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4428U -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 Google Patents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4428U
CN217664428U CN202220564734.2U CN202220564734U CN217664428U CN 217664428 U CN217664428 U CN 217664428U CN 202220564734 U CN202220564734 U CN 202220564734U CN 217664428 U CN217664428 U CN 217664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d cooling
air
exhaust
air supply
cool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47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恒�
傅海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Robot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Robot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Robot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Robot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47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4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4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4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强冷装置和涂装线。其中,强冷装置,包括:强冷室,侧壁设有进风口;送风机构,设置于强冷室内,且送风机构的进风端朝向强冷室设有进风口的侧壁;排风机构,排风机构的进风端与强冷室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冷装置,通过在强冷室的侧壁设置进风口,并且送风机构的进风端朝向强冷室设有进风口的侧壁,从而能够将强冷室外部的气流导入强冷室内以与工件进行热交换,最后由排风机构排出热量,从而达到对工件降温的效果。并且,由于送风机构的出风端直接朝向工件,无需风嘴等部件,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进而能够提高对工件的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背景技术
对喷涂后的零部件进行烘干固化后,还需要在强冷室进行快速冷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离心风机集中送风,并在室体的侧壁设置与离心风机连接的风嘴,利用风嘴对工件进行冷却降温并由排风风机排出热量。
现有技术中利用风嘴进行供风的形式,产生的风量较小,对于体型较大的工件,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冷装置及涂装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冷室产生的风量较小导致冷却效果较差的缺陷,以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冷装置,包括:
强冷室,侧壁设有进风口;
送风机构,设置于所述强冷室内,且所述送风机构的进风端朝向所述强冷室设有所述进风口的侧壁,所述送风机构的出风端用于朝向工件;
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机构的进风端与所述强冷室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所述送风机构设置为轴流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所述送风机构的进风端与所述强冷室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所述送风机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所述送风机构沿所述强冷室的纵深方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所述强冷室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送风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还包括送风百叶;
所述送风百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强冷室的顶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冷装置,还包括排风腔,所述排风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两个所述排风腔均设置于所述强冷室的顶壁内侧,两个所述排风腔沿所述强冷室的横宽方向排布,且两个所述排风腔之间具有间隔;
两个所述排风腔均与所述排风机构相连接,两个所述排风腔的相对的一侧以及两个所述排风腔远离所述强冷室的顶壁的一端均设有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涂装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强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冷装置,通过在强冷室的侧壁设置进风口,并且送风机构的进风端朝向强冷室设有进风口的侧壁,从而能够将强冷室外部的气流导入强冷室内以与工件进行热交换,最后由排风机构排出热量,从而达到对工件降温的效果。并且,由于送风机构的出风端直接朝向工件,无需风嘴等部件,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进而能够提高对工件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装线,由于包含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强冷装置,因此同时也就包含了强冷装置的上述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强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强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强冷室;2、进风口;3、送风机构;4、送风百叶;5、排风腔;6、排风风机;7、排风管道;8、工件;9、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强冷装置。
具体来说,强冷装置包括强冷室1、送风机构3和排风机构。
其中,强冷室1的侧壁设置有进风口2。
可选地,强冷室1可以在第一端设置出入口,以使待冷却工件能够从出入口进出强冷室1。当然,也可以在强冷室1的第一端设置供待冷却工件进入的进料口,并在强冷室1的第二端设置供冷却完毕后的工件出料的出料口。
送风机构3设置于强冷室1内,并且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朝向强冷室1设有进风口2的侧壁,送风机构3的出风端用于朝向工件。
排风机构的进风端与强冷室1相连接,排风机构用于排出强冷室 1内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冷装置,通过在强冷室1的侧壁设置进风口2,并且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朝向强冷室1设有进风口2的侧壁,从而能够将强冷室1外部的气流导入强冷室1内以与工件8进行热交换,最后由排风机构排出热量,从而达到对工件8降温的效果。并且,由于送风机构3的出风端直接朝向工件8,无需风嘴等部件,从而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进而能够提高对工件8的降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机构3设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风量大,能够导入更多的空气,使得强冷室1的空气与工件8充分接触换热,进而有效地冷却工件8,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利用轴流风机代替离心风机,能够简化风机平台设备,降低成本。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机构3 的进风端与强冷室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如此,在送风机构3的作用下,强冷室1外部的气流从进风口2进入强冷室1,并进入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即作为新风;同时,强冷室1内部的部分气流也会进入到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即作为循环风。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强冷装置采用的是新风+循环风的冷却方式对工件8进行降温,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全新风模式,使强冷室1内的空气与工件8的热交换更加充分,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有效地冷却工件8,提高冷却效率。
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机构3 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送风机构3沿强冷室1的纵深方向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强冷室1的纵深方向是指强冷室1在如图1所示的姿态设置时,图1中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方向。
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对于工件8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送风机构3进行分批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的作业需求。
进一步地,进风口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进风口2沿着强冷室1的纵深方向依次排布。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新风的进风量充足。
进一步地,沿强冷室1的高度方向,强冷室1的侧壁排次分布有至少两排送风机构3。每排送风机构3均沿强冷室1的纵深方向分布设置。如此设置,使得体型较大的工件8的上下两端均能够得到有效的降温。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强冷室1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进风口2和送风机构3。如此设置,能够对工件8的两侧同时降温冷却,从而提高对工件8的降温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强冷装置还包括送风百叶4。
送风百叶4设置于进风口2。
通过设置送风百叶4能够调节进入到强冷室1的风量。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强冷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
过滤装置设置于进风口2。
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能够将经过进风口2的气流进行过滤,从而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强冷室1。
可选地,过滤装置可以是过滤器或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构与强冷室1的顶部相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将与工件8充分换热而升温并上升至强冷室1 顶部的热空气及时地排出。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强冷装置还包括排风腔5,排风腔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两个排风腔5均设置于强冷室1的顶壁内侧,两个排风腔5沿强冷室1的横宽方向排布,且两个排风腔5之间具有间隔。需要说明的是,强冷室1的横宽方向是指强冷室1在如图2所示的姿态放置时,图2中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的方向。
两个排风腔5均与排风机构相连接,两个排风腔5的相对的一侧以及两个排风腔5远离强冷室1的顶壁的一端均设有排风口。强冷室 1内的热空气能够经过排风口进入到排风腔5,并从排风腔5排入到排风机构排出。
如此设置,通过使两个排风腔5之间具有间隔,可使运输工件8 的输送机构9能够通过两个排风腔5之间的间隔空间与工件8进行连接。而在两个排风腔5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排风口,能够使上升至两个排风腔5之间的热空气进入到排风腔5内。在排风腔5远离强冷室1 顶壁的一侧设置排风口,能够使排风腔5底部的热空气进入到排风腔 5内。
可选地,排风机构包括排风管道7和排风风机6。排风管道7与排风腔5相连接,排风风机6用于驱动排风管道7内的气流向远离强冷室的方向位移。例如,排风风机可以设置在排风管道7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涂装线。
具体来说,涂装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强冷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涂装线包括了强冷装置,同时也就包含了强冷装置的所有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涂装线还包括喷涂装置、烘干装置及输送机构9。
喷涂装置用于对工件8进行喷涂作业。
烘干装置用于对工件8进行烘干作业。
输送机构9依次连接喷涂装置、烘干装置及强冷装置,并用于驱动工件8在喷涂装置、烘干装置及强冷装置之间依次流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强冷室(1),侧壁设有进风口(2);
送风机构(3),设置于所述强冷室(1)内,且所述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朝向所述强冷室(1)设有所述进风口(2)的侧壁,所述送风机构(3)的出风端用于朝向工件;
排风机构,所述排风机构的进风端与所述强冷室(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3)设置为轴流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3)的进风端与所述强冷室(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多个所述送风机构(3)沿所述强冷室(1)的纵深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冷室(1)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口(2)和所述送风机构(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百叶(4);
所述送风百叶(4)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强冷室(1)的顶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腔(5),所述排风腔(5)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两个所述排风腔(5)均设置于所述强冷室(1)的顶壁内侧,两个所述排风腔(5)沿所述强冷室(1)的横宽方向排布,且两个所述排风腔(5)之间具有间隔;
两个所述排风腔(5)均与所述排风机构相连接,两个所述排风腔(5)的相对的一侧以及两个所述排风腔(5)远离所述强冷室(1)的顶壁的一端均设有排风口。
10.一种涂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强冷装置。
CN202220564734.2U 2022-03-11 2022-03-11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Active CN217664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4734.2U CN21766442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4734.2U CN21766442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4428U true CN21766442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4734.2U Active CN217664428U (zh) 2022-03-11 2022-03-11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4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3968B1 (en) Industrial cleaning installation with vapour condens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7740639U (zh) 储能装置的风道结构和储能装置
CN217664428U (zh) 强冷装置及涂装线
CN111578671A (zh) 一种物料干燥冷却设备
CN209544558U (zh) 一种带有加强主动散热的风道结构的电池包
CN210910815U (zh) 一种摩托车零配件加工生产用冷却降温装置
CN209260148U (zh) 一种真空气淬炉之气冷系统
CN211782592U (zh) 一种新型穿流带式烘干机
CN216910907U (zh) 快速冷却室
CN210529265U (zh) 一种织物回潮冷却定型设备
CN214757597U (zh) 一种户外机柜通风散热装置
CN211217371U (zh) 一种烘房冷却装置
CN214563827U (zh) 冷却风道组件和烘干设备
CN213037832U (zh) 一种用于立式渗碳炉的循环风冷装置
CN104107877B (zh) 砂冷却装置
CN213496399U (zh) 一种压铸机用出料冷却装置
CN218329176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3820854U (zh) 一种卧式连续式回火炉
CN110307702A (zh) 一种节能烘干箱
CN210647149U (zh) 一种干法人造革制造机
CN220670007U (zh) 一种烘干系统
CN213955800U (zh) 一种单层节能面块烘干机
CN21876417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CN217817770U (zh) 一种高效烘干烘房
CN219301128U (zh) 机械零部件加工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