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4311U -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4311U
CN217594311U CN202221813231.0U CN202221813231U CN217594311U CN 217594311 U CN217594311 U CN 217594311U CN 202221813231 U CN202221813231 U CN 202221813231U CN 217594311 U CN217594311 U CN 217594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ank
liquid
foam
desulfuriz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32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彬伟
苏醒
张福轩
冯吉泽
范武斌
李继伟
杨大亮
黄忠
王江伟
郭盛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uanghui Coal Clean Refining &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uanghui Coal Clean Refining &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uanghui Coal Clean Refining &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uanghui Coal Clean Refining &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32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4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4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4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槽体和顶盖,槽体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液体溢流槽,液体溢流槽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出口,液体溢流槽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泡沫溢流槽,泡沫溢流槽底部开设有泡沫溢流口,顶盖与泡沫溢流槽的外边缘连接,顶盖中心连接有放空口,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喷射器,喷射器上连接有延伸入槽体内部的喷射器尾管,喷射器尾管的自由端和槽体底部的间距为800mm,槽体侧壁下端连接有可在槽体内通入空气的通气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单质硫浮动的推动力,改善硫颗粒的聚合效果;通过通气机构在槽体内通入空气,可以保证氧化效果,并且防止槽体的底部硫颗粒沉积。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烟气的二氧化硫脱除治理,通常采用脱硫塔对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煤气进入脱硫塔底部与塔顶喷淋的脱硫液逆向接触进行脱硫,从脱硫塔底排出的脱硫液经液封槽进入富液槽,再由脱硫液循环泵送入氧化再生槽,同时吸入空气,使脱硫液在槽内得以再生。再生后的脱硫液于上部流回循环槽循环使用,上浮于再生槽顶部扩大部分的硫磺泡沫利用液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
再生槽脱硫液内反应过程主要分两步,第一步脱硫液再生生成单质硫;第二步单质硫为疏水性颗粒,附着在气泡上上浮聚集,从而形成硫泡沫,漂浮在再生槽表面。但现有的再生槽再生氧化效果差,脱硫液在再生槽停留时间短,空气量氧化不足;再生槽底部易积硫,从而会影响到脱硫液在再生槽有效再生时间;一部分单质硫不能形成团聚泡沫从而漂浮在再生槽液体表面,造成悬浮硫被贫液带走,进入贫液槽,贫液槽积硫过多后,随着溶液的循环被带入脱硫塔等部位,容易造成设备和管线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以解决再生槽再生氧化效果差和一部分单质硫形不成团聚泡沫浮选在再生槽液体表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包括槽体和顶盖,所述槽体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液体溢流槽,所述液体溢流槽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溢流槽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泡沫溢流槽,所述泡沫溢流槽底部开设有泡沫溢流口,所述顶盖与泡沫溢流槽的外边缘连接,所述顶盖中心连接有放空口,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喷射器,所述喷射器上连接有延伸入槽体内部的喷射器尾管,所述喷射器尾管的自由端和槽体底部的间距为800mm,所述槽体侧壁下端连接有可在槽体内通入空气的通气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富液从脱硫塔底部富液槽出来,经富液泵加压后,通过喷射器喷嘴时形成射流并产生局部负压,自动将空气吸入。此时气液两相被高速均匀分布,处于高度湍动状态,经喷射器的收缩区、喉管、扩散管,然后经喷射器尾管强化反应后,进入槽体内进行氧化再生。槽体通过通气机构通入空气,可以保证氧化效果,并且防止底部硫颗粒沉积。喷射器尾管距离槽体底部的距离为喷射器尾管长度的8%-10%,可以提升单质硫浮动的推动力,改善硫颗粒的聚合效果。液体溢流至液体溢流槽,然后输送至循环槽,泡沫层随空气上浮溢流至泡沫溢流槽,然后利用液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
优选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鼓风机、环管和若干支管,所述鼓风机与环管连通,所述环管套设在槽体外侧,所述环管与槽体之间通过若干支管连通。通过鼓风机强制鼓风,将空气通过环管和若干支管输送至槽体内,保证氧化效果,防止槽体的底部硫颗粒沉积。
优选的,所述泡沫溢流槽内边缘设置有一圈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泡沫溢流槽的内边缘之间为弧面连接。泡沫可以更容易的通过导流板进入泡沫溢流槽内。
优选的,所述槽体内设置有可使单质硫均匀分布上浮的多孔板分布器,氧化再生的单质硫可通过多孔板分布器均匀分布上浮。
优选的,所述槽体侧壁上设置有人孔,可通过人孔进行检修。
优选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若干视孔,通过视孔可方便地观察槽体内的反应情况。
优选的,还包括筋板,所述喷射器尾管通过筋板固定于槽体底部,由于喷射器尾管较长,通过筋板可防止喷射器尾管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喷射器尾管距离槽体底部的距离设置为喷射器尾管长度的8%-10%,可以提升单质硫浮动的推动力,改善硫颗粒的聚合效果;通过在槽体侧壁下端连接可在槽体内通入空气的通气机构,通过通气机构在槽体内通入空气,可以保证氧化效果,并且防止槽体的底部硫颗粒沉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的纵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的俯视图。
图中:1、槽体;2、顶盖;3、液体溢流槽;301、液体出口;4、泡沫溢流槽;401、泡沫溢流口;5、放空口;6、喷射器;7、喷射器尾管;8、通气机构;801、鼓风机;802、环管;803、支管;9、导流板;10、多孔板分布器;11、人孔;12、视孔;13、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包括槽体1和顶盖2,槽体1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液体溢流槽3,液体溢流槽3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出口301,液体溢流槽3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泡沫溢流槽4,泡沫溢流槽4底部开设有泡沫溢流口401,顶盖2与泡沫溢流槽4的外边缘可拆卸连接,泡沫溢流槽4内边缘设置有一圈导流板9,导流板9与泡沫溢流槽4的连接处为弧面,泡沫可以更容易的通过导流板9进入泡沫溢流槽4内。槽体1侧壁上设置有人孔11,可通过人孔11进行检修。顶盖2中心连接有放空口5,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视孔12,通过视孔12可方便地观察槽体内的反应情况。
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喷射器6,喷射器6在顶盖2上分布有两圈,喷射器6包括收缩区、喉管、扩散管,喷射器6上开设有三个开口,喷射器6上端开口与富液管线连接,喷射器6侧面的开口通过富液喷射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喷射器6底端开口连接有延伸入槽体1内部的喷射器尾管7,喷射器尾管7的自由端和槽体1底部的间距为800mm,可以提升单质硫浮动的推动力,改善硫颗粒的聚合效果。还包括筋板13,喷射器尾管7通过筋板13固定于槽体1底部,由于喷射器尾管7较长,通过筋板13可防止喷射器尾管7震动。
槽体1内设置有可使单质硫均匀分布上浮的多孔板分布器10,多孔板分布器10为一块圆形板,圆形板上开设有若干孔洞,氧化再生的单质硫可通过多孔板分布器10均匀分布上浮。
槽体1侧壁下端连接有可在槽体1内通入空气的通气机构8,通气机构8包括鼓风机801、环管802和若干支管803,鼓风机801与环管802连通,环管802套设在槽体1外侧,环管802与槽体1之间通过若干支管803连通。通过鼓风机801强制鼓风,将空气通过环管802和若干支管803输送至槽体1内,保证氧化效果,防止槽体1的底部硫颗粒沉积。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富液从脱硫塔底部富液槽出来,经富液泵加压后,通过喷射器6的喷嘴时形成射流并产生局部负压,自动将空气吸入。此时气液两相被高速均匀分布,处于高度湍动状态,经喷射器6的收缩区、喉管、扩散管,然后经喷射器尾管7强化反应后,进入槽体1内进行氧化再生。喷射器尾管7距离槽体1底部的距离为喷射器尾管7长度的8%-10%,可以提升单质硫浮动的推动力,改善硫颗粒的聚合效果。槽体1底部通过鼓风机801强制鼓风,将空气通过环管802和若干支管803输送至槽体1内,保证氧化效果,防止槽体1的底部硫颗粒沉积。液体溢流至液体溢流槽3,然后输送至循环槽,泡沫层随空气上浮溢流至泡沫溢流槽4,然后利用液位差自流入硫泡沫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内侧”、“外侧”、“顶端”、“末端”、“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包括槽体(1)和顶盖(2),所述槽体(1)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液体溢流槽(3),所述液体溢流槽(3)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出口(301),所述液体溢流槽(3)的顶端设置有一圈泡沫溢流槽(4),所述泡沫溢流槽(4)底部开设有泡沫溢流口(401),所述顶盖(2)与泡沫溢流槽(4)的外边缘连接,所述顶盖(2)中心连接有放空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喷射器(6),所述喷射器(6)上连接有延伸入槽体(1)内部的喷射器尾管(7),所述喷射器尾管(7)的自由端和槽体(1)底部的间距为800mm,所述槽体(1)侧壁下端连接有可在槽体(1)内通入空气的通气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机构(8)包括鼓风机(801)、环管(802)和若干支管(803),所述鼓风机(801)与环管(802)连通,所述环管(802)套设在槽体(1)外侧,所述环管(802)与槽体(1)之间通过若干支管(80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溢流槽(4)内边缘设置有一圈导流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内设置有可使单质硫均匀分布上浮的多孔板分布器(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侧壁上设置有人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视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筋板(13),所述喷射器尾管(7)通过筋板(13)固定于槽体(1)底部。
CN202221813231.0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Active CN217594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3231.0U CN217594311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3231.0U CN217594311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4311U true CN217594311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9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3231.0U Active CN217594311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4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3193988A (ja) 繊維物質懸濁液を脱インキする装置
CN1395499A (zh) 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及湿式排烟脱硫方法
WO1995034370A1 (fr) Tube de dispersion gazeuse pour barbotage de gaz dans liquide, procede de barbotage gaz dans liquide et dispositif utilisant ce procede
CN104307342A (zh) 一种烟气两级脱硫塔
CN112138522A (zh) 一种底部水平射流的脱硫液再生槽
CN106865570A (zh) 亚硫酸铵溶液的氧化装置及工艺
CN217594311U (zh) 一种脱硫系统再生槽
CN206157145U (zh) 一种猪粪发酵系统
US75600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on of sulphur dioxide from a gas
CN210645859U (zh) 一种环保型脱硫装置
JP3621159B2 (ja) 排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8998104B (zh) 一种脱硫液再生系统、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CN207025036U (zh) 管式串级空气射流氧化和搅拌装置
CN205868002U (zh) 脱硫反应塔
CN216711701U (zh)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尾水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CN212292805U (zh) 一种催化液硫脱气的装置
CN209576283U (zh) 快速顺逆反应脱硫塔
KR101398118B1 (ko) 연도 가스 정화 유닛용 통기 장치
CN211514059U (zh) 一种湿式脱硝塔
CN106000094A (zh) 脱硫反应塔及脱硫工艺
CN219111287U (zh) 一种脱硫塔
CN214182339U (zh) 一种废水浓缩高效脱硫深度除尘装置
JP3667823B2 (ja) 排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1672233A (zh) 一种油漆机水帘装置
CN206424776U (zh) 一种帘栅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