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0505U -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0505U
CN217670505U CN202122803782.0U CN202122803782U CN217670505U CN 217670505 U CN217670505 U CN 217670505U CN 202122803782 U CN202122803782 U CN 202122803782U CN 217670505 U CN217670505 U CN 217670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azine
fixedly connected
bracing piece
automatic feeding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37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ehu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shanhe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shanhe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shanhe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37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0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0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0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盒,所述入料盒的前后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入料盒的右侧安装有导料管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导料管组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壁固定连接。该装置不仅设置有滚轮便于装置进行移动,当需要进行上料操作时,通过旋转螺纹杆即可带动对应的固定板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快捷,盖板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装置不使用时灰尘进入到入料槽内,无需在使用时还需清理入料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粒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指颗粒状的塑料,一般分为200多种,细分达几千种,常见的塑料颗粒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有机硅等;
在对塑料粒料加工过程中,通过上料机将物料导入至其他加工装置内,上料机一般通过螺旋杆进行传输操作,现有的上料机通过支架固定并与地面相接触,虽然稳定性较好,但是搬运起来十分费力,也有些上料机采用自锁万向轮,由于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小,上料过程中不稳定,易晃动,上料机上的入料槽通常一直为敞开状态,长时间不使用灰尘积累较多,再次使用还需人工清理,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盒,所述入料盒的前后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入料盒的右侧安装有导料管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导料管组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均安装有两个滚轮,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均贯穿对应的安装板,所述入料盒和导料管组件内共同设有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入料盒的上端设有入料槽,所述导料管组件包括斜管和竖管,所述斜管与入料盒相连,所述斜管内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下端与入料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的下端延伸至入料盒的下方,所述入料盒的前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螺旋杆的下端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相连。
优选地,所述入料盒的上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入料槽的内底部呈V形。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入料盒的前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均安装有操作块,两个所述操作块均为圆形块,两个所述操作块的直径均大于对应螺纹杆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入料盒和导料管组件的表面均设有防锈漆,每个所述滚轮均采用自锁万向轮,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第一支撑杆、滚轮、螺纹杆、导向杆、固定板等结构,通过驱动机构可以进行自动上料操作,并且装置在进行移动时,可以通过滚轮进行移动,移动起来省力方便,加工上料的时候,通过螺纹杆带动固定板与地面接触,即可加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板、卡块、卡槽、操作块等结构,盖板的设计能够在装置不使用时,避免灰尘进行,就无需下次使用之前还需人工进行清扫,卡块和卡槽的设计能够固定住盖板,避免移动装置过程中盖板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入料盒、2固定杆、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驱动电机、6传动带、7盖板、8导料管组件、9螺旋杆、10安装板、11滚轮、12固定板、13导向杆、14螺纹杆、15操作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盒1,入料盒1的前后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入料盒1的右侧安装有导料管组件8,入料盒1和导料管8组件的表面均设有防锈漆,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两个固定杆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导料管组件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两个固定杆2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和两个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均安装有安装板10;
两个安装板10的下端均安装有两个滚轮11,每个滚轮11均采用自锁万向轮,两个安装板10的上端均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两个螺纹杆14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两个固定板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13,每个导向杆13均贯穿对应的安装板10,两个个螺纹杆14的上端均安装有操作块15,两个操作块15均为圆形块,两个操作块15的直径均大于对应螺纹杆14的直径,工作人员旋转螺纹杆14会比较省力,旋转对应的螺纹杆14即可带动对应的固定板12与地面接触,增加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比较滚轮11来说,此时的装置的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中,入料盒1和导料管组件8内共同设有驱动机构,入料盒1的上端设有入料槽,入料槽的内底部呈V形,导料管组件8包括斜管和竖管,斜管与入料盒1相连,斜管内安装有螺旋杆9,螺旋杆9的下端与入料槽内壁转动连接,螺旋杆9的下端延伸至入料盒1的下方,入料盒1的前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和螺旋杆9的下端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两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6相连,驱动电机5启动能够电动螺旋杆9转动,实现自动上料;
入料盒1的上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卡块,入料盒1的前侧设有卡槽,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卡块在卡槽内固定住,从而固定住盖板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工作人员先通过滚轮11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并调整好装置的角度,调节完成之后,旋转两个操作块15,使得对应的螺纹杆14带动对应的固定板12下降并与地面接触,通过卡块打开盖板7,将物料放入,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螺旋杆9转动,即可实现自动上料;
该装置不仅设置有滚轮11便于装置进行移动,当需要进行上料操作时,通过旋转螺纹杆14即可带动对应的固定板12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快捷,盖板7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装置不使用时灰尘进入到入料槽内,无需在使用时还需清理入料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入料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1)的前后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所述入料盒(1)的右侧安装有导料管组件(8),两个所述固定杆(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导料管组件(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两个所述固定杆(2)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支撑杆(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3)和两个第二支撑杆(4)的下端均安装有安装板(10),两个所述安装板(10)的下端均安装有两个滚轮(11),两个所述安装板(10)的上端均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两个所述螺纹杆(14)的下端均安装有固定板(12),两个所述固定板(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杆(13),每个所述导向杆(13)均贯穿对应的安装板(10),所述入料盒(1)和导料管组件(8)内共同设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1)的上端设有入料槽,所述导料管组件(8)包括斜管和竖管,所述斜管与入料盒(1)相连,所述斜管内安装有螺旋杆(9),所述螺旋杆(9)的下端与入料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杆(9)的下端延伸至入料盒(1)的下方,所述入料盒(1)的前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和螺旋杆(9)的下端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1)的上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7),所述入料槽的内底部呈V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入料盒(1)的前侧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螺纹杆(14)的上端均安装有操作块(15),两个所述操作块(15)均为圆形块,两个所述操作块(15)的直径均大于对应螺纹杆(1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盒(1)和导料管组件(8)组件的表面均设有防锈漆,每个所述滚轮(11)均采用自锁万向轮,两个所述固定板(12)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
CN202122803782.0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7670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3782.0U CN21767050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3782.0U CN21767050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0505U true CN21767050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3782.0U Active CN217670505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0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3189U (zh) 一种用于hdpe塑料颗粒生产的挤出装置
CN107476230A (zh) 骑行式自导向电池驱动护栏清洗车
CN217670505U (zh) 一种塑料粒料自动上料装置
CN210148155U (zh) 一种便于收料的数控切割机
CN203625951U (zh) 一种削坡机及其削坡主机
CN209867434U (zh) 一种沙发装配用垫片加工装置
CN212582186U (zh) 布匹压水回收装置及溢流染色机
CN212071234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送料装置
CN212735228U (zh) 一种机床设备用废料回收装置结构
CN211732809U (zh) 一种建筑废料处理用的输送装置
CN209871456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滚筒式输送机
CN208614250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不锈钢用钻孔装置
CN210557775U (zh) 一种车间用辅助上料装置
CN220702300U (zh) 一种便于运输桶件的存放机构
CN221025830U (zh) 一种物料自动给料设备
CN220097470U (zh) 一种原料输送平台
CN213950563U (zh) 一种试剂桶自动翻转设备
CN216376624U (zh) 一种轴类工件一体式翻转上料机构
JPS6348688B2 (zh)
CN113263366B (zh) 一种机械制造平台
CN215796534U (zh) 一种自动调偏重型积放式地面输送机
CN221093336U (zh) 有机房电梯曳引机的安装结构
CN218753451U (zh) 一种石英料筒维保装置
CN219151052U (zh) 桶装水回收用桶内壁清洗设备
CN213729635U (zh) 液压切割机用推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4

Address after: No. 35, Shuita Village, Qijiawan Street, Huangpi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Zehua Plastic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Xinhua Avenue, Wuhu Industrial Park, Huangpi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xinshanhe Plastic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