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6249U -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6249U
CN217646249U CN202221112687.4U CN202221112687U CN217646249U CN 217646249 U CN217646249 U CN 217646249U CN 202221112687 U CN202221112687 U CN 202221112687U CN 217646249 U CN217646249 U CN 217646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transmission
conveying mechanism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26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明
王静文
王雅彬
郭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Ruichua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Ruichua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Ruichua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Ruichuan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26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6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6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6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涉及掺混配料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并排固定安装有三个储料斗,每个储料斗内设有搅拌推料机构;安装座上设有纵向传送机构;安装座上还设有横向传送机构,横向传送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对称设置于纵向传送机构的两侧;纵向传送机构在空间上设置于横向传送机构的下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肥料掺混配料方式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无法准确把控原料的掺混比例;掺混的均匀性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以及生产过程缺乏关联性,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掺混配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背景技术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现有的新型肥料主要包括复合肥、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肥料、缓控释肥料等。其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肥料之一,复合肥是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由复合肥的定义不难看出,复合肥的工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地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掺混配料的步骤。而复合肥原料掺混配料的生产规模较大,仅仅依靠人工的方式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应用特定的装置进行配料掺混操作。
生产车间中现用的配料方式是利用混料箱或混料仓:将不同的原料依次加入到混料箱中进行充分地掺混后排出,再进行输送和包装。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
1、掺混时不同原料的配料比例控制的准确性不足,难以做到生产原料的定量添加,且不能实时地对原料的掺混量进行调整。
2、原料在混料箱中的掺混通常是通过搅拌来实现的,但搅拌却很难保证原料掺混的均匀性,极易导致混料箱内不同区域的肥料成分不一,导致肥料成品的质量降低。
3、现有的配料方式中对于肥料掺混配料和成品输送的过程是分别进行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过程中缺乏连续性和关联性,增加了生产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肥料掺混配料方式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无法准确把控原料的掺混比例;掺混的均匀性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以及生产过程缺乏关联性,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包括横向设置的中间安装板,所述中间安装板为开口向上的U形板,所述中间安装板的两侧搭接设置有两块对称的侧安装板,所述侧安装板为开口向下的U形板,所述中间安装板和所述侧安装板搭接处设有紧固螺栓,若干个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中间安装板和两块所述侧安装板连接成为完整的安装座。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并排固定安装有三个储料斗,三个所述储料斗与分别对应两块所述侧安装板及所述中间安装板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储料斗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转动驱动电机,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主轴向下穿过所述储料斗的上端外壁并延伸至所述储料斗内。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储料斗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加料口,两个所述加料口对称开设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两侧,每个所述加料口内分别铰接安装有料口盖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储料斗内转动设有搅拌推料机构,所述搅拌推料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储料斗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周壁上分别固接有螺旋推料桨和若干块水平搅拌板,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主轴相固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储料斗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电控阀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块所述侧安装板上分别设有横向传送机构,所述横向传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安装板上表面的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套设有横向传送带,所述横向传送带两侧边缘处固接有挡料裙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块所述侧安装板的下表面固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接有横向传动电机,所述横向传动电机的输出主轴末端穿过所述电机箱的侧壁并固接有传动锥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块所述侧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接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内转动设有主传动轮和副传动轮,其中所述主传动轮与所述传动锥齿之间啮合传动,所述副传动轮和所述主动辊之间固接有连接轴。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传动轮和所述副传动轮上套设有传动链。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中间安装板上设有纵向传送机构,所述纵向传送机构整体设置于所述横向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和所述横向传送机构的物料传送方向相垂直。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中间安装板上表面的托架,所述托架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架之间转动设有纵向传动辊,所述纵向传动辊上套设有纵向传送带,所述横向传送带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传送带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托架上固接有纵向传动电机,所述纵向传动电机的输出主轴与所述纵向传动辊固接传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块所述侧安装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移动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三个储料斗可分别储存不同的肥料生产原料,而每个储料斗内设置的搅拌推料机构的转动搅拌可防止物料粘连成块。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储料斗的下方分别对应设有横向传送带和纵向传送带,经过搅拌推料机构搅拌后的原料从出料口下落到传送带上,下落到传送带上的原料随传送带移动,最终在纵向传送带上汇集掺混;这种掺混配料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调节传动电机的转速来调节传送带的转速,从而使得不同的原料以不同的速度落在纵向传送带上,通过这种方法来准确地控制原料掺混的比例,以实现原料的定量添加,且这种方法中对于传动电机转速的调节是可实时控制的;另外,通过输送带实现原料配料的过程中,原料的掺混是连续性进行的,可以保证掺混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肥料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不同原料的掺混配料和输送是同时进行的,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关联性,设计合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机构在主视方向上的局部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机构在侧视方向上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中间安装板,2-侧安装板,3-紧固螺栓,4-安装架,5-储料斗,6-转动驱动电机,7-加料口,8-料口盖板,9-转动轴,10-螺旋推料桨,11-水平搅拌板,12-出料口,13-限位板,14-主动辊,15-从动辊,16-横向传送带,17-挡料裙板,18-电机箱,19-横向传动电机,20-传动锥齿,21-安装口,22-传动盒,23-主传动轮,24-副传动轮,25-连接轴,26-传动链,27-托架,28-纵向传动辊,29-纵向传送带,30-纵向传动电机,31-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包括横向设置的中间安装板1,中间安装板1为开口向上的U形板,中间安装板1的两侧搭接设置有两块对称的侧安装板2,侧安装板2为开口向下的U形板,中间安装板1和侧安装板2搭接处设有紧固螺栓3,若干个紧固螺栓3将中间安装板1和两块侧安装板2连接成为完整的安装座。
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接有安装架4,安装架4上并排固定安装有三个储料斗5,三个储料斗5与分别对应两块侧安装板2及中间安装板1设置。
每个储料斗5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转动驱动电机6,转动驱动电机6的输出主轴向下穿过储料斗5的上端外壁并延伸至储料斗5内。
每个储料斗5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加料口7,两个加料口7对称开设于转动驱动电机6的两侧,每个加料口7内分别铰接安装有料口盖板8。
储料斗5内转动设有搅拌推料机构,搅拌推料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储料斗5内的转动轴9,转动轴9的周壁上分别固接有螺旋推料桨10和若干块水平搅拌板11,转动轴9的上端与转动驱动电机6的输出主轴相固接。
每个储料斗5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内设有电控阀门。
每块侧安装板2上分别设有横向传送机构,横向传送机构包括固定于侧安装板2上表面的两块限位板13,两块限位板13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辊14和从动辊15,主动辊14和从动辊15上套设有横向传送带16,横向传送带16两侧边缘处固接有挡料裙板17。
每块侧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接有电机箱18,电机箱18内固接有横向传动电机19,横向传动电机19的输出主轴末端穿过电机箱18的侧壁并固接有传动锥齿20。
每块侧安装板2上开设有安装口21,安装口21内固接有传动盒22,传动盒22内转动设有主传动轮23和副传动轮24,其中主传动轮23与传动锥齿20之间啮合传动,副传动轮24和主动辊14之间固接有连接轴25。
主传动轮23和副传动轮24上套设有传动链26。
中间安装板1上设有纵向传送机构,纵向传送机构整体设置于横向传送机构的下方,纵向传送机构和横向传送机构的物料传送方向相垂直。
纵向传送机构包括固接于中间安装板1上表面的托架27,托架27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托架27之间转动设有纵向传动辊28,纵向传动辊28上套设有纵向传送带29,横向传送带16横向延伸至纵向传送带29的上方。
托架27上固接有纵向传动电机30,纵向传动电机30的输出主轴与纵向传动辊28固接传动。
每块侧安装板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移动滚轮3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整体移动至使用位置,分别向三个储料斗5内加入不同的肥料生产原料,分别启动转动驱动电机6,转动驱动电机带动螺旋推料桨10及水平搅拌板11转动,对储料斗5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防止物料粘连,开启每个储料斗5下端的电控阀门,物料经出料口12分别落到横向传送机构和纵向传送机构上,分别启动横向传动电机19和纵向传动电机30,横向传送带16转动送料,物料掉落至纵向传送带29上,最终,不同的物料在纵向传送带29上完成掺混配料,通过调节不同横向传动电机19的转速控制横向传送带16的送料速度可调整掺混配料的比例;在纵向传送带29上完成掺混的物料最后由纵向传送带29纵向输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上并排固定安装有三个储料斗(5),每个所述储料斗(5)内设有搅拌推料机构;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纵向传送机构;
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横向传送机构,所述横向传送机构设有两组,并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纵向传送机构的两侧;
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在空间上设置于所述横向传送机构的下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横向设置的中间安装板(1),所述中间安装板(1)为开口向上的U形板,所述中间安装板(1)的两侧搭接设置有两块对称的侧安装板(2),所述侧安装板(2)为开口向下的U形板,所述中间安装板(1)和所述侧安装板(2)搭接处设有紧固螺栓(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推料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所述储料斗(5)内的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周壁上分别固接有螺旋推料桨(10)和若干块水平搅拌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储料斗(5)的上表面中心固接有转动驱动电机(6),所述转动驱动电机(6)的输出主轴末端向下穿过所述储料斗(5)的上端外壁并与所述转动轴(9)的上端相固接;每个所述储料斗(5)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加料口(7),两个所述加料口(7)对称开设于所述转动驱动电机(6)的两侧,每个所述加料口(7)内分别铰接安装有料口盖板(8),每个所述储料斗(5)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内设有电控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横向传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侧安装板(2)上表面的两块限位板(13),两块所述限位板(13)之间转动设有主动辊(14)和从动辊(15),所述主动辊(14)和所述从动辊(15)上套设有横向传送带(16),所述横向传送带(16)两侧边缘处固接有挡料裙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安装板(2)的下表面固接有电机箱(18),所述电机箱(18)内固接有横向传动电机(19),所述横向传动电机(19)的输出主轴末端穿过所述电机箱(18)的侧壁并固接有传动锥齿(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安装板(2)上开设有安装口(21),所述安装口(21)内固接有传动盒(22),所述传动盒(22)内转动设有主传动轮(23)和副传动轮(24),其中所述主传动轮(23)与所述传动锥齿(20)之间啮合传动,所述副传动轮(24)和所述主动辊(14)之间固接有连接轴(25);所述主传动轮(23)和所述副传动轮(24)上套设有传动链(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安装板(1)上,所述纵向传送机构整体设置于所述横向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和所述横向传送机构的物料传送方向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送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中间安装板(1)上表面的托架(27),所述托架(27)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架(27)之间转动设有纵向传动辊(28),所述纵向传动辊(28)上套设有纵向传送带(29),所述横向传送带(16)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传送带(29)的上方;所述托架(27)上固接有纵向传动电机(30),所述纵向传动电机(30)的输出主轴与所述纵向传动辊(28)固接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侧安装板(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移动滚轮(31)。
CN202221112687.4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Active CN217646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687.4U CN2176462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687.4U CN2176462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6249U true CN217646249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2687.4U Active CN2176462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6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01705U (zh) 一种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智能配比搅拌装置
CN114669212B (zh) 一种颗粒质混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7259624A (zh) 一种可控量和充分搅拌的饲料混合机
CN114701066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混合机构
CN217646249U (zh) 一种肥料生产用自动掺混配料系统
CN109757179B (zh) 一种生物肥料撒料机
CN215693722U (zh) 用于地瓜种植的肥料配比装置
CN206501267U (zh) 一种混凝土上料系统
CN216442853U (zh) 一种橡胶加工用多材料混合装置
CN212068635U (zh) 一种饲料原料的上料装置
CN212333735U (zh) 一种机械传动式填料机
CN212736524U (zh) 一种加料可控的搅拌楼上料装置
CN1189296C (zh) 全自动工业废渣石膏砌块生产线
CN208389925U (zh) 一种有机肥料搅拌系统
CN221656434U (zh) 一种高效利用的复混肥料制造设备
CN206417228U (zh) 智能配肥机
CN215693709U (zh) 一种食用香精加工用原材料称量配置设备
CN219822985U (zh) 一种再生料输送装置
CN214635841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肥料混合装置
CN202936322U (zh) 一种掺混肥自动化生产线设备
CN217478239U (zh) 一种移动式上甑机构及系统
CN214389767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原料配制系统
CN212092084U (zh) 一种化肥生产用配比投料装置
CN221037621U (zh) 一种玻璃原料配比称量装置
CN219929046U (zh) 一种原料加工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