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579U - 微导丝 - Google Patents

微导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579U
CN217593579U CN202220315599.8U CN202220315599U CN217593579U CN 217593579 U CN217593579 U CN 217593579U CN 202220315599 U CN202220315599 U CN 202220315599U CN 217593579 U CN217593579 U CN 217593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icro
core wire
coil section
guide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155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欠莲
孟亚
戴兰勇
王易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m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m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m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m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155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导丝。该微导丝包括芯丝和线圈。其中,芯丝具有前端和后端;线圈套设于所述芯丝的前端,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芯丝的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段和第二线圈段,所述第一线圈段的材料选用铂金,所述第二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钨合金。即是,本微导丝第一线圈段和第二线圈段的设计,解决了有微导丝进入血管后不易观察微导丝位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微导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导丝。
背景技术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发的缺血性卒中和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发的出血性卒中。前者发病率高于后者,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脑卒中若无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将产生永久性脑组织损伤,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神经介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治疗手段,避免了开颅手术,仅通过股动脉穿刺,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将治疗器械输送到血管病变部位,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血管再通,患者术中风险小、术后恢复快,介入治疗发展前景好。在神经介入手术中,为辅助诊断设备或治疗器械顺利到达病变部位,通常需要配有引导装置。现有技术常用采用微导丝作引导工具。目前,微导丝进入血管后,不易观察到微导丝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导丝,解决有微导丝进入血管后不易观察微导丝位置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微导丝,包括芯丝和线圈。其中,芯丝具有前端和后端;线圈套设于所述芯丝的前端,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芯丝的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段和第二线圈段,所述第一线圈段的材料选用铂金,所述第二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钨合金。
可选地,所述线圈还包括第三线圈段,所述第三线圈段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圈段靠近所述芯丝后端的一侧,所述第三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镍钛合金、黄金中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线圈还包括第四线圈段,所述第四线圈段设置于所述第三线圈段靠近所述芯丝后端的一侧,所述第四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镍钛合金、黄金中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线圈呈螺旋弹簧状,且是单根绕丝绕成。
可选地,所述线圈的外径从所述前端向所述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芯丝的外径从所述前端向所述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线圈的绕丝是圆丝或扁丝。
可选地,所述线圈和所述前端的表面覆盖有亲水层,所述后端的表面覆盖有疏水层。
可选地,所述亲水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亚安酯,所述疏水层是聚四氟乙烯。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三线圈段和第四线圈段沿所述芯丝轴线方向的长度呈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所述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三线圈段和第四线圈段的硬度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导丝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微导丝包括芯丝和线圈。其中,芯丝具有前端和后端;线圈套设于芯丝的前端,线圈包括沿芯丝的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段和第二线圈段,第一线圈段的材料选用铂金,第二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钨合金。
第一线圈段选用铂金材质,铂金材料具有柔软、可塑形强的特点,第一线圈段对微导丝进入血管起到引导作用,故柔软的材质可以较少微导丝进入血管时对血管造成的创伤。因铂钨合金的显影性,第二线圈段选用铂钨合金是为了在造影下医师可以清楚地观察微导丝进入血管的情况。在治疗栓塞动脉瘤介入手术中,通过甘素盐水冲洗微导丝以及微导管,取出微导丝塑形,将微导丝插入微导管,当微导丝、微导管通过穿刺针,进入血管,通过迂曲的血管,将微导管送到病变位置。即是,本申请提供的微导丝通过设置铂钨合金材质的第二线圈段,解决了进入血管后其位置不易被观察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导丝的示意图。
图2是微导丝的剖面图。
图中,10、芯丝;20、线圈;21、第一线圈段;22、第二线圈段;23、第三线圈段;24、第四线圈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其分别给出了本具体实施例微导丝的示意图和剖视图,该微导丝包括芯丝10和线圈20。其中,芯丝10起到导向和支撑的作用,线圈20缠绕于芯丝10的外表面,线圈20包括沿芯丝10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第一线圈段21缠绕于芯丝10靠近一端的外表面,第二线圈段22设置于芯丝10靠近第一线圈段21的外表面,第三线圈段23设置于芯丝10靠近第二线圈段22的外表面,第四线圈段24设置于芯丝10靠近第三线圈段23的外表面,线圈20的外径沿第一线圈段21至第四线圈段24的方向逐渐增大。
具体地,第一线圈段21采用铂金材质,铂金材料具有柔软、可塑形强的特点,第一线圈段21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故柔软的材质可以较少微导丝进入血管时对血管造成的创伤。第二线圈段22采用铂钨合金,因其出色的显影性,在造影下,清楚的观察导丝进入血管的情况。第三线圈段23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当然还可以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镍钛合金、黄金中任意一种。优选镍钛合金材料,因其超弹性能、形状记忆性和抗弯折强度,微导丝进入血管时第三线圈段23起到变形、缓冲效果。第四线圈段24采用不锈钢合金材质,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以微导丝提供支撑力。所述第四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镍钛合金、黄金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芯丝10包括前端和后端,优选地,芯丝10横截面自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第一线圈段21缠绕于靠近前端的芯丝10外表面。或者,芯丝10的横截面呈圆形,直径是0.1mm-0.26mm。可选地,芯丝10前端和后端的材质可以是铂金、黄金、不锈钢合金和镍钛合金,当然还可以是其中两种的组合,组合材料具有更出色的支撑强度和抗扭强度。另外,前端配有至少一个显影标记。
更近一步地,为了方便微导丝进入血管,第一线圈段21的表面覆盖有亲水层(图未示)。亲水层可以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亚安酯(混合硫酸钡),亲水层长度应≤170CM,亲水涂层的优良润滑性更有利于微导丝在神经血管内穿行和定位。另外,为了减小微导丝与微导管的之间的摩擦力,芯丝10后端的表面覆盖有疏水层(图未示)。优选地,疏水层是聚四氟乙烯(PTFE)。
优选地,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皆是螺旋状缠绕于芯丝10的外表面。为了方便线圈套设于芯丝10,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可选择焊接在一起。至于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的绕丝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者矩形,即是线圈可选用圆丝或扁丝。若是圆形,其直径应控制在0.1mm-0.26mm,若是矩形,其长宽的尺寸也应控制在0.1mm-0.26mm。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沿芯丝10轴线方向的长度可以是等比数列或者是等差数列。另外,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总长度≤60CM,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的硬度是从小到大排列的。总而言之,微导丝是为了适配微导管,显影的长度应≤60CM,整体的长度控制在≤300CM。
微导丝的使用步骤:在手术时,医务人员对第一线圈段21进行塑形,获得想要的形状,通过和微导管配合,后端连接扭矩装置,精确操控扭矩装置将导丝送达合适的血管病灶位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微导丝,包括芯丝10和线圈20。线圈20又包括第一线圈段21、第二线圈段22、第三线圈段23和第四线圈段24。该微导丝在神经介入手术过程中辅助诊断设备或治疗器械顺利到达病变部位,线圈20的结构具有出色的支撑性和抗扭性,多段线圈渐变连接,具有更优越的柔顺性、跟踪性能和抗折性,同时也起到更精确的引导和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丝,其具有前端和后端;
线圈,其套设于所述芯丝的前端,所述线圈包括沿所述芯丝的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段和第二线圈段,所述第一线圈段的材料选用铂金,所述第二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钨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包括第三线圈段,所述第三线圈段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圈段靠近所述芯丝后端的一侧,所述第三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黄金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包括第四线圈段,所述第四线圈段设置于所述第三线圈段靠近所述芯丝后端的一侧,所述第四线圈段的材料是铂铱合金、镍钛合金、铂金、铂钨合金、不锈钢、黄金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呈螺旋弹簧状,且由单根绕丝绕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外径从所述前端向所述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的外径从所述前端向所述后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是圆丝或扁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和所述芯丝的前端的表面覆盖有亲水层,所述芯丝的后端的表面覆盖有疏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亚安酯,所述疏水层是聚四氟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三线圈段和第四线圈段沿所述芯丝轴线方向的长度呈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所述第一线圈段、第二线圈段,第三线圈段和第四线圈段的硬度逐渐增大。
CN202220315599.8U 2022-02-16 2022-02-16 微导丝 Active CN217593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5599.8U CN2175935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微导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15599.8U CN2175935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微导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579U true CN217593579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15599.8U Active CN217593579U (zh) 2022-02-16 2022-02-16 微导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486B2 (en) Pusher arm and ball release mechanism for embolic coils
EP1960012B1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ing palladium
DE69822331T2 (de) Vieladriges mikrokabel insbesondere für gefässverschliessende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von aneurismen
JP4918494B2 (ja) トルク応答性及び曲線保持性が改善された医療器具及び同医療器具の製造方法
JP5142229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EP2543345A1 (en) Surgical apparatus for aneurysms
EP2338556A2 (en) Guidewire
US8622932B2 (en) Guidewire
EP2489334A1 (en) Medical stent
US20120116441A1 (en) Embolization Coil
KR20140025606A (ko) 원위 접근 흡인 안내 카테터
JP3533299B2 (ja) ニッケル−チタン滑性医療カテーテルワイヤ
WO2021068421A1 (zh) 专用于脑血管远端血栓抽吸的导管
EP4249030A1 (en) Medical cathet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3877043B (zh) 刻痕丝球囊及刻痕丝球囊扩张导管装置
CN215537612U (zh) 微导管
CN114845763A (zh) 用于医疗装置的导丝
JP4931260B2 (ja) ガイドワイヤ
JP2022511824A (ja) 血管閉塞デバイス
US20040006362A1 (en) Uniaxial multifilar vaso-occlusive device with high stretch resistance and low buckling strength
EP2896426A1 (en) Stranded wire and guidewire employing the same
EP1338298A1 (en) Guide wire
CN217593579U (zh) 微导丝
CN111134755B (zh) 支撑件和医疗器械
CN217365999U (zh) 血管内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