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4035U -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34035U
CN217634035U CN202221117427.6U CN202221117427U CN217634035U CN 217634035 U CN217634035 U CN 217634035U CN 202221117427 U CN202221117427 U CN 202221117427U CN 217634035 U CN217634035 U CN 217634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valve cavity
valve bod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74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jing Aut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jing Aut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jing Aut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jing Aut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74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34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34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34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包括阀体一、阀体二、阀腔一、阀腔二、阀腔三与阀腔四;所述阀腔一与阀腔二的之间由通道一连通,阀腔三与阀腔四的之间由通道二连通;所述阀体一底部设有气袋管一,阀腔一底部设有进气管,阀腔一的底部设有导气孔;所述阀体二的底部设有气袋管二,阀腔三的底部侧面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孔与导气管之间密封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阀体一与阀体二并排连接设置,仅需通过阀体一的进气管就可以导气到阀体一、阀体二,再通过气袋管一、气袋管二对不同气袋进行充气,仅需配备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对两个及以上的气袋进行充放气,减少占据汽车座椅周围空间,减少汽车座椅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一种在汽车内为乘客提供支撑和安全保护的重要部件。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座椅舒适性也成为评价汽车整椅以至于整车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靠背腰托是座椅骨架上一个重要的改善舒适性的装置。靠背腰托装配在靠背骨架总成上,用于对乘客的腰部提供支撑,缓解驾驶疲劳感。
近年来,汽车中也有采用气袋式腰托装置的,气袋式腰托装置一般设置若干个气袋,通过对不同的气袋单独控制充放气来控制气袋式腰托装置的外形。这种气袋式腰托装置使得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腰托装置的形状,从而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现有的气袋式腰托装置一般是给不同的气袋分别设置充气阀和排气阀,并将充气阀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因此当驾驶员需要调整气袋式腰托装置的外形时需要对每一个气袋单独调节,其排气和充气也需要单独操作,这种设置非常不方便,在结构上也比较繁琐,在装配到汽车上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不好。
因此,随后出现一种通过一个气阀就能够进行排气和充气的功能,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38529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腰托气袋控制阀、阀组、汽车座椅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座椅腰托气袋将充气阀和排气阀分开设置的问题。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946596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手动气阀,该手动气阀,充、放气的操作简单,且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可自动泄压,方便了对气袋的充、放气。
但是,上述两种气阀虽然能够实现对同一个气袋进行充气与放气,但是对于汽车座椅来说,座椅上的气袋有多个,针对人体不同的部位,还分为腰部气袋、背部气袋以及颈部气袋,调节座椅气袋时,需要对不同的气袋进行充放气,但是现有技术中,一个气阀只能够对一种气袋进行充放气,如果需要对两个气袋进行充放气需要在汽车座椅旁侧设置两个单独设置的气阀,每个气阀用于控制一种气袋,如此一来,不仅调节起来不够简洁方便,同时两个气阀需要分别独立配合两个气泵进行工作,不仅增加汽车座椅成本,而且占据汽车座椅周围空间,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控制两个或多个气袋充放气的气阀,并且仅需一个气泵就能实现充放气功能的气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仅需配备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对两个及以上的气袋进行充放气,减少占据汽车座椅周围空间,减少汽车座椅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包括阀体一以及阀体二;
所述阀体一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一与阀腔二,所述阀体二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三与阀腔四;
所述阀腔一与阀腔二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一连通,阀腔三与阀腔四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二连通;
所述阀体一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一连通的气袋管一,阀腔一的底部设有并连通有进气管,阀腔二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一,阀腔一的底部侧面设有导气孔;
所述阀体二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二连通的气袋管二,阀腔三的底部侧面设有并连通有导气管,阀腔四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二;
所述导气孔与导气管之间密封连通;
每个阀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帽、压针一、弹簧一、衬套、阀芯、压针二、弹簧二,阀芯内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有压针一,压针一的凸台下方套设有与阀芯内限位台相抵的弹簧一,阀芯侧面设有的连通口与各阀腔对应的通道连通,所述弹簧二底部抵接阀腔底部,弹簧二顶部抵紧压针二底部,压针二顶部插入并密封阀芯底端,压针二顶部与压针一底部相对设置;
所述阀体一与阀体二的顶端中部均铰接有按键,每个按键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阀体上两个压针一的顶部相抵。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阀体一与阀体二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阀体一与阀体二之间通过螺栓贯穿通孔并与螺母螺接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阀腔一、阀腔二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对接管一、对接管二,所述阀腔三与阀腔四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导气管一、导气管二;所述对接管一与阀腔一侧面的导气孔连通,导气管一插入所述对接管一并与导气孔连通;所述对接管二与阀腔二侧面之间封闭,导气管二插入所述对接管二。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压针一的凸台与阀芯的限位台之间设有压针O形圈,阀芯与阀腔之间均设有阀芯O形圈。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压针二的凸台上方套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受弹簧二的弹力抵紧密封阀芯的底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进气管、气袋管一、气袋管二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实例,各个所述导气管与对应的对接管之间设有阀体O形圈。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弹簧二为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顶部抵紧密封垫圈,底部抵紧阀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阀体一与阀体二并排连接设置,仅需通过阀体一的进气管就可以导气到阀体一、阀体二,再通过气袋管一、气袋管二对不同气袋进行充气,仅需配备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对两个及以上的气袋进行充放气,减少占据汽车座椅周围空间,减少汽车座椅生产成本;
(2)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导气管与对接管之前配合,不仅能够使阀体一的进气管气体能够密封进入阀体二,而且可以使两个阀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体一与阀体二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阀体一与阀体二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阀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阀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A-A方向上的阀体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沿B-B方向上的阀体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一;2、阀体二;3、阀腔一;4、阀腔二;5、阀腔三;6、阀腔四;7、通道一;8、通道二;9、进气管;10、气袋管一;11、气袋管二;12、排气口一;13、排气口二;14、导气孔;15、对接管一;16、对接管二;17、导气管一;18、导气管二;19、按键;20、阀帽;21、压针一;22、弹簧一;23、衬套;24、压针O形圈;25、阀芯O形圈;26、阀芯;27、密封垫圈;28、压针二;29、弹簧二;30、通孔;31、螺栓;32、螺母;33、阀体O形圈;34、凸台;35、限位台;36、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两个阀体,分别为阀体一1与阀体二2。
其中,如图3所示,阀体一1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一3与阀腔二4,阀体二2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三5与阀腔四6。
如图3-图5所示,在阀腔一3与阀腔二4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一7连通,在阀腔三5与阀腔四6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二8连通。
如图1-图3所示,在阀体一1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一7连通的气袋管一10,阀腔一3的底部设有并连通有进气管9,阀腔二4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一12,如图6所示,阀腔一3的底部侧面设有导气孔14。
在阀体二2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二8连通的气袋管二11,阀腔三5的底部侧面设有并连通有导气管,阀腔四6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二13。
其中,导气孔14与导气管之间密封连通。
如图3、图9以及图10所示,每个阀腔内都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帽20、压针一21、弹簧一22、衬套23、阀芯26、压针二28、弹簧二29,阀帽20和阀体之间采用卡扣卡接固定,阀帽20和阀腔之间过盈配合连接。阀芯26内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有压针一21,压针一21的凸台34下方套设有与阀芯26内限位台35相抵的弹簧一22,阀芯26侧面设有的连通口36与各阀腔对应的通道连通,弹簧二29底部抵接阀腔底部,弹簧二29顶部抵紧压针二28底部,压针二28顶部插入并密封阀芯26底端,压针二28顶部与压针一21底部相对设置。
阀体一1与阀体二2的顶端中部均铰接有按键19,每个按键19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阀体上两个压针一21的顶部相抵。
如图4-图5所示,为了使阀体一1与阀体二2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同时组装更加方便,在阀体一1与阀体二2上均设置有通孔30,阀体一1与阀体二2之间通过螺栓31贯穿通孔30并与螺母32螺接进行固定。
如图6-图7所示,阀腔一3、阀腔二4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对接管一15、对接管二16,阀腔三5与阀腔四6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导气管一17、导气管二18;对接管一15与阀腔一3侧面的导气孔14连通,导气管一17插入对接管一15并与导气孔14连通;对接管二16与阀腔二4侧面之间封闭,导气管二18插入对接管二16,其中导气管二18与对接管二16之间始终处于不导通的状态,导气管二18末端可以设置成封闭或不封闭,对接管二16设置为封闭。设置导气管与对接管之前配合,不仅能够使阀体一1的进气管9气体能够密封进入阀体二2,而且可以使两个阀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3、图9以及图10所示,为了保证压针一21与阀芯26之间、阀芯26与阀腔之间的气密性,压针一21的凸台34与阀芯26的限位台35之间设有压针O形圈24,压针O形圈24采用氟橡胶材料制成,阀芯26与阀腔之间均设有阀芯O形圈25,阀芯O形圈25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
为了保证压针二28与阀芯26之间的气密性,压针二28的凸台34上方套接有密封垫圈27,密封垫圈27为硅胶材质,密封垫圈27受弹簧二29的弹力抵紧密封阀芯26的底部。弹簧二29为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顶部抵紧密封垫圈27,底部抵紧阀腔。
为了保证进气管9、气袋管一10、气袋管二11与气泵进气管9、气袋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与密封性,进气管9、气袋管一10、气袋管二11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
为了保证导气管与对接管之间的密封性、稳固性,在各个导气管与对应的对接管之间设有阀体O形圈33,阀体O形圈33采用丁腈橡胶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汽车座椅的气阀在工作时,进气管9连接至气源如气泵等,气袋管一10连接至气袋一(腰部气袋),气袋管二11连接至气袋二(背部气袋)。
需要对腰部气袋充气时,按压位于阀腔一3上方的一端按键19,使得该阀腔一3内的压针一21下压使压针二28与阀芯26底部的开口分离,气体由进气管9依次沿阀芯26、连通口36、通道一7和气袋管一10进入至腰部气袋,实现充气。充气结束后松开按键19,压针二28在弹簧二29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压针二28与阀芯26底部的开口压合封闭,充气结束。
需要对腰部气袋放气时,按压位于阀腔二4上方的一端按键19,阀腔二4内的压针一21将压针二28打开,腰部气袋内的气体依次由气袋管一10、通道一7、连通口36、阀芯26、阀腔和排气口一12排出,松开按键19,弹簧一22使压针一21复位,弹簧二29使压针二28复位,放气结束。
同理,需要对背部气袋充气时,按压位于阀腔三5上方的一端按键19,使得该阀腔三5内的压针一21下压使压针二28与阀芯26底部的开口分离,气体由进气管9依次沿阀体一1的底部侧面导气孔14、对接管一15、导气管一17,通入至阀体二2的阀腔三5内的阀芯26、连通口36、通道二8和气袋管二11进入至背部气袋,实现充气。充气结束后松开按键19,压针二28在弹簧二29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压针二28与阀芯26底部的开口压合封闭,充气结束。
需要对背部气袋放气时,按压位于阀腔四6上方的一端按键19,阀腔四6内的压针一21将压针二28打开,背部气袋内的气体依次由气袋管二11、通道二8、连通口36、阀芯26、阀腔和排气口二13排出,松开按键19,弹簧一22使压针一21复位,弹簧二29使压针二28复位,放气结束。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动气阀还具有泄压功能,充气时,当气袋内压力大于弹簧二29对压针二28的压力时,排气口一侧的阀芯26内气体将压针二28及密封垫圈27向下顶开,气体由排气口排出,实现自动泄压,保持气袋的气量。
本实用新型方案不局限于两个阀体连接,还可以是两个以上阀体连接,但整体的发明构思与本实用新型一致。
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仅需配备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对两个及以上的气袋进行充放气,减少占据汽车座椅周围空间,减少汽车座椅生产成本。
以上文字描述和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不被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核心内容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包括阀体一(1)以及阀体二(2),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一(1)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一(3)与阀腔二(4),所述阀体二(2)的顶部开设有阀腔三(5)与阀腔四(6);
所述阀腔一(3)与阀腔二(4)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一(7)连通,阀腔三(5)与阀腔四(6)的中部之间通过通道二(8)连通;
所述阀体一(1)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一(7)连通的气袋管一(10),阀腔一(3)的底部设有并连通有进气管(9),阀腔二(4)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一(12),阀腔一(3)的底部侧面设有导气孔(14);
所述阀体二(2)的底部设有与通道二(8)连通的气袋管二(11),阀腔三(5)的底部侧面设有并连通有导气管,阀腔四(6)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二(13);
所述导气孔(14)与导气管之间密封连通;
每个阀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阀帽(20)、压针一(21)、弹簧一(22)、衬套(23)、阀芯(26)、压针二(28)、弹簧二(29),阀芯(26)内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有压针一(21),压针一(21)的凸台(34)下方套设有与阀芯(26)内限位台(35)相抵的弹簧一(22),阀芯(26)侧面设有的连通口(36)与各阀腔对应的通道连通,所述弹簧二(29)底部抵接阀腔底部,弹簧二(29)顶部抵紧压针二(28)底部,压针二(28)顶部插入并密封阀芯(26)底端,压针二(28)顶部与压针一(21)底部相对设置;
所述阀体一(1)与阀体二(2)的顶端中部均铰接有按键(19),每个按键(19)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阀体上两个压针一(21)的顶部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一(1)与阀体二(2)上均设置有通孔(30),所述阀体一(1)与阀体二(2)之间通过螺栓(31)贯穿通孔(30)并与螺母(32)螺接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一(3)、阀腔二(4)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对接管一(15)、对接管二(16),所述阀腔三(5)与阀腔四(6)的底部内侧分别设有导气管一(17)、导气管二(18);所述对接管一(15)与阀腔一(3)侧面的导气孔(14)连通,导气管一(17)插入所述对接管一(15)并与导气孔(14)连通;所述对接管二(16)与阀腔二(4)侧面之间封闭,导气管二(18)插入所述对接管二(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一(21)的凸台(34)与阀芯(26)的限位台(35)之间设有压针O形圈(24),阀芯(26)与阀腔之间均设有阀芯O形圈(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二(28)的凸台(34)上方套接有密封垫圈(27),所述密封垫圈(27)受弹簧二(29)的弹力抵紧密封阀芯(26)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9)、气袋管一(10)、气袋管二(11)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导气管与对应的对接管之间设有阀体O形圈(3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29)为塔形弹簧,塔形弹簧的顶部抵紧密封垫圈(27),底部抵紧阀腔。
CN202221117427.6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Active CN217634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7427.6U CN2176340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7427.6U CN2176340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34035U true CN217634035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5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7427.6U Active CN21763403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34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1879B (zh) 微型充气装置
CN206754522U (zh) 一种充放气阀
CN217634035U (zh) 一种双控型手动气阀
CN207864710U (zh) 美嘴及法嘴两用充气嘴
WO2017133586A1 (zh) 通用给排气集成气泵
CN201050491Y (zh) 一种气垫床用的内置式电动气泵
CN215171771U (zh) 一种气弹簧及气弹簧充气装置
CN201129485Y (zh) 气垫充放气二通手控阀
CN2517935Y (zh) 快速充气安全阀
CN201506220U (zh) 一种轮胎充气嘴
CN110296242B (zh) 一种汽车轮胎气门嘴总成
CN109357043B (zh) 一种充气阀
CN208831739U (zh) 用于充气服装的充放气一体式助力充气阀
CN216555453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用气阀
CN201090803Y (zh) 一种充气物上的新型阀门
CN219654831U (zh) 一种上盖及单双向切换高压手拉气泵
CN217645651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减压功能的供氧阀
CN220452760U (zh) 大流量车胎气嘴
CN110792583A (zh) 一种充气装置及充气件
CN214889137U (zh) 一种可以实现进气阀门与出气阀门互相切换的气嘴
CN216033596U (zh) 车桥控制阀、车桥、控制系统和商用车
CN214240507U (zh) 汽车座椅气阀控制器
CN203892152U (zh) 水平式扳转的充气接头
CN218935356U (zh) 一种橡皮艇用充气接头
CN214500172U (zh) 一种橡皮舟充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