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1543U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41543U CN217641543U CN202221379384.9U CN202221379384U CN217641543U CN 217641543 U CN217641543 U CN 217641543U CN 202221379384 U CN202221379384 U CN 202221379384U CN 217641543 U CN217641543 U CN 2176415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plate
- wire
- groove
- electric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均温板包括板本体、第一加热丝以及第二加热丝。板本体包括连接板、卡设板、第一加热板以及第二加热板。卡设板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的中间位置。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分别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边沿。第一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两端边界。第二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两端边界。使得第一加热板上的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板上的第二加热丝可以对电芯组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均进行有效加热,降低了温差,从而提高了电芯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包括多个电芯组,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为了提升汽车在冬季或其它低温环境中的续航,动力电池需要进行预热,来满足在冬季的用车需求。现有技术中,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在电芯组中放置加热装置从而实现预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装置的设计缺陷,导致电芯组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存在温差,降低了电芯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其能够实现电芯组底部位置的均温,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其包括:
板本体,所述板本体包括连接板、卡设板、第一加热板以及第二加热板;所述卡设板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卡设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所述卡设板用于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底部间隔之间;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分别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边沿;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第一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靠近所述卡设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第二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板靠近所述卡设板的一侧;
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沿所述第一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以及
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丝沿所述第二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加热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用于分别避让对应的模组端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板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丝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板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丝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加热板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加热丝依次串联;分布于所述第二加热板上的多个第二加热丝依次串联。
可选地,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一连线组件,所述第一连线组件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丝的同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线组件包括第一连线件、第二连线件和第一导线;所述第一连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线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二连线组件,所述第二连线组件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热丝的同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连线组件包括第三连线件、第四连线件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三连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线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一插接组件,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端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其中,沿所述第一加热丝的串联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一加热丝中首位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一加热丝中尾位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
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包括第二插接端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的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其中,沿所述第二加热丝的串联方向,所述第三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二加热丝中首位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二加热丝中尾位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槽和所述第二加热槽内均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丝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加热丝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丝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丝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至少两个模组端板以及上述的均温板;
其中,所述均温板的所述卡设板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底部间隔之间;所述均温板的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均温板的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至少两个模组端板围设固定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组的周围;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的所述模组端板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且,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间隙配合;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的所述模组端板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第三避让孔和第四避让孔,且,所述第三避让孔和所述第四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均温板包括板本体、第一加热丝以及第二加热丝。板本体包括连接板、卡设板、第一加热板以及第二加热板;卡设板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的中间位置,且卡设板与连接板垂直,卡设板用于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底部间隔之间;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分别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的两侧边沿;第一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两端边界,第一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加热槽,第一加热槽位于第一加热板靠近卡设板的一侧;第二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两端边界,第二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加热槽,第二加热槽位于第二加热板靠近卡设板的一侧。第一加热丝沿第一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一加热槽内。第二加热丝沿第二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二加热槽内。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例如通过卡设板可以使得板本体相对稳定地设置于电芯组的底部,同时,使得第一加热板上的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板上的第二加热丝可以对电芯组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均进行有效加热,降低了温差,从而提高了电芯组的使用寿命。
该动力电池包括该均温板,其具有该均温板的全部功能。
该新能源汽车包括该动力电池,其具有该动力电池的全部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的整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电池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均温板的整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均温板的分解图。
图标:1000-动力电池;100-均温板;10-板本体;101-第一避让缺口;102-第二避让缺口;103-减重孔;11-连接板;12-卡设板;13-第一加热板;131-第一加热槽;14-第二加热板;141-第二加热槽;20-第一加热丝;30-第二加热丝;40-第一连线组件;41-第一连线件;42-第二连线件;43-第一导线;50-第二连线组件;51-第三连线件;52-第四连线件;53-第二导线;60-第一插接组件;61-第一插接端子;62-第一连接线;63-第二连接线;70-第二插接组件;71-第二插接端子;72-第三连接线;73-第四连接线;200-电芯组;300-模组端板;301-第一避让孔;302-第二避让孔;303-第三避让孔;304-第四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般包括多个电芯组,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为了提升汽车在冬季或其它低温环境中的续航,动力电池需要进行预热,来满足在冬季的用车需求。现有技术中,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在电芯组中放置加热装置从而实现预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装置的设计缺陷,导致电芯组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存在温差,降低了电芯组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请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100、动力电池1000及新能源汽车(图未示),其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其能够实现电芯组200底部位置的均温,提高其使用寿命。该新能源汽车(图未示)包括动力电池1000,其具有该动力电池1000的全部功能。该新能源汽车的其它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技术,因此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考图1和图2,图中示出的前、后、左、右、顶、底方向均是以动力电池1000常规放置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获知的相对位置关系。
请参考图1和图2,以下将对该动力电池1000进行详细描述。
该动力电池1000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200、至少两个模组端板300以及上述的均温板100。
其中,多个电芯组200间隔排布,多个模组端板300围设固定在多个电芯组200的周围,均温板100是一种可发热的装置,通过发热可实现电芯组200的预热。由于均温板100放置在多个电芯组200的底部位置,并且,其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均可发热,因此可以实现电芯组200底部的均温。
结合上述结构,对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而言,底部两端位置的散热效果相较于中间位置的散热效果更明显,也就是说,由于两端位置接近模组端板300,或者说两端位置接触在模组端板300上,由此散热效果更明显。针对此,本实施例中,将该发热装置延伸出电芯组200的端部边界,使得这部分结构可以对此处进行加热,与散热达成一定的平衡,从而实现整个电芯组200均温。同时,为了对均温板100延伸出的部分结构进行避让,对应的模组端板300开设有避让孔。
参考图3和图4,均温板100包括板本体10、第一加热丝20以及第二加热丝30。板本体10包括连接板11、卡设板12、第一加热板13以及第二加热板14。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丝30分别设置于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由此,具体地:
均温板100的卡设板12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底部间隔之间。均温板100的第一加热板13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均温板100的第二加热板14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至少两个模组端板300围设固定于至少两个电芯组200的周围。对应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一端的模组端板300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第一避让孔301和第二避让孔302,且,第一避让孔301和第二避让孔302分别与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一端间隙配合。对应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另一端的模组端板300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第三避让孔303和第四避让孔304,且,第三避让孔303和第四避让孔304分别与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另一端间隙配合。
通过间隙配合,可以进一步避免热量损失。
一个具体示例中,电芯组200的数量为两个,则均温板100的数量为一个。同时,模组端板300的数量为四个,以前后左右方向分布。具体地,位于前方的模组端板300开设有第一避让孔301和第二避让孔302,位于后方的模组端板300开设有第三避让孔303和第四避让孔304。为了减重,模组端板300可以开设用于减重的孔。一个电芯组200包括八个电池单体。
当然了,具体实施例,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电芯组200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则均温板1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更多。模组端板300的数量也可以更多或更少,模组端板300的数量和形状主要依据电芯组200和均温板100装配后的形状而确定。针对不同的动力电池1000,单个电芯组200的电池单体数量可以超过八个,或低于八个。因此,对于上述提及的各种数量并不做限定。
上述提及的均温板100由于主要是对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进行加热,即,主要对电芯组200的底面进行加热,此种也可以称为底面加热型的均温板100。
同时,整体上,动力电池1000呈长方体状,并且,电芯组200、均温板100、模组端板300也是长方体状,当然了,不排除具体实施时,其形状为其它几何体结构,以下以均温板100整体呈长方体或长条形为例进行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方便理解。
请参考图3和图4,并结合图1和图2,具体地:
板本体10包括连接板11、卡设板12、第一加热板13以及第二加热板14。
卡设板12沿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11的中间位置,且卡设板12与连接板11垂直,卡设板12用于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底部间隔之间。
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分别沿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11的两侧边沿。
第一加热板13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第一加热板13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加热槽131,第一加热槽131位于第一加热板13靠近卡设板12的一侧。
第二加热板14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第二加热板14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加热槽141,第二加热槽141位于第二加热板14靠近卡设板12的一侧。
第一加热丝20沿第一加热槽131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一加热槽131内。
第二加热丝30沿第二加热槽141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二加热槽141内。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例如通过卡设板12可以使得板本体10相对稳定地设置于电芯组200的底部。由于电芯组200的底部两端位置散热较快,通过伸出设置的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利用其上的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丝30可以对两端边界处进行加热,从而与散热达成一定的平衡,有利于实现电芯组200的均温,从而提高了电芯组200的使用寿命。
该板本体10可选地为铝型材挤板,型材挤出时即可在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的一侧壁面分别成型出第一加热槽131和第二加热槽141安装槽。同时,根据需求,加热丝的材料、形状等可以进行对应设定。同时,加热丝可选单丝,也可以选择多丝缠绕的形式。
结合图3和图4,第一加热板13、连接板11以及第二加热板14的两侧表面可共面,同时卡设板12垂直于该表面。通过挤出方式,可实现连接板11、卡设板12、第一加热板13以及第二加热板14一体成型。
同时,为了保证热量的有效传递,避免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丝30干烧,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槽131和第二加热槽141内均填充有导热胶。当然了,具体实施时,不排除某些槽内不填充导热胶。
结合图3和图4,为了避让模组端板300,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13的一端和第二加热板14的一端间隔设置,且与连接板11的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缺口101。第一加热板13的另一端和第二加热板14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且与连接板11的另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二避让缺口102。第一避让缺口101和第二避让缺口102用于分别避让对应的模组端板300。
结合图3和图4,为了提高加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板13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加热槽131,第一加热丝20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加热板14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加热槽141,第二加热丝30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一加热板13上的第一加热槽13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加热板14上的第二加热槽141的数量为两个,当然了,具体实施时,其数量可以大于两个,例如三个、四个或更多个。
为了方便控制整体的加热情况,本实施例中,分布于第一加热板13上的多个第一加热丝20依次串联;分布于第二加热板14上的多个第二加热丝30依次串联。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为了方便安装这种串联结构,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0还包括第一连线组件40,第一连线组件40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丝20的同一端。其中,第一连线组件40包括第一连线件41、第二连线件42和第一导线43;第一连线件41设置于第一加热槽131内,且一端与第一加热槽131内的第一加热丝2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线4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线件42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加热槽131内,且一端与第一加热槽131内的第一加热丝2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线43的另一端连接。
同时,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0还包括第二连线组件50,第二连线组件50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加热丝30的同一端。其中,第二连线组件50包括第三连线件51、第四连线件52和第二导线53;第三连线件51设置于第二加热槽141内,且一端与第二加热槽141内的第二加热丝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线53的一端连接;第四连线件52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加热槽141内,且一端与第二加热槽141内的第二加热丝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线53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中,通过第一导线43的折回设置,可以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丝20出现干烧现象,同理,通过第二导线53的折回设置,可以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二加热丝30出现干烧现象。
为了方便接电,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0还包括第一插接组件60,第一插接组件60包括第一插接端子61以及连接于第一插接端子61的第一连接线62和第二连接线63。其中,沿第一加热丝20的串联方向,第一连接线62与所有第一加热丝20中首位的第一加热丝20连接,第二连接线63与所有第一加热丝20中尾位的第一加热丝20连接。具体地,该第一连接线62和第二连接线63分别与设置于两个第一加热丝20一端的连线件连接。
同时,本实施例中,均温板100还包括第二插接组件70,第二插接组件70包括第二插接端子71以及连接于第二插接端子71的第三连接线72和第四连接线73。其中,沿第二加热丝30的串联方向,第三连接线72与所有第二加热丝30中首位的第二加热丝30连接,第四连接线73与所有第二加热丝30中尾位的第二加热丝30连接。具体地,该第三连接线72和第四连接线73分别与设置于两个第二加热丝30一端的连线件连接。
上述中,第一插接端子61和第二插接端子71可用于与主加热线束连接,从而实现通电,同时,采用插接的形式接电,方便安装和拆卸。
同时,为了减重,板本体10设置有减重孔103,具体地,减重孔103的数量为多个,减重孔103可以分布于连接板11、第一加热板13以及第二加热板14,减重孔103贯穿设置,具体地,型材挤出时即可在板本体10的内部成型出减重孔103。
某些场景下,电芯组200的底部两端的散热过大,为了增大两端供热,可以提高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丝30两端的加热功率,例如,可以使得:第一加热丝20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第一加热丝20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第二加热丝30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第二加热丝30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
由公式:P=I2R可知,串联电路中,电流I相等,电阻R增大,则功率P增大。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丝30的两端电阻大于中间位置的电阻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线件41、第二连线件42、第三连线件51和第四连线件52为零功率段,即可以理解为电阻为零,当然了,某种实施方式中,例如,替换成高电阻材料,也可以实现端部高功率。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温板100,均温板100的工作原理:
动力电池1000,例如锂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20~35℃之间,同时为保持循环使用寿命,通常需控制温差在5℃以内。电芯组200的底部两端位置与模组端板300的接触面积更大,电芯组200的底部两端散热量大于中间位置的散热量,导致电芯组200底部不同位置处的散热差异,形成温差。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底部设置均温板100,均温板100是一个可发热的装置,其用于对电芯组200的底部中间位置加热,其两端相对伸出电芯组200的端部边界,从而对此处进行加热,与此处的散热达成一定的平衡,以均衡温差,增加循环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100、动力电池1000及新能源汽车,均温板100包括板本体10、第一加热丝20以及第二加热丝30。板本体10包括连接板11、卡设板12、第一加热板13以及第二加热板14;卡设板12沿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11的中间位置,且卡设板12与连接板11垂直,卡设板12用于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底部间隔之间;第一加热板13和第二加热板14分别沿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板11的两侧边沿;第一加热板13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第一加热板13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加热槽131,第一加热槽131位于第一加热板13靠近卡设板12的一侧;第二加热板14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00的两端边界,第二加热板14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加热槽141,第二加热槽141位于第二加热板14靠近卡设板12的一侧。第一加热丝20沿第一加热槽131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一加热槽131内。第二加热丝30沿第二加热槽141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第二加热槽141内。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例如通过卡设板12可以使得板本体10相对稳定地设置于电芯组200的底部,同时,使得第一加热板13上的第一加热丝20和第二加热板14上的第二加热丝30可以对电芯组200底部中间位置和两端位置均进行有效加热,降低了温差,从而提高了电芯组200的使用寿命。
该动力电池1000包括该均温板100,其具有该均温板100的全部功能。
该新能源汽车包括该动力电池1000,其具有该动力电池1000的全部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本体,所述板本体包括连接板、卡设板、第一加热板以及第二加热板;所述卡设板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卡设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所述卡设板用于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底部间隔之间;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分别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边沿;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第一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一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板靠近所述卡设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两端用于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第二加热板开设有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槽位于所述第二加热板靠近所述卡设板的一侧;
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沿所述第一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以及
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丝沿所述第二加热槽的一端到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一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加热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共同限定出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用于分别避让对应的模组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板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丝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加热板上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二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丝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分布于所述第一加热板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加热丝依次串联;分布于所述第二加热板上的多个第二加热丝依次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一连线组件,所述第一连线组件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丝的同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线组件包括第一连线件、第二连线件和第一导线;所述第一连线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线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二连线组件,所述第二连线组件用于连接串联中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加热丝的同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连线组件包括第三连线件、第四连线件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三连线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线件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加热槽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槽内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一插接组件,所述第一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端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其中,沿所述第一加热丝的串联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一加热丝中首位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一加热丝中尾位的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
所述均温板还包括第二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组件包括第二插接端子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端子的第三连接线和第四连接线;其中,沿所述第二加热丝的串联方向,所述第三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二加热丝中首位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线与所有所述第二加热丝中尾位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槽和所述第二加热槽内均填充有导热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丝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加热丝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丝两端的加热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丝中间位置的加热功率。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至少两个模组端板以及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
其中,所述均温板的所述卡设板配合卡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底部间隔之间;所述均温板的所述第一加热板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均温板的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两端分别伸出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边界;所述至少两个模组端板围设固定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组的周围;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的所述模组端板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且,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第二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一端间隙配合;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的所述模组端板开设有用于分别避让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第三避让孔和第四避让孔,且,所述第三避让孔和所述第四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另一端间隙配合。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9384.9U CN217641543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79384.9U CN217641543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41543U true CN217641543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23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79384.9U Active CN217641543U (zh) | 2022-06-01 | 2022-06-01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41543U (zh) |
-
2022
- 2022-06-01 CN CN202221379384.9U patent/CN2176415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7099B (zh) | 具有提高的散热效率的电池组 | |
US20230045268A1 (en) | Heating sheet and battery module | |
CN110892577A (zh) | 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无人机及电子设备 | |
CN210607368U (zh) | 一种恒温电池模组 | |
CN217641543U (zh)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
CN209496913U (zh) | 电池模组和用于电池模组的导隔热组件 | |
US20230387507A1 (en) |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 |
CN211980707U (zh) | 一种储能电池箱 | |
JP7266935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 |
CN110492201B (zh) |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 | |
CN217848099U (zh) | 均温板、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 | |
CN211929538U (zh) | 一种阻燃隔热电池模组 | |
CN110739425A (zh) |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立式锂电池包空冷式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0690529A (zh) |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 |
CN213520110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包 | |
CN216055043U (zh) | 电池模组 | |
CN212542559U (zh) | 动力电池和汽车 | |
CN115472956A (zh) | 一种适用于躺式电芯的冷却结构及其电池包 | |
CA3207365A1 (en) | Thermal management of a battery module and of a battery pack | |
CN215869647U (zh) | 无人机电源模组 | |
CN112072214A (zh) | 电芯加热模块、电池模组及加热方法 | |
CN220420705U (zh) | 加热组件、电池模组及汽车 | |
CN220382189U (zh) | 保温电池包 | |
CN220510794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双路充电器 | |
CN218215443U (zh) | 一种具有u型导热结构的动力锂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