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3080U -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3080U
CN217613080U CN202221767159.2U CN202221767159U CN217613080U CN 217613080 U CN217613080 U CN 217613080U CN 202221767159 U CN202221767159 U CN 202221767159U CN 217613080 U CN217613080 U CN 217613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r
triethylamine
water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71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杭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ing Zhongdakai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xing Zhongdakai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xing Zhongdakai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xing Zhongdakai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71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3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3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3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二罐体,有第一进液管穿过第一罐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罐体的底部,第一罐体的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一出液管,第一出液管的前端穿过第二罐体的上部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罐体的底部,第二罐体的上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二个罐体相连组成两级分离罐,利用三乙胺与水的密度差异,经过二次分层来实现三乙胺与水的分离和三乙胺的回收,能够有效降低三乙胺带水的情况,保证了三乙胺再利用时所需的纯度,无需设置复杂的设备和相应的配套部件,成本低,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聚剂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阻聚剂——二乙基羟胺的过程中,主要原材料为双氧水和三乙胺,其中三乙胺过量,在合成反应结束后需要采用加热蒸馏来脱除多余的三乙胺和水分,三乙胺和水还需通过冷凝回收进入接收罐。
由于三乙胺稍溶于水,需要进行三乙胺和水的分离,以便进行重复利用。但在实际回收的过程中,三乙胺带水的情况通常较为明显,使得三乙胺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目前,常见的分离三乙胺与水的方法是往往是将三乙胺水溶液通过多级/次精馏、冷凝、分层,来提纯三乙胺的,为此,需要设置多个精馏塔、冷凝器、回流罐以及相应的管路等配套部件,虽然最终获得的三乙胺纯度高,但是成本高,往往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经过二次分层来实现三乙胺与水的分离和三乙胺的回收,能够有效降低三乙胺带水的情况,来保证三乙胺再利用时所需的纯度,无需设置复杂的设备和相应的配套部件,以降低成本,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其特征在于:有第一进液管穿过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罐体的底部,第一罐体的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二罐体的上部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罐体的底部,第二罐体的上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二出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前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的第一支路中安装有放液阀,所述第二支路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支路中安装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管中安装有放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顶部均设有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连接有通向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排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二个罐体相连组成两级分离罐,利用三乙胺与水的密度差异,经过二次分层来实现三乙胺与水的分离和三乙胺的回收,能够有效降低三乙胺带水的情况,保证了三乙胺再利用时所需的纯度,无需设置复杂的设备和相应的配套部件,成本低,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为三乙胺和水的流向,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气体的流向。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有第一进液管3穿过第一罐体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罐体1的底部,第一罐体1的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一出液管4,第一出液管4的前端穿过第二罐体2的上部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罐体2的底部,第二罐体2的上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二出液管5。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出液管5的前端分成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中安装有放液阀6,第二支路52与第一进液管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路52中安装有循环泵7。
由此,在必要时,关闭放液阀6,经第二出液管5排出的三乙胺溶液,由循环泵7泵入第一罐体1中,再次进行二次分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最终的三乙胺溶液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8。
本实用新型中,排水管8中安装有放水阀9。
由此,通过放水阀9,将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底部的水经排水管8放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的顶部均设有排气口,排气口连接有通向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排气管10。
由此,可将随三乙胺水溶液进入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中的在前序反应、精馏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10送入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工作时,经前序蒸馏或精馏、冷凝后得到的三乙胺水溶液,由第一进液管3通入第一罐体1的底部,由于三乙胺与水的密度存在差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乙胺与水在第一罐体1出现第一次分层,其中上层为三乙胺溶液,下层为水。
当第一罐体1中的液位逐渐超过第一出液管4所在位置的高度时,上层的三乙胺溶液经第一出液管4流入第二罐体2的底部,同样由于三乙胺与水的密度存在差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乙胺与水在第二罐体2出现第二次分层,其中上层为三乙胺溶液,下层为水。
当第二罐体2中的液位逐渐超过第二出液管5所在位置的高度时,打开放液阀6后,上层的三乙胺溶液经第二出液管5放出,进行回收再利用。
必要时,放液阀6,经第二出液管5放出的三乙胺溶液,由循环泵7泵入第一罐体1中,再次进行二次分层,甚至是进行多次分层,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最终的三乙胺溶液的纯度。
此外,定期打开放水阀9,将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底部的水经排水管8放出。
必要时,可将排水管8与第一出液管4相连接,将含有少量三乙胺的水通入第一罐体1中,再次进行二次分层,甚至是进行多次分层,以此来提高三乙胺的回收率。
另外,随三乙胺水溶液进入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中的在前序反应、精馏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经排气管10送入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处理,以便达标排放。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其特征在于:有第一进液管穿过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罐体的底部,第一罐体的上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二罐体的上部的一侧并延伸至第二罐体的底部,第二罐体的上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出液口并连接有第二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前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的第一支路中安装有放液阀,所述第二支路与第一进液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路中安装有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中安装有放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顶部均设有排气口,所述的排气口连接有通向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排气管。
CN202221767159.2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Active CN217613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159.2U CN217613080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159.2U CN217613080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3080U true CN21761308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7159.2U Active CN217613080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3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07014364A (es) Dispositivo de purificacion anaerobica.
CN205346962U (zh) 一种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CN210367143U (zh) 一种双通道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系统以及厌氧反应器
CN215559233U (zh) 一种用于浓碱液处理的折流式气液反应系统
CN217613080U (zh) 一种阻聚剂生产过程中过量物的回收装置
CN205346964U (zh) 一种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CN210001801U (zh) 一种光气化生产异氰酸酯装置的除水系统
CN208700784U (zh) 马铃薯淀粉废水消泡系统
CN103408134B (zh) 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及其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CN207062112U (zh) 微生物净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30869B (zh) 一种用于浓碱液处理的折流式气液反应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2198693U (zh) 新型abr折流板厌氧反应器
CN114477434A (zh) 厌氧反应系统
CN210313699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208667401U (zh) 一种基于abr工艺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5151814U (zh) 炼油厂酸性水脱烃装置
CN205953653U (zh) 厌氧污泥床及具有该厌氧污泥床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1570384U (zh) 净化系统
CN210367144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217297741U (zh) 乙炔上清液高效除钙装置
CN205346963U (zh) 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
CN214456986U (zh) 一种自气体循环多级压力式溶气气浮成橇装置
CN212166771U (zh) 一种酯化反应废水回收系统
CN215403136U (zh) 一种用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排污装置
CN212166581U (zh) 一种分离效率高的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