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1897U -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1897U
CN217681897U CN202221436345.8U CN202221436345U CN217681897U CN 217681897 U CN217681897 U CN 217681897U CN 202221436345 U CN202221436345 U CN 202221436345U CN 217681897 U CN217681897 U CN 21768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lephant foot
elastic
valve bridg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6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润
李成艳
乔芳
徐得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63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1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门驱动结构,该气门驱动结构包括摇臂调整螺钉组件、气门桥和弹性件,其中:摇臂调整螺钉组件包括与气门桥间隔且相对设置的象足,象足包括象足本体,象足本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为弹性件限位的第一限位部;气门桥包括气门桥本体,气门桥本体朝向象足的面上设有用于为弹性件限位的第二限位部;弹性件位于象足与气门桥之间,一端套设于象足的外周、并与第一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配合,以使弹性件限位于象足与气门桥之间;气门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象足的趋势。该气门驱动结构改善了气门间隙过大时,气门桥在整机振动和惯性力作用下会从气门顶部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气门桥安装于两个同名气门(即,两个进气门或者两个排气门)的顶端,将摇臂的力同时传递给对应的两个同名气门,以保证该两个气门能够同时启闭。
现有技术中,气门桥存在的问题在于:当由于某些因素(例如:因燃烧不良气门和导管卡滞时)使得气门间隙过大时,气门桥在整机振动和惯性力作用下会从气门顶部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门驱动结构,能够改善气门间隙过大时,气门桥在整机振动和惯性力作用下会从气门顶部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包括:摇臂调整螺钉组件、气门桥和弹性件,其中:所述摇臂调整螺钉组件包括与所述气门桥间隔且相对设置的象足,所述象足包括象足本体,所述象足本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为所述弹性件限位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气门桥包括气门桥本体,所述气门桥本体朝向所述象足的面上设有用于为所述弹性件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象足与所述气门桥之间,一端套设于所述象足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使所述弹性件限位于所述象足与所述气门桥之间;
所述气门桥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所述象足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驱动结构在象足与气门桥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象足的外周、并与第一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配合,从而弹性件限位在象足与气门桥之间;同时,气门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象足的趋势。因而,当气门间隙过大时,弹性件能够缓冲甚至抵消整机振动以及惯性力等对气门桥的作用,使气门桥尽可能贴紧气门,从而降低气门桥从气门顶部脱落的可能性,甚至避免气门桥从气门顶部脱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门驱动结构,对于两个气门因零件一致性差异、受力差异等情况出现同步性较差的问题时,气门桥容易从一个气门脱落的问题,也能够起到显著改善作用。
可选地,所述象足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环状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筒状,所述气门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象足一端的第一环形限位件,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并沿所述弹性件的径向超出所述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包括第一平面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部上的第一曲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位于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气门桥的一侧,所述第一曲面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部朝向所述气门桥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平面部指向所述第一曲面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部以及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径均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
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柱状凸起部,所述气门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气门桥一端的第二环形限位件,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并沿所述弹性件的径向超出所述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靠近所述象足的第一部,所述第一部的周面为曲面;
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包括第二平面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部上的第二曲面部,所述第二曲面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部朝向所述象足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套设于所述第一部的外周;
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的周面和所述第二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
或者,所述第一部的周面和所述第二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门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门驱动结构省略部分结构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门驱动结构中第一环形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第一环形限位件和第二环形限位件)。
图标:1-摇臂调整螺钉组件;11-象足;111-象足本体;112-第一限位部;2-气门桥;21-气门桥本体;22-第二限位部;3-弹性件;4-第一环形限位件;41-第一平面部;42-第一曲面部;5-第二环形限位件;51-第二平面部;52-第二曲面部;100-调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门驱动结构包括摇臂调整螺钉组件1、气门桥2和弹性件3,其中:摇臂调整螺钉组件1包括与气门桥2间隔且相对设置的象足11,象足11包括象足本体111,象足本体111的外周设有用于为弹性件3限位的第一限位部112;气门桥2包括气门桥本体21,气门桥本体21朝向象足11的面上设有用于为弹性件3限位的第二限位部22;
弹性件3位于象足11与气门桥2之间,一端套设于象足11的外周、并与第一限位部112抵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22配合,以使弹性件3限位于象足11与气门桥2之间;
气门桥2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象足11的趋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门驱动结构在象足11与气门桥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弹性件3的一端套设于象足11的外周、并与第一限位部112抵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22配合,从而弹性件3限位在象足11与气门桥2之间;同时,气门桥2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象足11的趋势。因而,当气门间隙过大时,弹性件3能够缓冲甚至抵消整机振动以及惯性力等对气门桥2的作用,使气门桥2尽可能贴紧气门,从而降低气门桥2从气门顶部脱落的可能性,甚至避免气门桥2从气门顶部脱落。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门驱动结构,对于两个气门因零件一致性差异、受力差异等情况出现同步性较差的问题时,气门桥2容易从一个气门脱落的问题,也能够起到显著改善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摇臂调整螺钉组件1还包括用于设置于摇臂上的调整螺钉100,调整螺钉100远离摇臂的一端设置于象足11的球窝中。
关于气门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未记载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具体设置上述象足11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象足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限位部112为环状凸起部。其中,象足11的横截面是指象足11上、与象足11轴线垂直的截面。
当然,第一限位部112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弹性件3的限位即可,例如:第一限位部112还可以为在象足11的外壁上、沿象足11的周向分布的数个限位块。
具体设置上述弹性件3时,弹性件3可以为筒状(例如:弹簧),此时,气门驱动结构可以包括位于弹性件3靠近象足11一端的第一环形限位件4,第一环形限位件4部分插设于弹性件3的内孔中,部分位于弹性件3的外部并沿弹性件3的径向超出弹性件3;弹性件3通过第一环形限位件4与第一限位部112抵接。从而在气门驱动结构动作的过程中,实现弹性件3限位的同时,保证弹性件3与象足11能够相对摆动,保证气门驱动结构的动作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环形限位件4可以包括第一平面部41和连接于第一平面部41上的第一曲面部42,第一平面部41位于弹性件3背离气门桥2的一侧,第一曲面部42位于第一平面部41朝向气门桥2的一侧、并位于弹性件3的内孔中,第一曲面部42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12配合。
具体设置上述第一环形限位件4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沿第一平面部41指向第一曲面部42的方向,第一曲面部42以及第一限位部112的外径均逐渐减小,以便于二者配合实现弹性件在该端的限位。
为了提高自由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和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和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弹性件3与象足11两者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一环形限位件4会发生转动,从而尽可能保证弹性件3仅受轴向压力。同时,采用弹性件3与球面连接的配合,在实现压紧气门桥2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气门、气门桥2以及摇臂等因异常承受过大负载。
具体设置上述第二限位部22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限位部22为柱状凸起部(例如:圆柱状凸起部),气门驱动结构包括位于弹性件3靠近气门桥2一端的第二环形限位件5,第二环形限位件5部分插设于弹性件3的内孔中,部分位于弹性件3的外部并沿弹性件3的径向超出弹性件3;弹性件3通过第二环形限位件5套设于第二限位件的外部、并与第二限位部22抵接。从而在气门驱动结构动作的过程中,实现弹性件3限位的同时,保证弹性件3与气门桥2能够相对摆动,保证气门驱动结构的动作顺利进行。
具体设置上述第二限位部22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部22包括靠近象足11的第一部,其中,第一部的周面为曲面;
第二环形限位件5包括第二平面部51和连接于第二平面部51上的第二曲面部52,第二曲面部52位于第二平面部51朝向象足11的一侧并位于弹性件3的内孔中,且套设于第二限位部22第一部的外周。示例性地,沿第二曲面部指向第二平面部51的方向,第一部以及第二曲面部的外径均逐渐增大;弹性件3一端与第一平面部41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平面部51抵接。
为了提高自由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部的周面和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
或者,第一部的周面和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弹性件3与第一部两者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二环形限位件5会发生转动,从而尽可能保证弹性件3仅受轴向压力。同时,采用弹性件3与球面连接的配合,在实现压紧气门桥2的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气门、气门桥2以及摇臂等因异常承受过大负载。
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22、第一环形限位件4和第二环形限位件5时,可以包括下列情况,具体的:
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锥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球面,第一部的周面为锥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球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球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锥面,第一部的周面为锥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球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锥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球面,第一部的周面为球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锥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球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锥面,第一部的周面为球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锥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锥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球面,第一部的周面和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均为球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为球面,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为锥面,第一部的周面和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均为球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和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均为球面,第一部的周面为锥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球面;
或者,第一限位部112的外表面和第一曲面部42的内表面均为球面,第一部的周面为球面,第二曲面部52的内表面为锥面;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门驱动结构还包括以下优点:
1、在气门间隙增大时,也可保证推杆侧摇臂球头和球窝不会脱出;
2、弹性件3压紧气门桥2,弹簧力、弹簧刚度可控,可保证气门桥2的可靠性;
3、不会对气门产生侧向力,保证气门的可靠性;
4、弹性件3几乎仅承受轴向的力,弹性件3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环形限位件4、第二环形限位件5之间无相对运动,能够保证弹性件3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调整螺钉组件、气门桥和弹性件,其中:所述摇臂调整螺钉组件包括与所述气门桥间隔且相对设置的象足,所述象足包括象足本体,所述象足本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为所述弹性件限位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气门桥包括气门桥本体,所述气门桥本体朝向所述象足的面上设有用于为所述弹性件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象足与所述气门桥之间,一端套设于所述象足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使所述弹性件限位于所述象足与所述气门桥之间;
所述气门桥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具有背离所述象足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象足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环状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筒状,所述气门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象足一端的第一环形限位件,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并沿所述弹性件的径向超出所述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件包括第一平面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部上的第一曲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位于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气门桥的一侧,所述第一曲面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部朝向所述气门桥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平面部指向所述第一曲面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曲面部以及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径均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
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柱状凸起部,所述气门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气门桥一端的第二环形限位件,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部分插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并沿所述弹性件的径向超出所述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靠近所述象足的第一部,所述第一部的周面为曲面;
所述第二环形限位件包括第二平面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部上的第二曲面部,所述第二曲面部位于所述第二平面部朝向所述象足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孔中,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部的外周;
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的周面和所述第二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中一个为锥面,一个为球面;
或者,所述第一部的周面和所述第二曲面部的内表面二者均为球面。
CN202221436345.8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Active CN21768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6345.8U CN2176818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6345.8U CN2176818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1897U true CN21768189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7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6345.8U Active CN2176818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1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82178B1 (en) Ball link assembly for vehicle engine drive trains
CN100425818C (zh) 用于内燃机的振动控制装置
CN217681897U (zh) 一种气门驱动结构
WO2003056193A1 (fr) Structure pour coupler un joint spherique et un bras
US20090056659A1 (en) Direct-acting type valve lifte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JP4586768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4584393B2 (ja) ロッカーレバー組立体のためのタペットソケット組立体、およびそれを組み立てる方法
CN105264184B (zh) 连控轨道阀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160153319A1 (en) Tappet tip geometry for a pressure control valve
US7134410B2 (en) Detachable connection for coupling a gas exchange valv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n actuator
JP2011052730A (ja) 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JP6942081B2 (ja) 電磁弁及び電磁弁の製造方法
US20090293226A1 (en) Spring hook wear bushing and linkag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pring hook wear bushing
JP2005299873A (ja) 流体制御弁
JP2012067811A (ja) 流路開閉弁
EP1221541A2 (en) Valve deactivation system
JP2003214118A (ja) 複合カムシャフト
JP4296952B2 (ja) シャフトのガタつき防止装置
JP2979155B2 (ja) 内燃機関用吸排気弁
JP6712937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動弁機構
JP2001164909A (ja) バルブスプリングの結合構造
CN116517656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门打开机构和摇杆组件
JPS641442Y2 (zh)
JP2020169591A (ja) コッターおよびリテーナ並びにバルブ構造
JPH0569445U (ja) シフトレバーブッシ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