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9444U -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9444U
CN217649444U CN202221684046.6U CN202221684046U CN217649444U CN 217649444 U CN217649444 U CN 217649444U CN 202221684046 U CN202221684046 U CN 202221684046U CN 217649444 U CN217649444 U CN 217649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roof structure
hoisting area
flap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4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忠超
喻海洋
王金莎
邱文政
田洪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4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9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9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9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顶结构包括车顶骨架,车顶骨架形成有吊装区和非吊装区;车顶骨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吊装区的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以及用于交叉连接形成非吊装区的U形梁和第一纵梁;活盖,安装于吊装区。该车顶结构能够使得吊装区可以通过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提高结构强度,满足相应设备的吊装需求。还能够减小非吊装区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即,将吊装区和非吊装区分别通过不同的设置方式形成,可以针对性地实现对设备的吊装并实现非吊装区的减重,进而能够实现车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提供一种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领域,通常在车顶划分为空调安装区、冷却设备安装区、发电机组区以及辅助电器区。为了方便安装和检修上述分区内的设备,在车顶结构中设计有活盖,但是在相关技术中,活盖与车顶结构中的其他区域的结构设计完全相同,导致车顶结构总重较大,不利于实现车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结构,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车顶结构单一、重量大的缺陷,实现了车顶结构的区域化设计和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体。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结构,包括:
车顶骨架,所述车顶骨架形成有吊装区和非吊装区;
所述车顶骨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吊装区的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以及用于交叉连接形成所述非吊装区的U形梁和第一纵梁;
活盖,安装于所述吊装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通过在车顶骨架上形成吊装区和非吊装区,并将吊装区设置成由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围设形成的方式,使得吊装区可以通过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提高结构强度,满足相应设备的吊装需求。通过将非吊装区设置成由U形梁和第一纵梁相互交叉搭接的形式,能够减小非吊装区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即,将吊装区和非吊装区分别通过不同的设置方式形成,可以针对性地实现对设备的吊装并实现非吊装区的减重,进而能够实现车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盖包括交叉连接的弯梁和第二纵梁,所述弯梁连接于所述第一口型梁,所述第二纵梁连接于所述第二口型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盖还包括安装梁,所述安装梁连接于所述弯梁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纵梁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口型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梁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口型梁上形成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安装梁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盖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梁、所述弯梁以及所述纵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口型梁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由所述活盖向远离所述活盖的方向,所述倾斜面逐渐倾斜向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顶骨架上形成有至少三个所述吊装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上述的车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能够在满足设备吊装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顶结构,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提升轨道车辆对于设备的吊装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于轨道车辆的减重,降低了轨道车辆的行驶能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通过在车顶骨架上形成吊装区和非吊装区,并将吊装区设置成由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围设形成的方式,使得吊装区可以通过第一口型梁和第二口型梁提高结构强度,满足相应设备的吊装需求。通过将非吊装区设置成由U形梁和第一纵梁相互交叉搭接的形式,能够减小非吊装区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即,将吊装区和非吊装区分别通过不同的设置方式形成,可以针对性地实现对设备的吊装并实现非吊装区的减重,进而能够实现车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能够在满足设备吊装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提升轨道车辆对于设备的吊装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于轨道车辆的减重,降低了轨道车辆的行驶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盖与第一口型梁安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盖与第二口型梁安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形梁与第一纵梁安装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盖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吊装区;102、非吊装区;104、第一口型梁;106、第二口型梁;108、U形梁;110、第一纵梁;112、活盖;114、弯梁;116、第二纵梁;118、安装梁;120、第一安装板;122、第一紧固件;124、第二安装板;126、第二紧固件;128、盖板;130、倾斜面;132、第一安装腔;134、第一密封件;136、第二安装腔;138、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顶结构,包括车顶骨架和活盖112;其中,车顶骨架形成有吊装区100和非吊装区102;车顶骨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吊装区100的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以及用于交叉连接形成非吊装区102的U形梁108和第一纵梁110;活盖112,安装于吊装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通过在车顶骨架上形成吊装区100和非吊装区102,并将吊装区100设置成由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围设形成的方式,使得吊装区100可以通过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提高结构强度,满足相应设备的吊装需求。通过将非吊装区102设置成由U形梁108和第一纵梁110相互交叉搭接的形式,能够减小非吊装区102的整体结构强度。也即,将吊装区100和非吊装区102分别通过不同的设置方式形成,可以针对性地实现对设备的吊装并实现非吊装区102的减重,进而能够实现车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车顶结构由车顶骨架和活盖112构成。
在车顶骨架上形成有用于吊装空调、冷却设备、发电机组以及辅助电器等设备的吊装区100,在车顶骨架上还形成有非吊装区102,非吊装区102用于与吊装区100共同构成完整的车顶骨架。
如上所述,参见图1,在车顶骨架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三个吊装区100。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选择相应的吊装区100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区100包括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第一口型梁104为两个,第二口型梁106同样为为两个,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依次首尾拼接形成上文所述的吊装区100。通过使用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首尾依次拼接形成吊装区100,能够通过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实现承重的目的,进而可以提高了吊装区100的吊装能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口型梁104用于形成吊装区100的纵向梁,第二口型梁106用于形成吊装区100域的横梁。
为了提升吊装区100的排水性能,第二口型梁106成弧形,且第二口型梁106由轨道车辆的车体向上凸出,通过这样设置,当轨道车辆行驶在雨雪环境中时,吊装区100顶部的积水可以沿着第二口型梁106的上表面排出至车体的两侧。
参见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口型梁104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130,由活盖112向远离活盖112的方向,倾斜面130逐渐倾斜向下。
通过在第一口型梁104上设置倾斜面130,使得轨道车辆在雨雪环境中行驶时,车顶部的积水能够沿着倾斜面130流出,不会在车顶位置形成积水。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面130的倾斜方向采用将活盖112顶部的积水导出至车体外侧的倾斜方式,也即,由活盖112向远离活盖112的方向,倾斜面130逐渐倾斜向下以将活盖112顶部的积水导出至车体的外侧。倾斜面130的倾斜角度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将活盖112顶部的积水导出的目的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非吊装区102包括交叉连接的U形梁108和第一纵梁110,可以理解的是,非吊装区102由于不需要实现吊装设备的功能,仅需承担车顶结构的承重,因而,对于非吊装区102而言,可以通过轻量化设计在保证非吊装区102承重能力的同时,减小非吊装区102的重量。
参见图6,U形梁108的开口可以向上设置,U形梁108可以形成非吊装区102的横梁,第一纵梁110可以使用槽钢等型材加工形成。通过将U形梁108的开口设置成向上的方式,能够通过U形梁108实现导水的功能。
为了实现对吊装区100的密封,在吊装区100还安装有活盖112。通过在吊装区100设置活盖112,不仅仅可以实现对吊装区100的密封,还能够在检修相应设备时,将活盖112拆除以方便对设备的检修。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盖112与吊装区100之间可以采用卡拆卸地连接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活盖112包括交叉连接的弯梁114和第二纵梁116,弯梁114的两端连接于第一口型梁104,第二纵梁116的两端连接于第二口型梁106。
参见图7,活盖112包括呈十字交叉连接的第二纵梁116和弯梁114。其中,第二纵梁116的数量以及弯梁114的数量可视轨道车辆的车体的结构尺寸而定。以图7为例,第二纵梁116可以设置为三根,弯梁114可以设置为八根,八根弯梁114可以沿着第二纵梁11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7所示,在三根第二纵梁116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对安装梁118,在八根弯梁114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对安装梁118,也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根第二纵梁116、八根弯梁114以及两对安装梁118可以拼接形成类似于网格状的结构的活盖112。通过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活盖112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该活盖112能够承载车顶结构的部分重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活盖112吊装设备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弯梁114,还能够在活盖112顶部形成弯曲的弧面,由此即可将活盖112顶部的积水向车体的两侧排出,避免了在活盖112顶部积水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活盖112的上方,也即,在弯梁114的突出侧还设置有盖板128,盖板128连接于相邻两个弯梁114和第二纵梁116之间,同时该盖板128还与第二纵梁116、安装梁118同时实现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位于安装梁118一侧的盖板128同时与安装梁118、第二纵梁116以及弯梁114实现连接。位于相邻两根第二纵梁116之间的盖板128同时与第二纵梁116以及弯梁114实现连接。由此,即可保证该车顶结构具备了防水的功能。
请继续参见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口型梁104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板120,第一安装板120与活盖112之间形成有第一安装腔132,第一安装腔132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34。
通过在第一口型梁104上设置第一安装板120,并在第一安装板120与活盖112之间设置第一安装腔132,可以在第一安装腔132内安装类似于橡胶垫、密封胶条的第一密封件134,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活盖112与第一口型梁104之间的密封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板120的长度可以设置地相对较长并延伸至如图4所示的倾斜面130的上方,这样可以将活盖112顶部的积水更好地导向至倾斜面130上以排出至车体的外侧。此外,为了避免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第一安装板120与外界的杂物发生干涉,可以将第一安装板120的端部设置成朝向第一口型梁104上的倾斜面130弯折的形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梁118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20。
为了实现对活盖112的安装,安装梁118与第一安装板120之间可以采用螺栓、T形螺栓等不同类型的第一紧固件122实现安装,这样可以避免在安装梁118与第一安装板120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避免了安装梁118与第一安装板120的连接位置处发生断裂,同时还方便对活盖112进行检修。当然,安装梁118与第一安装板120之间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参见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口型梁106与活盖112之间形成有第二安装腔136,第二安装腔136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38。
通过在第二口型梁106与活盖112之间设置第二安装腔136,可以在第二安装腔136内安装类似于橡胶垫、密封胶条的第二密封件138,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活盖112与第二口型梁106之间的密封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口型梁106为规则的全密封结构,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第二口型梁106的结构强度,还能够提升第二口型梁106自身的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见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口型梁106上形成有第二安装板124,安装梁118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126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板124。
为了实现对活盖112的安装,安装梁118与第二安装板124之间可以采用螺栓、T形螺栓等不同类型的第二紧固件126实现安装,这样可以避免在安装梁118与第二安装板124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避免了安装梁118与第二安装板124的连接位置处发生断裂,同时还方便对活盖112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包括上述的车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车体,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能够在满足设备吊装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顶结构,或者上述的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顶结构或者上述的车体,能够提升轨道车辆对于设备的吊装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于轨道车辆的减重,降低了轨道车辆的行驶能耗。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可以是动车、地铁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骨架,所述车顶骨架形成有吊装区(100)和非吊装区(102);
所述车顶骨架包括用于围设形成所述吊装区(100)的第一口型梁(104)和第二口型梁(106),以及用于交叉连接形成所述非吊装区(102)的U形梁(108)和第一纵梁(110);
活盖(112),安装于所述吊装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盖(112)包括交叉连接的弯梁(114)和第二纵梁(116),所述弯梁(114)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口型梁(104),所述第二纵梁(116)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口型梁(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盖(112)还包括安装梁(118),所述安装梁(118)连接于所述弯梁(114)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纵梁(116)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型梁(104)上形成有第一安装板(120),所述安装梁(118)适于通过第一紧固件(12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型梁(106)上形成有第二安装板(124),所述安装梁(118)适于通过第二紧固件(126)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盖(112)还包括盖板(128),所述盖板(128)设置于所述安装梁(118)、所述弯梁(114)以及所述纵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型梁(104)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130),由所述活盖(112)向远离所述活盖(112)的方向,所述倾斜面(130)逐渐倾斜向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骨架上形成有至少三个所述吊装区(100)。
9.一种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结构,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体。
CN202221684046.6U 2022-06-30 2022-06-30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7649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4046.6U CN2176494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4046.6U CN2176494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9444U true CN217649444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4046.6U Active CN2176494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9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0250A (zh) * 2023-09-01 2023-10-03 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车顶的密闭检修方法及车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0250A (zh) * 2023-09-01 2023-10-03 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车顶的密闭检修方法及车体
CN116840250B (zh) * 2023-09-01 2024-01-26 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车顶的密闭检修方法及车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7586B (zh) 一种车体底架边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体
CN217649444U (zh)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1762219B (zh) 底架边梁、车体底架、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4802447B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
CN110758426A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列车车顶结构及具有该车顶结构的列车
CN211340228U (zh) 轨道单元和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CN211642361U (zh) 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11139320U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列车车顶结构及具有该车顶结构的列车
CN215883817U (zh) 门槛梁结构
CN112026818B (zh) 动力包吊挂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13168079U (zh) 前端底架、车体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17649442U (zh) 车顶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5097559U (zh) 一种道岔打磨车车体结构和打磨车
CN213262373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结构、轨道车辆及不锈钢城轨车辆
CN112026815B (zh) 轨道车辆设备吊挂框架、轨道车辆车体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2026809A (zh) 端部侧墙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5107815B (zh) 底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5303366B (zh) 一种下沉式可敞开的电动汽车顶盖总成
CN112622950A (zh) 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CN217415752U (zh) 轨道车辆的牵引梁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8343506U (zh) 轨道车辆的牵引梁、底架及轨道车辆
CN217515227U (zh) 电动拖拉机及用于其的车架
CN215922114U (zh) 一种具有控制器箱的油缸横梁
CN112298228B (zh) 轨道车辆侧墙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5553159U (zh) 轨道车辆空调安装平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