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8579U -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8579U
CN217598579U CN202220735201.6U CN202220735201U CN217598579U CN 217598579 U CN217598579 U CN 217598579U CN 202220735201 U CN202220735201 U CN 202220735201U CN 217598579 U CN217598579 U CN 217598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rame body
guide frame
wheel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2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圣青
舒逢春
陈海乾
李伟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2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8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8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8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导向装置用于适配于轨道的轨道车辆,轨道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凸缘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架、轮轴、导向轮、以及弹性件,各轮轴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导向架,轮轴分置于导向架的两侧;导向轮与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轮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对应轮轴,位于两侧的导向轮分别用于抵靠两个凸缘的下表面;弹性件与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导向架,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轮轴。本实用新型能防止车辆侧翻,有效降低转向架乃至轨道车辆的重量,也使得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简化。

Description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防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侧倾,是关乎车辆安全性的一项关键因素,目前,车辆防侧翻功能通常依靠转向架上的防侧翻杆与轨道上的凸缘配合,以阻止车辆持续侧翻。然而,由于侧翻杆质量较大,由此会大大增加了转向架的重量。另外,在车辆正常行走时,防侧翻杆一般是与轨道上的凸缘分离的;当车辆发生侧翻时,防侧翻杆会与凸缘产生突然撞击。这种撞击是刚性的,一方面会增加降低防侧翻杆和凸缘的寿命,另一方面也会使车辆产生较大的震动,在车辆载有乘客的情况下,会引起较大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用于适配于轨道的轨道车辆,所述轨道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导向架;
至少两个轮轴,各个所述轮轴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架,至少一个所述轮轴位于所述导向架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轮轴位于所述导向架的另一侧;
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导向轮分别绕对应轮轴的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对应所述轮轴,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用于抵靠一个所述凸缘的所述下表面,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用于抵靠另一个所述凸缘的所述下表面;以及
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向架,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轮轴,以对所述轮轴施加预紧力,以使得各个所述导向轮能够抵靠至对应凸缘的所述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
所述导向架包括:
导向架本体;
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构造为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所述弹簧安装座连接至所述弹簧的一端;以及
支腿,所述支腿构造为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向下延伸,所述支腿枢转连接至所述轮轴的上端,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腿比所述弹簧安装座更靠近所述导向架本体的中心,其中,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或者
所述弹簧安装座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的尺寸大于所述支腿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两组所述轮轴,两组所述轮轴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导向架的两侧,两组所述轮轴中的至少一组轮轴包括至少两个轮轴,所述轮轴中的至少两个轮轴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端部。
可选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四个所述轮轴和对应设置的四个所述导向轮,两个所述轮轴布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轮轴布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轮轴的轴线倾斜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轮轴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并且/或者
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所述弹簧安装座位于两组所述轮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导向装置,其通过设置导向架、与导向架可枢转地相连的至少两个轮轴、绕对应轮轴的轴线枢转安装的导向轮、以及与对应轮轴相连的弹性件,导向装置在与轨道适配时,至少一个导向轮抵靠一个轨道上一个凸缘的下表面,至少一个导向轮抵靠另一个凸缘的下表面,弹性件通过对轮轴施加预紧力,使得各个导向轮能够抵靠在对应凸缘的下表面,而轨道上的两个凸缘朝向彼此且分别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能限制各个导向轮脱离轨道,当导向装置沿竖直方向远离轨道移动时,弹性件的预紧力增加,使得导向装置能够被更加可靠地限制在轨道上,进而有利于防止应用上述导向装置的轨道车辆发生侧翻。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架体和上述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转向架,其具有架体和上述的导向装置,通过将转向架的导向装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架体,与目前的采用另外增设防侧翻杆的方案相比,可以有效降低转向架的重量,也使得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简化;另外,在转向架与轨道装配连接后,导向轮与轨道贴靠,两者之间无间隙,能够始终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对车辆进行限位,进而更加可靠地实现防止车辆侧翻的目的,不存在因侧翻而导致导向轮与轨道发生突然撞击的情形,这样不仅提高了车辆的缓震性能,还有利于提高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架,所述导向架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轨道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转向架,在可靠地实现防止车辆侧翻目的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车辆重量的轻量化、结构的简单化、以及车辆的缓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
轨道,所述轨道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和
上述的轨道车辆;
其中,两个所述凸缘的下表面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导向轮抵接,以限制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地,两个所述凸缘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组所述轮轴的枢转轴线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凸缘的横截面构造为楔形、三角形或梯形;并且/或者
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侧梁的顶面齐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轨道交通系统,其具有用于与上述轨道车辆相适配的轨道和应用上述转向架的轨道车辆,能够有利于可靠地实现车辆防侧翻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架与轨道装配连接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与轨道装配连接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架体、导向轮、轮轴、以及弹性件装配连接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架体、导向轮、轮轴、以及弹性件装配连接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5为图1所示的轨道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转向架 110:架体
120:导向装置 121:导向架
121a:导向架本体 121b:弹簧安装座
121c:支腿 122:轮轴
123:导向轮 124:弹性件
200:轨道 210:侧梁
211:走行面 212:凸缘
212a:下表面 220:底梁
300:走行轮 400:车桥
AX1:轮轴的轴线 AX2:导向架的枢转轴线
AX3:轮轴的枢转轴线 D1: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
D2: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 D3:导向架本体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120,用于适配于轨道200的轨道车辆,该轨道200包括两个侧梁210,两个侧梁210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212,凸缘212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212a,导向装置120包括导向架121、至少两个轮轴122、至少两个导向轮123、以及至少两个弹性件124。各个轮轴122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导向架121,至少一个轮轴122位于导向架121的一侧,至少一个轮轴122位于导向架121的另一侧。各个导向轮123与各个轮轴122一一对应设置,各个导向轮123分别绕对应是轮轴的轴线AX1可枢转地连接至对应的轮轴122。至少一个导向轮123用于抵靠一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至少一个导向轮123用于抵靠另一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各个弹性件124与各个轮轴122一一对应设置。各弹性件124的一端连接至导向架121,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轮轴122,以对轮轴122施加弹性预紧力,使得各个导向轮123能够抵靠至对应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120,其通过设置导向架121、与导向架121可枢转地相连的至少两个轮轴122、绕对应轮轴的轴线AX1枢转安装的各导向轮123、以及与对应的轮轴122相连的各弹性件124,导向装置120在与轨道200适配时,至少一个导向轮123抵靠一个轨道200上一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至少一个导向轮123抵靠另一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弹性件124通过对轮轴122施加预紧力,使得各个导向轮123能够抵靠在对应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而轨道200上的两个凸缘212朝向彼此且分别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能限制各个导向轮123脱离轨道200,当导向装置120沿竖直方向远离轨道200移动时,弹性件124的预紧力增加,使得导向装置120能够被更加可靠地限制在轨道200上,进而有利于防止应用上述导向装置120的轨道车辆发生侧翻。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4,弹性件124构造为弹簧。上述的导向架121包括导向架本体121a、弹簧安装座121b和支腿121c。导向架本体121a可以是水平布置的导向框。导向框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孔,用于在导向框与车桥400之间装配枢转轴。弹簧安装座121b构造为从导向架本体121a沿导向架本体的高度方向D3向下延伸形成,且弹簧安装座121b位于两组轮轴122之间。弹簧安装座121b连接至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至轮轴122,弹簧与轮轴122的连接处偏离轮轴的枢转轴线AX3。支腿121c构造为从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支腿121c枢转连接至轮轴122的上端,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与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
其中,由于弹簧安装座121b和支腿121c都是从导向架本体121a向下延伸形成的,这样有利于减小弹簧安装座121b和支腿121c对于导向架121上侧空间的占用,从而使得转向架100与轨道车辆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凑。
弹簧安装座121b从导向架本体121a向下延伸的尺寸,可以大于支腿121c从导向架本体121a向下延伸的尺寸。通过将支腿121c向下延伸的尺寸限定为大于弹簧安装座121b向下延伸的尺寸,从而方便在支腿121c下端与轮轴122的中部之间安装弹簧,也有助于增大弹性力臂。
此外,参阅图4,沿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看,支腿121c比弹簧安装座121b更靠近导向架本体121a的中心。其中,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与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在支腿121c与弹簧安装座121b沿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上所形成的间隔空间用于容纳轮轴122,从而减少轮轴122沿长度方向的空间占用,进而使得转向架100的结构沿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的结构更加紧凑。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120可包括两组轮轴122。两组轮轴122沿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分别布置在导向架121的两侧。两组轮轴122中的至少一组轮轴122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轮轴122,轮轴122中的至少两个轮轴122沿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间隔设置在导向架本体121a的端部。通过这样布置,能够使得转向架100与轨道200之间有不止一个的接触点,从而使得转向架100在轨道200上的装配更加稳定,进而提高转向架100的防侧翻性能。
相应地,导向轮123设置两组,两组导向轮123中的至少一组导向轮123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123。导向轮123中的至少两个导向轮123沿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分置于导向架的枢转轴线AX2的两侧。
例如,参阅图4,导向装置120包括四个轮轴122和对应设置的四个导向轮123,两个轮轴122布置在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的一侧,另外两个轮轴122布置在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的另一侧。位于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同一侧的两个轮轴122,位于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的两端。通过这样设置,既能够满足防止导向装置120与轨道200脱离的目的,还能够保证导向装置120与轨道200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受力均衡,使得导向装置120在轨道200上的运行稳定。
此外,轮轴的轴线AX1倾斜于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轮轴的轴线AX1还倾斜于导向架的枢转轴线AX2。轮轴的枢转轴线AX3平行于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即,两个轮轴的轴线AX1呈八字形布置,从而与两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相配合,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导向轮123脱离轨道200。在轨道车辆正常行走时,随着轨道200对转向架100的方向的导引,导向架121能够根据轨道200的路径变化而自适应转动。
沿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弹簧安装座121b位于两组轮轴122之间,弹簧安装座121b分别通过弹簧与位于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两侧的轮轴122相连接。例如,参阅图4,弹簧安装座121b设置两处,两处弹簧安装座121b分置于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的两端,而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轮轴122,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轮轴122分置于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D2的两侧。则,弹簧安装座121b通过两个弹簧分别连接至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轮轴122上。通过设置弹簧安装座121b并通过弹簧与对应的轮轴122相连,能够确保每个轮轴122都有独立的弹簧提供预紧力,从而防止弹簧失效对于轮轴122影响的范围,进而提高导向装置120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轮轴122与导向架121枢转连接在一起,两者只产生相对转动。并且,导向架121上的弹簧安装座121b和轮轴122之间连接弹簧。弹簧在转向架100安装到轨道200上时就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弹簧能够一直给导向轮123提供一定的预压力。由于弹簧的预压力作用,可以保证导向轮123能够时刻与导向面处于挤压贴靠的状态。当然,如果导向轮123的轴线平行于导向面时,也就是导向轮123的轴向端面垂直于导向面,该状态下,导向轮123与导向面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有助于减缓磨耗,并且运行更加平稳。
参阅图1、图2、以及图5,由于两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之间呈八字形排布,亦即两个下表面212a之间的间距呈上窄下宽。当轨道车辆发生倾斜时,至少一侧的导向轮123会上移,两组导向轮123之间的间距会随之减小,从而使得弹簧被压缩,进而使得导向轮123受到的抗倾覆力增加,可以有效地抑制轨道车辆继续倾斜。并且,两个下表面212a之间的间距呈上窄下宽的结构,也使得导向轮123难以脱离出轨道200,从而确保轨道车辆能够沿着轨道200可靠、平稳且安全地行驶。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架100,用于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包括走行轮300和与走行轮300相连的车桥400。走行轮300用于在轨道200上行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100包括架体110和上述的导向装置120。架体110连接至车桥400。导向架121可枢转地连接于架体110,导向架的枢转轴线AX2平行于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轮轴122沿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分置于导向架的枢转轴线AX2的两侧。在转向架100安装于轨道车辆时,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D1与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100,其具有架体110和上述的导向装置120,通过将转向架100的导向装置120可枢转地连接至架体110,与目前的采用另外增设防侧翻杆的方案相比,可以有效降低转向架100的重量,也使得转向架100的结构更加简化;另外,在转向架100与轨道200装配连接后,导向轮123与轨道200贴靠,两者之间无间隙,能够始终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对车辆进行限位,进而更加可靠地实现防止车辆侧翻的目的,不存在因侧翻而导致导向轮123与轨道200发生突然撞击的情形,这样不仅提高了车辆的缓震性能,还有利于提高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转向架100,在可靠地实现防止车辆侧翻目的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车辆重量的轻量化、结构的简单化、以及车辆的缓震性能。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该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200和上述的轨道车辆。其中,轨道200包括两个侧梁210和连接在两个侧梁210的底端之间的底梁220。两个侧梁210的上端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212。凸缘212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212a。两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分别用于与两个导向轮123抵接,以限制两个导向轮123分别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自由度。
走行轮300用于在轨道200上行走。在轨道200行驶时,走行轮300与轨道200接触以支撑转向架100。导向轮123与轨道200接触,以限制转向架100脱离轨道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其具有用于与上述轨道车辆相适配的轨道200,能够有利于可靠地实现车辆防侧翻的目的。
此外,凸缘212的横截面构造为楔形、三角形或梯形。当然,凸缘212的截面形状可以不限于列举出来的这些形状。例如,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可以为弧形面或其他曲面,曲面的曲率可以是连续的。
参阅图5,轨道200上的两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之间的间距自下而上减小。其中,轨道200具有走行面211和导向面(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左右两组导向面均与轨道200的高度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整体呈“八”字形。该导向面与轨道200的高度方向的夹角大小,根据车辆具体运行情况设计。在车辆运行平稳,且行驶在倾覆风险较小的区间,导向面倾斜角度可以设置的较小。在车辆运行速度快,且行驶在倾覆风险较大的区间,导向面倾斜角度可以设置的较大。
两个凸缘212的下表面212a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组轮轴的枢转轴线AX3之间的间距。这样能够允许两组轮轴122伸入到两个侧梁210之间的凹槽内,也能防止导向架121、轮轴122与轨道200之间发生干涉。
凸缘212的上表面与侧梁210的顶面齐平,凸缘212的上表面和侧梁210的顶面形成走行面211,从而增大了走行轮300与轨道200之间的接触面。而且,楔形或三角形或梯形结构的凸缘212,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对侧梁210的稳固性进行加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1)

1.一种导向装置,用于适配于轨道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导向架;
至少两个轮轴,各个所述轮轴分别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架,至少一个所述轮轴位于所述导向架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轮轴位于所述导向架的另一侧;
至少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导向轮分别绕对应轮轴的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对应所述轮轴,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用于抵靠一个所述凸缘的所述下表面,至少一个所述导向轮用于抵靠另一个所述凸缘的所述下表面;以及
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轮轴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向架,另一端连接至对应的轮轴,以对所述轮轴施加预紧力,以使得各个所述导向轮能够抵靠至对应凸缘的所述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
所述导向架包括:
导向架本体;
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构造为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所述弹簧安装座连接至所述弹簧的一端;以及
支腿,所述支腿构造为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向下延伸,所述支腿枢转连接至所述轮轴的上端,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腿比所述弹簧安装座更靠近所述导向架本体的中心,其中,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并且/或者
所述弹簧安装座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的尺寸大于所述支腿从所述导向架本体向下延伸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两组所述轮轴,两组所述轮轴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分别布置在所述导向架的两侧,两组所述轮轴中的至少一组轮轴包括至少两个轮轴,所述轮轴中的至少两个轮轴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四个所述轮轴和对应设置的四个所述导向轮,两个所述轮轴布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轮轴布置在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轴的轴线倾斜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轮轴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导向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并且/或者
沿所述导向架本体的所述宽度方向,所述弹簧安装座位于两组所述轮轴之间。
7.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架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架体。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所述导向架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
9.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
轨道,所述轨道包括两个侧梁,两个侧梁均具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下表面;和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
其中,两个所述凸缘的下表面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导向轮抵接,以限制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沿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自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缘的下表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两组所述轮轴的枢转轴线之间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的横截面构造为楔形、三角形或梯形;并且/或者
所述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侧梁的顶面齐平。
CN202220735201.6U 2022-03-30 2022-03-30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217598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201.6U CN21759857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201.6U CN21759857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8579U true CN217598579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201.6U Active CN217598579U (zh) 2022-03-30 2022-03-30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8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4803B1 (ko) 궤도계 차량용 대차
KR101334414B1 (ko) 가이드 레일식 차량용 대차
KR101730491B1 (ko) 차체 지지 장치 및 철도 차량
JP5782617B2 (ja) 走行装置への車体の接続が側方に柔軟な車両
US8322289B2 (en) Low floor vehicle
KR101090846B1 (ko) Y형 모노레일 시스템용 다자유도 철도차량
JPS6175053A (ja) 台車
RU99116045A (ru) Ходовая часть поворотной тележки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000057630A (ko) 궤도 차량용 트럭 프레임
CA1239310A (en) Railroad-vehicle truck
CN217598579U (zh) 导向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2550337B (zh)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1775644A (zh) 推力杆组件、平衡悬架和车辆
US3152559A (en) Railway vehicle
JP2002046603A (ja) 鉄道車両のアンチローリング装置
EP0357026B1 (en) Axle box suspension
CN21626926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及防侧倾系统
JP3845144B2 (ja) 車両用ボルスタレス台車
EP3617030B1 (en) Railway vehicle
CN111232064A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结构及汽车
JP4690712B2 (ja) 車両
CN220447596U (zh) 一种观光车的后悬挂系统
CN219635210U (zh) 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2447010U (zh) 推力杆组件、平衡悬架和车辆
CN213534699U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倾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