、5%、6%、7%、10%、11%、13%、14%、15%、17%、18%、20%、22%、23%、25%、26%、27%、30%中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隔板1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6mm。这样,通过控制隔板130的厚度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厚度为h,h可以选择0.1mm、0.5mm、1mm、1.5mm、2.5mm、2.7mm、3mm、3.3mm、3.7mm、4mm、4.7mm、5mm、5.5mm、5.7mm、6mm中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或者,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且折弯方向朝向出口管段120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段110的横截面设置,隔板130的侧面贴靠消音管段110的内壁。
又一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隔板130的侧面贴靠消音管段110的内壁,并且隔板130的折弯方向朝向出口管段120。通过弯折设计,增大了隔板130的表面积,从而能够在隔板130上开设较多的通孔140。
可选地,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且弯折角度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20°。这样,通过控制隔板130的弯折角度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弯折角度为α,α可以选择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18°、120°中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进口管段100的管径和出口管段120的管径相同。
可选地,消音管段11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2mm,且小于或等于60mm。这样,通过控制消音管段110的内径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消音管段110的内径为D,D可以选择12mm、16mm、20mm、22mm、26mm、27mm、30mm、33mm、35mm、40mm、50mm、55mm、57mm、60mm中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消音管段11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这样,通过控制消音管段110的长度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消音管段110的长度为H,H可以选择50mm、51mm、53mm、55mm、60mm、62mm、66mm、77mm、80mm、100mm、105mm、120mm、122mm中的任一数值。
可选地,隔板130为一个或多个,且均位于消音管段110的长度的1/8处-7/8处之间。这样,通过控制隔板130的位置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又一示例性地,消音管的长度选择80mm,隔板130的数量为一个,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且平行于消音管的截面设置,且位于消音管的40mm处。
又一示例性地,消音管的长度选择80mm,隔板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130的板面均为平面且均平行于消音管的截面设置,且一个位于消音管的20mm处,另一个位于消音管的60mm处。
又一示例性地,消音管的长度选择80mm,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隔板130的板面均为平面且均平行于消音管的截面设置,且第一个位于消音管的20mm处,第二个位于消音管的40mm处,第三个位于消音管的60mm处。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隔板1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至少一个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一个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这样,通过多种形状的隔板130组合设计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另一个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70°,且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
又一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
可选地,在隔板1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同一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相同,相邻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相异。这样,通过多个隔板130上不同的通孔140设计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形状为三角形;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且该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形状为圆形;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在隔板1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相邻隔板130的厚度相异。这样,通过多个不同厚度的隔板130的组合设计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厚度为1mm;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且该隔板130的厚度为2mm;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厚度为3mm。
可选地,在隔板1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相邻隔板130的穿孔率相异。这样,通过多个不同穿孔率的隔板130的组合设计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穿孔率为4%;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且该隔板130的穿孔率为6%;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穿孔率为8%。
可选地,在隔板13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相邻隔板130上的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孔径的比值相异。这样,通过相邻隔板130上不同的通孔140孔径设计改善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0.3;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0.5;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0.7。也即三个隔板130上的通孔140均为两端小中间大。
又一示例性地,隔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1/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0.3;第二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4/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该隔板130的板面朝向出口管段120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00°,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2;第三个隔板130设置于消音管长度的7/8处,该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该隔板130的板面平行于消音管的横截面,且该隔板130的d1/d2值为0.7。也即第一和第三个隔板130上的通孔140均为两端小中间大,第二个隔板130上的通孔140两端大中间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消音器。
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构成。在冷媒管路中流通的冷媒由于位置不同形态也不同,有些位置为液态、有些位置为气态、有些位置为气液混合,冷媒流通时会产生大量的流体噪音。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接入冷媒管路中能够有效改善噪音问题。
冷媒管路中的冷媒依次流经进口管段100、消音管段110和出口管段120,由于消音管段110的管径大于进口管段100和出口管段120的管径,这样通过管径的变化使声波在管径变化处反射从而衰减噪音。同时,冷媒流经消音管段110内的隔板130上的多个通孔140时产生旋涡,脉动能量得到耗散从而声传递损失增大。并且,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从而通过通孔140的孔径变化使声波在孔径变化处反射进一步衰减噪音。这样,消音器有效增大了声传递损失,能够有效消除冷媒流通时产生的300Hz至3000Hz的噪音。
可选地,接入冷媒管路的消音器竖向设置,并且进口管段100位于上方。这样,冷媒从上向下依次流经进口管段100、消音管段110和出口管段120。消音器在冷媒管路中的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冷媒管路中各处的噪音大小而定。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段(100)、消音管段(110)和出口管段(120);其中,所述消音管段(110)的管径大于所述进口管段(100)的管径、且大于所述出口管段(120)的管径;
隔板(130),设置于所述消音管段(110)内且位于流体的流动路径上;所述隔板(130)上设有多个通孔(140),所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和中部的孔径相异,以在所述消音管段(110)内的气流穿过所述隔板(130)时利用多个所述通孔(140)的消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相同;
并且所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径是中部的孔径的0.3-0.7倍,或者,所述通孔(140)的中部的孔径是两端的孔径的0.3倍-0.7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140)的两端的孔口形状包括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130)的穿孔率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或等于3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1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130)的板面为平面;或者,
所述隔板(130)的板面为弯折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130)为一个或多个,且均位于所述消音管段(110)的长度的1/8处-7/8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管段(11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管段(11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2mm,且小于或等于60mm。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
CN202221105784.0U 2022-05-10 2022-05-10 消音器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685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5784.0U CN217685825U (zh) 2022-05-10 2022-05-10 消音器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05784.0U CN217685825U (zh) 2022-05-10 2022-05-10 消音器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5825U true CN21768582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05784.0U Active CN217685825U (zh) 2022-05-10 2022-05-10 消音器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5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26666A (ja) 液体気体熱交換型強制通風式冷却装置用減音アセンブリ
JPH0712010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685825U (zh) 消音器及空调器
CN206309551U (zh) 排气消音器以及制冷压缩机
WO2008014659A1 (fr) Atténuateur d'impulsions pour climatiseur
CN209944714U (zh) 消音装置及空调器
CN106286222A (zh) 排气消音器以及制冷压缩机
CN209944712U (zh) 消声件、消声器以及通风系统
CN202993509U (zh) 空调及其消声器
JP2000074471A (ja) エアダクト用消音器
CN212253248U (zh) 喷射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EP3850281B1 (en) Oil separator with integrated muffler
CN107218108A (zh) 一种宽频带高频噪声消声单元
CN210241950U (zh) 空调加湿器的消声器、空调加湿器和空调器
CN218495189U (zh) 消音器和空调
WO2021012546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503874A (zh) 消声器以及具有该消声器的新风系统
CN111351272A (zh) 喷射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11946593A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15597743U (zh) 一种消声器和消声装置
CN218120179U (zh) 消音器及制冷设备
CN213272874U (zh) 消声装置及全热交换系统
CN215333529U (zh) 一种用于电机散热风扇的消声装置
CN217539123U (zh) 一种复合型消声器
CN211623652U (zh) 消音组件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