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205U - 隔膜泵 - Google Patents
隔膜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82205U CN217682205U CN202221999065.8U CN202221999065U CN217682205U CN 217682205 U CN217682205 U CN 217682205U CN 202221999065 U CN202221999065 U CN 202221999065U CN 217682205 U CN217682205 U CN 2176822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phragm
- water outlet
- water inlet
- chambe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膜泵,属于隔膜泵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结构内包括两套泵结构,外形体积紧凑,增大了隔膜泵的流量,相比传统的单隔膜泵,其流量可增加一倍。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螺钉将第一/第二隔膜室的中心、第一/第二膜片的中心与隔膜支架的相应位置固定,在第一/第二工作腔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的相应部分由于被第一/第二连接螺钉固定,受第一/第二连接螺钉的约束而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不会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隔膜支架即使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依靠膜片的来回鼓动而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液体,现有技术的隔膜泵的隔膜室下方设置膜片,膜片下方设置隔膜支架,隔膜室与膜片之间形成工作腔。电机通过偏心摆动机构与膜片连接,在电机和偏心摆动机构的带动下,膜片来回鼓动,周期性的改变工作腔的容积。当工作腔的容积变大时,工作腔内为低压,工作腔从进水腔内吸入液体;当工作腔的容积变小时,工作腔内为高压,工作腔向出水腔内排出液体,从而实现液体的单向泵送。隔膜泵工作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工作腔各自独立工作,各个工作腔的在同一时间的工作状态不同,同一时间内有的工作腔为高压,有的为低压。
为保证工作腔正常工作,防止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需要对工作腔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隔膜室与隔膜支架互相挤压配合,使得隔膜室的底部挤压在膜片上,从而将工作腔密封。并且,为防止各个工作腔的不同压力状态的互相影响,也需要将各个工作腔互相密封隔离。现有技术中,也是通过隔膜室与隔膜支架互相挤压配合的方式,使得位于隔膜室底部的多个工作腔之间的间隔结构挤压在膜片上,实现各个工作腔的互相密封隔离。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隔膜室和隔膜支架挤压密封的方式导致隔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较差:膜片被隔膜室和隔膜支架挤压配合密封,隔膜泵工作时,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较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隔膜支架在工作腔的压力下容易出现变形。隔膜支架变形后,就会导致膜片本该被隔膜室挤压密封的位置的不能够被密封,即膜片与隔膜室挤压密封的位置松动或出现缝隙,进而造成工作腔不能有效密封。
工作腔不能有效密封不仅会导致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而且膜片与隔膜室之间的缝隙会造成各工作腔连通渗漏,当各工作腔连通渗漏时,各个工作腔的不同状态的压力会互相中和平衡,导致本该高压的工作腔压力降低,本该低压的工作腔压力升高,降低了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另外,现有技术隔膜泵的流量普遍不高,为实现大流量的隔膜泵,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点:1、使用大功率电机,提高电机扭矩和转速,2、加大隔膜泵体的工作腔,3、增加偏心轮的偏心角度,以此提高工作腔的压缩和扩张行程量。
但是上述增加隔膜泵流量的方式带来的弊端就是膜片工作时的受力情况大大恶化,往往造成膜片的过早撕裂,造成水泵的报废。国家标准要求该类泵的寿命不能低于2000小时,但是国内目前采用上述方式使得隔膜泵的使用寿命均不超过1000小时,而且受成本限制,普遍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膜泵,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隔膜泵的流量,并提高了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膜泵,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一摆动架、第二摆动架、一体结构的隔膜支架、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一体结构的流体室、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其中:
所述流体室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流体室下部开设有沿着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液体输送方向从前向后并排设置并且向下方开口的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从下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一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二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二进水腔分别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分别连通;
所述第一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一工作腔槽体,所述第二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二工作腔槽体,相邻第一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结构,相邻第二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结构;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下方,一个第一工作腔槽体与第一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一工作腔,一个第二工作腔槽体与第二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二工作腔;每个第一工作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连通,每个第二工作腔分别通过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上均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上均设置有出水单向阀;
所述隔膜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下方,所述第一连接螺钉将所述第一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一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螺钉将所述第二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隔膜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流体室底部;
所述隔膜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摆动架通过孔和第二摆动架通过孔,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顶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摆动架通过孔和第二摆动架通过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承与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底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均包括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所述出水腔槽体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中部,所述进水腔槽体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周围,所述进水通道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进水腔槽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出水腔槽体连通;
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均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中间部分,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周围,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上,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水孔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上;
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进水腔槽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出水腔槽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均包括第一环形隔板和第二环形隔板,所述第一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之间,所述第二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之间;
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各自的第一环形隔板底部各自开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各自的第二环形隔板顶部分别插在各自的密封圈槽内并顶紧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密封隔离,以及将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密封隔离。
进一步的,每个第一工作腔内在所述第一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垫片,每个第二工作腔内在所述第二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为圆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第一装配结构与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的第二装配结构配合;
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通过第一膜片连接螺钉/第二膜片连接螺钉从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顶部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后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摆动架/第二摆动架顶部;
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底部外边缘上均进行弧形倒角平滑,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在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周围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变形的圆环形的下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所述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的顶端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膜片连接螺钉/第二膜片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头/第二摆动头顶端;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底部均设置有轴承槽,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套在各自的轴承的内圈内侧,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的轴承槽分别套在各自的轴承的外圈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腔槽体、第二工作腔槽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的数量均为4个,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和4个第二工作腔槽体分别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中心外侧按照方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之间的第一间隔结构以及4个第二工作腔槽体之间的第二间隔结构均为间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单向阀包括进水孔软阀片,所述出水单向阀包括出水孔软阀片,所述进水孔软阀片和出水孔软阀片均包括锥形接头部和片状密封部;
所述进水孔软阀片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进水腔内,所述进水孔软阀片的锥形接头部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处与所述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连接,所述进水孔软阀片的片状密封部贴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底端上;所述出水孔软阀片位于所述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内,所述出水孔软阀片的锥形接头部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处与所述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连接,所述出水孔软阀片的片状密封部贴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顶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单向阀包括进水阀芯、进水弹簧和进水弹簧座,所述进水阀芯、进水弹簧和进水弹簧座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内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进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阀芯受到所述进水弹簧向上的弹力,使得所述进水阀芯密封顶靠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的上端,所述进水弹簧座上开设有进水弹簧座通水孔;
所述出水单向阀包括出水阀芯、出水弹簧和出水弹簧座,所述出水阀芯、出水弹簧和出水弹簧座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内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出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阀芯受到所述出水弹簧向下的弹力,使得所述出水阀芯密封顶靠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的下端,所述出水弹簧座上开设有出水弹簧座通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均设置有装配柱,所述装配柱从上方顶在所述出水弹簧座的顶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室上方设置有限压断电装置,并且所述限压断电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上方;所述限压断电装置包括开设在流体室顶部且上端敞口的限压腔,所述限压腔底部通过高压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连通,所述限压腔顶端设置有减压软垫,所述减压软垫顶部设置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周围套有减压圈,所述弹簧套内设置有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顶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顶端设置有调压螺钉,所述弹簧套的上方设置有微动开关,并且微动开关的触点位于所述弹簧套的顶部法兰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流体室为一体结构,隔膜支架也是一体结构,与两个隔膜室、两个膜片以及两个摆动头配合,形成一整个泵体结构。该泵体结构内包括两套泵结构,两套泵结构协同工作,增大了隔膜泵的流量,相比传统的单隔膜泵,其流量可增加一倍。两套泵结构共用位于流体室内的一个进水通道和一个出水通道,所有两套泵结构的部件均集成在一整个泵体结构内,与外部连接配合的仅仅是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末端口,外形体积紧凑;并且通过两套泵结构增大流量的方式不会使膜片的受力情况恶化,隔膜泵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螺钉将第一隔膜室的中心、第一膜片的中心与隔膜支架的相应位置紧固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螺钉将第二隔膜室的中心、第二膜片的中心与隔膜支架的相应位置紧固连接,使得隔膜支架与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的相应部分由于被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固定,受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的约束而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极大的增加了工作时零件的强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隔膜支架即使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从一个方向看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向剖视图(省略电机结构);
图7为图4的C-C向剖视图(省略电机结构);
图8为图7中区域I的放大图;
图9为图4的D-D向剖视图(省略电机结构);
图10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流体室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的立体图;
图14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的立体图;
图15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隔膜支架的立体图;
图16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摆动架/第二摆动架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第二隔膜室、第一/第二膜片、隔膜支架、第一/第二摆动架以及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8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第一/第二隔膜室、第一/第二膜片、隔膜支架、第一/第二摆动架以及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8的F-F向剖视图;
图20为实施例1的隔膜泵的限压断电装置的爆炸图;
图21为实施例1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及其组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2为实施例2的隔膜泵的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的俯视图;
图23为实施例2的隔膜泵的第一/第二隔膜室、第一/第二膜片、隔膜支架、第一/第二摆动架以及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4为实施例2的隔膜泵的第一/第二隔膜室、第一/第二膜片、隔膜支架、第一/第二摆动架以及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5为图24的E-E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膜泵,如图1-21所示,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第一偏心轮2、第二偏心轮2’、第一摆动架3、第二摆动架3’、一体结构的隔膜支架4、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一体结构的流体室7、第一连接螺钉8和第二连接螺钉8’,其中:
流体室7上设置有进水通道9和出水通道10,流体室7下部开设有沿着进水通道9和出水通道10的液体输送方向从前向后并排设置并且向下方开口的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进水通道9和出水通道10位于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上方。
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从下方分别安装在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内,并且流体室7与第一隔膜室8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进水腔12和第一出水腔13,流体室7与第二隔膜室8’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进水腔12’和第二出水腔13’。
第一进水腔12和第一出水腔13通过第一隔离结构14密封隔离,第二进水腔12’和第二出水腔13’通过第二隔离结构14’密封隔离。进水通道9与第一进水腔12和第二进水腔12’分别连通,出水通道10与第一出水腔13和第二出水腔13’分别连通。
第一隔膜室6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相邻第一工作腔槽体15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结构16,第一膜片5设置在第一隔膜室6下方,一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与第一膜片5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一工作腔17;每个第一工作腔17分别通过第一进水孔84和第一出水孔85与第一进水腔12和第一出水腔13连通。
第二隔膜室6’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二工作腔槽体15’,相邻第二工作腔槽体15’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结构16’,第二膜片5’设置在第二隔膜室6’下方,一个第二工作腔槽体15’与第二膜片5’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二工作腔17’;每个第二工作腔17’分别通过第二进水孔84’和第二出水孔85’与第二进水腔12’和第二出水腔13’连通。
第一进水孔84和第二进水孔84’上各自设置有进水单向阀20、20’,第一出水孔85和第二出水孔85’上各自设置有出水单向阀21、21’。
隔膜支架4设置在第一膜片5和第二膜片5’下方,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使得流体室7、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和隔膜支架4组装在一起。隔膜支架4固定到流体室7上之后使得隔膜支架4与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互相挤压,将第一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和第一间隔结构16的底端挤压在第一膜片5上进行密封,并将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和第二间隔结构16’的底端挤压在第二膜片5’上进行密封。其中,第一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和第一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第一间隔结构16的底端均设置有密封凸筋,与第一膜片5紧密配合密封,形成各个密封的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和第二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第二间隔结构16’均为向下的密封凸筋,与第二膜片5’紧密配合密封形成各个密封的第二工作腔17’。并且各个第一工作腔17相互独立,通过第一间隔结构16间隔开;各个第二工作腔17’相互独立,通过第二间隔结构16’间隔开。
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上时,由于流体室7开有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所以隔膜支架4一般只能固定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边缘的结构上,以及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之间的结构上,即固定在流体室7外周以及流体室中间,而无法在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或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中心部分与隔膜支架4固定,即隔膜支架4的位于第一膜片5(或第二膜片5’)中心下方的部分无任何连接,处于无固定的状态,只有周边压紧。
隔膜泵工作时,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的液体压力较高,由于隔膜支架4的位于第一膜片5(或第二膜片5’)中心的部分无固定,所以隔膜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在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高压作用下,隔膜支架4位于第一膜片5(或第二膜片5’)中间的部分容易向下变形。隔膜支架4一般为塑料材质,且其形式一般为板状结构,较容易变形;特别是隔膜支架4上一般开设有第一供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顶部穿过的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和第二摆动架通过孔22’,进一步降低了隔膜支架4的强度,使得隔膜支架4更容易向下变形。
隔膜支架4向下变形后,隔膜支架4与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的互相挤压不再严密,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和第一间隔结构16/第二间隔结构16’的底端不能再紧密的挤压在第一膜片5/第一膜片5’上,甚至会产生缝隙。一方面,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与第一膜片5/第一膜片5’之间的缝隙会导致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压力泄露,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第一间隔结构16/第二间隔结构16’与第一膜片5/第一膜片5’之间的缝隙会造成各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互相连通渗漏,各个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不同状态的压力会互相中和平衡,也会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增加隔膜支架4强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使用相比塑料强度更大的金属制造隔膜支架4,或使用塑料制造隔膜支架4时在中间嵌入金属骨架等。现有技术中这些方式都增加了隔膜支架4制造的成本和工艺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第一连接螺钉8将第一隔膜室6的中心以及第一膜片5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4上,并通过第二连接螺钉8’将第二隔膜室6’的中心以及第二膜片5’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4上。这样使得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和隔膜支架4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再将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螺钉8/第二连接螺钉8’将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的中心、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中心与下方的隔膜支架4的相应位置固定,并通过流体室7与隔膜支架4的周边和中心部分压紧,将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以及第一间隔结构16/第二间隔结构16’紧密压在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上,形成各个密封的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
通过第一连接螺钉8/第二连接螺钉8’的设置,即使在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4的固定部位也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4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隔膜泵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支架4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隔膜支架4上开设有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和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顶部分别穿过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和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并分别与与第一膜片5和第二膜片5’连接。使得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隔膜支架4、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与流体室7装配在一起,形成隔膜泵的泵体结构。再通过如下方式装配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与泵体结构形成隔膜泵:
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2’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各自的输出轴23、23’上,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2’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承24、24’与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底部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水通道9通过外部管道等连接外部液体源(例如水箱等),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带动第一偏心轮2/第二偏心轮2’运动,由于第一偏心轮2/第二偏心轮2’的轴线与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的输出轴23、23’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所以通过轴承24、24’与第一摆动架3/第二摆动架3’底部配合后,第一摆动架3/第二摆动架3’在第一偏心轮2/第二偏心轮2’的作用下周期性的上下摆动。第一摆动架3/第二摆动架3’与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连接,第一摆动架3/第二摆动架3’的上下摆动带动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上下来回鼓动,周期性的改变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容积。
下面以第一工作腔17为例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第二工作腔17’与第一工作腔17类似,不再赘述。当第一工作腔17的容积变大时,第一工作腔17内为低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进水单向阀20打开,出水单向阀21关闭,第一进水腔12内的液体经过第一进水孔84被吸入第一工作腔17内,进水管道9内的液体相应的进入第一进水腔12内。第一当工作腔17的容积变小时,第一工作腔17内为高压,在该高压的作用下,进水单向阀20关闭,出水单向阀21打开,第一工作腔17内的液体经过出水孔19被排入第一出水腔13内,进而进入出水管道10内。如此完成一个第一工作腔17的一个周期的吸水和排水过程,一个第一工作腔17周期性的不断进行吸水和排水过程,从而使得液体沿着外部液体源--进水管道9--第一进水腔12--第一进水孔84--第一工作腔17--第一出水孔85--第一出水腔13--出水管道10的方向不断地输送,出水管道10用于通过管道等接外部设备,用于灌溉、喷雾、高压喷射、抽水等各种操作。
第一工作腔17的数量有多个,多个与第一工作腔17第一摆动架3的不同位置对准,第一摆动架3的摆动过程中,同一时间第一摆动架3的不同位置的顶部高度有高有低,使得同一时间的第一工作腔17处在不同的吸水和排水状态,多个第一工作腔17向第一出水腔13排出的液体脉冲并不是同时叠加,而是在时间范围上均匀分配,使得出水管道10的液体脉动小,压力更加平稳。
而且,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的工作状态可以单独设定,可以单独开启第一电机1,也可以单独开启第二电机1’,还可以同时开启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使得隔膜泵具有大流量工作模式和小流量工作模式。当同时开启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时,可以将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同一时间的工作状态设置为不同,使得多个第一工作腔17和多个第二工作腔17’排出的液体脉冲并不是同时叠加,而是在时间范围上均匀分配,进一步使得出水管道10的液体脉动小,压力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流体室为一体结构,隔膜支架也是一体结构,与两个隔膜室、两个膜片以及两个摆动头配合,形成一整个泵体结构。该泵体结构内包括两套泵结构,两套泵结构协同工作,增大了隔膜泵的流量,相比传统的单隔膜泵,其流量可增加一倍。两套泵结构共用位于流体室内的一个进水通道和一个出水通道,所有两套泵结构的部件均集成在一整个泵体结构内,与外部连接配合的仅仅是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末端口,外形体积紧凑;并且通过两套泵结构增大流量的方式不会使膜片的受力情况恶化,隔膜泵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螺钉将第一隔膜室的中心、第一膜片的中心与隔膜支架的相应位置紧固连接,通过第二连接螺钉将第二隔膜室的中心、第二膜片的中心与隔膜支架的相应位置紧固连接,使得隔膜支架与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工作腔/第二工作腔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的相应部分由于被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固定,受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的约束而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极大的增加了工作时零件的强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隔膜支架即使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均包括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出水腔槽体26位于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中部,即图中第一环形隔板32内部的部分,进水腔槽体25位于出水腔槽体26周围。
进水腔槽体25是一整个连通的槽体,与出水腔槽体26通过第一环形隔板32互相隔离,在出水腔槽体26外侧周围均匀分布。进水通道9通过第一进水口27和第二进水口27’分别与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进水腔槽体25连通,即分别与第一进水腔12和第二进水腔12’连通。出水通道10通过第一出水口28和第二出水口28’分别与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出水腔槽体26连通,即分别与第一出水腔13和第二出水腔13’连通。
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上部均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位于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上部中间部分,即第二环形隔板31内部的部分,第一出水孔85和第二出水孔85’分别位于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29上。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为多个,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相应的也是多个,多个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全部都位于第二环形隔板31内部。
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位于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周围,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是一整个连通的结构,与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通过第二环形隔板31互相隔离,在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外侧周围均匀分布。第一进水孔84和第二进水孔84’分别位于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30上,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为多个,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相应的也是多个,多个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在各自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上均匀分布。
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进水腔槽体25分别与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配合,分别形成第一进水腔12和第二进水腔12’。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的出水腔槽体26分别与第一隔膜室6和第二隔膜室6’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配合,分别形成第一出水腔13和第二出水腔13’。
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数量有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互相隔离,单独工作。而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为一个连通的整体结构,多个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与一个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连通,多个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在一个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上沿外侧均匀分布。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也是一个连通的整体结构,多个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与一个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连通,多个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在一个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内均匀分布。
前述的第一隔离结构14和第二隔离结构14’均包括第一环形隔板32和第二环形隔板31,第一环形隔板32设置在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内并位于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之间,将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互相隔离。第二环形隔板31设置在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上部并位于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之间,将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互相隔离。
第一隔离结构14和第二隔离结构14’各自的第一环形隔板32和第二环形隔板31分别通过各自的密封圈33配合密封,将第一进水腔12和第一出水腔13密封隔离,并将第二进水腔12’和第二出水腔13’密封隔离。具体的,第一隔离结构14和第二隔离结构14’各自的第一环形隔板32底部开设有密封圈槽86,密封圈槽86内设置有密封圈33,第一隔离结构14和第二隔离结构14’各自的第二环形隔板31顶部分别插在各自的密封圈槽86内,并顶紧密封圈33,实现密封。
第一环形隔板32和第二环形隔板31优选均为圆环形,密封圈33优选为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同一个第一工作腔17的一个第一进水孔84和一个第一出水孔85在第一隔膜室6上沿同一半径的径向分布,且第一出水孔85位于同一半径的径向内侧,第一进水孔84位于同一半径的径向外侧。第二工作腔17’的第二进水孔84’和一个第二出水孔85’的分布同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每个第一工作腔17内在第一膜片5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垫片34,每个第二工作腔17’内在第二膜片5’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垫片34’,第一垫片34和第二垫片34’均为圆形片状结构,第一垫片34和第二垫片34’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87,第一膜片5和第二膜片5’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88,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的第一装配结构87与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第二装配结构88相配合。第一装配结构87可以为向下的凸起结构,第二装配结构88可以为向下的凹陷结构,凸起结构位于凹陷结构内。
对于第一垫片34,其通过第一膜片连接螺钉35从第一垫片34顶部向下穿过第一垫片34和第一膜片5后固定连接到第一摆动架3顶部,通过第一膜片连接螺钉35将第一垫片34、第一膜片5以及第一摆动架3的顶部连接在一起。同理,第二垫片34’通过第二膜片连接螺钉35’从第二垫片34’顶部向下穿过第二垫片34’和第二膜片5’后固定连接到第二摆动架3’顶部。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设置在第一膜片连接螺钉35/第二膜片连接螺钉35’和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之间,防止第一膜片连接螺钉35/第二膜片连接螺钉35’对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伤害,第一垫片34和第二垫片34’的底部外边缘进行弧形倒角平滑,防止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变形时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的底部外边缘割伤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
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在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周围设置有用于方便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变形的圆环形的下凹部89。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变形时,在圆环形的下凹部89处变形,防止多次变形后损伤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
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摆动头36和第二摆动头36’,第一摆动头36和第二摆动头36’的顶端面形状均为圆形,与圆形片状结构的第一垫片34和第二垫片34’相适应。第一膜片连接螺钉35/第二膜片连接螺钉35’固定连接到第一摆动头36/第二摆动头36’顶端。
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底部均设置有轴承槽37,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的输出轴23、23’上套有各自的偏心轮垫片66、66’,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2’分别套在输出轴23、23’上并位于各自的偏心轮垫片66、66’上方,轴承24、24’的内圈分别套在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2’上,轴承24、24’的外圈分别位于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的轴承槽37内。第一偏心轮2和第二偏心轮2’通过轴承24、24和轴承槽37将摆动动作传递给第一摆动架3和第二摆动架3’,使得第一摆动头36和第二摆动头36’周期性上下摆动。
隔膜支架4与电机1之间还设置有一体结构的电机支架67,电机支架67上部开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容纳槽68和第二容纳槽68’,偏心轮垫片66、第一偏心轮2、轴承24和第一摆动架3的轴承槽37位于第一容纳槽68内,偏心轮垫片66’、第二偏心轮2’、轴承24’和第二摆动架3’的轴承槽37位于第二容纳槽68内。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1’的输出轴23/23’穿过电机支架67底部的通孔69/69’进入第一容纳槽68/第二容纳槽68’内,与偏心轮垫片66/66’、第一偏心轮2/第二偏心轮2’连接。
螺钉64将流体室7底端边缘、隔膜支架4边缘以及电机支架67的边缘连接,第一容纳槽68和第二容纳槽68’内通过螺钉70与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连接,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外部设有电机壳71,电机壳71顶部通过螺钉72与电机支架67底部连接,电机壳71上设置4个电机脚73,电机脚73插在电机壳71上的连接槽74内并通过粘结胶固定在电机壳71上。
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数量优选为4个,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在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的底端中心的外侧按照方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每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均为圆弧形,各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的圆弧形分别以各自的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内的一点(优选为各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的中心点)为圆心。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间隔结构16/16’为间隔板。
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15/第二工作腔槽体15’与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中心外侧的4个对应位置配合形成4个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4个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对应有4套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和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4个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在一个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上按照方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在一个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内均匀分布。
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第一摆动头36和第二摆动头36’的数量也均为4个,与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的位置相对应,也是在中心外侧按照方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第二摆动架通过孔22’的数量也为4个,4个第一摆动头36/第二摆动头36’分别穿过4个第一摆动架通过孔22/第二摆动架通过孔22’,并通过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4’和第一膜片连接螺钉25/第二膜片连接螺钉25’与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中心外侧的4个对应位置连接。
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的中心、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中心,以及隔膜支架4与前述中心相对应的位置没有被相应结构占用,可以方便第一连接螺钉8/第二连接螺钉在中心处进行连接。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的中心处、第一膜片5/第二膜片5’的中心处、隔膜支架4上均设置有各自的螺钉孔75、76、77,优选的,隔膜支架4顶端中心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螺钉8/第二连接螺钉8’连接的螺钉孔柱65,螺钉孔77开设在螺钉孔柱65上。
本实施例中,进水单向阀20、20’包括进水孔软阀片78,出水单向阀21、21’包括出水孔软阀片79,进水孔软阀片78和出水孔软阀片79均包括锥形接头部80、82和片状密封部81、83。
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包括一圈较小的孔,在一圈较小的孔中间还具有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进水孔软阀片78的锥形接头部80。进水孔软阀片78位于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进水孔软阀片78的锥形接头部80在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处通过中间的安装孔与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连接,进水孔软阀片78的片状密封部81在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贴在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的底端上。
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负压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将进水孔软阀片78的片状密封部81向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方向打开,液体从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进入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正压时,在正压的作用下将进水孔软阀片78的片状密封部81向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方向压在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上,将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封闭。
与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类似的,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也是一圈较小的孔,在一圈较小的孔中间也具有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出水孔软阀片79的锥形接头部81。出水孔软阀片79位于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内,出水孔软阀片79的锥形接头部81在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处通过中间的安装孔与第一隔膜室6/第二隔膜室6’连接,出水孔软阀片79的片状密封部83贴在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的顶端上。
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高压时,在高压的作用下将出水孔软阀片79的片状密封部83向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方向打开,液体从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进入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负压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将出水孔软阀片79的片状密封部83向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方向压在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上,将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封闭。
当隔膜泵正常工作时,持续从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向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输送液体,当出水通道10或其连接的外部管道等设备堵塞时,会导致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出水通道10内的水压持续增大,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可能会损坏隔膜泵或其他外部连接的设备。
因此有必要为隔膜泵设置超压保护措施,本实施例中,超压保护措施为限压断电装置47,限压断电装置47位于流体室7上方并位于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上方,即位于第二套泵结构的一侧。
限压断电装置47包括上端敞口的限压腔48,限压腔48底部通过高压孔49与第二出水腔13’连通,限压腔48顶端设置有减压软垫50,减压软垫50顶部设置有弹簧套51,弹簧套51周围套有减压圈52,弹簧套51内设置有调压弹簧53,调压弹簧53顶端设置有弹簧座54,弹簧座54顶端设置有调压螺钉55,弹簧套51的上方设置有微动开关56,并且微动开关56的触点57位于弹簧套51的顶部法兰的上方。
隔膜泵正常工作时,调压弹簧53将弹簧套51和减压软垫50向下压在限压腔48顶部,弹簧套51的顶部法兰不按压微动开关56的触点57,隔膜泵的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一直持续正常工作。当出水通道10或其连接的外部管道等设备堵塞时,第二出水腔13’内的液体压力升高,第二出水腔13’内的液体压力通过高压孔49传递到限压腔48,并通过限压腔48对液体压力进行放大。限压腔48向上的液体压力克服调压弹簧53向下的弹力,使得减压软垫50向上变形,推动弹簧套51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弹簧套51的顶部法兰按压微动开关56的触点57,微动开关56使得线路断开通电,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停止运转,出水通道10内的水压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损坏设备。当堵塞故障排除后,出水通道10的水压降低,弹簧套51和减压软垫50在调压弹簧53的压力下复位,微动开关56的触点57复位,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1’重新开始运转。
减压圈52用于对弹簧套51的上下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并且减压圈52的下部外周处留有供减压软垫50向上变形的空间。调压螺钉55用于调节弹簧座54的上下位置,进而调节调压弹簧53的松紧,使得在合适的液体压力下减压软垫50向上变形。
限压腔48开设在流体室7顶部,并位于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上方,减压软垫50安装在限压腔48顶部。减压圈52过盈配合在顶盖58底部的槽59内,弹簧套51、调压弹簧53和弹簧座54位于顶盖58内部且在减压圈52与顶盖58的顶壁之间。顶盖58顶部设置有开关护盖60,微动开关56位于开关护盖60内,顶盖58的顶壁上开设有窗口61,微动开关56底部穿过窗口61进入顶盖58内部,微动开关56的触点57位于微动开关56的底面上。
开关护盖60通过螺钉62与顶盖58连接,调压螺钉55从开关护盖60上方向下穿过开关护盖60、顶盖58的顶壁后顶在弹簧座54的顶端,顶盖58通过螺钉63连接到流体室7顶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的进水单向阀20、20’和出水单向阀21、21’为软阀片结构,而本是实施例的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为组合式单向阀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如图22-25所示。
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与实施例1的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也存在区别。实施例1的第一进水孔84/第二进水孔84’、第一出水孔85/第二出水孔85’是一圈较小的孔,而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是较大的一个孔。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进水单向阀20、20’包括进水阀芯38、进水弹簧39和进水弹簧座40,进水阀芯38、进水弹簧39和进水弹簧座40在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内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进水弹簧座40与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连接在一起,使得进水阀芯38、进水弹簧39和进水弹簧座40在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内形成一个整体。
进水阀芯38受到进水弹簧39向上的弹力,使得进水阀芯38密封顶靠在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的上端,将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封闭。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负压时,该负压克服进水弹簧39向上的弹力,使得进水阀芯38向下运动,与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的上端脱开,打开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进水弹簧座40上开设有进水弹簧座通水孔41。使得第一进水腔12/第二进水腔12’内的液体可以经过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进水弹簧座通水孔41进入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
出水单向阀21、21’包括出水阀芯42、出水弹簧43和出水弹簧座44,出水阀芯42、出水弹簧43和出水弹簧座44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内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出水弹簧座44与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连接在一起,使得出水阀芯42、出水弹簧43和出水弹簧座44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内形成一个整体。
出水阀芯42受到出水弹簧43向下的弹力,使得出水阀芯42密封顶靠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的下端,将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封闭。当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为高压时,该高压克服出水弹簧43向上的弹力,使得出水阀芯42向下运动,与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的下端脱开,打开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出水弹簧座44上开设有出水弹簧座通水孔45,使得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内的液体可以经过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进水出水弹簧座通水孔45进入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
本实用新型不限制进水弹簧座40与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连接方式,也不限制出水弹簧座44与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的连接方式,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出水弹簧座44与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出水弹簧座44过盈配合压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内,过盈配合的配合力大于出水弹簧43的弹力,将出水阀芯42、出水弹簧43整体压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内。由于第一工作腔17/第二工作腔17’通过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向第一出水腔13/第二出水腔13’排出的为高压液体,为防止出水弹簧座44被高压液体向上冲开,可以在第一隔膜室安装槽11/第二隔膜室安装槽11’内设置有装配柱,装配柱从上方顶在出水弹簧座44的顶端面上,将出水弹簧座44向下固定在(即压在)第一出水孔19/第二出水孔19’内。
相应的,进水弹簧座40与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也可以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由于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内流通的是低压液体,过盈配合的进水弹簧座40不容易被液体冲开,因此可以不设置将进水弹簧座40的固定结构,当然,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固定结构,将进水弹簧座40向上固定在(即压在)第一进水孔18/第二进水孔18’内,固定结构的设置方式不受限制。
本实施例中,除进水单向阀、出水单向阀、第一/第二进水孔和第一/第二出水孔的结构,以及与这些结构配合的相应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一摆动架、第二摆动架、一体结构的隔膜支架、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一体结构的流体室、第一连接螺钉和第二连接螺钉,其中:
所述流体室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流体室下部开设有沿着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液体输送方向从前向后并排设置并且向下方开口的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从下方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一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之间通过第二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二进水腔分别连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分别连通;
所述第一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一工作腔槽体,所述第二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第二工作腔槽体,相邻第一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结构,相邻第二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结构;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下方,一个第一工作腔槽体与第一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一工作腔,一个第二工作腔槽体与第二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第二工作腔;每个第一工作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连通,每个第二工作腔分别通过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与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上均设置有进水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上均设置有出水单向阀;
所述隔膜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下方,所述第一连接螺钉将所述第一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一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螺钉将所述第二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隔膜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流体室底部;
所述隔膜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摆动架通过孔和第二摆动架通过孔,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顶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摆动架通过孔和第二摆动架通过孔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通过各自的轴承与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底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均包括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所述出水腔槽体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中部,所述进水腔槽体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周围,所述进水通道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进水腔槽体连通,所述出水通道通过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出水腔槽体连通;
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均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中间部分,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周围,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二进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上,所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水孔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上;
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进水腔槽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进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的出水腔槽体分别与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出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均包括第一环形隔板和第二环形隔板,所述第一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之间,所述第二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上部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之间;
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各自的第一环形隔板底部各自开设有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隔离结构和第二隔离结构各自的第二环形隔板顶部分别插在各自的密封圈槽内并顶紧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第一进水腔和第一出水腔密封隔离,以及将所述第二进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密封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工作腔内在所述第一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垫片,每个第二工作腔内在所述第二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为圆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下表面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所述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的第一装配结构与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的第二装配结构配合;
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通过第一膜片连接螺钉/第二膜片连接螺钉从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顶部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后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摆动架/第二摆动架顶部;
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底部外边缘上均进行弧形倒角平滑,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在所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周围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变形的圆环形的下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所述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的顶端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膜片连接螺钉/第二膜片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头/第二摆动头顶端;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底部均设置有轴承槽,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套在各自的轴承的内圈内侧,所述第一摆动架和第二摆动架的轴承槽分别套在各自的轴承的外圈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腔槽体、第二工作腔槽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摆动头和第二摆动头的数量均为4个,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和4个第二工作腔槽体分别在所述第一隔膜室和第二隔膜室的中心外侧按照方形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第一工作腔槽体之间的第一间隔结构以及4个第二工作腔槽体之间的第二间隔结构均为间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向阀包括进水孔软阀片,所述出水单向阀包括出水孔软阀片,所述进水孔软阀片和出水孔软阀片均包括锥形接头部和片状密封部;
所述进水孔软阀片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腔/第二进水腔内,所述进水孔软阀片的锥形接头部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处与所述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连接,所述进水孔软阀片的片状密封部贴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底端上;所述出水孔软阀片位于所述第一出水腔/第二出水腔内,所述出水孔软阀片的锥形接头部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处与所述第一隔膜室/第二隔膜室连接,所述出水孔软阀片的片状密封部贴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顶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向阀包括进水阀芯、进水弹簧和进水弹簧座,所述进水阀芯、进水弹簧和进水弹簧座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内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进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阀芯受到所述进水弹簧向上的弹力,使得所述进水阀芯密封顶靠在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的上端,所述进水弹簧座上开设有进水弹簧座通水孔;
所述出水单向阀包括出水阀芯、出水弹簧和出水弹簧座,所述出水阀芯、出水弹簧和出水弹簧座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内按照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出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阀芯受到所述出水弹簧向下的弹力,使得所述出水阀芯密封顶靠在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的下端,所述出水弹簧座上开设有出水弹簧座通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隔膜室安装槽和第二隔膜室安装槽内均设置有装配柱,所述装配柱从上方顶在所述出水弹簧座的顶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室上方设置有限压断电装置,并且所述限压断电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膜室安装槽上方;所述限压断电装置包括开设在流体室顶部且上端敞口的限压腔,所述限压腔底部通过高压孔与所述第二出水腔连通,所述限压腔顶端设置有减压软垫,所述减压软垫顶部设置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周围套有减压圈,所述弹簧套内设置有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顶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顶端设置有调压螺钉,所述弹簧套的上方设置有微动开关,并且微动开关的触点位于所述弹簧套的顶部法兰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9065.8U CN217682205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隔膜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99065.8U CN217682205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隔膜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82205U true CN217682205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2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99065.8U Active CN217682205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隔膜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82205U (zh) |
-
2022
- 2022-08-01 CN CN202221999065.8U patent/CN2176822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50732U (zh) |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 |
JP6513901B2 (ja) | 液体ポンプ | |
CN217682205U (zh) | 隔膜泵 | |
WO2022056945A1 (zh) | 一种用于密闭液瓶的多出液口微型泵 | |
CN217682204U (zh) | 隔膜泵 | |
CN218030527U (zh) | 隔膜泵单向阀组件以及隔膜泵 | |
CN217682206U (zh) | 隔膜泵 | |
CN217682207U (zh) | 隔膜泵 | |
CN105736331A (zh) | 稳压泵 | |
CN201265516Y (zh) | 一种隔膜泵用密封结构 | |
CN110131139B (zh) | 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 | |
CN210239957U (zh) | 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 | |
CN211573759U (zh) | 防回流密封组件及隔膜泵 | |
CN215805083U (zh) | 微型水泵 | |
CN218934699U (zh) | 具有止回阀结构的水泵 | |
CN217682203U (zh) | 隔膜泵工作腔密封结构 | |
CN111765070A (zh) | 一种隔膜泵及具有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 |
CN111765071A (zh) |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 |
CN216812100U (zh) | 一种防逆流的密封组件及隔膜泵 | |
CN220118282U (zh) | 一种具有进气缝隙的隔膜泵 | |
CN220134151U (zh) | 一种脉冲式流体混合隔膜泵及其流体混合通道模型 | |
CN215860719U (zh) | 单向流路隔膜件及单向导流组件 | |
CN218266266U (zh) | 一种集成隔膜泵 | |
CN217300886U (zh) | 隔膜水泵盖结构以及隔膜水泵 | |
CN216617836U (zh) | 一种单向阀片微型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