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2207U - 隔膜泵 - Google Patents

隔膜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2207U
CN217682207U CN202222000796.3U CN202222000796U CN217682207U CN 217682207 U CN217682207 U CN 217682207U CN 202222000796 U CN202222000796 U CN 202222000796U CN 217682207 U CN217682207 U CN 217682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chamber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07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修元
高东峰
张发金
杜茂森
虞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j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j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j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j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07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2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2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2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膜泵,属于隔膜泵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将出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的中心上,直接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可靠性强、受高压冲击不容易松脱造成失压。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将隔膜支架的中间部分与膜片和隔膜室紧固连接,在不改变隔膜支架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隔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极大的增加了工作时零件的强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隔膜支架即使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

Description

隔膜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依靠膜片的来回鼓动而改变工作腔的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液体,现有技术的隔膜泵的隔膜室下方设置膜片,膜片下方设置隔膜支架,隔膜室与膜片之间形成工作腔。电机通过偏心摆动机构与膜片连接,在电机和偏心摆动机构的带动下,膜片来回鼓动,周期性的改变工作腔的容积。当工作腔的容积变大时,工作腔内为低压,工作腔从进水腔内吸入液体;当工作腔的容积变小时,工作腔内为高压,工作腔向出水腔内排出液体,从而实现液体的单向泵送。隔膜泵工作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工作腔各自独立工作,各个工作腔的在同一时间的工作状态不同,同一时间内有的工作腔为高压,有的为低压。
为保证工作腔正常工作,防止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需要对工作腔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隔膜室与隔膜支架互相挤压配合,使得隔膜室的底部挤压在膜片上,从而将工作腔密封。并且,为防止各个工作腔的不同压力状态的互相影响,也需要将各个工作腔互相密封隔离。现有技术中,也是通过隔膜室与隔膜支架互相挤压配合的方式,使得位于隔膜室底部的多个工作腔之间的间隔结构挤压在膜片上,实现各个工作腔的互相密封隔离。
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隔膜室和隔膜支架挤压密封的方式导致隔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较差:膜片被隔膜室和隔膜支架挤压配合密封,隔膜泵工作时,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较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隔膜支架在工作腔的压力下容易出现变形。隔膜支架变形后,就会导致膜片本该被隔膜室挤压密封的位置的不能够被密封,即膜片与隔膜室挤压密封的位置松动或出现缝隙,进而造成工作腔不能有效密封。
工作腔不能有效密封不仅会导致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而且膜片与隔膜室之间的缝隙会造成各工作腔连通渗漏,当各工作腔连通渗漏时,各个工作腔的不同状态的压力会互相中和平衡,导致本该高压的工作腔压力降低,本该低压的工作腔压力升高,降低了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膜泵,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可靠性强、受高压冲击不容易松脱造成失压,提高了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膜泵,包括电机、偏心轮、摆动架、隔膜支架、膜片、隔膜室、流体室和连接螺钉,其中:
所述流体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流体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隔膜室安装槽,所述隔膜室从下方安装在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隔膜室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通过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所述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工作腔槽体,相邻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隔膜室下方,一个工作腔槽体与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顶部在所述隔膜室上均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每个工作腔均通过其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每个工作腔均在其进水孔底端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向软阀片,所有工作腔的出水孔在所述隔膜室的中心处成圆周分布,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的顶端设置有一个共用的出水单向软阀片;
所述隔膜支架设置在所述膜片下方,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顶端中心处设置有阀片压垫,所述连接螺钉将所述阀片压垫、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所述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隔膜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流体室底部;
所述隔膜支架上开设有摆动架通过孔,所述摆动架顶部穿过所述摆动架通过孔与所述膜片连接,所述偏心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轮通过轴承与所述摆动架底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包括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所述出水腔槽体位于所述隔膜室安装槽中部,所述进水腔槽体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周围,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连通口与所述进水腔槽体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槽体连通;
所述隔膜室上部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隔膜室上部中间部分,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周围,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上,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上;
所述进水腔槽体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出水腔槽体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形成所述出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结构包括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之间;
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和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之间开设有一圈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环形隔板底部顶紧所述密封圈,将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密封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膜片与所述工作腔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设置有向下凹陷且倾斜的第一预变形结构,所述第一预变形结构与所述摆动架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相匹配;
或者,所述膜片与所述工作腔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设置有向上凸起且倾斜的第二预变形结构,所述第二预变形结构与所述摆动架运动至上极限位置时相匹配。
进一步的,每个工作腔内在所述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扇形片状结构,所述垫片通过膜片连接螺钉从所述垫片顶部向下穿过所述垫片和所述膜片后固定连接到所述摆动架顶部;所述垫片底部外边缘上进行弧形倒角平滑。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下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所述膜片的第一预变形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所述垫片的外侧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膜片的第一预变形结构内设置有向上的多个定位柱;所述垫片的第一装配结构与所述膜片的第二装配结构配合,并且所述膜片的多个定位柱分别插在所述垫片的多个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架顶部设置有摆动头,所述摆动头的顶端面形状为扇形,所述膜片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摆动头顶端,所述摆动架底部设置有轴承槽,所述轴承的内圈套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轴承的外圈位于所述轴承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腔槽体、垫片和摆动头的数量均为4个,4个工作腔槽体在所述隔膜室的中心外侧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工作腔槽体之间的间隔结构为间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包括中心接头部和周围阀片部,每个工作腔顶部在所述隔膜室上且位于进水孔处开设有进水阀连接孔,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接头部从下向上过盈配合插入并固定在所述进水阀连接孔内,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的周围阀片部贴在所述进水孔的底端;
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包括中心连接通孔和周围阀片区,所述中心连接通孔供所述连接螺钉和阀片压垫连接使用,所述周围阀片区贴在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的顶端;所述周围阀片区上设置有将所述周围阀片区分成多个阀片工作区并使得每个阀片工作区单独变形的分区结构,各个阀片工作区分别位于各个工作腔的出水孔的顶端;所述分区结构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工作腔的交界处的正上方且沿径向设置的分区筋板,所述分区筋板的内侧连接有一圈沿周向设置的连接筋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泵还包括限压回流装置,所述限压回流装置包括高压孔、回流孔、减压软垫、弹簧套、调压弹簧、弹簧座和调压螺钉,其中:
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均开设在所述流体室顶部,并且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出水腔和进水腔连通,所述减压软垫设置在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的顶端,所述弹簧套设置在所述减压软垫顶部,所述调压弹簧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套的向上的开口内,所述弹簧座设置在所述调压弹簧上部,并且所述调压弹簧的上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座的向下的开口内,所述调压螺钉设置在所述弹簧座顶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将出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的中心上,直接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可靠性强、受高压冲击不容易松脱造成失压。阀片压垫用于保护出水单向软阀片,防止连接螺钉对出水单向软阀片造成损伤。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将隔膜支架的中间部分与膜片和隔膜室固定压紧,并通过流体室与隔膜支架的周边部分压紧,将工作腔槽体的外侧边缘和工作腔槽体之间的间隔结构紧密压在膜片上,形成各个密封的工作腔。即使在工作腔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的中间部分被连接螺钉固定也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隔膜泵工作腔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支架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泵从一个方向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泵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泵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膜泵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D-D向剖视图;
图6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C向剖视图;
图8为流体室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9为流体室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0为流体室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的A-A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E-E向剖视图;
图13为隔膜室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4为隔膜室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5为隔膜室的剖视图;
图16为膜片从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7为膜片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18为膜片的剖视图;
图19为隔膜支架的立体图;
图20为垫片的立体图;
图21为摆动架的立体图;
图22为出水单向软阀片的立体图;
图23为进水单向软阀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膜泵,如图1-23所示,包括电机1、偏心轮2、摆动架3、隔膜支架4、膜片5、隔膜室6、流体室7和连接螺钉8,其中:
流体室7上设置有进水口9和出水口10,流体室7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隔膜室安装槽11,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位于隔膜室安装槽11外侧,隔膜室6从下方安装在隔膜室安装槽11内,并且流体室7与隔膜室8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水腔12和出水腔13;进水腔12和出水腔13通过隔离结构14密封隔离,进水口9与进水腔12连通,出水口10与出水腔13连通。
隔膜室6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工作腔槽体15,相邻工作腔槽体15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16,膜片5设置在隔膜室6下方,一个工作腔槽体15与膜片5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工作腔17;每个工作腔17顶部在隔膜室6上均开设有进水孔18和出水孔19,每个工作腔17均通过其进水孔18和出水孔19分别与进水腔12和出水腔连通13。
每个工作腔17的进水孔18均为多个小孔,一个工作腔17的多个小孔在该工作腔17的外侧成圆弧分布。每个工作腔17均在其进水孔18底端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向软阀片20,即一个工作腔17的进水孔18对应一个进水单向软阀片20,进水单向软阀片20使得液体只能单向从进水腔12进入工作腔17。
每个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也均为多个小孔,所有工作腔的出水孔19在隔膜室6的中心处成圆周分布,即在多个工作腔17的中心处成圆周分布。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19的顶端设置有一个共用的出水单向软阀片21,即所有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共用一个出水单向软阀片21,出水单向软阀片21使得液体只能单向从工作腔17进入出水腔13。
隔膜支架4设置在膜片5下方,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使得流体室7、隔膜室6、膜片5和隔膜支架4组装在一起。隔膜支架4固定到流体室7上之后使得隔膜支架4与隔膜室6互相挤压,将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和间隔结构16的底端挤压在膜片5上进行密封,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和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间隔结构16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凸筋,与膜片5紧密配合密封,形成各个密封的工作腔17,并且各个工作腔17相互独立,通过间隔结构16间隔开。
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上时,由于流体室7开有隔膜室安装槽11,所以隔膜支架4一般只能固定到隔膜室安装槽11边缘的结构上,即固定在流体室7外周,而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无法与流体室7固定。即隔膜室6和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无任何连接,处于无固定的状态,只有周边压紧。
隔膜泵工作时,工作腔17内的液体压力较高,由于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无固定,所以隔膜泵工作一段时间后,在高压工作腔17的作用下,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容易向下变形。隔膜支架4一般为塑料材质,且其形式一般为板状结构,较容易变形;特别是隔膜支架4上一般开设有供摆动架3顶部穿过的摆动架通过孔22,摆动架通过孔22进一步降低了隔膜支架4的强度,使得隔膜支架4更容易向下变形。
隔膜支架4向下变形后,隔膜支架4与隔膜室6的互相挤压不再严密,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和间隔结构16的底端不能再紧密的挤压在膜片5上,甚至会产生缝隙。一方面,工作腔槽体15的底端与膜片5之间的缝隙会导致工作腔17的压力泄露,造成工作腔的压力损失,造成压力下降,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间隔结构16与膜片5之间的缝隙会造成各工作腔17互相连通渗漏,各个工作腔17的不同状态的压力会互相中和平衡,也会降低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取增加隔膜支架4强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使用相比塑料强度更大的金属制造隔膜支架4,或使用塑料制造隔膜支架4时在中间嵌入金属骨架等。现有技术中这些方式都增加了隔膜支架4制造的成本和工艺难度。
现有技术中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21时,在隔膜室6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小孔,出水单向软阀片21底部中心设置有中心接头,中心接头过盈配合塞在安装小孔内,使得出水单向软阀片21贴在出水孔顶端,实现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很难安装且模具制造复杂,由于出水孔19处的液体为高压液体,因此高压时出水单向软阀片21受高压冲击容易松脱造成失压。
为解决上述隔膜支架4变形导致的工作腔17密封差的问题,并同时解决上述出水单向软阀片21易松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出水单向软阀片21顶端中心处设置有阀片压垫57,并通过连接螺钉8将阀片压垫57、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中心、隔膜室6的中心以及膜片5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4的中心上,然后将隔膜支架4固定连接在流体室7底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8将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4的中心上,直接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21,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可靠性强、受高压冲击不容易松脱造成失压。阀片压垫57用于保护出水单向软阀片21,防止连接螺钉8对出水单向软阀片21造成损伤。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8将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与膜片5和隔膜室6固定压紧,并通过流体室7与隔膜支架4的周边部分压紧,将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和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间隔结构16紧密压在膜片5上,形成各个密封的工作腔17。即使在工作腔17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被连接螺钉8固定也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4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隔膜泵工作腔17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支架4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17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17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单向软阀片21由于不再使用中心接头与隔膜室6连接,因此,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中心和隔膜室6的中心不会被占用,可以通过连接螺钉8进行连接。
隔膜支架4上开设有摆动架通过孔22,摆动架3顶部穿过摆动架通过孔22与膜片5连接,使得流体室7、隔膜室6、膜片5、隔膜支架4和摆动架3装配在一起,形成隔膜泵的泵体结构。再通过如下方式装配电机1,与泵体结构形成隔膜泵:偏心轮2设置在电机1的输出轴23上,偏心轮2通过轴承24与摆动架3底部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水口9通过外部管道等连接外部液体源(例如水箱等),电机1带动偏心轮2运动,由于偏心轮2的轴线与电机1的输出轴23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所以通过轴承24与摆动架3底部配合后,摆动架3在偏心轮2的作用下周期性的上下摆动。摆动架3与膜片5连接,摆动架3的上下摆动带动膜片5上下来回鼓动,周期性的改变工作腔17的容积。
当工作腔17的容积变大时,工作腔17内为低压,在该负压的作用下,进水单向阀20打开,出水单向阀21关闭,进水腔12内的液体经过进水孔18被吸入工作腔17内,进水管道9内的液体相应的进入进水腔12内。当工作腔17的容积变小时,工作腔17内为高压,在该高压的作用下,进水单向阀20关闭,出水单向阀21打开,工作腔17内的液体经过出水孔19被排入出水腔13内,进而进入出水管道10内。如此完成一个工作腔17的一个周期的吸水和排水过程,一个工作腔17周期性的不断进行吸水和排水过程,从而使得液体沿着外部液体源--进水管道9--进水腔12--进水孔18--工作腔17--出水孔19--出水腔13--出水管道10的方向不断地输送,出水管道10用于通过管道等接外部设备,用于灌溉、喷雾、高压喷射、抽水等各种操作。
工作腔17的数量有多个,多个与工作腔17摆动架3的不同位置对准,摆动架3的摆动过程中,同一时间摆动架3的不同位置的顶部高度有高有低,使得同一时间的工作腔17处在不同的吸水和排水状态,多个工作腔17向出水腔13排出的液体脉冲并不是同时叠加,而是在时间范围上均匀分配,使得出水管道10的液体脉动小,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8将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中心固定到隔膜支架4的中心上,直接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安装出水单向软阀片21,不仅易于安装,而且可靠性强、受高压冲击不容易松脱造成失压。阀片压垫57用于保护出水单向软阀片21,防止连接螺钉8对出水单向软阀片21造成损伤。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螺钉8将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与膜片5和隔膜室6固定压紧,并通过流体室7与隔膜支架4的周边部分压紧,将工作腔槽体15的外侧边缘和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间隔结构16紧密压在膜片5上,形成各个密封的工作腔17。即使在工作腔17的压力作用下,隔膜支架4的中间部分被连接螺钉8固定也不会向下变形,在不改变隔膜支架4材质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隔膜泵工作腔17的密封性、耐久性和抗变形能力,隔膜支架4采用塑料制造也有足够的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不易变形,不会造成工作腔17的压力损失,也不会造成各工作腔17互相连通渗漏,隔膜泵的工作效率不会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隔膜室安装槽11包括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出水腔槽体26位于隔膜室安装槽11中部,即图中一周环形隔板32内部的部分,进水腔槽体25位于出水腔槽体26周围,进水腔槽体25是一整个连通的槽体,与出水腔槽体26通过环形隔板32互相隔离,在出水腔槽体26外侧周围均匀分布。进水口9通过进水连通口27与进水腔槽体25连通,即与进水腔12连通;出水口10通过出水连通口28与出水腔槽体26连通,即与出水腔13连通。
隔膜室6上部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位于隔膜室6上部中间部分,即一周密封圈槽31内部的部分,出水孔19位于出水腔槽体对应部29上。工作腔17为多个,出水孔19相应的也是多个,多个出水孔19全部都位于一周密封圈槽31内部。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位于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周围,即一周密封圈槽31外部,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是一整个连通的结构,在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外侧周围均匀分布。进水孔18位于进水腔槽体对应部30上,工作腔17为多个,进水孔18相应的也是多个,多个进水孔18在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上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
进水腔槽体25与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配合,形成进水腔12;出水腔槽体26与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配合,形成出水腔13。工作腔17的数量有多个,并且多个工作腔互相隔离,单独工作。而进水腔12为一个连通的整体结构,多个进水孔18与一个进水腔12连通,多个进水孔18在一个进水腔12上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沿一周均匀分布。出水腔13也是一个连通的整体结构,多个出水孔19与一个出水腔13连通,多个出水孔19在一个出水腔13内均匀分布。
出水腔13和进水腔12的隔离结构14包括环形隔板32,环形隔板32设置在隔膜室安装槽11内并位于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之间,将进水腔槽体25和出水腔槽体26互相隔离。出水腔槽体对应部30和进水腔槽体对应部29之间开设有一圈密封圈槽31,密封圈槽31内设置有密封圈33。环形隔板32底部顶紧密封圈33,将进水腔12和出水腔13密封隔离。
环形隔板32和密封圈槽31均为一圈环形封闭结构,优选均为圆形环,密封圈33优选为圆形垫圈。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改进,膜片5与工作腔17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58设置有向下凹陷且倾斜的第一预变形结构59,第一预变形结构59与摆动架3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相匹配。
膜片5的工作区58是膜片5上下弯折变形的区域,现有技术的膜片5是平整的结构。在隔膜泵工作时,这样结构的膜片5在一个工作周期(完成一次吸入和排出液体)内具有向上的一次变形和向下的一次变形。具体的:摆动头3向下运动,拉扯膜片5向下变形,完成吸入液体;摆动头3向上运动,推动膜片5向上变形,完成喷出液体,一个工作周期膜片有两个向相反方向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在膜片5在工作区58,使得膜片5向下凹陷且倾斜,给膜片5一个向下的第一预变形结构59,第一预变形结构59变形尺寸与摆动头3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相匹配。即摆动头3运动至最低点时,膜片5的第一预变形结构59正好处在自然状态不变形的状态。第一预变形结构59使得膜片5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只有向上的一次变形。具体的:摆动头3向上摆动,推动膜片5向上变形,完成排出液体;摆动3头向下摆动,膜片5是恢复原状,不是变形,因此一个工作周期膜片只有向上的一次变形,成倍的减少了膜片5的变形次数。因为膜片5的疲劳折弯极限次数是一定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成倍的延长膜片5的折弯寿命。
或者,膜片5与工作腔17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58设置有向上凸起且倾斜的第二预变形结构,第二预变形结构与摆动架3运动至上极限位置时相匹配。同样能成倍的延长膜片5的折弯寿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改进,每个工作腔17内在膜片5顶面上均设置有垫片34,垫片34为扇形片状结构。垫片34通过膜片连接螺钉35从垫片34顶部向下穿过垫片34和膜片5后固定连接到摆动架3顶部。通过膜片连接螺钉35将垫片34、膜片5以及摆动架3的顶部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将垫片34设置在膜片连接螺钉35和膜片5之间,防止膜片连接螺钉35对膜片5的伤害,垫片34的底部外边缘进行弧形倒角平滑,防止膜片5变形时垫片34的底部外边缘割伤膜片5。
垫片34下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80,膜片5的第一预变形结构59内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81,垫片34的外侧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82,膜片5的第一预变形结构59内设置有向上的多个定位柱83。垫片34的第一装配结构80与膜片5的第二装配结构81相配合,并且膜片5的多个定位柱83分别插在垫片34的多个定位孔82内。第一装配结构80可以是向下的环形凸起结构,第二装配结构81可以是向下的环形凹槽结构,环形凸起结构插在环形凹槽结构内。
摆动架3顶部设置有摆动头36,摆动头36的顶端面形状为扇形,与垫片34的形状相适应。膜片连接螺钉35将垫片34以及膜片5的相应位置固定连接到摆动头36顶端。摆动架3底部设置有轴承槽37,偏心轮2套在输出轴23上,轴承24的内圈套在偏心轮2上,轴承24的外圈位于轴承槽37内,轴承24底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压板60,第一轴承压板60通过螺钉61固定在摆动架3底部,将轴承24封在轴承槽37内。偏心轮2通过轴承24和轴承槽37将摆动动作传递给摆动架3,使得摆动头36周期性上下摆动。
电机1包括前盖67、机壳62、转子组合63、磁瓦66、磁瓦插销74、轴承79、密封垫84、碳刷85、碳刷弹簧86、碳刷卡板87和后盖88,前盖67设置在隔膜支架4与电机1的机壳之间,电机1的输出轴23上在偏心轮2和轴承24下部还设置有轴套89和另一轴承90,轴套89套在电机1的输出轴23上,轴承90套在轴套89上,轴承90顶部设置有第二轴承压板91,第二轴承压板91通过螺钉92固定在前盖67内部。
轴套89、轴承90、偏心轮2、轴承24和轴承槽37位于前盖67上部的容纳槽68内,电机1的输出轴23穿过前盖67底部的孔69进入容纳槽68内,与偏心轮2连接。螺钉64将流体室7边缘、隔膜支架4边缘以及前盖67的边缘连接,前盖67与后盖通过螺钉70连接,电机1上设有电机座71,电机座71上设置4个减震橡胶垫72,减震橡胶垫72通过螺钉73固定在电机座71上。
工作腔槽体15的数量优选为4个,4个工作腔槽体15在隔膜室6的底端中心的外侧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工作腔槽体15之间的间隔结构为间隔板。4个工作腔槽体15与膜片5的中心外侧的4个对应位置配合形成4个工作腔17,4个工作腔对应有4套出水孔19和进水孔18,4个进水孔18在一个进水腔12上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出水孔19在一个出水腔13内均匀分布。
垫片34和摆动头36的数量也均为4个,与工作腔17的位置相对应,也是在中心外侧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摆动架通过孔22的数量也为4个,在隔膜支架4的中心外侧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摆动头36分别穿过4个摆动架通过孔22,并通过垫片34和膜片连接螺钉25与膜片5的中心外侧的4个对应位置连接。
隔膜室6、膜片5、隔膜支架4的中心没有被相应结构占用,可以方便连接螺钉8在中心处将三者连接。隔膜室6、膜片5、隔膜支架4在中心处均设置有各自的螺钉孔75、76、77,优选的,隔膜支架4顶端中心设置有用于与连接螺钉8连接的螺钉孔柱65,螺钉孔77开设在螺钉孔柱65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单向软阀片20包括中心接头部38和周围阀片部39,每个工作腔17顶部在隔膜室6上且位于进水孔18处开设有进水阀连接孔40,进水单向软阀片20的中心接头部38从下向上过盈配合插入并固定在进水阀连接孔40内,进水单向软阀片20的周围阀片部39贴在进水孔18的底端。当工作腔17内为负压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将进水单向软阀片20的周围阀片部39向工作腔17方向打开,液体从进水腔12进入工作腔17。当工作腔17内为正压时,在正压的作用下将进水单向软阀片20的周围阀片部39向进水腔12方向压在进水孔18上,将进水孔18封闭。
出水单向软阀片21包括中心连接通孔41和周围阀片区42,中心连接通孔41供连接螺钉8和阀片压垫57连接使用,阀片压垫57位于中心连接通孔41内,连接螺钉8穿过阀片压垫57将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中心固定到隔膜室6的顶端中心上,使得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周围阀片区42贴在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19的顶端。当工作腔17内为高压时,在高压的作用下将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周围阀片区42向出水腔13方向打开,液体从工作腔17进入出水腔13。当工作腔17内为负压时,在负压的作用下将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周围阀片区42向工作腔17方向压在出水孔19上,将出水孔19封闭。
由于多个工作腔17的工作状态不一致,因此多个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需要分别单独控制打开和关闭,为实现这一功能,周围阀片区42上设置有将周围阀片区分成多个阀片工作区43并使得每个阀片工作区43单独变形的分区结构44,各个阀片工作区43分别位于各个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的顶端,各个阀片工作区43分别单独变形,单独控制对应的出水孔19打开和关闭。
其中,分区结构44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工作腔17的交界处的正上方且沿径向设置的分区筋板45,分区筋板45的内侧连接有一圈沿周向设置的连接筋板46。相邻两个分区筋板45之间的部分,且位于连接筋板46外侧的部分为一个阀片工作区43,一个阀片工作区43位于一个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的顶端。由于分区筋板45和连接筋板46的厚度较周围阀片区42厚,使得分区筋板45底部的周围阀片区42不易变形,因此只有相邻两个分区筋板45之间的部分(即阀片工作区43)变形,单独控制一个工作腔17的出水孔19。
分区筋板45和连接筋板46主要位于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上表面,限制该位置的出水单向软阀片21向上变形。补充性的,还可以在出水单向软阀片21的下表面也设置分区筋板45和连接筋板46,下表面的分区筋板45和连接筋板46起到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与隔膜室6的相应结构配合,起到定位作用。
当隔膜泵正常工作时,持续从进水腔12向出水腔13输送液体,当出水口10或其连接的外部管道等设备堵塞时,会导致出水腔13、出水口10内的水压持续增大,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可能会损坏隔膜泵或其他外部连接的设备。
因此有必要为隔膜泵设置超压保护措施,本实施例中,超压保护措施为限压回流装置47,限压回流装置47包括高压孔48、回流孔49、减压软垫50、弹簧套51、调压弹簧52、弹簧座53和调压螺钉54,其中:
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均开设在流体室7顶部,并且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的底端分别与出水腔13和进水腔12连通,减压软垫50设置在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的顶端,弹簧套51设置在减压软垫50顶部,调压弹簧52的下部设置在弹簧套51的向上的开口内,弹簧座53设置在调压弹簧52上部,并且调压弹簧52的上部设置在弹簧座53的向下的开口内,调压螺钉54设置在弹簧座53顶部。
隔膜泵正常工作时,调压弹簧52将弹簧套51和减压软垫50向下压在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的顶部,在减压软垫50的隔离下,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顶部不连通,隔膜泵的电机1一直持续正常工作,液体一直沿着进水腔12--工作腔17--出水腔13的方向输送。
当出水口10或其连接的外部管道等设备堵塞时,出水腔13内的液体压力升高,出水腔13内的液体压力通过高压孔48传递到减压软垫50,液体压力克服调压弹簧52向下的弹力,减压软垫50向上变形,使得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从顶部连通,液体按照出水腔13--高压孔48--回流孔49--进水腔12的方向回流,即出水腔13的液体回流到进水腔12内,从而降低出水腔13内的压力,出水口10内的水压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损坏设备。
当堵塞故障排除后,出水口10的水压降低,弹簧套51和减压软垫50在调压弹簧52的压力下复位,减压软垫50重新将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顶部封堵隔离,结束液体的回流,隔膜泵恢复正常工作。
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位于流体室7顶部的槽内,减压软垫50安装在流体室7顶部的高压孔48和回流孔49顶部。流体室7顶部的槽上方设置有顶盖55,弹簧套51、调压弹簧52、弹簧座53依次位于顶盖55内,顶盖55通过螺钉56连接到流体室7顶端,调压螺钉54从顶盖55上方向下穿过顶盖55后顶在弹簧座53的顶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偏心轮、摆动架、隔膜支架、膜片、隔膜室、流体室和连接螺钉,其中:
所述流体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流体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隔膜室安装槽,所述隔膜室从下方安装在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流体室与所述隔膜室之间的空间形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通过隔离结构密封隔离,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所述隔膜室下部开设有向下方开口的多个工作腔槽体,相邻工作腔槽体之间设置有间隔结构,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隔膜室下方,一个工作腔槽体与膜片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顶部在所述隔膜室上均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每个工作腔均通过其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连通;每个工作腔均在其进水孔底端设置有一个进水单向软阀片,所有工作腔的出水孔在所述隔膜室的中心处成圆周分布,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的顶端设置有一个共用的出水单向软阀片;
所述隔膜支架设置在所述膜片下方,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顶端中心处设置有阀片压垫,所述连接螺钉将所述阀片压垫、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所述隔膜室的中心以及所述膜片的中心固定到所述隔膜支架上,所述隔膜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流体室底部;
所述隔膜支架上开设有摆动架通过孔,所述摆动架顶部穿过所述摆动架通过孔与所述膜片连接,所述偏心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轮通过轴承与所述摆动架底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包括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所述出水腔槽体位于所述隔膜室安装槽中部,所述进水腔槽体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周围,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连通口与所述进水腔槽体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连通口与所述出水腔槽体连通;
所述隔膜室上部包括进水腔槽体对应部和出水腔槽体对应部,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隔膜室上部中间部分,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周围,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上,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上;
所述进水腔槽体与所述进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出水腔槽体与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配合,形成所述出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包括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设置在所述隔膜室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进水腔槽体和出水腔槽体之间;
所述出水腔槽体对应部和进水腔槽体对应部之间开设有一圈密封圈槽,所述密封圈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环形隔板底部顶紧所述密封圈,将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密封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与所述工作腔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设置有向下凹陷且倾斜的第一预变形结构,所述第一预变形结构与所述摆动架运动至下极限位置时相匹配;
或者,所述膜片与所述工作腔的位置对应的工作区设置有向上凸起且倾斜的第二预变形结构,所述第二预变形结构与所述摆动架运动至上极限位置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腔内在所述膜片顶面上均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为扇形片状结构,所述垫片通过膜片连接螺钉从所述垫片顶部向下穿过所述垫片和所述膜片后固定连接到所述摆动架顶部;所述垫片底部外边缘上进行弧形倒角平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下表面中部设置有第一装配结构,所述膜片的第一预变形结构内设置有第二装配结构,所述垫片的外侧部分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膜片的第一预变形结构内设置有向上的多个定位柱;所述垫片的第一装配结构与所述膜片的第二装配结构配合,并且所述膜片的多个定位柱分别插在所述垫片的多个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顶部设置有摆动头,所述摆动头的顶端面形状为扇形,所述膜片连接螺钉连接在所述摆动头顶端,所述摆动架底部设置有轴承槽,所述轴承的内圈套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轴承的外圈位于所述轴承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槽体、垫片和摆动头的数量均为4个,4个工作腔槽体在所述隔膜室的中心外侧按照圆周排列的方式均匀分布,4个工作腔槽体之间的间隔结构为间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包括中心接头部和周围阀片部,每个工作腔顶部在所述隔膜室上且位于进水孔处开设有进水阀连接孔,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的中心接头部从下向上过盈配合插入并固定在所述进水阀连接孔内,所述进水单向软阀片的周围阀片部贴在所述进水孔的底端;
所述出水单向软阀片包括中心连接通孔和周围阀片区,所述中心连接通孔供所述连接螺钉和阀片压垫连接使用,所述周围阀片区贴在成圆周分布的所有出水孔的顶端;所述周围阀片区上设置有将所述周围阀片区分成多个阀片工作区并使得每个阀片工作区单独变形的分区结构,各个阀片工作区分别位于各个工作腔的出水孔的顶端;所述分区结构包括位于相邻两个工作腔的交界处的正上方且沿径向设置的分区筋板,所述分区筋板的内侧连接有一圈沿周向设置的连接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还包括限压回流装置,所述限压回流装置包括高压孔、回流孔、减压软垫、弹簧套、调压弹簧、弹簧座和调压螺钉,其中:
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均开设在所述流体室顶部,并且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出水腔和进水腔连通,所述减压软垫设置在所述高压孔和回流孔的顶端,所述弹簧套设置在所述减压软垫顶部,所述调压弹簧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套的向上的开口内,所述弹簧座设置在所述调压弹簧上部,并且所述调压弹簧的上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座的向下的开口内,所述调压螺钉设置在所述弹簧座顶部。
CN202222000796.3U 2022-08-01 2022-08-01 隔膜泵 Active CN217682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0796.3U CN217682207U (zh) 2022-08-01 2022-08-01 隔膜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0796.3U CN217682207U (zh) 2022-08-01 2022-08-01 隔膜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2207U true CN21768220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9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0796.3U Active CN217682207U (zh) 2022-08-01 2022-08-01 隔膜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2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33181A1 (en) Two valve micropump with improved outlet
GB2352779B (en) Diaphragm pumps
CN217682207U (zh) 隔膜泵
CN215349654U (zh) 一种冲牙器
US5848615A (en) Check valve cartridge for fluid pump
CN217682204U (zh) 隔膜泵
CN217682206U (zh) 隔膜泵
CN217682205U (zh) 隔膜泵
CN217682203U (zh) 隔膜泵工作腔密封结构
CN213205933U (zh) 隔膜泵
CN211573759U (zh) 防回流密封组件及隔膜泵
CN113638868A (zh) 一种串联隔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串联式流体泵
CN220849966U (zh) 防滴漏隔膜泵
CN111486085A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219754764U (zh) 一种单进单出的双头隔膜泵
CN220581223U (zh) 一种空压机新型气门结构
CN114151315A (zh) 一种防逆流的密封组件及隔膜泵
CN218325222U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膜头
CN213016718U (zh) 一种带防粘组合膜片的流体泵
CN111765070A (zh) 一种隔膜泵及具有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210715028U (zh) 一种隔膜泵用中间板
CN111765071A (zh)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221053907U (zh) 全装配式节流水泵
CN214787919U (zh) 一种具有止回功能的泡沫泵
CN218266268U (zh) 一种防滴漏的隔膜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