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80227U -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80227U
CN217680227U CN202121666233.7U CN202121666233U CN217680227U CN 217680227 U CN217680227 U CN 217680227U CN 202121666233 U CN202121666233 U CN 202121666233U CN 217680227 U CN217680227 U CN 217680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ection
base
sleeve
leveling device
lef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62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桦
苏惠林
安德亮
熊奘
游智文
杜豪杰
黄文涛
沈君承
魏泽雨
苟欢
陈森
姜宁
马国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iwei Yij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iwei Yij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iwei Yij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iwei Yiju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62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80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80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80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包括底座和外部套筒,所述底座为中空圆柱状,所述底座的左端为开口端、右端为封闭端,所述底座外周面上自封闭端向开口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一螺纹段,所述底座的开口端处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外部套筒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部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设有支撑部;将底座粘结于结构墙体上,转动外部套筒以使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平快速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室内结构墙体表面直接粘结贴面墙的装修做法,需要事先进行调整结构墙体表面平整度的作业。这是由于结构墙体表面凹凸不平所导致的,而结构墙体之所以会产生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是因为施工误差、施工质量等原因,而这些原因在结构墙体的施工过程中是无法有效避免。结构墙体的施工中会受到诸如混凝土材料、凝结温度、膨胀系数、浇筑钢板、密实程度、施工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使得结构墙体在施工完毕后表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凹凸不平之处。这也是之所以进行室内装修的原因之一。所谓贴面墙,是指在结构墙体的墙面上所安装的外层墙体的总称,包括调整层、保温层、隔音层、饰面层等。通过贴面墙的安装,使得室内墙面表平平整、统一。直接粘结贴面墙的装修作业中事先进行结构墙体调平工序的方法,多为通过涂覆、填充涂料或填料等方法进行结构墙体表面调平。该种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作业工序、用料耗材,另一方面由于调平层的作业及干燥均需要时间,这也增加了施工周期。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777210U所公开的一种具有环保及装饰层的室内墙体,包括墙体、耐水腻子层,所述耐水腻子层刮接在所述墙体的表面上,所述耐水腻子层上粘接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包括乳胶层、壁纸层,所述乳胶层与所述耐水腻子层粘接为一体,所述壁纸层吸附在所述乳胶层的表层上,所述耐水腻子层上粘接有环保层,所述环保层包括藻泥层、植绒层,所述藻泥层与所述耐水腻子层粘接为一体,所述植绒层吸附在所述藻泥层的表层上,所述植绒层与所述壁纸层无缝粘接形成一体。前述专利中的耐水腻子层的作用除了避免墙面下垂开裂导致空鼓、脱落外,更主要的作用是调平结构墙体的表面。如前所述,该种方法增加了作业工序、用料耗材,也增长了施工周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点式调平装置,通过该调平装置取代诸如腻子层等调平层结构,利用该调平装置进行结构墙体表面调平,然后通过胶团直接将贴面墙粘结于结构墙体表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调平不便、作业工序多、用料耗材多及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点式调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底座和外部套筒,所述底座为中空圆柱状,所述底座的左端为开口端、右端为封闭端,所述底座外周面上自封闭端向开口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一螺纹段,所述底座的开口端处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外部套筒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部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设有支撑部;将底座粘结于结构墙体上,转动外部套筒以使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还包括中间套筒,所述中间套筒的外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三螺纹段,所述中间套筒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四螺纹段,所述第四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中间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端部设有第二阻挡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大粘结面积的粘结纹。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部套筒和中间套筒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径与所述中间套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中间套筒的外径与所述外部套筒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左端与所述底座的封闭端的端面齐平,所述第三螺纹段和所述第四螺纹段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间套筒的左端齐平,所述第二螺纹段的左端与所述外部套筒的左端齐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左端相抵接,所述第三螺纹段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的左端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外部套筒的长度,所述第四螺纹段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套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三螺纹段的长度不小于五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和所述第四螺纹段的长度不小于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三螺纹段的长度为五毫米、八毫米、十毫米或十二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和所述第四螺纹段的长度为三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用于与结构墙体粘结并对外部套筒、中间套筒进行支撑,外部套筒和中间套筒相对于底座左右移动从而起到调平的作用,待外部套筒的支撑部右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时,调平装置所粘结位置处调平完毕,当结构墙体的表面上存在多处凹凸不平时,设置多个调平装置,从而将结构墙体表面上凹陷处调整齐平,然后在结构墙体表面上涂覆多个胶团,最后将贴面墙粘结于结构墙体上,从而完成室内墙面的装修装饰。本实用新型仅起到调平和限位的作用,而不承载贴面墙的重量,贴面墙与结构墙体的连接固定主要通过胶团粘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调平装置取代诸如腻子层等调平层结构,利用该调平装置进行结构墙体表面调平,然后通过胶团直接将贴面墙粘结于结构墙体表面,从而实现快速调平、降低耗材及减少施工周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平快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底座,11、第一螺纹段,12、第一阻挡部,13、粘结纹,2、外部套筒,21、第二螺纹段,22、支撑部,3、中间套筒,31、第三螺纹段,32、第二阻挡部,33、第四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底座1和外部套筒2,所述底座1为中空圆柱状,所述底座1的左端为开口端、右端为封闭端,所述底座1外周面上自封闭端向开口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一螺纹段11,所述底座1的开口端处设有第一阻挡部12;所述外部套筒2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二螺纹段21,所述第一螺纹段1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部套筒2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部设有支撑部22;将底座1粘结于结构墙体上,转动外部套筒2以使所述支撑部22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
定义:以图3所示方向为基准,图3中的左右方向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右。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用于与结构墙体粘结并对外部套筒2进行支撑,所述外部套筒2相对于底座1左右移动从而起到调平的作用,待外部套筒2的支撑部22右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时,调平装置所粘结位置处调平完毕,当结构墙体的表面上存在多处凹凸不平时,设置多个调平装置,从而将结构墙体表面上凹陷处调整齐平,然后在结构墙体表面上涂覆多个胶团,最后将贴面墙粘结于结构墙体上,从而完成室内墙面的装修装饰。本实施例的调平装置,其仅起到调平和限位的作用,而不承载贴面墙的重量,贴面墙与结构墙体的连接固定主要通过胶团粘结。
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部12的设置,可以对第二螺纹段21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外部套筒2与底座1脱离;第一螺纹段11和第二螺纹段12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为外部套筒2相对于底座1的移动提供行程空间;支撑部22的设置,可以对贴面墙进行限位,使得贴面墙抵靠于支撑部22上并被胶团粘结于结构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大粘结面积的粘结纹1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粘结纹13可以增大底座1与结构墙体的粘结面积,从而保证本实施例中的调平装置与结构墙体粘结牢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中间套筒3,所述中间套筒3的外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三螺纹段31,所述中间套筒3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四螺纹段33,所述第四螺纹段33与所述第一螺纹段1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段3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中间套筒3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部设有第二阻挡部3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间套筒3,可以增大调平装置的调节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调平高度的需要;第三螺纹段31的设置,则为外部套筒2的移动提供行程空间,第四螺纹段33的设置并与第一螺纹段11的配合,则为中间套筒3的移动提供行程空间;第二阻挡部32的设置,可以防止外部套筒2的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外部套筒2和中间套筒3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外径与所述中间套筒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中间套筒3的外径与所述外部套筒2的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段11的左端与所述底座1的封闭端的端面齐平,所述第三螺纹段3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间套筒3的左端齐平,所述第二螺纹段21的左端与所述外部套筒2的左端齐平。
本实施例中,底座1、外部套筒2和中间套筒3长度的设置,可以保证整个调平装置收缩后远离结构墙体的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段1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12的左端相抵接,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32的左端相抵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1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12的左端相抵接、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32的左端相抵接,可以防止因螺纹段与阻挡部之间产生空隙而导致中间套筒3和/或外部套筒2的转动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段2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部套筒2的长度,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套筒3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段11和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长度不小于五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2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不小于三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段11和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长度为五毫米、八毫米、十毫米或十二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2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为三毫米。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具体尺寸参数,从而也给出了整个调平装置的调平高度。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螺纹段2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不小于三毫米,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三毫米是保证螺纹连接后不发生转动偏移的最短距离。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外部套筒(2),所述底座(1)为中空圆柱状,所述底座(1)的左端为开口端、右端为封闭端,所述底座(1)外周面上自封闭端向开口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一螺纹段(11),所述底座(1)的开口端处设有第一阻挡部(12);所述外部套筒(2)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二螺纹段(21),所述第一螺纹段(1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外部套筒(2)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部设有支撑部(22);将底座(1)粘结于结构墙体上,转动外部套筒(2)以使所述支撑部(22)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面与结构墙体上的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套筒(3),所述中间套筒(3)的外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三螺纹段(31),所述中间套筒(3)的内周面上自左端向右端方向设有一段第四螺纹段(33),所述第四螺纹段(33)与所述第一螺纹段(1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段(3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2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中间套筒(3)远离所述底座(1)的端部设有第二阻挡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增大粘结面积的粘结纹(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部套筒(2)和中间套筒(3)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径与所述中间套筒(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中间套筒(3)的外径与所述外部套筒(2)的内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1)的左端与所述底座(1)的封闭端的端面齐平,所述第三螺纹段(3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左端均与所述中间套筒(3)的左端齐平,所述第二螺纹段(21)的左端与所述外部套筒(2)的左端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1)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阻挡部(12)的左端相抵接,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阻挡部(32)的左端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段(2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部套筒(2)的长度,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套筒(3)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1)和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长度不小于五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2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不小于三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点式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1)和所述第三螺纹段(31)的长度为五毫米、八毫米、十毫米或十二毫米,所述第二螺纹段(21)和所述第四螺纹段(33)的长度为三毫米。
CN202121666233.7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Active CN217680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6233.7U CN217680227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6233.7U CN217680227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80227U true CN217680227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6233.7U Active CN217680227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80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4700B (zh) 一种便携式墙面全自动打磨填泥喷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4590538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阴角抹子
CN101168980A (zh) 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59260A (zh) 一种墙面喷涂工艺
CN217680227U (zh) 一种点式调平装置
CN101832011A (zh) 低温辐射地板采暖卫生间止水门槛防水施工方法
CN2054763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自动送浆涂料刷
CN107489247A (zh) 一种真石漆喷涂施工方法
CN1113141C (zh) 干砌墙角修整装置
CN110344506A (zh) 一种外墙对拉螺栓孔防渗漏封堵处理工艺
CN207092495U (zh) 一种瓷砖找平器
CN210288729U (zh) 一种节能建筑保温板连接结构
CN106996184A (zh) 一种节能环保涂料滚筒刷
JP2015093269A (ja)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表面被覆方法
CN201187154Y (zh) 双面挂线器
CN110409725A (zh) 一种室内装修方法
CN108104435A (zh) 一种适用于钢圆柱厚涂型防火涂料表面精施平装置
CN21227160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孔洞预留装置
CN21235902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墙面粉刷装置
JP4385012B2 (ja) ブロック塀用化粧パネル取付構造
CN218406209U (zh) 一种墙面调平装置
CN104895201A (zh) 外墙内保温砂浆交接部位施工方法
CN216340672U (zh) 一种墙面区间分隔器
CN21510700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装修用自动粉刷机
CN217602191U (zh) 一种带角度可调节的打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