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8751U - 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68751U CN217668751U CN202221297610.9U CN202221297610U CN217668751U CN 217668751 U CN217668751 U CN 217668751U CN 202221297610 U CN202221297610 U CN 202221297610U CN 217668751 U CN217668751 U CN 2176687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ection
- mounting plate
- sidewall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校正装置,用于校正产品,产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分中组件和第二分中组件,第一分中组件能够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行校正,第二分中组件能够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进行校正。上述校正装置能够提升分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产品校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外壳越来越轻薄,部分外壳采用边框式结构,为满足边框的强度,材质从铝合金升级为钛合金或不锈钢,需要对边框的外观面进行加工,传统的夹具不适用边框式结构的外壳,存在分中不精确的问题,影响对外观面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校正装置,其能够提升分中的准确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校正装置,用于校正产品,产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分中组件和第二分中组件,第一分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杆、滑板、第一校正机构和第二校正机构,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点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杆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滑板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滑板设有载板,载板能够放置产品,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杆、滑板和载板具有同一垂直中心线,第一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校正机构设有第一定位壁,第二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校正机构设有第二定位壁,第一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一侧壁贴紧第一定位壁并带动滑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二侧壁贴紧第二定位壁并带动滑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使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一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二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二分中组件,第二分中组件能够使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三侧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的中心点到第四侧壁的垂直距离。
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中组件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行校正,第二分中组件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进行校正,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合确定产品的中心点,提升定位和分中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一端铰接第一校正机构,另一端铰接第二区段,第三区段一端铰接第二区段,另一端铰接第二校正机构,第一连接轴连接第二区段的中点,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具有第一夹角,第二区段与第三区段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能够使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沿第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段与第一校正机构具有第一连接点,第三区段与第二校正机构具有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与第二区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第二连接点与第二区段的中点的距离,能够使滑板的中心点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机构包括第一基准块和间隔设于第一基准块上的多个第一推动机构,第一基准块设有第一定位壁,第一推动机构贯穿第一定位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驱动件和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连接第一推动驱动件,并穿过第一定位壁,第一推动驱动件驱动第一推杆接触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一侧,并推动第一侧壁向远离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载板的侧边设有多个通孔,每一第一推杆设于一通孔内并朝向第一定位壁移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板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载板连接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盖板,载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能够放置产品,盖板连接载板,并将产品夹持于第一凹部和盖板之间,便于将校正后的产品移动至加工处进行加工。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中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连杆、第三校正机构和第四校正机构,第二安装板的中心点设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杆设于第二安装板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三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二安装板并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三校正机构设有第三定位壁,第四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二安装板并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第四校正机构设有第四定位壁,第一安装板滑动设于第二安装板,并设于第三校正机构和第四校正机构之间,第三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三侧壁贴紧第三定位壁并带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四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四侧壁贴紧第四定位壁并带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使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三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的中心点到第四定位壁的垂直距离。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第二安装板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滑板设于第一滑轨,第一安装板滑动设于第二滑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一实施例中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了一实施例中校正装置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意了一实施例中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了一实施例中第一分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意了一实施例中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了一实施例中载板、产品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了一实施例中第一校正组件和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了一实施例中第一分中组件和第二分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校正装置 100
第一分中组件 10
第一安装板 11
第一连接轴 111
第一滑轨 112
第一滑块 113
第一连杆 12
第一区段 121
第二区段 122
第三区段 123
滑板 13
第一定位销 131
第二定位销 132
载板 13a
通孔 131a
第一凹部 132a
第三定位销 133a
第四定位销 134a
第一校正机构 14
第一安装块 141
第一基准块 142
第一连接板 1421
第一定位壁 1422
第一推动机构 143
第一推动驱动件 1431
第一推杆 1432
第二校正机构 15
第二安装块 151
第二基准块 152
第二连接板 1521
第二定位壁 1522
第二推动机构 153
第二分中组件 20
第二安装板 21
第二连接轴 211
第二滑轨 212
第二滑块 213
第二连杆 22
第四区段 221
第五区段 222
第六区段 223
第三校正机构 23
第三安装块 231
第三基准块 232
第三连接板 2321
第三定位壁 2322
第三推动机构 233
第四校正机构 24
第四安装块 241
第四基准块 242
第四连接板 2421
第四定位壁 2422
第四推动机构 243
盖板 30
固定件 31
产品 200
第一侧壁 201
第二侧壁 202
第三侧壁 203
第四侧壁 204
外观面 200a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校正装置,用于校正产品,产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分中组件和第二分中组件,第一分中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杆、滑板、第一校正机构和第二校正机构,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点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杆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滑板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滑板设有载板,载板能够放置产品,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杆、滑板和载板具有同一垂直中心线,第一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校正机构设有第一定位壁,第二校正机构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并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校正机构设有第二定位壁,第一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一侧壁贴紧第一定位壁并带动滑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校正机构能够推动第二侧壁贴紧第二定位壁并带动滑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使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一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二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第一安装板连接第二分中组件,第二分中组件能够使滑板的中心点到第三侧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的中心点到第四侧壁的垂直距离。
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中组件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进行校正,第二分中组件对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进行校正,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确定产品的中心点,提升定位和分中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校正装置100用于校正产品200,并确定产品200的中心点,便于对产品200进行加工。产品200呈边框式结构,产品200包括第一侧壁201、第二侧壁202、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沿第二方向Y设置,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一侧壁201、第二侧壁202、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的外侧面即为外观面200a,可对外观面200a进行抛光等加工步骤。校正装置100包括第一分中组件10和第二分中组件20,第一分中组件10设于第二分中组件20,第一分中组件10能够校正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第二分中组件20能够校正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
请参阅图2和图4,第一分中组件10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一连杆12、滑板13、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第一连杆12设于第一安装板11,滑板13、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均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于第一安装板11上,第一连杆12的一端连接第一校正机构14,另一端连接第二校正机构15,第一连杆12的中间端连接滑板13。滑板13设于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之间,滑板13能够放置产品200,第一校正机构14能够校正第一侧壁201,第二校正机构15能够校正第二侧壁202,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能够使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向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以校正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1的中心点设有第一连接轴111,第一连杆12的中间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第一安装板11设有两个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112,第一滑轨112还沿第一方向X延伸。每一第一滑轨112设有多个第一滑块113,滑板13、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均连接第一滑块113,实现在第一安装板11上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2包括第一区段121、第二区段122和第三区段123,第二区段122的两端连接第一区段121和第三区段123。第一连接轴111贯穿第二区段122的中点,第二区段122可相对第一连接轴111转动。第一区段121远离第二区段122的一端铰接第一校正机构14,第三区段123远离第二区段122的一端铰接第二校正机构15。第一区段121与第二区段122具有第一夹角A,第三区段123与第二区段122具有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的角度等于第二夹角B的角度。第一区段121与第一校正机构14具有第一连接点C,第三区段123与第二校正机构15具有第二连接点D,第一连接点C到第二区段122中点的距离等于第二连接点D到第二区段122中点的距离,进而能够使滑板13的中心点位于第一连接点C和第二连接点D之间的中心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滑板13上设有载板13a,载板13a用于放置产品200,滑板13还设有第一定位销131和第二定位销132,第一定位销131和第二定位销132贯穿载板13a,进而固定载板13a在滑板13上的位置。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具有同一垂直中心线,其中垂直中心线为一垂直于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的表面并且均穿过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的中心点的直线。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载板13a的侧边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131a,通孔131a朝向载板13a的侧边延伸并贯穿侧边。通孔131a用于供第一校正机构14和第二校正机构15穿过,使第一校正机构14部分设于第一侧壁201背离外观面200a的一侧,以及使第二校正机构15部分设于第二侧壁202背离外观面200a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载板13a的侧边边缘设有第一凹部132a,第一凹部132a用于放置产品200。校正装置100还包括盖板30,载板13a还设有第三定位销133a和第四定位销134a,盖板30通过第三定位销133a和第四定位销134a设于载板13a上,并通过固定件31固定连接载板13a,用于将产品200夹持在载板13a和盖板30之间,通过夹持力避免校正后的第一侧壁201、第二侧壁202、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回弹,便于将校正后的产品200移动至加工处进行加工。
请参阅图4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校正机构14包括第一安装块141、第一基准块142和多个第一推动机构143,第一安装块14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13,第一区段121连接第一安装块141的中心点位置。第一基准块142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块141背离第一安装板11的一侧,多个第一推动机构143间隔设于第一基准块142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准块142包括第一连接板1421和第一定位壁1422,多个第一推动机构143设于第一连接板1421并贯穿第一定位壁142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推动机构143包括第一推动驱动件1431和第一推杆1432,第一推动驱动件143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421,第一推动驱动件1431的驱动端贯穿第一定位壁1422,第一推杆1432连接驱动端贯穿第一定位壁1422的一端。通过第一推动驱动件1431驱动第一推杆1432回缩,进而使第一推杆1432将第一侧壁201推动至第一定位壁1422上,使第一侧壁201与第一定位壁1422贴紧,实现对第一侧壁201的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校正机构15包括第二安装块151、第二基准块152和多个第二推动机构153,第二安装块151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13,第三区段123连接第二安装块151的中心点位置。第二基准块152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151背离第一安装板11的一侧,多个第二推动机构153间隔设于第二基准块152上。第二基准块152包括第二连接板1521和第二定位壁1522,多个第二推动机构153设于第二连接板1521并贯穿第二定位壁1522。第二推动机构153的结构与第一推动机构143的结构相同,第二推动机构153能够将第二侧壁202推动至第二定位壁1522上,使第二侧壁202与第二定位壁1522贴紧,实现对第二侧壁202的校正。
在第一推动机构143和第二推动机构153拉动产品200时,带动滑板13沿第一方向X在第一滑轨112上往复移动,通过第一连杆12使滑板13位于第一定位壁1422和第二定位壁1522的正中间,即滑板13的中心点到第一定位壁1422的垂直距离等于滑板13的中心点到第二定位壁1522的垂直距离。定义第一侧壁201与第二侧壁202之间具有第一直线,第一直线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直线上任意一个点到第一定位壁1422的垂直距离等于该点到第二定位壁1522的垂直距离,即第一直线上任意一个点到第一侧壁201的垂直距离等于该点到第二侧壁202的垂直距离。
请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分中组件20包括第二安装板21、第二连杆22、第三校正机构23和第四校正机构24。第一安装板11、第三校正机构23和第四校正机构24沿第二方向Y滑动设于第二安装板21上。第一安装板11位于第三校正机构23和第四校正机构24之间。第二连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三校正机构23,另一端连接第四校正机构24,第二连杆22的中间端连接第二安装板21。第三校正机构23能够校正第三侧壁203,第四校正机构24能够校正第四侧壁204,第三校正机构23和第四校正机构24能够使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向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以校正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21的中心点设有第二连接轴211,第二连杆22的中间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二安装板21设有两个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二滑轨212,第二滑轨212还沿第二方向Y延伸。每一第二滑轨212设有多个第二滑块213,第一安装板11、第三校正机构23和第四校正机构24均连接第二滑块213,实现在第二安装板21上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杆22包括第四区段221、第五区段222和第六区段223,第五区段222的两端连接第四区段221和第六区段223。第二连接轴211贯穿第五区段222的中点,第五区段222可相对第二连接轴211转动。第四区段221远离第二区段122的一端铰接第三校正机构23,第六区段223远离第二区段122的一端铰接第四校正机构24。第四区段221与第五区段222的夹角等于第六区段223与第五区段222的夹角。第四区段221与第三校正机构23的连接点到第五区段222中点的距离等于第六区段223与第四校正机构24的连接点到第五区段222中点的距离,进而能够使第一安装板11的中心点位于第四区段221与第三校正机构23的连接点和第六区段223与第四校正机构24的连接点之间的中心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21、第五区段222、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具有同一垂直中心线。其中垂直中心线为一垂直于第二安装板21、第五区段222、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的表面并且均穿过第二安装板21、第五区段222、第一安装板11、第二区段122、滑板13和载板13a的中心点的直线。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校正机构23包括第三安装块231、第三基准块232和多个第三推动机构233,第三安装块231固定连接第二滑块213,第四区段221连接第三安装块231的中心点位置。第三基准块232固定连接第三安装块231背离第二安装板21的一侧,多个第三推动机构233间隔设于第三基准块232上。第三基准块232包括第三连接板2321和第三定位壁2322,多个第三推动机构233设于第三连接板2321并贯穿第三定位壁2322。第三推动机构233的结构与第一推动机构143的结构相同,第三推动机构233能够将第三侧壁203推动至第三定位壁2322上,使第三侧壁203与第三定位壁2322贴紧,实现对第三侧壁203的校正。
第四校正机构24包括第四安装块241、第四基准块242和多个第四推动机构243,第四安装块241固定连接第二滑块213,第六区段223连接第四安装块241的中心点位置。第四基准块242固定连接第四安装块241背离第二安装板21的一侧,多个第四推动机构243间隔设于第四基准块242上。第四基准块242包括第四连接板2421和第四定位壁2422,多个第四推动机构243设于第四连接板2421并贯穿第四定位壁2422。第四推动机构243的结构与第一推动机构143的结构相同,第四推动机构243能够将第四侧壁204推动至第四定位壁2422上,使第四侧壁204与第四定位壁2422贴紧,实现对第四侧壁202的校正。
在第三推动机构233和第四推动机构243拉动产品200时,带动第一安装板11沿第二方向Y在第二滑轨212上往复移动,通过第二连杆22使第一安装板11位于第三定位壁2322和第四定位壁2422的正中间,即第一安装板11的中心点到第三定位壁2322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安装板11的中心点到第四定位壁2422的垂直距离。定义第三侧壁203与第四侧壁204之间具有第二直线,第二直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直线上任意一个点到第三定位壁2322的垂直距离等于该点到第四定位壁2422的垂直距离,即第二直线上任意一个点到第三侧壁203的垂直距离等于该点到第四侧壁204的垂直距离。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相交,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交点满足:该交点到第一侧壁201的垂直距离等于该交点到第二侧壁202的垂直距离,且该交点到第三侧壁203的垂直距离等于该交点到第四侧壁204的垂直距离,即该交点即为产品200的中心点。
上述校正装置100在使用时,首先将载板13a放置于滑板13上,然后将产品200放置于第一凹部132a内,第一校正机构14推动第一侧壁201,使第一侧壁201紧贴第一定位壁1422,第二校正机构15推动第二侧壁202,使第二侧壁202紧贴第二定位壁1522,第三校正机构23推动第三侧壁203,使第三侧壁203紧贴第三定位壁2322,第四校正机构24推动第四侧壁204,使第四侧壁204紧贴第四定位壁2422,完成产品200的校正并且通过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22对产品200进行分中,确定产品200的中心点,然后通过盖板30固定连接载板13a,将产品200夹持在载板13a和盖板30之间,然后将校正后的产品200移动至加工处进行加工。
上述校正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分中组件10对第一侧壁201和第二侧壁202进行校正,第二分中组件20对第三侧壁203和第四侧壁204进行校正,并通过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22确定产品200的中心点,提升定位和分中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加工的产品200的质量。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校正装置,用于校正产品,所述产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分中组件和第二分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中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心点设有第一连接轴;
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
滑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滑板设有载板,所述载板能够放置所述产品;
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杆、滑板和载板具有同一垂直中心线;
第一校正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校正机构设有第一定位壁;
第二校正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校正机构设有第二定位壁;
所述第一校正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第一侧壁贴紧所述第一定位壁并带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校正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第二侧壁贴紧所述第二定位壁并带动所述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使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一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二定位壁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分中组件,所述第二分中组件能够使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三侧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四侧壁的垂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校正机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区段,所述第三区段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区段,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校正机构,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区段的中点,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一校正机构具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三区段与所述第二校正机构具有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区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第二区段的中点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机构包括第一基准块和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基准块上的多个第一推动机构,所述第一基准块设有第一定位壁,所述第一推动机构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驱动件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推动驱动件,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壁,所述第一推动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推杆接触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并推动所述第一侧壁向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的侧边设有多个通孔,每一所述第一推杆设于一所述通孔内并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壁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设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载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载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能够放置所述产品,所述盖板连接所述载板,并将所述产品夹持于所述第一凹部和盖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分中组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中心点设有第二连接轴;
第二连杆,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
第三校正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校正机构设有第三定位壁;
第四校正机构,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并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四校正机构设有第四定位壁;
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并设于所述第三校正机构和第四校正机构之间;
所述第三校正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第三侧壁贴紧所述第三定位壁并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四校正机构能够推动所述第四侧壁贴紧所述第四定位壁并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使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三定位壁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滑板的中心点到所述第四定位壁的垂直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滑板设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滑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97610.9U CN21766875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校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97610.9U CN21766875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校正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68751U true CN217668751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03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97610.9U Active CN217668751U (zh) | 2022-05-26 | 2022-05-26 | 校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68751U (zh) |
-
2022
- 2022-05-26 CN CN202221297610.9U patent/CN2176687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49919B (zh) | 一种无框车门的车窗玻璃调整装置 | |
US2002000774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curved substrate | |
CN208868177U (zh) | 车门的装配工装 | |
CN217668751U (zh) | 校正装置 | |
US6834582B2 (en) |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curved substrate | |
CN110668229B (zh) | 一种胶带贴附用夹爪机构及贴附方法 | |
CN109368213B (zh) | 贴附装置 | |
CN117884534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尾门饰条加工用工装夹具 | |
US6606778B1 (en) | Method of installing a windsheild | |
US11685454B2 (en) | Door attachment method, and door moving device and sagging measurement device used therefor | |
CN210336954U (zh) | 一种铭板贴装治具 | |
CN119117151A (zh) | 一种机罩翼子板一体式工装 | |
CN207723761U (zh) | 一种屏蔽门立柱焊接工装 | |
CN217215061U (zh) | 一种雷达天线制造用加工组装装置 | |
CN219294768U (zh) | 一种天线面板搭扣定位粘接工装 | |
CN115214223B (zh) | 对中贴合装置 | |
CN219528461U (zh) | 一种钢结构网架拼装定位机构 | |
CN221856752U (zh) | 一种中埋式止水带的定位装置 | |
CN211944906U (zh) | 一种牵引机辅助入料装置 | |
CN220380713U (zh) | 一种尾门刚度实验的调节夹具 | |
CN221404121U (zh) | 板件定位机构及检具 | |
CN216326094U (zh) | 一种人防门制作用具有辅助按压效果的门框烧焊装置 | |
CN221640068U (zh) | 一种金属门窗焊接定位机构 | |
CN221349942U (zh) | 一种用于框架状产品的测量治具 | |
CN219151239U (zh) |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的弯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