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5183U - 一种新型铝锭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铝锭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25183U CN217625183U CN202221116377.XU CN202221116377U CN217625183U CN 217625183 U CN217625183 U CN 217625183U CN 202221116377 U CN202221116377 U CN 202221116377U CN 217625183 U CN217625183 U CN 217625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got body
- aluminum ingot
- aluminium ingot
- groove
- alumin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锭,涉及铝锭技术领域,不便对堆叠起来的铝锭进行高效捆绑,所述铝锭本体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堆叠机构,所述铝锭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铝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腔的一端设置有盖板,多个所述储料腔均匀设置于铝锭本体的内部,所述铝锭本体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锭本体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利用辅助捆绑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将塑料带穿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并将塑料带放置进第一塑胶垫和第二塑胶垫的内部,对塑料带进行限位,使得在运输颠簸时,塑料带不易偏离,使得铝锭在运输时更加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铝锭。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背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多了,铝制品是利用铝锭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通常原材料铝是通过铸造成锭的形式,再将铝锭堆叠,用塑料带或钢带打包后交付给客户的,铝锭本身并不直接在生活中使用;
现有的铝锭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铝锭在使用时,由于不便对堆叠起来的铝锭进行高效捆绑,在捆绑时,由于塑料带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运输颠簸时容易使得塑料带滑落,而造成铝锭错位,降低了铝锭在运输时的安全性;
2、现有的铝锭在使用时,由于不便对铝锭在运输时进行稳定的堆叠拼接,使得铝锭在运输时不够稳定,从而降低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铝锭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铝锭,包括铝锭本体,所述铝锭本体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堆叠机构,所述铝锭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铝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腔和盖板,所述储料腔设置于铝锭本体的内部,所述储料腔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料腔均匀设置于铝锭本体的内部,所述铝锭本体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捆绑机构包括横向捆绑组件和纵向捆绑组件,所述纵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槽、第一塑胶垫和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槽安装于铝锭本体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塑胶垫,所述第一限位环安装于铝锭本体的顶端与底端,所述第一限位槽在铝锭本体的一端呈等间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槽、第二塑胶垫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槽安装于铝锭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垫,所述第二限位环安装于铝锭本体的顶端与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堆叠机构包括固定槽、定位槽、连接轨和限位块,所述固定槽安装于铝锭本体的顶端,所述固定槽两端铝锭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轨,所述连接轨安装于铝锭本体的底端,所述连接轨两端铝锭本体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槽之间关于铝锭本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槽与连接轨之间相互适配,所述定位槽与限位块之间相互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腔、连接槽和连接块,所述固定腔安装于铝锭本体的一侧,所述固定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安装于铝锭本体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大于连接块的横截面,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锭本体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利用辅助捆绑机构的第一限位槽、第一塑胶垫、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槽、第二塑胶垫和第二限位环的相互配合,可将塑料带穿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并将塑料带放置进第一塑胶垫和第二塑胶垫的内部,对塑料带进行限位,使得在运输颠簸时,塑料带不易偏离,使得铝锭在运输时更加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锭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和在铝锭本体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堆叠机构,利用连接机构的固定腔、连接槽、连接块和堆叠机构的固定槽、定位槽、连接轨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可对铝锭本体进行便捷拼接与堆叠,使得铝锭本体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铝锭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铝锭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锭本体;2、固定槽;3、定位槽;4、连接轨;5、限位块;6、固定腔;7、连接槽;8、连接块;9、第一限位槽;10、第一塑胶垫;11、第一限位环;12、第二限位槽;13、第二塑胶垫;14、第二限位环;15、储料腔;1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铝锭,包括铝锭本体1,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堆叠机构,铝锭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铝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料机构,储料机构包括储料腔15和盖板16,储料腔15设置于铝锭本体1的内部,储料腔15的一端设置有盖板16,盖板16设置有多个,多个储料腔15均匀设置于铝锭本体1的内部,铝锭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使用时,将需要添加的物料放置进储料腔15的内部,利用盖板16将储料腔15关闭,使得铝锭在熔炼时溶液成分更加均匀,不易出现物料堆积的现象。
进一步的,辅助捆绑机构包括横向捆绑组件和纵向捆绑组件,纵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槽9、第一塑胶垫10和第一限位环11,第一限位槽9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前端与后端,第一限位槽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塑胶垫10,第一限位环11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第一限位槽9在铝锭本体1的一端呈等间距分布,横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槽12、第二塑胶垫13和第二限位环14,第二限位槽12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两侧,第二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垫13,第二限位环14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当需要对多个铝锭本体1进行捆绑时,将塑料带分别穿过第一限位环11和第二限位环14,并将塑料带放置进第一塑胶垫10和第二塑胶垫13的内部,对塑料带进行限位,对塑料带进行限位,使得在运输颠簸时,塑料带不易偏离,使得铝锭在运输时更加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堆叠机构包括固定槽2、定位槽3、连接轨4和限位块5,固定槽2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固定槽2两端铝锭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轨4,连接轨4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底端,连接轨4两端铝锭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5,固定槽2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槽2之间关于铝锭本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固定槽2与连接轨4之间相互适配,定位槽3与限位块5之间相互适配,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腔6、连接槽7和连接块8,固定腔6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一侧,固定腔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7,连接块8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另一侧,连接槽7的横截面大于连接块8的横截面,连接槽7与连接块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当运输需要对铝锭本体1进行拼接堆叠时,首先将铝锭本体1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将另一个铝锭本体1抬起,将连接块8移动至连接槽7的上方,然后将连接块8放置进连接槽7的内部,使得连接槽7与连接块8之间相互卡合,即可完成铝锭本体1的拼接,然后将另一个铝锭本体1抬起,将连接轨4和限位块5对准固定槽2和定位槽3,将连接轨4和限位块5分别放置进固定槽2和定位槽3的内部,完成铝锭本体1的堆叠,使得铝锭本体1在运输时不易滑动,可对铝锭本体1进行便捷拼接与堆叠,使得铝锭本体1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当运输需要对铝锭本体1进行拼接堆叠时,首先将铝锭本体1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然后将另一个铝锭本体1抬起,将连接块8移动至连接槽7的上方,然后将连接块8放置进连接槽7的内部,使得连接槽7与连接块8之间相互卡合,即可完成铝锭本体1的拼接,然后将另一个铝锭本体1抬起,将连接轨4和限位块5对准固定槽2和定位槽3,将连接轨4和限位块5分别放置进固定槽2和定位槽3的内部,完成铝锭本体1的堆叠,使得铝锭本体1在运输时不易滑动,可对铝锭本体1进行便捷拼接与堆叠,使得铝锭本体1在运输时更加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当需要对多个铝锭本体1进行捆绑时,将塑料带分别穿过第一限位环11和第二限位环14,并将塑料带放置进第一塑胶垫10和第二塑胶垫13的内部,对塑料带进行限位,对塑料带进行限位,使得在运输颠簸时,塑料带不易偏离,使得铝锭在运输时更加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铝锭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铝锭在熔炼时需要在内部添加很多的物料,故将需要添加的物料放置进储料腔15的内部,利用盖板16将储料腔15关闭,使得铝锭在熔炼时溶液成分更加均匀,不易出现物料堆积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铝锭,包括铝锭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设置有堆叠机构,所述铝锭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铝锭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腔(15)和盖板(16),所述储料腔(15)设置于铝锭本体(1)的内部,所述储料腔(15)的一端设置有盖板(16),所述盖板(1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储料腔(15)均匀设置于铝锭本体(1)的内部,所述铝锭本体(1)的四周设置有辅助捆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捆绑机构包括横向捆绑组件和纵向捆绑组件,所述纵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槽(9)、第一塑胶垫(10)和第一限位环(11),所述第一限位槽(9)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第一限位槽(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塑胶垫(10),所述第一限位环(11)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所述第一限位槽(9)在铝锭本体(1)的一端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捆绑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槽(12)、第二塑胶垫(13)和第二限位环(14),所述第二限位槽(12)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塑胶垫(13),所述第二限位环(14)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与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包括固定槽(2)、定位槽(3)、连接轨(4)和限位块(5),所述固定槽(2)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顶端,所述固定槽(2)两端铝锭本体(1)的顶端安装有连接轨(4),所述连接轨(4)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底端,所述连接轨(4)两端铝锭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槽(2)之间关于铝锭本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槽(2)与连接轨(4)之间相互适配,所述定位槽(3)与限位块(5)之间相互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腔(6)、连接槽(7)和连接块(8),所述固定腔(6)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腔(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7),所述连接块(8)安装于铝锭本体(1)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铝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7)的横截面大于连接块(8)的横截面,所述连接槽(7)与连接块(8)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16377.XU CN217625183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一种新型铝锭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16377.XU CN217625183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一种新型铝锭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25183U true CN217625183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5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16377.XU Active CN217625183U (zh) | 2022-05-10 | 2022-05-10 | 一种新型铝锭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25183U (zh) |
-
2022
- 2022-05-10 CN CN202221116377.XU patent/CN217625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25183U (zh) | 一种新型铝锭 | |
CN108975229A (zh) | 一种间距可调式旋转叉夹 | |
CN204917626U (zh) | 一种加强型四钩钢板起吊装置 | |
CN217146758U (zh) | 轻量化复合材料生产用转运装置 | |
CN21070842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转运托盘 | |
CN218290143U (zh) | 电芯组吊装机构 | |
CN216276378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 |
CN21309328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连接结构 | |
CN211393598U (zh) | 一种用于风电检修起重机的抱塔装置 | |
CN217397325U (zh) | 一种节能铝锭 | |
CN216269426U (zh) | 一种交通运输用物料搬运装置 | |
CN209272420U (zh) | 便于运输的铝锭 | |
CN218168647U (zh) | 一种钢锭模具 | |
CN213678050U (zh) | 一种方便堆叠的铝锭结构 | |
CN202038604U (zh) | 一种光伏玻璃堵头箱专用集装架 | |
CN217674126U (zh) | 一种不易滑脱稳定型气阀钢 | |
CN215660166U (zh) | 用于焊接吊挂管模具工装存放装置 | |
CN216836730U (zh) | 一种用于叠合板吊装的插销式下吊梁 | |
CN201988687U (zh) | 一种铝锭 | |
CN220021190U (zh) | 一种方形铝壳电池模组预压设备 | |
CN220164643U (zh) | 一种砖码垛用承载托架 | |
CN211139474U (zh) | 一种用于植物植株运输的运输车箱体结构 | |
CN210150586U (zh) | 一种水沟台帽安装夹具 | |
CN217707599U (zh) | 一种用于碳酸锂生产的物料转运装置 | |
CN219821418U (zh) | 一种管桩模具头板的装配搬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