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10842U - 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10842U
CN217610842U CN202220709298.3U CN202220709298U CN217610842U CN 217610842 U CN217610842 U CN 217610842U CN 202220709298 U CN202220709298 U CN 202220709298U CN 217610842 U CN217610842 U CN 217610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brush
cleaning robot
brush
support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92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礼兵
肖栋
刘德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Ubtech Robot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Ubtech Robot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Ubtech Robot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92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10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10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10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和装配于机壳的底部的滚刷结构,滚刷结构包括用于刷拭待清洁表面的滚刷;滚刷盖,滚刷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以形成装配空间,滚刷盖设有开口;滚刷支架,滚刷支架可上下浮动地连接于滚刷盖,滚刷支架与机壳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滚刷的容纳空间,滚刷可转动地安装于滚刷支架,滚刷穿过开口以刷拭待清洁表面;刮条,刮条安装于滚刷支架,沿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刮条位于滚刷的后方。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机器人能够解决现有清洁机器人的固定装配的滚刷结构不能很好地完全接触地面导致清洁效果不到位,而且不能避让地毯以行进到地毯上进行清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清洁机器人的滚刷结构一般是固定装配于外壳,使得滚刷结构的滚刷刷毛伸出外壳的距离是固定的,滚刷结构的刮条伸出外壳的距离也是固定的,导致滚刷结构在针对不平的地面进行清洁的过程滚刷刷毛以及刮条都不能很好地完全接触地面,例如不能完全地接触地板砖之间的缝沟,导致清洁效果不到位。另外,当地面上铺有地毯时,滚刷刷毛和刮条也不能对地毯进行避让而行进到地毯上进行清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清洁机器人的固定装配的滚刷结构不能很好地完全接触地面导致清洁效果不到位,而且不能避让地毯以行进到地毯上进行清洁,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和装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的滚刷结构,所述滚刷结构包括用于刷拭待清洁表面的滚刷;
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
滚刷盖,所述滚刷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以形成装配空间,所述滚刷盖设有开口;
滚刷支架,所述滚刷支架可上下浮动地连接于所述滚刷盖,所述滚刷支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滚刷的容纳空间,所述滚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所述滚刷穿过所述开口以刷拭待清洁表面;
刮条,所述刮条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刮条位于所述滚刷的后方。
在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支架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同轴设置,所述滚刷盖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一一对应的装配孔,所述凸柱可转动地插装于所述装配孔,所述滚刷支架可绕所述凸柱的轴线在所述装配空间内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刮条支架,所述刮条支架包括硬质部,所述硬质部连接于所述滚刷支架,所述硬质部将所述刮条夹压固定在所述滚刷支架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刮条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硬质部连接的软质部,所述软质部贴靠所述滚刷盖的壁面延伸至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所述软质部与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连接,且所述软质部具有弹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软质部设有扣孔,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设有扣凸,所述扣孔扣于所述扣凸。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刮条为柔性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柔性接触件,所述柔性接触件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外侧壁,所述柔性接触件可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刮条的刮刃边至所述滚刷支架的外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件背离所述滚刷支架的接触面至所述滚刷支架的外侧壁的距离。
在一种实施例中,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盖的前侧设有插装头,所述滚刷盖的后侧设有卡扣,所述插装头插置于所述机壳,所述卡扣卡扣于所述机壳以阻挡所述滚刷盖脱离所述机壳。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插装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插装头间隔设置,所述卡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卡扣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包括扣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扣本体的上止挡壁和下止挡壁,所述上止挡壁与所述下止挡壁间隔设置,所述扣本体连接于所述滚刷盖,所述机壳设有扣缘,所述扣缘位于所述上止挡壁与所述下止挡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在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滚刷的刷毛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刮条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刮拭,滚刷盖安装于机壳,并且由于滚刷支架是可相对于滚刷盖上下浮动地连接于滚刷盖,在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待清洁表面上时,滚刷的刷毛以及刮条抵顶表面,使得滚刷支架相对于滚刷盖浮动上升一些距离,当清洁机器人行进经过不平整的表面时,例如行进经过地板砖的缝沟时,在滚刷结构自身重力作用下,滚刷支架将带着滚刷以及刮条下移,从而使得滚刷的刷毛以及刮条的刮刃都能够接触至缝沟的地步,从而将缝沟中的碎屑垃圾以及水渍清理干净,当清洁机器人行进到地毯时,滚刷的刷毛首先接触地毯并将滚刷支架上抬了一点,使得刮条能够避让开地毯的边缘,继而清洁机器人能够行进到地毯上,然后滚刷的刷毛对地毯进行清扫以及刮条对地毯进行刮拭,从而将地毯表面清洁干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中滚刷结构的滚刷盖、滚刷支架、刮条、刮条支架以及柔性接触件的第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中滚刷结构的滚刷盖、滚刷支架、刮条、刮条支架以及柔性接触件的第二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中滚刷结构的滚刷盖、滚刷支架、刮条、刮条支架以及柔性接触件的第三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中滚刷结构的滚刷盖、滚刷支架、刮条、刮条支架以及柔性接触件的第四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一;
图6为图4的分解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1、滚刷盖;111、开口;102、滚刷支架;11、容纳空间;12、插装头;13、卡扣;131、扣本体;132、上止挡壁;133、下止挡壁;14、扣凸;15、凸柱;16、装配孔;
20、刮条;
30、刮条支架;31、硬质部;32、软质部;321、扣孔;
40、柔性接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解释说明:待清洁表面一般是指室内地面。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未图示)和装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的滚刷结构,所述滚刷结构包括用于刷拭待清洁表面的滚刷(未图示)、滚刷盖101、滚刷支架102和刮条20,所述滚刷盖101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则滚刷盖101与机壳之间形成了装配空间,并且滚刷盖101上设有开口111,滚刷支架102上下浮动地连接于所述滚刷盖101,并且滚刷支架102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滚刷支架102与机壳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滚刷的容纳空间11,具体地,滚刷的滚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滚刷支架102上,并且滚刷穿过开口111以刷拭待清洁表面。在该清洁机器人中,清洁机器人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滚刷驱动连接,从而驱动滚刷滚动,以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刷拭(也就是滚刷的刷毛对地面进行清扫),清洁机器人一边前进则滚刷的刷毛不断对地面进行清扫。进一步地,所述刮条20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102,并且,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刮条20位于所述滚刷的后方,随着清洁机器人不断前进,刮条20对地面进行刮拭(可以是刮拭掉地面上的水渍,也可以是刮拭掉地面上未被滚刷的刷毛清扫干净的碎屑垃圾)。这样,滚刷与刮条20配合地将地面清洁干净。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在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滚刷的刷毛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扫,刮条20对待清洁表面进行刮拭,并且,由于滚刷支架102相对于滚刷盖101是可上下浮动的,在清洁机器人放置在待清洁表面上时,滚刷的刷毛以及刮条20抵顶地面,使得滚刷支架102浮动上升一些距离,当清洁机器人行进经过不平整的表面时,例如行进经过地板砖的缝沟时,在滚刷结构自身重力作用下,滚刷支架102将带着滚刷以及刮条20相对于滚刷盖101下移,从而使得滚刷的刷毛以及刮条20的刮刃都能够接触至缝沟的地步,从而将缝沟中的碎屑垃圾以及水渍清理干净。
当清洁机器人行进到地毯时,滚刷的刷毛首先接触地毯并将滚刷支架102上抬了一点,使得刮条20能够避让开地毯的边缘,继而清洁机器人能够行进到地毯上,然后滚刷的刷毛对地毯进行清扫以及刮条20对地毯进行刮拭,从而将地毯表面清洁干净。
如图5和图6所示,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支架102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凸柱15,两个所述凸柱15同轴设置,所述滚刷盖101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凸柱15分别一一对应的装配孔16。所述凸柱15可转动地插装于所述装配孔16,所述滚刷支架102可绕所述凸柱15的轴线在所述装配空间内转动,即滚刷支架102可绕凸柱15的轴线相对于滚刷盖101上下浮动。并且,滚刷支架102在相对于滚刷盖101上下浮动的过程中,滚刷支架102远离凸柱15的一侧始终位于装配空间中,也就是,滚刷支架102不会脱出开口1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条20为柔性件,优选地,刮条20为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制备的柔性橡胶件。
在清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在滚刷支架102相对于滚刷盖101上下浮动过程中,为了降低滚刷支架102碰撞地面产生的噪声,因此,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柔性接触件40,所述柔性接触件40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102背离所述容纳空间11的外侧壁,所述柔性接触件40可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刮条20的刮刃边至所述滚刷支架102的外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件40背离所述滚刷支架102的接触面至所述滚刷支架102的外侧壁的距离。这样,在滚刷支架102相对于滚刷盖101浮动过程中,柔性接触件40首先接触地面,通过柔性接触件与地面之间的柔性碰撞替代滚刷支架102与地面之间的刚性碰撞,从而降低噪声,也能够避免滚刷支架102与地面之间因刚性碰撞积累而损坏,延长滚刷支架10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接触件40优选为尼龙软毛件,并且,柔性接触件40是通过胶粘方式固定在滚刷支架102朝向地面的外壁面上。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刮条支架30,所述刮条支架30包括硬质部31,所述硬质部31连接于所述滚刷支架102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中,所述刮条支架30将所述刮条20夹压固定在所述滚刷支架102上。具体地,所述硬质部3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滚刷支架102以将所述刮条20夹压固定在所述滚刷支架102上。装配时,将刮条20的头部放置在滚刷盖101的放置台阶上,然后将硬质部31抵压在刮条20的头部上,再将螺钉从滚刷支架102朝向地面的一侧依次穿过滚刷支架102、刮条20后与硬质部31螺接固定,这样,硬质部31即可将刮条20的头部压紧在滚刷支架102上。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刮条支架30还包括与硬质部31连接的软质部32。具体地,软质部32的一侧与硬质部31包胶连接,并且,所述软质部32贴靠所述滚刷支架102的壁面延伸至所述滚刷盖101的后侧壁顶,然后软质部32与所述滚刷盖101的后侧壁顶连接,所述软质部32具有弹性。如此,当滚刷支架102向上浮动时,滚刷支架102将挤压软质部32,使得软质部32产生弹性形变,当地面恢复平坦后(也就是,此时致使滚刷支架102向上移动的外力消失),则软质部32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将恢复原状,软质部32就会施加给滚刷支架102向下的作用力,从而驱动滚刷支架102向下移动而适应平坦地面。
在清洁机器人行进的过程中,当行进至高低不平的地方时,滚刷支架102能够以两个凸柱15为转动支点上下浮动,也就是滚刷支架102能够根据地面高低趋势进行适应性地上下浮动,并且滚刷支架102能够带动滚刷和刮条20上下浮动,这样,滚刷的刷毛和刮条20的刮刃能够始终紧贴着待清洁表面进行刷拭以及刮拭,从而将高低不平的待清洁表面清洁干净。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软质部32设有扣孔321,所述滚刷盖101的后侧壁顶设有扣凸14,所述扣孔321扣于所述扣凸14。如此使得软质部32能够固定在滚刷盖101的后侧壁顶上,作为软质部32向滚刷支架102施加弹力的作用力支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硬质部31和软质部32均为橡胶材质,并且,硬质部31为硬胶,软质部32为软胶,软胶包胶在硬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盖101的前侧设有插装头12,所述滚刷盖101的后侧设有卡扣13,在装配时,先将所述插装头12插置于所述机壳,然后将所述卡扣13卡扣于所述机壳以阻挡所述滚刷盖101脱离所述机壳。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卡扣13包括扣本体131、以及设置于所述扣本体131的上止挡壁132和下止挡壁133,所述扣本体131连接于所述滚刷盖101,所述上止挡壁132与所述下止挡壁133间隔设置,相应地,所述机壳设有扣缘,所述扣缘位于所述上止挡壁132与所述下止挡壁133之间。通过插装头12与卡扣13相互配合,从而将滚刷盖101安装固定在机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插装头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插装头12间隔设置,优选地,该滚刷盖101的前侧壁上设有三个插装头12,三个插装头12均匀间隔设置;并且,所述卡扣1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卡扣13间隔设置,优选地,该滚刷盖101的后侧壁上设有两个卡扣13,两个卡扣13分别设置在后侧壁的靠近两端的位置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壳和装配于所述机壳的底部的滚刷结构,所述滚刷结构包括用于刷拭待清洁表面的滚刷;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
滚刷盖,所述滚刷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以形成装配空间,所述滚刷盖设有开口;
滚刷支架,所述滚刷支架可上下浮动地连接于所述滚刷盖,所述滚刷支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滚刷的容纳空间,所述滚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所述滚刷穿过所述开口以刷拭待清洁表面;
刮条,所述刮条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刮条位于所述滚刷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支架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同轴设置,所述滚刷盖的两侧设有与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一一对应的装配孔,所述凸柱可转动地插装于所述装配孔,所述滚刷支架可绕所述凸柱的轴线在所述装配空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刮条支架,所述刮条支架包括硬质部,所述硬质部连接于所述滚刷支架,所述硬质部将所述刮条夹压固定在所述滚刷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条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硬质部连接的软质部,所述软质部贴靠所述滚刷盖的壁面延伸至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所述软质部与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连接,且所述软质部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部设有扣孔,所述滚刷盖的后侧壁顶设有扣凸,所述扣孔扣于所述扣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条为柔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刷结构还包括柔性接触件,所述柔性接触件安装于所述滚刷支架背离所述容纳空间的外侧壁,所述柔性接触件可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刮条的刮刃边至所述滚刷支架的外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柔性接触件背离所述滚刷支架的接触面至所述滚刷支架的外侧壁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清洁机器人的前进方向上,所述滚刷盖的前侧设有插装头,所述滚刷盖的后侧设有卡扣,所述插装头插置于所述机壳,所述卡扣卡扣于所述机壳以阻挡所述滚刷盖脱离所述机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装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插装头间隔设置,所述卡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卡扣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包括扣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扣本体的上止挡壁和下止挡壁,所述上止挡壁与所述下止挡壁间隔设置,所述扣本体连接于所述滚刷盖,所述机壳设有扣缘,所述扣缘位于所述上止挡壁与所述下止挡壁之间。
CN202220709298.3U 2022-03-29 2022-03-29 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7610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9298.3U CN217610842U (zh) 2022-03-29 2022-03-29 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9298.3U CN217610842U (zh) 2022-03-29 2022-03-29 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10842U true CN217610842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46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9298.3U Active CN217610842U (zh) 2022-03-29 2022-03-29 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10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7661U (zh) 清洁设备的基站
CN215838774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2515540B (zh) 清洁装置
CN217610842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4342158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4587200A (zh) 清洁机器人
CN113261886A (zh) 一种清洁系统
CN210019201U (zh) 拖地机器人
CN216984766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4712395U (zh) 一种洗地装置的滚刷安装结构
CN211155548U (zh) 吸尘器套件及其清洗底座
CN212698730U (zh) 一种水分离结构、具有其的自清洁除污装置及扫地机器人
CN216932934U (zh) 清洁装置及机器人
CN212015510U (zh) 一种拖板
CN218419716U (zh) 活动刮条机构及洗地机
CN216020837U (zh)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6511181B (zh) 蒸汽熨烫一体机加热管污垢处理装置
CN215914457U (zh) 清洁机器人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5959626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6797558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7447592U (zh) 清洁机器人
CN220024931U (zh) 清洁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9250074U (zh) 清洁设备
CN116407016A (zh) 地面清洁设备
CN215078125U (zh)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