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449U -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2449U
CN217682449U CN202220196098.2U CN202220196098U CN217682449U CN 217682449 U CN217682449 U CN 217682449U CN 202220196098 U CN202220196098 U CN 202220196098U CN 217682449 U CN217682449 U CN 217682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diffuser
impeller
blades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60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冲
魏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60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2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2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2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动叶轮包括轮毂和多个动叶片。轮毂具有轮轴和贯穿于轮毂和轮轴的通孔;多个动叶片围绕通孔周向布置在轮毂的圆周外壁上,处于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的动叶轮的力学性能较好且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的导流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动叶轮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例如,航空发动机、吸尘器及通风设备中。动叶轮是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通过动叶轮高速旋转以吸入流体,流体从动叶轮旋转轴向进入,从动叶轮径向出,流体与动叶轮上的动叶片以及动叶片之间的流道接触后流体被加速排出形成负压以实现吸尘的作用。现有吸尘器的动叶轮轮毂大多为圆环形或圆柱形结构,且轮毂的厚度为等距厚度。此种结构设计的轮毂力学性能较差且影响动叶轮的导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叶轮的力学性能较差,影响动叶轮的导流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叶轮,包括:
轮毂,轮毂具有轮轴和贯穿于轮毂和轮轴的通孔;轮毂具有圆周外壁以及背向圆周外壁的圆周内壁,处于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
多个动叶片,多个动叶片围绕通孔周向布置在轮毂的圆周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的底部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圆周凸缘,圆周凸缘与轮毂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与圆周外壁的接触面与轮轴之间的夹角为 2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的圆周外壁是轮毂的外径是随着轮毂的顶部朝向轮毂的底部逐渐增大的倾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为圆锥台状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小于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具有第一接触面和背向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动叶片的后缘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处于第二接触面上,倾斜面与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5-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与动叶片之间形成流道,相邻两个动叶片的前缘之间的流道宽度到两个动叶片的后缘之间的流道宽度逐渐递增,或者是相邻两个动叶片的前缘之间的流道宽度小于两个动叶片的后缘之间的流道宽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机总成,包括:
动叶轮;
扩压器;扩压器具有轴心孔及多个扩压叶片,多个扩压叶片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的外壁上;扩压器具有第一表面和背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扩压器还包括外圈;
电机,电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的输出轴;输出轴穿过轴心孔与动叶轮的通孔连接;
风罩,风罩具有进气口;风罩还具有朝向动叶轮的内表面和背向内表面的外表面;风罩同时套设在扩压器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动叶轮和扩压器,或者是风罩扣接在外圈的圆周凹槽上并且包裹动叶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风机总成,风机总成采用上述的风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叶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该动叶轮的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的轮毂力学性能较好且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的导流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动叶轮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实施例中扩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实施例中扩压器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应用于另一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图1所示实施例中动叶片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5591184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5591184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5591184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提供一种动叶轮,动叶轮10包括轮毂101和多个动叶片102。轮毂101具有贯穿于轮毂101的通孔103。多个动叶片102围绕通孔 103周向布置在轮毂101的圆周外壁104上。轮毂101具有轮轴105以及背向圆周外壁104的圆周内壁106。轮轴105与轮毂101之间形成空腔。轮毂101 为喇叭形开口结构。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逐渐递增。轮毂101为圆锥台状形状。换言之,轮毂101的圆周外壁104是轮毂101的外径是随着轮毂101的顶部朝向轮毂101 的底部逐渐增大的倾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为0.75-1毫米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逐渐递增。换言之,轮轴105 顶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小于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轮轴105处于轮毂101的轴心位置且通孔103贯穿于轮轴105。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101 的底部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圆周凸缘1011。圆周凸缘1011与轮毂101为一体式结构。圆周凸缘1011能够显著增加轮毂101的力学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轮毂的载荷。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与圆周外壁104的接触面与轮轴105之间的夹角为20-45°。夹角设计为20-45°之间的能够提高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夹角可以为25°、30°、30°、35°、40°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动叶片102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等。动叶片102具有前缘1021、后缘1022及外缘 1023。动叶片102的包角为0-15°,进口安装角为-7-7°,出口安装角为0-15°。通过此种角度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10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为斜切式结构。所谓斜切式结构的前缘1021是动叶片 102的前缘1021与动叶片102的外缘1023之间的夹角为小于90°的锐角。具体是可以为45°、50°、55°、60°、65°、70°、75°、80°、85°等。动叶片102与动叶片102之间形成流道,相邻两个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之间的流道宽度到两个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之间的流道宽度逐渐递增,或者是相邻两个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之间的流道宽度小于两个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 之间的流道宽度。由于动叶轮10的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为倾斜式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的长度,从而减小了动叶轮10前缘1021 的激波损耗,降低了动叶轮10进口端的载荷,进一步提高了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10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该动叶轮10的轮轴105 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 105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的轮毂力学性能较好且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的导流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动态仿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的得出,将动叶片102 的出口安装角设置为8.82°,动叶轮10选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将动叶轮10的仿真转速调整为14万转/分,能够减小80-172MPa的动叶轮10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因此,将动叶片102的出口安装角设置为8.82°能够显著增加动叶轮10的力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101的顶部具有轴向凸出的凸台106。通孔103同时贯穿于凸台106和轮毂101。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06为圆柱形结构。设置的圆柱形凸台106便于提高动叶轮10的运行稳定性。动叶片102具有第一接触面1024和背向第一接触面1024的第二接触面1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 102的后缘1022设置有倾斜面1026,倾斜面1026处于第二接触面1025上,倾斜面1026与第一表面1024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5-25°,例如16.5°、17°、18°、19°、20°、21°、24°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到动叶片102的中间位置的高度逐渐递减,动叶片102的中间位置的高度到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的高度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显著减小动叶轮10的动叶片102的第一接触面 1024和第二接触面1025的二次流,进一步提高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叶轮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动叶轮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风机总成包括动叶轮10、扩压器20、风罩30及电机(图中未示出)。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扩压器20为圆盘形结构。扩压器20包括多个扩压叶片201,扩压器20和多个扩压叶片201为一体式结构,多个扩压叶片201 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20的外壁20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 的数量为奇数个或偶数个,扩压叶片201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等。在本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的数量为9个。根据工作性质的或工况的不同,扩压叶片201可以选择为前弯式叶片、后弯式叶片或径向式叶片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扩压器20根据所处工作介质的不同可以选择塑性材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工程塑料或铝合金材料。扩压叶片201具有内缘、前缘部2011、后缘部2022及外缘部2023。扩压器20 的高度大于扩压叶片201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的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扩压器20的高度。扩压器20具有第一表面2024和背向第一表面 2024的第二表面2025。多个扩压叶片201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20的外壁 202上且处于第一表面2024和第二表面2025之间的扩压器20的外壁202上。进一步,扩压叶片201的前缘部2011距离第一表面2024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 201的后缘部2022距离第二表面2025的距离。每一个扩压叶片201的内缘均与外壁202固定连接。外壁202具有第一边缘2026和背向第一边缘2026的第二边缘2027。进一步,扩压叶片201处于第一边缘2026和第二边缘2027之间的外壁20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的包角为-36.5-0°之间,进口安装角为-66--9°之间、出口安装角为0-15°之间。扩压叶片201的包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35°、-38°、-25°中的任一个。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20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能够显著降低流体进入扩压器20内的损耗,进一步的提升扩压器20的扩压效率。特别是,经过上述扩压叶片201的结构参数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动叶轮10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20的影响,显著提高了风机总成的性能,在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至少提高2.35-4.25%。总压比至少提高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器20的第一表面2024和第二表面2025之间设置有贯穿扩压器20的轴心孔203。在第一表面2024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205。圆形容纳槽205的直径大于轴心孔203的直径并且轴心孔203处于圆形容纳槽205 的圆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表面2025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206和至少一个连接杆207。连接杆207平行于轴心孔203。连接杆207用于扩压器20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连接。连接杆207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3个、 4个、5个、6个等。多个连接杆207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2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圆形安装槽206与轴心孔203相互贯通。圆形安装槽206的直径大于轴心孔203的直径。圆形容纳槽205的直径大于圆形安装槽206的直径。轴心孔203处于圆形安装槽206的上部且靠近第一表面2024,圆形安装槽206靠近第二表面2025。连接杆207的一端垂直的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2025上且处于圆形安装槽206的外周。或者是,第二表面2025上设置有插槽208,连接杆207的一端固定插入在插槽内20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 2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207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2025上。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插槽20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207分别垂直的固定插入在插槽208内。插槽208的数量根据连接杆207的数量进行设置。圆形安装槽206处于第二表面2025的圆心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025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209,多个凹槽 209均匀的处于圆形安装槽206的圆周外围。凹槽209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匹配与之连接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端面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整。
电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10的输出轴40。输出轴40穿过圆形安装槽206、轴心孔203与动叶轮10的通孔103连接起来从而协同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 驱动输出轴40转动,继而带动动叶轮10转动。动叶轮10通过输出轴40可转动的放置在圆形容纳槽205上。换言之,动叶轮10的底部可部分转动地嵌套在圆形容纳槽205内。输出轴40的中段位置上可转动的固定套装有轴承401。轴承40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轴承401置于扩压器20的圆形安装槽206内。进一步地,轴承40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选为一个。当轴承40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轴承401依次套接于输出轴40上。通过设置多个轴承401,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10的抗载荷能力和使用寿命。轴承401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或工作介质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滚珠轴承、滚针轴承等,当深沟球轴承具有较大的径向游隙时,具有角接触轴承的性能,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此外,深沟球轴承的摩擦系数很小,极限转速很高,能够显著减小轴承滚轮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轴承401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设置于外圈内,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滚动体,以确保内圈和外圈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为了确保转动过程中输出轴40 相对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轴承401的外圈与圆形安装槽206过盈配合,此时轴承401的外圈与扩压器20相对固定,当输出轴40转动时,直接带动动叶轮 10旋转。
风罩30为圆形结构且具有进气口301。进气口301的直径小于风罩30的开口直径。进一步的,风罩30进气口301的圆周壁面的直径到风罩30的开口端圆周壁面的直径呈逐渐增大形式。风罩30还具有朝向动叶轮10的内表面302 和背向内表面302的外表面303。风罩30可套设在扩压器20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动叶轮10和扩压器20。流体通过进气口301进入风罩30内后通过动叶轮10上的多个动叶片102对流体进行放射状的向外导向到扩压器20上。经过多个动叶片102导流后的流体通过扩压器20上的多个的扩压叶片201对流体进行减速从而提高流体的静压。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1中的风机总成。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和图2,提供一种动叶轮,动叶轮10包括轮毂101和多个动叶片102。轮毂101还具有贯穿于轮毂101的通孔103。多个动叶片102围绕通孔 103周向布置在轮毂101的圆周外壁104上。轮毂101还包括轮轴105以及背向圆周外壁104的圆周内壁106。轮轴105与轮毂101之间形成空腔。轮毂101 为圆锥台状形状。换言之,轮毂101的圆周外壁104是轮毂101的外径是随着轮毂101的顶部朝向轮毂101的底部逐渐增大的倾斜面。空腔为圆锥台状形状的空心结构。由于该实施例中的动叶轮10的轮毂101为空心结构减轻了轮毂 101的重量。轮轴105处于轮毂101的轴心位置且通孔103贯穿于轮轴105。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101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105顶部圆周的轮毂101直径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 101直径逐渐递增。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101的顶部具有轴向凸出的凸台106,通孔103同时贯穿于凸台106和轮轴105。凸台106为圆柱形结构且凸台106 的直径和轮轴105的直径相等。圆柱形结构的凸台106的设置便于提高动叶轮 10的运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轮毂101的底部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圆周凸缘1011。圆周凸缘1011与轮毂101为一体式结构。圆周凸缘1011能够显著增加轮毂101的力学性能,有效的提高了轮毂的载荷。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与圆周外壁104的接触面与轮轴105之间的夹角为20-45°。夹角设计为20-45°之间的能够提高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夹角可以为25°、30°、30°、35°、4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 个、7个、8个、9个等。动叶片102具有前缘1021、后缘1022及外缘1023。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到动叶片102的中间位置的高度逐渐递减,动叶片102 的中间位置的高度到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的高度逐渐递增。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的包角为0-15°,进口安装角为-7-7°,出口安装角为0-15°。通过上述动叶片102的参数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10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为斜切式结构。所谓斜切式结构的前缘1021是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与动叶片102的外缘1023之间的夹角为小于90°的锐角。具体是可以为45°、50°、55°、60°、65°、70°、75°、 80°、85°等。由于动叶轮10的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为倾斜式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的长度,从而减小了动叶轮10前缘1021的激波损耗,降低了动叶轮10进口端的载荷,进一步提高了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
动叶片102与动叶片102之间形成流道,相邻两个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 之间的流道宽度到两个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之间的流道宽度逐渐递增,或者是相邻两个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之间的流道宽度小于两个动叶片102的后缘 1022之间的流道宽度,采用此种结构设计的流道能够显著提高流道的导流量且进一步提高了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10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该动叶轮10的轮轴105 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轮轴 105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轮轴105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的轮毂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10的载荷,力学性能较好且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的导流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动叶片102的出口安装角设置为8.82°。通过动态仿真软件将动叶轮10的材料选择为铝合金材料,将动叶轮10的仿真转速调整为 14万转/分。根据动态仿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得出,将动叶片102的出口安装角设置为8.82°能够减小80-172MPa的动叶轮10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因此,将动叶片102的出口安装角设置为8.82°能够显著增加动叶轮 10的力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设置有倾斜面1026,倾斜面1026 处于第二接触面1025上,倾斜面1026与第一接触面1024之间的夹角范围是 15-25°。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的为18°、20°、22°等。动叶片102的前缘1021到动叶片102的中间位置的高度逐渐递减,动叶片102的中间位置的高度到动叶片102的后缘1022的高度逐渐递增。通过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显著减小动叶轮10的动叶片102的第一接触面1024和第二接触面1025的二次流,进一步提高动叶轮10的导流效率。
请参阅图7,公开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叶轮10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风机总具有动叶轮10、扩压器20、风罩30及电机。
扩压器20为圆盘形结构。该扩压器20具有多个扩压叶片201。多个扩压叶片201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20的外壁202上。扩压器20和多个扩压叶片201为一体式结构。每一个扩压叶片201的内缘均与外壁202固定连接。外壁202具有第一边缘2026和背向第一边缘2026的第二边缘2027。在本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处于第一边缘2026和第二边缘2027之间的外壁202上。扩压叶片201还具有前缘部2011、后缘部2022及外缘部2023。扩压叶片201的包角为-36.5-0°之间,优选为-35°。进口安装角为-66--°之间,优选为-25°。出口安装角为0-15°之间,优选为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等。根据工作性质的或工况的不同,扩压叶片201可以选择为前弯式叶片、后弯式叶片、径向式叶片或机翼形叶片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扩压器20根据所处工作介质的不同可以选择塑性材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1的高度小于扩压器20的高度。扩压器20具有第一表面2024和背向第一表面2024 的第二表面2025。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扩压器20还包括外圈60。外圈60的高度大于扩压器20的高度。外圈60具有第一圆周内壁601 和背向第一圆周内壁601的第二圆周外壁602。扩压叶片201处于圆周外壁104 和外圈60的第一圆周内壁601之间并且扩压叶片201的外缘部2023与第一圆周内壁601固定连接。外圈60可360°包围扩压叶片201。外圈60还具有第一外缘603和背向第一外缘603的第二外缘604。扩压叶片201的前缘部2011在轴向方向上低于第一外缘603,扩压叶片201的后缘部2022在轴向方向上高于第二外缘604。换言之,扩压叶片201的长度小于外圈60的高度。扩压叶片201 的前缘部2011距离第一外缘603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201的后缘部2022距离第二外缘604的距离。采用此种结构设计的扩压器20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20 的扩压效率。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扩压器20的外壁 202上增设有外圈60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扩压器20而言能够降低流体进入扩压器20内的损耗,提升扩压器20的扩压效率,显著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动叶轮10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20的影响高风机总成的性能。而且由于外圈60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进入扩压叶片201之间的流体进行整流处理,进一步提高扩压器20的扩压效率。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扩压器20在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至少提高1.35%,总压比至少提高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器20的第一表面2024和第二表面2025之间设置有贯穿扩压器20的轴心孔203。在第一表面2024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205。圆形容纳槽205的直径大于轴心孔203的直径并且轴心孔203处于圆形容纳槽205 的圆心位置。在第二表面2025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206和至少一个连接杆207。连接杆207用于扩压器20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连接。连接杆207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等。多个连接杆207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2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圆形安装槽206与轴心孔203相互贯通并且圆形安装槽206的直径大于轴心孔203的直径。圆形容纳槽205的直径大于圆形安装槽206的直径。轴心孔203处于圆形安装槽206的上部且靠近第一表面2024,圆形安装槽206靠近第二表面2025。连接杆207的一端垂直的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2025上且处于圆形安装槽206 的外周。或者是,第二表面2025上设置有插槽208连接杆207的一端固定插入在插槽内20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207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2025上。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插槽20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207分别固定垂直的固定插入在插槽208内。插槽208 的数量根据连接杆207的数量进行设置。圆形安装槽206处于第二表面2025 的圆心位置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025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209,多个凹槽209均匀的处于圆形安装槽206的圆周外围。凹槽209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匹配与之连接的电机端面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09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二表面2025上。多个凹槽209能够显著较小风机总成的长度,缩小风机总成的体积。进一步的,能够保证扩压器20 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牢靠度。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为了便于扩压器20与风机总成的风罩30进行连接,在外圈60的第一外缘603上设置有圆周凹槽605。圆周凹槽 605处于第一表面2024和第二表面2025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2024。或者是,外圈60的第一外缘603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处于第一表面2024和第二表面2025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2024。
如图7所示,风罩30具有进气口301。进气口301的直径小于风罩30的开口直径。进一步的,风罩30进气口301的圆周壁面的直径到风罩30的开口端圆周壁面的直径呈逐渐增大形式。风罩30还具有朝向动叶轮10的内表面301 和背向内表面301的外表面30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风罩30的开口处的内表面301上设置有圆周卡槽303或内螺纹。风罩30通过圆周卡槽303或内螺纹套设在外圈60的圆周凹槽605上以包裹动叶轮10。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提高了风罩30与扩压器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便于拆卸。此外,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风机总成整体的抗震性能。
电机(图中未示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10的输出轴40。输出轴40穿过圆形安装槽206、轴心孔203与动叶轮10上的通孔103连接。输出轴40的中段位置上可转动的固定套装有轴承401。轴承401置于扩压器20的圆形安装槽206 内。轴承401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设置于外圈内,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滚动体,以确保内圈和外圈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为了确保转动过程中输出轴40 相对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轴承401的外圈与圆形安装槽206过盈配合,此时轴承401的外圈与扩压器20相对固定,当输出轴40转动时,带动轴承401的内圈转动,进一步带动动叶轮10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输出轴40带动动动叶轮10转动。流体通过进气口301进入风罩30内后通过动叶轮10上的多个动叶片102对流体进行放射状的向外导向到扩压器20内。经过多个动叶片 102导流后的流体通过扩压器20上的多个的扩压叶片201和外圈60之间的流道对流体进行减速从而提高流体的静压,经过减速增加后的流体通过流道的出口排出。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3中的风机总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具有轮轴和贯穿于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轴的通孔;所述轮毂具有圆周外壁以及背向所述圆周外壁的圆周内壁,处于所述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厚度到所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厚度逐渐递增,并且处于所述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到所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逐渐递增;
多个动叶片,所述多个动叶片围绕所述通孔周向布置在所述轮毂的圆周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底部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圆周凸缘,所述圆周凸缘与所述轮毂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与所述圆周外壁的接触面与所述轮轴之间的夹角为20-4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圆周外壁是所述轮毂的外径是随着所述轮毂的顶部朝向所述轮毂的底部逐渐增大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为圆锥台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顶部圆周的轮毂直径小于所述轮轴底部圆周的轮毂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具有第一接触面和背向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接触面,所述动叶片的后缘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处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之间的夹角范围是15-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片与所述动叶片之间形成流道,相邻两个所述动叶片的前缘之间的流道宽度到两个所述动叶片的后缘之间的流道宽度逐渐递增,或者是相邻两个所述动叶片的前缘之间的流道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动叶片的后缘之间的流道宽度。
9.一种风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叶轮;
扩压器;所述扩压器具有轴心孔及多个扩压叶片,多个所述扩压叶片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所述扩压器的外壁上;所述扩压器具有第一表面和背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扩压器还包括外圈;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连接于所述动叶轮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轴心孔与所述动叶轮的通孔连接;
风罩,所述风罩具有进气口;所述风罩还具有朝向动叶轮的内表面和背向所述内表面的外表面;所述风罩同时套设在所述扩压器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所述动叶轮和所述扩压器,或者是所述风罩扣接在所述外圈的圆周凹槽上并且包裹所述动叶轮。
10.一种吸尘器,包括风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总成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总成。
CN202220196098.2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Active CN217682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098.2U CN217682449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098.2U CN217682449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2449U true CN217682449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2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6098.2U Active CN217682449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24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831A (zh) * 2022-01-24 2022-04-29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658684A (zh) * 2022-01-24 2022-06-24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831A (zh) * 2022-01-24 2022-04-29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658684A (zh) * 2022-01-24 2022-06-24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82449U (zh)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US4395197A (en) Centrifugal fluid machine
CN217462649U (zh) 可减少动叶片表面二次流的叶轮、风机总成及吸尘器
US7186080B2 (en) Fan inlet and housing for a centrifugal blower whose impeller has forward curved fan blades
JP5029024B2 (ja) 遠心圧縮機
KR0180742B1 (ko) 전기청소기 및 전기청소기에 사용되는 송풍기 어셈블리와 임펠러
CN106481598B (zh) 叶轮组件及轴流风机
CN216812275U (zh)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6842360U (zh) 具有斜切式前缘动叶片的叶轮、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658684A (zh)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7462663U (zh)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321004A (zh) 具有斜切式前缘动叶片的叶轮、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412831A (zh)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412832A (zh) 可减少动叶片表面二次流的叶轮、风机总成及吸尘器
CN114412837A (zh)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718904A (zh) 气动结构、压缩机、吸尘器
CN111425459A (zh)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CN214660955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129855U (zh) 轴流风机及其轴流风叶
CN217440367U (zh) 吸尘器用风机组件及吸尘器
CN212225567U (zh) 风道系统构件及其定叶轮
CN215370343U (zh) 离心风机的叶轮结构
CN215860960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CN212177503U (zh) 一种0.5毂比的轴流式风机
CN220015580U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