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5748U -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5748U
CN214005748U CN202022890408.4U CN202022890408U CN214005748U CN 214005748 U CN214005748 U CN 214005748U CN 202022890408 U CN202022890408 U CN 202022890408U CN 214005748 U CN214005748 U CN 214005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well lid
energy
absorbing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04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悦
曲慧明
孙奇
韩军
乔为国
谢圣纲
杨谨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04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5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5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5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包括井身、井盖托与井盖体,在所述井身与井盖托之间连接有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且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以井盖体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吸能位移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均固设于所述井身顶部,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第二支座的较外侧,在所述第一支座上铰接有连杆,在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套筒,该套筒通过活塞压杆与所述第二支座相铰接,在所述套筒与第一支座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吸能件,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井盖托铰接。其显著效果是:在井盖超过临界值的压力荷载作用下,能够产生竖向位移,从而减轻压力的瞬时冲击作用,达到防止过大压力破坏井盖。

Description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井盖的加工及设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井盖是市政工程中常见的构造物,一般直接放置在混凝土砌块井身上面。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当球墨铸铁井盖受到车辆荷载的直接作用时,可以将车辆荷载的压力传导到混凝土砌块井身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常常由于存在车辆超载等现象,市政所用的球墨铸铁井盖破损速度快,更换井盖不及时容易导致人员或车辆失陷的严重事故。同时,安全隐患排查的日常难度也较大,更换井盖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该结构具有吸能位移组件和位移组件,在超过临界值的压力作用下,井盖可以产生向下位移,与车轮产生局部脱离,达到减小压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井身、井盖托与井盖体,所述井盖体支撑在井盖托上,在所述井身与井盖托之间连接有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且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以井盖体的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吸能位移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均固设于所述井身顶部,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第二支座的较外侧,在所述第一支座上铰接有连杆,在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套筒,该套筒通过活塞压杆与所述第二支座相铰接,在所述套筒与第一支座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吸能件,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井盖托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结构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支座包括与所述井身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两块安装板,在两块安装板之间跨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杆的下端穿设在该连接销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井盖托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挡板与连接肋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井盖托的底部,两块所述连接肋板并排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外壁,在所述两块连接肋板之间设有销钉,所述连杆的上端穿设与该销钉之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挡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置有防坠网。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活塞压杆上套设有第二吸能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件与第二吸能件均采用阻尼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体的下表面延伸形成有限位环,该限位环的外径与所述井盖托的内径尺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施工简单,维修方便,各组件均为工厂加工的标准定做构件。
2、通过连杆、活塞压杆、第一吸能件、第二吸能件等构成的吸能位移结构,使得井盖在超过临界值的压力荷载作用下,能够产生竖向位移,从而达到减轻压力的瞬时冲击作用,进而达到防止过大压力破坏井盖的作用,从而减小井盖破损速度和更换频率。
3、通过井盖托挡板下部设置的八个挂钩连接的防坠网,达到了保护人员安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包括井身10、井盖托20与井盖体30,所述井盖体30支撑在井盖托20上,在所述井身10与井盖托20之间连接有多个吸能位移组件40,且多个吸能位移组件40以井盖体30的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井盖体30的下表面延伸形成有限位环31,该限位环31的外径与所述井盖托20的内径尺寸一致。
通过吸能位移组件40对井盖托20提供支撑,使得井盖体30在超过临界值的压力荷载作用下,能够产生竖向位移,从而减轻压力的瞬时冲击作用,达到防止过大压力破坏井盖体30的作用,从而减小井盖体30的破损速度和更换频率。
对于所述吸能位移组件40:
所述吸能位移组件40包括第一支座41与第二支座42,所述第一支座41与第二支座42均固设于所述井身10顶部,且所述第一支座41位于第二支座42的较外侧,在所述第一支座41上铰接有高强度合金制成的连杆43,在所述连杆43上套设有套筒44,该套筒44通过活塞压杆45与所述第二支座42相铰接,在所述套筒44与第一支座41之间的连杆43上套设有第一吸能件46,所述连杆43的上端与所述井盖托20铰接,在所述套筒44与所述第二支座42之间的活塞压杆45上套设有第二吸能件4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座41与第二支座42结构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支座41包括与所述井身10固定连接的底板411以及连接在底板411上的两块安装板412,在两块安装板412之间跨设有连接销413,所述连杆43的下端穿设在该连接销413上。
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43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48与所述井盖托20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8包括挡板481与连接肋板482,所述挡板481固定于所述井盖托20的底部,两块所述连接肋板482并排连接于所述挡板481的外壁,在所述两块连接肋板482之间设有销钉483,所述连杆43的上端穿设与该销钉483之上。
为了能有效提升人员的安全性,在所述挡板483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挂钩484,在所述挂钩484上设置有防坠网50。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能件46与第二吸能件47均采用阻尼弹簧。
当井盖体30承受超过临界值的压力时,压力传递给井盖托20,在竖向分力的作用下,连杆43向下位移,套筒44沿着连杆43滑动,从而使得井盖托20、井盖体30随之产生向下的位移,避免因压力过大而产生损坏。同时,由于能量被第一吸能件46与第二吸能件47(即阻尼弹簧)吸收,在压力消失后,上述的连杆43、套筒44、活塞压杆45可以自行恢复初始位置,有效的保护了井盖在超载压力作用下的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包括井身、井盖托与井盖体,所述井盖体支撑在井盖托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身与井盖托之间连接有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且多个吸能位移组件以井盖体的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吸能位移组件包括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均固设于所述井身顶部,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第二支座的较外侧,在所述第一支座上铰接有连杆,在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套筒,该套筒通过活塞压杆与所述第二支座相铰接,在所述套筒与第一支座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吸能件,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井盖托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结构一致,其中所述第一支座包括与所述井身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上的两块安装板,在两块安装板之间跨设有连接销,所述连杆的下端穿设在该连接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井盖托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挡板与连接肋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井盖托的底部,两块所述连接肋板并排连接于所述挡板的外壁,在所述两块连接肋板之间设有销钉,所述连杆的上端穿设与该销钉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置有防坠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的活塞压杆上套设有第二吸能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件与第二吸能件均采用阻尼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体的下表面延伸形成有限位环,该限位环的外径与所述井盖托的内径尺寸一致。
CN202022890408.4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Active CN214005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0408.4U CN214005748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0408.4U CN214005748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5748U true CN214005748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0408.4U Active CN214005748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5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05748U (zh) 一种吸能承压安全井盖结构
CN112942080A (zh) 一种拉压防落桥梁减隔震支座
CN204689385U (zh) 一种开口式起重吊钩
CN215666473U (zh) 一种曳引机防倾覆结构
CN108896264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装置
CN202743004U (zh) 车辆超载保护装置
CN212077609U (zh) 一种转换式摩擦摆减震支座
CN2150591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计算机减震结构
CN21380699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586595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冲压设备
CN206017561U (zh) 一种机械设备多级减震缓冲结构
CN207759991U (zh) 一种双梯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12409084U (zh) 新型电磁感应锅炉防护装置
CN220599129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工程吊篮
CN215878157U (zh) 一种新型反击式破碎机的箱体开闭结构
CN220465431U (zh) 一种新型赛车防滚架
CN208520546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撞击检测装置
CN220182614U (zh) 一种带有起吊防护的起吊机
CN213834335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
CN218597700U (zh) 一种碰撞缓冲保护机构
CN109915522A (zh) 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汽车减震垫
CN21344820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限高装置
CN203558783U (zh) 桁架式海洋平台起重机变幅限位机构
CN215164561U (zh) 一种加强型桥梁震后防脱落装置
CN211597671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市政施工用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