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0507U -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0507U
CN217620507U CN202221334538.2U CN202221334538U CN217620507U CN 217620507 U CN217620507 U CN 217620507U CN 202221334538 U CN202221334538 U CN 202221334538U CN 217620507 U CN217620507 U CN 217620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sleeve
lug
cast steel
guar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45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乐
赵辉
潘东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uachen Qi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uachen Qi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uachen Qi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uachen Qic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45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0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0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0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筒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圆环护板,所述圆环护板包括左护板和右护板,所述左护板与右护板内侧分别通过减震机构设置有弧形卡板,所述右护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通过螺栓与开设在左护板上端的凹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凸块通过转轴与开设在左护板下端的榫槽配合使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使套筒在滚动过程中碰撞到外物时起到缓冲作用,具有缓冲撞击力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垫可以减缓套筒碰撞产生的撞击力;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使圆环护板与套筒紧贴,避免套筒在滚动时使圆环护板滑出套筒,具有固定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筒保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铸钢套筒没有设置专用的保护装置,当铸钢套筒放置到地面时很容易发生滚动,套筒之间会发生碰撞,严重时会损坏套筒本体,没有专门的保护装置对铸钢套筒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圆环护板,所述圆环护板包括左护板和右护板,所述左护板与右护板内侧分别通过减震机构设置有弧形卡板,所述右护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通过螺栓与开设在左护板上端的凹槽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凸块通过转轴与开设在左护板下端的榫槽配合使用;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弹簧,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护板与所述右护板内侧的限位杆,与对称开设在所述弧形卡板外侧的滑动孔,多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护板与右护板的内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左护板与右护板内侧的弧形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孔与限位杆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左护板与右护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卡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凹槽两侧分别开设的第一通孔与开设在第一凸块上的第二通孔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榫槽两侧分别开设的转动孔与所述第二凸块一侧开设的第三通孔配合使用。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使套筒在滚动过程中碰撞到外物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与外物发生碰撞造成套筒本体破裂,具有缓冲撞击力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垫可以减缓套筒碰撞产生的撞击力;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使圆环护板与套筒紧贴,避免套筒在滚动时使圆环护板滑出套筒,具有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的圆环护板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的A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的B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的左护板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套筒;2、右护板;201、缓冲垫;202、第一凸块;203、第二凸块;3、左护板;301、凹槽;302、榫槽;303、第一通孔;304、转动孔;4、弧形卡板;401、滑动孔;5、减震弹簧;6、限位杆;7、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1上的圆环护板,圆环护板包括左护板3和右护板2,左护板3和右护板2均设置为半圆状,方便与套筒1配合使用,左护板3与右护板2内侧分别通过减震机构设置有弧形卡板4,弧形卡板4设置为弧形构造,这样设置可以对套筒1起到卡位作用,右护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块202和第二凸块203,第一凸块202通过螺栓与开设在左护板3上端的凹槽301配合使用,这样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把左护板3与右护板2固定到一起,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二凸块203通过转轴与开设在左护板3下端的榫槽302配合使用,这样设置可以使左护板3与右护板2铰接到一块,方便拆卸和安装;
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弹簧5,分别固定在左护板3与右护板2内侧的限位杆6,与对称开设开设在弧形卡板4外侧的滑动孔401,多个减震弹簧5的一端分别间隔固定在左护板3与右护板2的内侧,多个减震弹簧5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左护板3与右护板2内侧的弧形卡板4固定连接,减震弹簧5可以对套筒1起到缓冲作用,减小撞击力带来的伤害,滑动孔401与限位杆6配合使用,限位杆6在滑动孔401内部滑动,这样设置可以对弧形卡板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弧形卡板4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损坏减震弹簧5,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使套筒1在滚动过程中碰撞到外物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与外物发生碰撞造成套筒1本体破裂,具有缓冲撞击力的作用;通过设置缓冲垫201可以减缓套筒1碰撞产生的撞击力。
左护板3与右护板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垫201,通过设置缓冲垫201可以减缓套筒1碰撞产生的撞击力。
弧形卡板4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7,通过设置防滑垫7可以使圆环护板与套筒1紧贴,避免套筒1在滚动时使圆环护板滑出套筒1,具有固定作用。
凹槽301两侧分别开设的第一通孔303与开设在第一凸块202上的第二通孔配合使用,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螺栓使左护板3和右护板2固定到一起,对套筒1进行保护。
榫槽302两侧分别开设的转动孔304与第二凸块203一侧开设的第三通孔配合使用,转轴穿过转动孔304和第三通孔把左护板3和右护板2铰接到一起,这样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圆环护板套装在套筒1上,然后工作人员把右护板2上端的第一凸块202插入到左护板3上端的凹槽30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进行固定,使左护板3与右护板2的内侧与套筒1紧贴,然后整个圆环护板被固定在套筒1上,当套筒1在滚动过程中遇到外物碰撞时,减震弹簧5会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弧形卡板4与套筒1贴合的更加紧固,而且左护板3与右护板2外侧的缓冲垫201也对撞击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筒(1)上的圆环护板,所述圆环护板包括左护板(3)和右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3)与右护板(2)内侧分别通过减震机构设置有弧形卡板(4),所述右护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凸块(202)和第二凸块(203),所述第一凸块(202)通过螺栓与开设在左护板(3)上端的凹槽(301)配合使用,所述第二凸块(203)通过转轴与开设在左护板(3)下端的榫槽(302)配合使用;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弹簧(5),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护板(3)与所述右护板(2)内侧的限位杆(6),与对称开设在所述弧形卡板(4)外侧的滑动孔(401),多个所述减震弹簧(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左护板(3)与右护板(2)的内侧,多个所述减震弹簧(5)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左护板(3)与右护板(2)内侧的弧形卡板(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孔(401)与限位杆(6)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护板(3)与右护板(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缓冲垫(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板(4)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01)两侧分别开设的第一通孔(303)与开设在第一凸块(202)上的第二通孔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302)两侧分别开设的转动孔(304)与所述第二凸块(203)一侧开设的第三通孔配合使用。
CN202221334538.2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Active CN217620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538.2U CN21762050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538.2U CN21762050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0507U true CN217620507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4538.2U Active CN21762050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0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0530B1 (ko) 반-충격력 장치
CN217620507U (zh) 一种铸钢套筒的保护装置
CN210104635U (zh) 一种双筒式公路护栏防撞桶
CN10863899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保险杠
CN212101539U (zh) 一种电梯安全组合钳
CN207889204U (zh) 螺旋压力机滑块回程安全保护装置
CN211723128U (zh) 一种跌落防破损的动物疫病诊断仪
CN113756853A (zh) 一种深井软岩层冲击地压防护装置
CN203297030U (zh) 一种撞击式机械过速保护装置
CN211229451U (zh) 一种电梯施工平台
CN220166772U (zh) 一种具有二次防护功能的防撞护栏
CN117386172B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206155781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人机
CN210759426U (zh) 一种冲床上的减震机构
CN218597700U (zh) 一种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CN214005748U (zh)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CN213867534U (zh) 一种防止冲撞的公路防护板
CN216742576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挡板
CN205027211U (zh) 一种大型特种防暴盾牌
CN215857172U (zh) 一种桥梁桥墩底部防护结构
CN21661694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固定装置
CN219221147U (zh) 一种数据库防撞架
CN214463183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安全管理防撞装置
CN215793621U (zh) 一种吸能减震保险杠
CN210027445U (zh) 一种铁路阻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