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442U -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 Google Patents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2442U
CN217682442U CN202221816866.6U CN202221816866U CN217682442U CN 217682442 U CN217682442 U CN 217682442U CN 202221816866 U CN202221816866 U CN 202221816866U CN 217682442 U CN217682442 U CN 21768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over plate
rib
front cov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68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必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68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2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叶轮包括:轮毂、后盖板、前盖板、叶片和前盖筋条。前盖板的前表面设有前盖筋条,前盖筋条沿叶轮径向延伸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使叶轮在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大的扬程。而且前盖筋条有利于促进叶轮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偏磨几率,降低因偏磨导致的性能降低和损坏风险,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背景技术
洗涤泵是洗碗机等洗涤器具的核心部件。以洗碗机为例,洗碗机由电力驱动,以水或混合洗涤液为主要介质,洗涤和烘干碗盘杯勺等家用餐具,并且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就可安全操作。在解放双手、节能环保、洗涤除菌等方面,洗碗机有着巨大优势。
洗涤泵是整个洗碗机内循环水路的主要动力来源,洗涤泵的性能指标和能效水平直接影响洗碗机的洗涤效率、能耗、振动噪声等直观感受。
洗涤泵中为流体介质提供动力的是叶轮部件,叶轮部件产生的扬程和运转效率直接影响洗涤泵的性能指标。在洗涤泵中能安装叶轮部件的空间有限,所以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叶轮产生尽量大的扬程。
由于叶轮部件的出口压力较高,进口压力较低,二者之间的压差使流体介质由叶轮部件出口,通过叶轮前端与泵体前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回流至叶轮部件的进口。由环形间隙流回的回流与进口处的主流汇合,再次经叶轮部件驱动而流到叶轮部件的出口处,出口处仍会有部分流体介质因进出口压差的存在而从上述环形间隙回流。
显然,这种回流的存在不仅导致能量的耗散,洗涤泵容积损失较大,容积效率较低,影响扬程。同时因回流是由叶轮部件进出口压差产生的,叶轮在周向不同位置处进出口压差会有所变化,同一位置处进出口压差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导致叶轮部件的整体受力不平衡。严重时洗涤泵运行中叶轮甚至会在旋转时产生偏心,造成局部磨损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涤泵的叶轮,所述叶轮在旋转时能够减少流体介质的回流,从而减少叶轮的容积损失,增加洗涤泵的扬程,减少叶轮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还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叶轮的洗涤泵。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洗涤泵的洗涤电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的叶轮,包括:轮毂;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连接所述轮毂;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为环形且环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设置,所述前盖板位于所述后盖板的前侧,所述前盖板的内边缘环绕部分形成为所述叶轮的中心进口,所述前盖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所述叶轮的周向出口;叶片,所述叶片连接在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前盖筋条,所述前盖筋条设在所述前盖板的前表面上,所述前盖筋条沿所述叶轮径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的叶轮,通过在前盖板的前表面设置前盖筋条,且前盖筋条沿叶轮的径向延伸设置,一方面阻止了流体介质在前盖板前侧回流导致的泄漏损失,另一方面前盖筋条能对前侧流体介质做功。因此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使叶轮在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大的扬程。而且前盖筋条有利于促进叶轮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偏磨几率,降低因偏磨导致的性能降低和损坏风险,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盖筋条与所述轮毂的轴线相垂直,或者所述前盖筋条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螺旋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包括:前端管,所述前端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端管的前端管口为所述中心进口;变径管,所述变径管的前端连接所述前端管的后端,所述变径管的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锥环板,所述锥环板正对所述后盖板设置,所述锥环板的内边缘连接所述变径管后端,所述锥环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之间为所述周向出口,且在由内到外的方向上所述锥环板与所述后盖板之间距离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周向出口形成为缩口。
具体地,所述前盖筋条位于所述锥环板的前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还包括:后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设在所述后盖板的后表面上,所述后盖筋条沿所述叶轮径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筋条与所述轮毂的轴线相垂直,或者所述后盖筋条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螺旋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轮毂与所述后盖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盖筋条的一端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平齐,所述后盖筋条连接所述轮毂且沿远离所述中心进口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叶片沿周向间隔开分布,所述前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均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叶片数量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包括:泵壳组件,所述泵壳组件内形成叶轮容腔;叶轮,所述叶轮为上述实施例所述叶轮,所述叶轮设在所述叶轮容腔内;其中,所述叶轮容腔的内壁面包括轮后壁面和轮前壁面,所述轮后壁面位于所述后盖板的后侧且与所述后盖板相间隔,所述轮前壁面位于所述前盖板的前侧且与所述前盖筋条相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通过在叶轮的前表面设置前盖筋条,且前盖筋条沿叶轮的径向延伸设置,一方面阻止了流体介质在前侧回流导致的泄漏损失,另一方面前盖筋条能对前侧流体介质做功。因此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产生较大的扬程。而且前盖筋条有利于促进叶轮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偏磨几率,降低因偏磨导致的性能降低和损坏风险,延长洗涤泵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前盖筋条与所述轮前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3mm。
进一步地,当所述叶轮还包括后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设在所述后盖板的后表面上,所述轮后壁面与所述后盖筋条间隔开,所述后盖筋条与所述轮后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 1-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洗涤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通过设置上述洗涤泵,洗涤泵的容积效率高,排水压力大,扬程足,可以产生较强的洗涤效果。而且前盖筋条有利于促进叶轮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偏磨几率,延长洗涤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洗涤电器的洗涤效果也可以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一种设有洗涤泵的洗涤电器。
附图标记:
叶轮300、中心进口301、周向出口302、
轮毂310、
后盖板320、
前盖板330、前端管331、变径管332、锥环板333、
叶片340、前盖筋条350、后盖筋条360、
泵壳组件400、轮后壁面f1、轮前壁面f2、进水导引管壁f3、叶轮容腔V1、
前盖筋条与轮前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d1、后盖筋条与轮后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d2、轮前间隙c1、轮后间隙c2、装配孔409、
回流方向p1、前盖筋条驱动的流动方向p2、
洗涤泵1000、传动轴110、洗涤电器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的叶轮3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的叶轮300,包括:轮毂310、后盖板320、前盖板330和叶片340,叶片340连接在前盖板330和后盖板320之间。
后盖板320连接轮毂310,前盖板330位于后盖板320的前侧。前盖板330为环形且环绕轮毂310的轴线L设置,前盖板330的内边缘环绕区域为叶轮300的中心进口301,前盖板330的外边缘与后盖板320的外边缘之间形成叶轮300的周向出口30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轮毂10的轴线L为叶轮300的轴线,本文中提及的内外方向是指在叶轮300的径向上,靠近轴线L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轴线L的方向为向外。本文中提及的各盖板的内边缘指的是靠近轴线L的边缘,各盖板的外边缘指的是远离轴线L的边缘。
在本申请中为方便说明叶轮300的形状,描述叶轮300的结构特征时,以叶轮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中心进口301位于前端作为叶轮300的参考方位来描述的,在此参考方位下,叶轮300上位于前侧的盖板为前盖板330,位于后侧的盖板为后盖板320,本文提及的“前表面”、“后表面”也是以参考方位进行限定的。当然,在实际产品的装配使用时,叶轮300的方向是可根据产品需要而调整的,当叶轮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或者沿其他方向设置时,叶轮300各部分结构的位置关系在参考方位下仍是对应的,因此下文中均以参考方位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中叶轮300通过轮毂310连接洗涤泵1000的驱动件(如电动机),驱动件通过轮毂310带动整个叶轮300绕轴线L转动。叶轮300转动时叶片340推动叶轮300 内的流体介质绕轴线L转动,使流体介质受到离心作用并沿径向由内向外甩动。由于叶轮300的中心进口301位于叶轮300的径向内端,叶轮300的周向出口302位于叶轮300 的径向外端,因此叶轮300旋转后,中心进口301处压力下降并吸入更多流体介质,且周向出口302处压力上升从而向外排出流体介质。
由于流体介质的连续特性,叶轮300前侧的流体介质被连续从中心进口301吸入叶轮300中,且流体介质被连续从周向出口3功02排出,排出的流体介质获得了速度能和压力能,叶轮300对流体介质进行了做功,使设置该叶轮300的洗涤泵1000具有一定扬程。这里,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介质从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本申请的这种洗涤泵1000的扬程增量,主要体积在压力能增量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中心进口301处压力下降,而周向出口302处压力上升,二者之间的压差会使流体介质由周向出口302从前盖板330的前侧朝向中心进口301处流动,形成不必要的回流,回流方向如图2中p1所示。
为方便理解,这里参考图5中叶轮300在洗涤泵1000中的结构进一步描述。在图5中,叶轮300位于泵壳组件400内,泵壳组件400的内壁面中轮前壁面f2位于叶轮300 的前侧。为避免叶轮300转动时刮蹭到轮前壁面f2,通常会让前盖板330的前表面与轮前壁面f2间隔开,形成轮前间隙c1。通常情况下,轮前间隙c1也是环形间隔,当周向出口302处压力高于中心进口301处时,周向出口302排出的部分流体介质可能会沿轮前间隙c1流回中心进口301。
现有技术中为缓解回流问题,通常是通过减小轮前间隙c1来实现,例如减少前盖板 330整个前表面与轮前壁面f2之间距离,又或者在前盖板330的前表面上设置环形筋,该环形筋为与轴线L同轴的圆环形。但上述两种方案本质相同,只是减小了叶轮300前侧或者前侧局部与轮前壁面f2之间距离,并不能完全阻断回流,回流的存在对叶轮300 产生冲击力,损耗做功能量。而且如果叶轮300前侧与轮前壁面f2过近,即使没有回流,正常运转下叶轮300也会因水流冲击叶轮300相对其轴线L会产生小幅度的偏斜,导致叶轮300与泵壳组件400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也会导致过多能量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方案中提出,叶轮300还包括前盖筋条350,前盖筋条350设在前盖板330的前表面上,前盖筋条350沿叶轮300径向延伸设置。
由于前盖筋条350不再是圆环形,当叶轮300转动时,前盖筋条350推动轮前间隙c1内的流体介质绕轴线L转动,使流体介质受到离心作用并沿径向由内向外甩动。轮前间隙c1内在前盖筋条350径向内端处压力下降并吸入更多流体介质,且前盖筋条350 径向外端处压力上升从而向外排出流体介质,流动方向如图2中p2所示。由于流体介质的连续特性,叶轮300前侧的流体介质也会被连续吸入轮前间隙c1中,且流体介质被连续从轮前间隙c1的外端排出,排出的流体介质也获得了速度能和压力能。这部分流体介质所带的能量转化为水头,和周向出口302排出流体介质汇合,增加了叶轮300 的有效扬程。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前盖筋条350的设置,一方面阻止了轮前间隙c1内回流(如图2中箭头p1所示)导致的泄漏损失,减少了做功损耗;另一方面前盖筋条350能对轮前间隙c1内流体介质做功。因此前盖筋条350的设置,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 1000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使叶轮300在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大的扬程。
另外,当叶轮300上设置前盖筋条350,叶轮300转动时前盖板330前后表面的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前后表面流体介质在流动时会对叶轮300产生向后的压力,降低了叶轮300向前贴到轮前壁面f2的几率。
实用新型人团队将多种类型的叶轮300应用在洗涤泵1000中进行了比较实验,各种类型叶轮300下,当设置前盖筋条350时相对于未设前盖筋条350,洗涤泵1000的排水压力都有所提升。有的类型的叶轮300上,设置前盖筋条350使洗涤泵1000的排水压力提升比较明显,甚至可以达到未设前盖筋条350时的2.5倍,可获得更好的洗涤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未设前盖筋条350时轮前间隙c1处回流的产生较随机,因此在周向上回流分布并不均匀,容易使叶轮300受力不平衡。而本申请通过设置前盖筋条350,叶轮300转动时前盖筋条350带动轮前间隙c1内流体介质转动,有前盖筋条350的搅动相对于无搅动时流体介质在周向上分布更均衡,从而轮前间隙c1内流体介质对叶轮 300的作用力在周向上也更加均衡,减小了叶轮300运转时轴线偏斜的几率。
由此,本申请方案还有利于促进叶轮300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300偏磨几率,降低因偏磨导致的性能降低和损坏风险,延长了叶轮30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方案中,前盖筋条350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曲线形。
当前盖筋条350为直线形时,前盖筋条350与轮毂310的轴线L的相对关系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垂直设置或者交错设置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盖筋条 350与轮毂310的轴线L相垂直,这样不仅前盖筋条350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而且前盖筋条350沿径向设置,限定出的流动路径较短。也有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前盖筋条350 绕轮毂310的轴线L螺旋延伸设置,也可以有效驱动流体介质流动。
当叶轮300的叶片340也螺旋设置时,前盖筋条350与叶片340的螺旋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这里不作限制。
可选地,前盖筋条350一体形成在前盖板330,可以减少加工工序,而且前盖筋条350与前盖板330连接处结构强度大,可以承受较大弯矩,不易折断。当前盖筋条350 与前盖板330一体成型时,二者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或者在加工前盖板330时可以在前盖板330上冲压形成上述前盖筋条350,这里不作限制。当然,本申请方案不排除,前盖筋条35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前盖板33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前盖板330包括:前端管331、变径管332和锥环板333。前端管33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端管331的前端管口为中心进口301。变径管332的前端连接前端管331的后端,变径管332的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锥环板 333正对后盖板320设置,锥环板333的内边缘连接变径管332后端,锥环板333的外边缘与后盖板320的外边缘之间为周向出口302。
前盖板330在前端为管状,如前端管331可以为圆管。这样在装配时有利于控制前盖板330在前端与泵壳组件40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以图5中为例,泵壳组件400的内壁面包括进水导引管壁f3,进水导引管壁f3为管形壁,前端管331插在进水导引管壁f3形成的管道内。这样,前端管331的外周面与进水导引管壁f3之间的间隙也属于轮前间隙c1。如此设置,当有流体介质流入轮前间隙c1进口处,进水导引管壁f3、前端管331的形状可以导引流体介质沿轴向流动,减少了在进入轮前间隙c1时产生过大的扰流。前端管331呈管状也同样如此,前端管331的形状可以导引流体介质沿轴向流动,减少了在进入中心进口301时产生过大的扰流。
另外,前端管331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叶轮300前侧表面与泵壳组件400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尺寸。在合理的间隙尺寸下,流体介质进入轮前间隙c1后,通过流体介质的表面张力对叶轮300的前表面产生压力。
锥环板333的形状更加接近于板体,这样方便与后盖板320配合来限定周向出口302,让周向出口302形成在叶轮300的外周面上,使流体介质可以沿周向排出,排出时流体介质对叶轮300整体作用力在周向上均衡。
变径管332的设置在于,它是前端管331和锥环板33之间的过渡结构。通过将变径管332的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变径管332可以导引流体介质更加顺畅地流动,减小流体介质在换向时产生的扰动,降低流动阻力和功耗。
具体地,在由内到外的方向上锥环板333与后盖板320之间距离逐渐减小以使周向出口302形成为缩口。这样流动介质在流向周向出口302时,由于提升流速,流体介质所带的能量可以转化出更大水头。
进一步地,前端管331、变径管332和锥环板333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前端管331、变径管332和锥环板333在连接处结构强度大,内应力相对较低,承压能力强,不易折断、泄漏等。
具体地,前端管331为圆管,变径管332的横截面为圆形,锥环板333的横截面也是圆形。这里的横截面,指的是与轴线L相垂直方向的截面。这样设置在前盖板330在周向上各处对流动介质的导引、分布均衡,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叶轮300转动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盖筋条350位于锥环板333的前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前盖筋条350位于轮前间隙c1内,轮前间隙c1的高度一般需要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因此前盖筋条350的高度非常有限。这里高度指的是在垂直于前盖板330 的方向上的尺寸。通过将前盖筋条350设置在锥环板333的前表面上,有利于通过增加前盖筋条350的轴向尺寸,使前盖筋条350能够充分发挥驱动作用。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前盖筋条350的径向外端与前盖板330的外边缘平齐,即前盖筋条350的径向外端伸到了周向出口302处,使轮前间隙c1内的流动介质在与叶轮300内的流动介质汇流前仍被做功。
进一步地,前盖筋条350的径向内端邻近变径管332设置,这样使前盖筋条350径向尺寸足够长,做功能力足。另外,前盖筋条350的径向内端靠近变径管332,可以让流入轮前间隙c1的流动介质尽早分流至前盖筋条350两侧,降低回流可能性。
在本申请中,叶片340为多个且多个叶片340沿周向间隔开分布,这样叶轮300内部对流动介质的做功能力强,单个叶片340受力减小,不易弯折,使用寿命长。本申请中叶片34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已公开的叶片结构,这里对于叶片340的叶型、数量均不做限制。
具体地,前盖筋条350也为多个,多个前盖筋条350沿周向间隔开分布,这样叶轮300前侧对流动介质的做功能力也较强,单个前盖筋条350受力减小,不易弯折,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前盖筋条350与叶片340数量相等,这样有利于让叶轮300内部与前侧受力更加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板320的后表面上设有后盖筋条360,后盖筋条360沿叶轮300径向延伸设置。后盖筋条36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叶轮300的受力均衡性。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叶轮300位于泵壳组件400内,泵壳组件400的内壁面中轮后壁面f1位于叶轮300的后侧。为避免叶轮300转动时刮蹭到轮后壁面f1,通常会让后盖板320的后表面与轮后壁面f1间隔开,形成轮后间隙c2。通常情况下,轮后间隙c2也是环形间隔,轮后间隙c2在径向外端处压力大于径向内端处压力,周向出口302 排出的部分流体介质可能会沿轮后间隙c2向中心流动。
这里,通常洗涤泵1000的驱动件通过传动轴110连接轮毂310。轮后壁面f1上设置装配孔409,传动轴110位于装配孔409处并位于轮后间隙c2的径向中心处。
由于后盖筋条360不再是圆环形,当叶轮300转动时,后盖筋条360推动轮后间隙c2内的流体介质绕轴线L转动,使流体介质受到离心作用并沿径向由内向外甩动。轮后间隙c2内在后盖筋条360径向内端处压力下降并吸入更多流体介质,且后盖筋条360 径向外端处压力上升从而沿径向向外排出流体介质,排出的流体介质也获得了速度能和压力能。这部分流体介质所带的能量也能转化为水头,和周向出口302排出流体介质汇合,增加了叶轮300的有效扬程。也就是说本申请中后盖筋条360的设置,一方面阻止了轮后间隙c2内回流导致的泄漏损失,减少了做功损耗;另一方面后盖筋条360能对轮后间隙c2内流体介质做功。因此后盖筋条360的设置,也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1000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使叶轮300在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大的扬程。
当叶轮300上设置后盖筋条360,轮后间隙c2内流体介质在流动时会对叶轮300产生向前的托力,降低了叶轮300向后贴到轮后壁面f1的几率。促进叶轮300的受力在周向上均衡,降低叶轮300偏磨几率。
还有,泵壳组件400上装配传动轴110时,需要在装配孔409处设置密封结构,装配孔409内也可能会填有润滑油等材料。通过设置后盖筋条360使轮后间隙c2的径向内端压力低于径向外端,减小了流动介质向装配孔409内挤压导致泄漏的问题,也减少了污染情况。
本申请方案中,后盖筋条360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曲线形。
当后盖筋条360为直线形时,后盖筋条360与轮毂310的轴线L的相对关系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垂直设置或者交错设置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后盖筋条 360与轮毂310的轴线L相垂直,这样不仅后盖筋条360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而且后盖筋条360沿径向设置,限定出的流动路径较短。也有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后盖筋条360 绕轮毂310的轴线L螺旋延伸设置,也可以有效驱动流体介质流动。
当叶轮300的叶片340也螺旋设置时,后盖筋条360与叶片340的螺旋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这里不作限制。
可选地,后盖筋条360一体形成在后盖板320,可以减少加工工序,而且后盖筋条360与后盖板320连接处结构强度大,可以承受较大弯矩,不易折断。当后盖筋条360 与后盖板320一体成型时,二者可以通过压铸一体成型,或者在加工后盖板320时可以在后盖板320上冲压形成上述后盖筋条360,这里不作限制。当然,本申请方案不排除,后盖筋条36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后盖板320上。
进一步地,后盖板320和轮毂310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后盖板320和轮毂310在连接处结构强度大,抗扭矩性能高。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后盖筋条360的一端与后盖板320的外边缘平齐,即后盖筋条360的径向外端伸到了周向出口302处,使轮后间隙c2内的流动介质在与叶轮300内的流动介质汇流前仍被做功。
进一步地,后盖筋条360的另一端连接轮毂310,且后盖筋条360的径向内端沿远离中心进口301的方向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泵壳组件400内会空出一定空间安置轮毂 310,因此后盖筋条360与轮毂310相连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在本申请中,前盖筋条350、后盖筋条360的设置,还能增加结构强度。
在本申请中,后盖筋条360为多个,多个后盖筋条360沿周向间隔开分布,这样叶轮300后侧对流动介质的做功能力也较强,单个后盖筋条360受力减小,不易弯折,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后盖筋条360与叶片340数量相等,这样有利于让叶轮300内部与后侧受力更加均衡。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1000。
如图5所示,洗涤泵1000包括:泵壳组件400和叶轮300。泵壳组件400内形成叶轮容腔V1,叶轮300设在叶轮容腔V1内,叶轮300为上述实施例的叶轮300,这里对叶轮300的结构不再赘述。
具体地,叶轮容腔V1的内壁面包括轮后壁面f1和轮前壁面f2,轮后壁面f1位于后盖板320的后侧且与后盖板320间隔开设置,后盖板320的后表面与轮后壁面f1之间形成轮后间隙c2。轮前壁面f2为环形且环绕轮毂310的轴线L设置,轮前壁面f2位于前盖板330的前侧且与前盖筋条350间隔开设置,前盖板330的前表面与轮前壁面f2 之间为轮前间隙c1。
轮前间隙c1、轮后间隙c2的设置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避免叶轮300与叶轮容腔V1的内壁面接触,为叶轮300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作业空间。也可以减少叶轮300的磨损,延长叶轮300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泵1000,通过在叶轮300的前表面设置前盖筋条350,且前盖筋条350沿叶轮300的径向延伸设置,一方面阻止了流体介质在前侧回流导致的泄漏损失,另一方面前盖筋条350能对前侧流体介质做功。因此可以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洗涤泵1000的容积效率,增加排水压力,产生较大的扬程。而且前盖筋条350有利于促进叶轮300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300偏磨几率,降低因偏磨导致的性能降低和损坏风险,延长洗涤泵10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前盖筋条350与轮前壁面f2之间的轴向距离d1为 1-3mm,合理的间隙可以避免前盖筋条350刮碰轮前壁面f2。可以理解的是,前盖筋条 350与轮前壁面f2之间的轴向距离d1如此设置,使轮前间隙c1内流动速度较快,流动介质表面张力可以发挥较强的承托力,维持较强的力平衡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板320的后表面上设有后盖筋条360,轮后壁面f1与后盖筋条360间隔开设置。后盖筋条360与轮后壁面f1之间的轴向距离d2为1-3mm,合理的间隙可以避免后盖筋条360刮碰轮后壁面f1,同时也可以维持较张的力平衡效果。
进一步地,洗涤泵1000工作时由电动机直联带动叶轮300高速旋转,转速高,水头大,洗涤效果强。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A。
洗涤电器A内设有洗涤泵,洗涤泵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洗涤泵1000,这里对洗涤泵1000的结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电器A,通过设置上述洗涤泵1000,洗涤泵1000的容积效率高,排水压力大,扬程足,可以产生较强的洗涤效果。而且前盖筋条350有利于促进叶轮300的受力均衡,降低叶轮300偏磨几率,延长洗涤泵1000的使用寿命,因此洗涤电器A的洗涤效果也可以加强。
具体地,洗涤电器A可以为洗碗机,也可以为洗衣机等,还可以为其他需要设置洗涤泵1000的装置,这里不作限制。洗涤电器A整体洗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
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连接所述轮毂;
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为环形且环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设置,所述前盖板位于所述后盖板的前侧,所述前盖板的内边缘环绕部分形成为所述叶轮的中心进口,所述前盖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之间形成所述叶轮的周向出口;
叶片,所述叶片连接在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
前盖筋条,所述前盖筋条设在所述前盖板的前表面上,所述前盖筋条沿所述叶轮径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筋条与所述轮毂的轴线相垂直,或者所述前盖筋条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螺旋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包括:
前端管,所述前端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前端管的前端管口为所述中心进口;
变径管,所述变径管的前端连接所述前端管的后端,所述变径管的直径由前到后逐渐增大;
锥环板,所述锥环板正对所述后盖板设置,所述锥环板的内边缘连接所述变径管后端,所述锥环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之间为所述周向出口,且在由内到外的方向上所述锥环板与所述后盖板之间距离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周向出口形成为缩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筋条位于所述锥环板的前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设在所述后盖板的后表面上,所述后盖筋条沿所述叶轮径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筋条与所述轮毂的轴线相垂直,或者所述后盖筋条绕所述轮毂的轴线螺旋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与所述后盖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盖筋条的一端与所述后盖板的外边缘平齐,所述后盖筋条连接所述轮毂且沿远离所述中心进口的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叶片沿周向间隔开分布,所述前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均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叶片数量相等。
9.一种洗涤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壳组件,所述泵壳组件内形成叶轮容腔;
叶轮,所述叶轮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泵的叶轮,所述叶轮设在所述叶轮容腔内;其中,
所述叶轮容腔的内壁面包括轮后壁面和轮前壁面,所述轮后壁面位于所述后盖板的后侧且与所述后盖板相间隔,所述轮前壁面位于所述前盖板的前侧且与所述前盖筋条相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筋条与所述轮前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3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叶轮还包括后盖筋条,所述后盖筋条设在所述后盖板的后表面上,所述轮后壁面与所述后盖筋条间隔开,所述后盖筋条与所述轮后壁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为1-3mm。
12.一种洗涤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洗涤泵。
CN202221816866.6U 2022-07-13 2022-07-13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Active CN21768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6866.6U CN217682442U (zh) 2022-07-13 2022-07-13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6866.6U CN217682442U (zh) 2022-07-13 2022-07-13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2442U true CN217682442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6866.6U Active CN217682442U (zh) 2022-07-13 2022-07-13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2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9641A (en) Apparatus for fluidizing, degassing and pumping a suspension of fibrous cellulose material
US5039320A (en) Apparatus for fluidizing, degassing and pumping a suspension of fibrous cellulose material
EP2638944B1 (en) An apparatus for the cleaning of crankcase gas
CN110367850B (zh) 一种果蔬清洗机
CN109973421B (zh) 用于清洗机的水泵叶轮及其应用
CN217682442U (zh)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N214617192U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离心风轮以及离心风机
CN117432653A (zh) 叶轮、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N201310493Y (zh) 改进结构的冲压焊接离心泵
CN217873434U (zh) 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N101749275B (zh) 改进结构的冲压焊接离心泵
CN105317729A (zh) 滑动轴承和多级离心泵
CN209952664U (zh) 推进式搅拌叶轮泵
CN210106238U (zh) 具有平衡孔的排水叶轮
CN218376919U (zh) 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N219795670U (zh) 一种泵用密封件冷却结构
CN220956154U (zh) 一种加长流道的高效率离心泵叶轮及离心泵
CN221170101U (zh) 一种三元流叶轮
CN117905700A (zh) 洗涤泵及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CN215633957U (zh) 一种增强塑料叶轮
CN217682441U (zh) 导流扩压结构及具有其的洗涤泵、洗涤电器
CN218467848U (zh) 一种螺旋离心叶轮长轴泵
CN218118114U (zh) 一种半开式叶轮离心泵
CN112431791A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离心风轮以及离心风机
CN219159268U (zh) 强制循环轴流泵抗气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