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2663U -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2663U
CN217462663U CN202220196174.XU CN202220196174U CN217462663U CN 217462663 U CN217462663 U CN 217462663U CN 202220196174 U CN202220196174 U CN 202220196174U CN 217462663 U CN217462663 U CN 217462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er
edge
circumferential
blade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61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冲
魏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61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2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2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2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扩压器具有扩压器本体和多个扩压叶片,扩压器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背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扩压叶片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本体的圆周外壁上,圆周外壁具有第一边缘和背向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扩压叶片处于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扩压叶片的前缘距离第一边缘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的后缘距离第二边缘的距离。该扩压器能够降低高速流体进入扩压器内的损耗,从而提高整机效率,特别是能够显著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叶轮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的影响,显著提高了风机总成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扩压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例如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吸尘器及通风设备中。广义上,扩压器是将入流速度在其出口处降低的任意管道,其作用是使得流体的速度降低而压力增高的一种器件。现有吸尘器的扩压器在对流体进行扩压的过程中的损耗较大,容易对吸尘器中的风机总成中的动叶轮形成干扰,影响叶轮的导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扩压器损耗较大、扩压效率较低,影响吸尘器中风机总成中动叶轮的导流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压器,扩压器包括:
扩压器本体;
多个扩压叶片,多个扩压叶片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本体的圆周外壁上;
圆周外壁具有第一边缘和背向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扩压叶片处于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器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背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扩压器本体还包括外圈,外圈具有第一圆周内壁和第二圆周外壁;扩压叶片处于圆周外壁与外圈之间,扩压叶片的前缘距离第一边缘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的后缘距离第二边缘的距离,并且扩压叶片的外缘与第一圆周内壁固定连接;外圈360°包围扩压叶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的包角为30-45°,进口安装角为10-25°、出口安装角为25-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贯穿扩压器本体的轴心孔,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轴心孔处于圆形容纳槽的圆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圆形安装槽与轴心孔相互贯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的数量为奇数个或偶数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形安装槽处于第二表面的圆心位置上;第二表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均匀的处于圆形安装槽的圆周外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圈的圆周凸缘上设置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处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
或者是,外圈的圆周凸缘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处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机总成,包括:
扩压器;
动叶轮,动叶轮具有通孔和多个动叶片,多个动叶片围绕通孔周向布置在动叶轮的圆周外壁上;
动叶片具有前缘和后缘;
电机,电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的输出轴;输出轴穿过圆形安装槽、轴心孔与动叶轮的通孔连接;
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可固定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
风罩,风罩具有进气口以及朝向动叶轮的内表面和背向内表面的外表面;风罩同时套设在扩压器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动叶轮和扩压器,或者是风罩扣接在外圈的圆周凹槽上并且包裹动叶轮。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风机总成,风机总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压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能够降低高速流体进入扩压器内的损耗,从而提高整机效率。此外,该扩压器能够显著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叶轮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的影响,显著提高了风机总成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的另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扩压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所示风机总成中动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所示风机总成中风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3486425970000031
Figure BDA0003486425970000041
Figure BDA00034864259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压器,该扩压器包括扩压器本体10和多个扩压叶片20。多个扩压叶片20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103上。扩压叶片20与扩压叶片20之间形成流道。扩压器本体10和扩压叶片20为一次制成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具体是采用压铸或注塑制造而成。扩压叶片20的数量为奇数个或偶数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10个等。根据扩压叶片20工作性质的或工况的不同,扩压叶片20可以选择为前弯式叶片、后弯式叶片、径向式叶片或机翼形叶片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扩压器本体10根据所处工作介质的不同可以选择塑性材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工程塑料、铸铝等材料制成。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扩压器本体10为圆柱形结构。扩压叶片20具有内缘、前缘201、后缘202及外缘203。扩压器本体10的高度大于扩压叶片20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的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扩压器本体10的高度。扩压器本体10具有第一表面101和背向第一表面101的第二表面102。多个扩压叶片20间隔且倾斜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103上且处于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的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上。进一步的,扩压叶片20的前缘201与第一表面101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20的后缘202与第二表面102的距离。通过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扩压器损耗较大、扩压效率较低,影响吸尘器中风机总成中动叶轮的导流效率的技术问题。该扩压器能够显著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叶轮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的影响,显著提高了风机总成的性能,在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提高2.35-4.25%,总压比至少提高2.5%。
每一个扩压叶片20的内缘均与圆周外壁103固定连接。圆周外壁103具有第一边缘1031和背向第一边缘1031的第二边缘1032。进一步的,扩压叶片20处于第一边缘1031和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圆周外壁10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的包角为30-45°,进口安装角为10-25°、出口安装角为25-30°。扩压叶片20的包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35°、38°、40°、45°中的任一个。此外,扩压叶片20的进口安装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10°、18°、20°、23°或25°。扩压叶片20的出口安装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26°、28°、29°等。该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103上设置的扩压叶片20的包角为30-45°,进口安装角为10-25°、出口安装角为25-30°的结构设计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流体进入扩压器本体10内的损耗,提升扩压器的扩压效率。此外,采用此种结构设计方式能够使得扩压器本体10的入口流体与扩压叶片20的吻合性较好,不易导致大量的流体分离现象出现,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器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设置有贯穿扩压器本体10的轴心孔104。在第一表面101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105。圆形容纳槽105的直径大于轴心孔104的直径并且轴心孔104处于圆形容纳槽105的圆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表面102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106和连接杆107。连接杆107平行于轴心孔104和圆形安装槽106的轴线。连接杆107用于扩压器本体10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连接。连接杆107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等。多个连接杆107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本体1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圆形安装槽106与轴心孔104相互贯通。圆形安装槽106的直径大于轴心孔104的直径。圆形容纳槽105的直径大于圆形安装槽106的直径。轴心孔104处于圆形安装槽106的上部且靠近第一表面101。连接杆107的一端垂直的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102上且处于圆形安装槽106的外周。或者是,第二表面102上设置有插槽108,连接杆107的一端固定插入在插槽108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07相互平行且连接杆10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102上。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插槽10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07分别固定垂直的固定插入在插槽108内。插槽108的数量根据连接杆107的数量进行设置。圆形安装槽106处于第二表面102的圆心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02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109,多个凹槽109均匀的设置于圆形安装槽106的圆周外围。本实施例中,凹槽109的数量为4个。凹槽109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匹配与之连接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端面的具体形状或面积进行调整。
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风机总成包括扩压器,扩压器包括扩压器本体10、风罩40、动叶轮50及电机(图中未示出)。动叶轮50具有通孔501和多个动叶片502。动叶片502的包角的角度范围120-150°,动叶片502的进口安装角20-30°,动叶片502的出口安装角为15-4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动叶片502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等。动叶片502与动叶片502之间形成导流道,导流道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道的宽度可以等于动叶片502的高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道的宽度大于或小于动叶片502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叶轮50整体为圆锥状结构。圆锥状结构的动叶轮50能够显著增加动叶轮50前端的进流量。动叶轮50的顶部具有轴向凸出的圆柱凸台505。通孔501贯穿于圆柱凸台505。多个动叶片502围绕通孔501周向布置在动叶轮50的圆周外壁上。动叶片502具有前缘503和后缘504。在本实施例中,动叶片502的前缘503为倾斜式结构。倾斜式结构的前缘503结构增加了动叶片502前缘的长度,减少了动叶片502前缘的谐波损耗,进一步的能够较小集中在动叶轮50前端的载荷,从而进一步降低损耗提升动叶轮50的效率。
电机(图中未示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50的输出轴70,输出轴70穿过圆形安装槽106、轴心孔104与动叶轮50的通孔501连接起来从而协同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输出轴70转动继而带动动叶轮50转动。动叶轮50通过输出轴70可转动的放置在圆形容纳槽105上。输出轴70的中段位置上可转动的固定套装有轴承701。轴承70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轴承701置于扩压器本体10的圆形安装槽106内。进一步地,轴承70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选为一个。当轴承70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轴承701依次套接于输出轴70上。通过设置多个轴承701,能够显著提高动叶轮50的抗载荷能力和使用寿命。轴承701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或工作介质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滚珠轴承、滚针轴承等,当深沟球轴承具有较大的径向游隙时,具有角接触轴承的性能,可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此外,深沟球轴承的摩擦系数很小,极限转速很高,能够显著减小轴承滚轮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轴承701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设置于外圈内,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滚动体,以确保内圈和外圈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为了确保转动过程中输出轴70相对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轴承701的外圈与圆形安装槽106过盈配合,此时轴承701的外圈与扩压器本体10相对固定,当输出轴70转动时,带动轴承701的内圈相对轴承701的外圈转动,进一步带动动叶轮50转动。
风罩40为圆形结构且具有进气口401,进气口401的直径小于风罩40的开口直径。进一步的,风罩40进气口401的圆周壁面的直径到风罩40的开口端圆周壁面的直径呈逐渐增大形式。风罩40还具有朝向动叶轮50的内表面402和背向内表面402的外表面403。风罩40可拆卸地套设在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动叶轮50和扩压器本体10。内表面402可活动的与外缘203抵接。流体通过进气口401进入风罩40内后通过动叶轮50上的多个动叶片502对流体进行放射状的向外导向到扩压器本体10上,经过多个动叶片502导流后的流体通过扩压器本体10上的多个的扩压叶片20对流体进行减速从而提高流体的静压。
实施例2: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1中的风机总成。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扩压器,该扩压器具有扩压器本体10和多个扩压叶片20。多个扩压叶片20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103上。扩压器本体10和多个扩压叶片20为一体式结构。每一个扩压叶片20的内缘均与圆周外壁103固定连接。圆周外壁103具有第一边缘1031和背向第一边缘1031的第二边缘1032。在本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处于第一边缘1031和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圆周外壁103上。扩压叶片20还具有前缘201、后缘202及外缘203。扩压叶片20的包角为30-45°,优选为35°。进口安装角为10-25°,优选为25°。出口安装角为25-30°,优选为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等。根据工作性质的或工况的不同,扩压叶片20可以选择为前弯式叶片、后弯式叶片、径向式叶片或机翼形叶片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扩压器本体10根据所处工作介质的不同可以选择塑性材料制成或金属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压叶片20的高度小于扩压器本体10的高度。扩压器本体10具有第一表面101和背向第一表面101的第二表面102。在本实施例中,扩压器本体10还包括外圈30。外圈30的高度大于扩压器本体10的高度。外圈30具有第一圆周内壁301和背向第一圆周内壁301的第二圆周外壁302。扩压叶片20处于圆周外壁103和外圈30的第一圆周内壁301之间并且扩压叶片20的外缘203与第一圆周内壁301固定连接。外圈30可360°包围扩压叶片20。外圈30还具有第一外缘303和背向第一外缘303的第二外缘304。扩压叶片20的前缘201在轴向方向上低于第一外缘303,扩压叶片20的后缘202在轴向方向上高于第二外缘304。换言之,扩压叶片20的长度小于外圈30的高度。扩压叶片20的前缘201距离第一外缘303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20的后缘202距离第二外缘304的距离。采用此种结构设计的扩压器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的扩压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扩压器本体10的圆周外壁103上增设有外圈30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扩压器而言,其有益效果不但能够降低流体进入扩压器本体10内的损耗,提升扩压器的扩压效率,降低吸尘器的风机总成内的叶轮出口的流场不均匀性对扩压器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提高风机总成的性能。进一步,由于外圈30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对进入扩压叶片20之间的流体进行整流处理,进一步提高扩压器的扩压和导流效率。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扩压器在设计工况下等熵效率进一步至少提高1.35%,总压比至少提高1.5%。
在扩压器本体10为圆盘形结构。扩压器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设置有贯穿扩压器本体10的轴心孔104。在第一表面101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105。圆形容纳槽105的直径大于轴心孔104的直径并且轴心孔104处于圆形容纳槽105的圆心位置。在第二表面102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106和至少一个连接杆107。连接杆107用于扩压器本体10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的连接。连接杆107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3个、4个、5个、6个等。多个连接杆107的设置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本体10和电机(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圆形安装槽106与轴心孔104相互贯通并且圆形安装槽106的直径大于轴心孔104的直径。圆形容纳槽105的直径大于圆形安装槽106的直径。轴心孔104处于圆形安装槽106的上部且靠近第一表面101,圆形安装槽106靠近第二表面102。连接杆107的一端垂直的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102上且处于圆形安装槽106的外周。或者是,第二表面102上设置有插槽108,连接杆107的一端固定插入在插槽内108。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0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07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安装在第二表面102上。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插槽10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07分别固定垂直的固定插入在插槽108内。插槽108的数量根据连接杆107的数量进行设置。圆形安装槽106处于第二表面102的圆心位置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02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109,多个凹槽109均匀的处于圆形安装槽106的圆周外围。凹槽109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匹配与之连接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端面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09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二表面102上。四个凹槽109能够显著较小风机总成的长度,缩小风机总成的体积。进一步的,能够保证扩压器与电机(图中未示出)之间的连接牢靠度。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为了便于扩压器本体10与风机总成的风罩40进行连接,在外圈30的第一外缘303上设置有圆周凹槽305。圆周凹槽305处于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101。或者是,外圈30的第一外缘303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处于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之间并且靠近第一表面101。圆周凹槽305或外螺纹地设置能够显著提高扩压器本体10与风罩40之间地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扩压效率。
如图6所示,公开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扩压器应用于风机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该风机总具有扩压器本体10、风罩40、动叶轮50及电机(图中未示出)。动叶轮50具有通孔501和多个动叶片502,多个动叶片502围绕通孔501周向布置在动叶轮50的圆周外壁上。动叶片502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动叶片502的数量为7个、9个或11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动叶轮50具有圆锥结构的空腔506。在空腔506内轴向设置有套杆507。通孔501贯穿于套杆507。动叶轮50可转动地的置于圆形容纳槽105上。空心结构动叶轮50能够减轻动叶轮50的重量。动叶片502的具有前缘503和后缘504。动叶片502的前缘503为倾斜式结构。倾斜式结构的前缘503能够进一降低损耗,提升动叶轮的效率。同样,动叶片502包角的角度范围120-150°,优选为150°。动叶片502的进口安装角20-30°,优选为28°。动叶片502的出口安装角为15-40°,优选为38°。经过计算将动叶片502的包角设置为150°,进口安装角设置为28°,出口安装角38°能够将动叶轮50的效率提高5-8%。
如图8所示,风罩40具有进气口401。进气口401的直径小于风罩40的开口直径。进一步的,风罩40进气口401的圆周壁面的直径到风罩40的开口端圆周壁面的直径呈逐渐增大形式。风罩40还具有朝向动叶轮50的内表面402和背向内表面402的外表面403。内表面402与动叶片502的外缘不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风罩40的开口处的内表面402上设置有圆周卡槽404或内螺纹。风罩40通过圆周卡槽404或内螺纹套设在外圈30的圆周凹槽305上以包裹动叶轮50。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提高了风罩40与扩压器本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便于拆卸。此外,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风机总成整体的抗震性能。
电机(图中未示出)包括连接于动叶轮50的输出轴70。输出轴70穿过圆形安装槽106、轴心孔104与动叶轮50上的通孔501连接。输出轴70的中段位置上可转动的固定套装有轴承701。轴承701可拆卸地置于扩压器本体10的圆形安装槽106内。轴承701包括外圈和内圈,内圈设置于外圈内,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滚动体,以确保内圈和外圈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为了确保转动过程中输出轴70相对于外圈发生相对转动,轴承701的外圈与圆形安装槽106过盈配合,此时轴承701的外圈与扩压器本体10相对固定,当输出轴70转动时,带动轴承701的内圈转动,进一步带动动叶轮50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输出轴70带动动叶轮50转动。流体通过进气口401进入风罩40内后通过动叶轮50上的多个动叶片502对流体进行放射状的向外导向到扩压器本体10内。经过多个动叶片502导流后的流体通过扩压器本体10上的多个的扩压叶片20和外圈30之间的流道对流体进行减速从而提高流体的静压,经过减速增加后的流体通过流道的出口排出。
实施例4: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实施例2中的风机总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包括:
扩压器本体;
多个扩压叶片,所述多个扩压叶片间隔的周向布置在所述扩压器本体的圆周外壁上;
所述圆周外壁具有第一边缘和背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所述扩压叶片处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和背向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扩压器本体还包括外圈,所述外圈具有第一圆周内壁和第二圆周外壁;所述扩压叶片处于所述圆周外壁与所述外圈之间,扩压叶片的前缘距离第一边缘的距离等于扩压叶片的后缘距离第二边缘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叶片的包角为30-45°,进口安装角为10-25°、出口安装角为25-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扩压器本体的轴心孔,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圆形容纳槽,所述轴心孔处于所述圆形容纳槽的圆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所述圆形安装槽与所述轴心孔相互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安装槽处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心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均匀的处于所述圆形安装槽的圆周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圆周凸缘上设置有圆周凹槽,所述圆周凹槽处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且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或者,所述外圈的圆周凸缘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处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且靠近所述第一表面。
9.一种风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扩压器;
动叶轮,所述动叶轮具有通孔和多个动叶片,多个所述动叶片围绕所述通孔周向布置在所述动叶轮的圆周外壁上;
所述动叶片具有前缘和后缘;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连接于所述动叶轮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扩压器的圆形安装槽、所述扩压器的轴心孔与所述动叶轮的通孔连接;
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可固定安装在所述圆形安装槽内;
风罩,所述风罩具有进气口以及朝向所述动叶轮的内表面和背向所述内表面的外表面;所述风罩同时套设在所述扩压器的圆周外部并且包裹所述动叶轮和所述扩压器,或者是所述风罩扣接在所述扩压器的外圈的圆周凹槽上并且包裹所述动叶轮。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总成。
CN202220196174.X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Active CN217462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174.XU CN21746266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174.XU CN21746266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2663U true CN217462663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3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6174.XU Active CN21746266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26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837A (zh) * 2022-01-24 2022-04-29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837A (zh) * 2022-01-24 2022-04-29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95197A (en) Centrifugal fluid machine
CN100443730C (zh) 压缩机
CN217682449U (zh)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7462649U (zh) 可减少动叶片表面二次流的叶轮、风机总成及吸尘器
CN114278576B (zh) 一体的防止叶轮沉积的水泵
CN110513304B (zh) 离心风机和吸尘器
JP5029024B2 (ja) 遠心圧縮機
CN110374900B (zh) 一种具有正弦型子午流道的混流风机
CN217462663U (zh)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EP0602007B1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an impeller and diffuser
CN105275834A (zh) 一种低速多级垂直剖分筒型结构的三元流离心鼓风机
CN216842360U (zh) 具有斜切式前缘动叶片的叶轮、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6812275U (zh)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658684A (zh)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321004A (zh) 具有斜切式前缘动叶片的叶轮、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114412837A (zh) 一种扩压器、带有该扩压器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7421631U (zh)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CN214617192U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离心风轮以及离心风机
CN114412832A (zh) 可减少动叶片表面二次流的叶轮、风机总成及吸尘器
CN114412831A (zh) 一种叶轮、带有该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CN219672892U (zh) 一种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
CN215860960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CN217152402U (zh) 一种多级叶轮结构及深井泵
CN220286035U (zh) 改进的半开式离心叶轮及应用这种叶轮的汽车空调风机
CN21339284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