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1208U - 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1208U
CN217591208U CN202221346863.0U CN202221346863U CN217591208U CN 217591208 U CN217591208 U CN 217591208U CN 202221346863 U CN202221346863 U CN 202221346863U CN 217591208 U CN217591208 U CN 217591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nsulating layer
circuit layer
package structur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68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ggan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ggan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ggan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ggan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68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1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1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1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ll/M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板,所述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和副边框架,所述原边框架用于通过检测电流,所述副边框架用于连接检测芯片;复合载板,位于所述框架基板表面,所述复合载板包括一绝缘层和一电路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框架基板的表面,所述电路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电路层包括电路结构,所述副边框架直接与所述电路层打线连接;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并与所述副边框架电连接;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用于检测原边框架内的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提高了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扩大了电流检测装置的量程,实现了多芯片的封装结构,提高了电流检测装置的精度。

Description

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电流检测装置比较传统的是采用结构件加电路,进行组装、灌胶形成的大体积结构,制备的电流检测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如果要将此类电流检测装置多功能化,其体积和结构将变得更加复杂,产品可靠性很难得到保证,难以适应当前精细的小体积应用场合。
另一种常见的电流检测装置结构是采用芯片封装级别的小体积结构,这种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但大多采用单层载板进行封装,载板仅仅提供隔离耐压作用,载板上也仅仅是单颗芯片或晶粒(DIE)。
在这种电流检测装置中,封装级电流检测芯片均搭配有原边框架与副边框架,且原边框架内需要流经检测电流,并于与副边框架有耐压隔离要求,故原边侧框架的结构比较粗大;而副边侧框架要求结构精细,能做出更多引脚,所以单颗芯片或晶粒(DIE)只能落在原边侧框架的上。
图1A-1B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原边框架104、副边框架105的上方,设置载板10。通常的载板10只具有隔离和承载功能,不管是采用图1A所示的小载板10,还是图1B所示的大载板10,都要在上面进行复杂的电路连接,单纯依靠打线需要留出较大的空间,难以完成电流检测装置的小型化,更难以在载板上留出多芯片、多磁传感器的设置空间。并且,常见的载板难以达到较高的隔离耐压能力,对检测电流的量程也存在较多的限制。
因此,如何提高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减少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并降低工艺难度,实现多芯片的封装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减少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并降低工艺难度,实现多芯片的封装结构,提供一种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板,所述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和副边框架,所述原边框架用于通过检测电流,所述副边框架用于连接检测芯片;复合载板,位于所述框架基板表面,所述复合载板包括一绝缘层和一电路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框架基板的表面,所述电路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电路层包括电路结构,所述副边框架直接与所述电路层打线连接;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并与所述副边框架电连接;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用于检测原边框架内的电流。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硬质绝缘材料。
可选的,所述电路层采用柔性绝缘材料。
可选的,所述电路层包括预制的印刷电路。
可选的,所述电路层沉积在所述绝缘层表面。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陶瓷基板。
可选的,所述电路层采用聚酰亚胺膜。
可选的,所述电路层完全覆盖所述绝缘层。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基板采用金属铜。
可选的,所述检测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提高了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减少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并降低工艺难度,实现了多芯片的封装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1B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基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载板的切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结构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减少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并降低工艺难度,实现多芯片的封装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框架基板示意图。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204和副边框架205,所述原边框架204用于通过检测电流,所述副边框架205用于连接检测芯片。图2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复合载板前的框架基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装结构包括:框架基板204、205,所述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204和副边框架205,所述原边框架204用于通过检测电流,所述副边框架205用于连接检测芯片203A、203B;复合载板20,位于所述框架基板204、205表面,所述复合载板20包括一绝缘层和一电路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框架基板的表面,所述电路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电路层包括电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包括预制的印刷电路201A,所述副边框架直接与所述电路层打线连接;检测芯片203A、203B,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20的表面,并与所述副边框架205电连接;磁传感器206A、206B,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20的表面,用于检测原边框架204内的电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载板20由包括预制的印刷电路201A的电路层与绝缘层复合形成,预制印刷电路可以降低后续的工艺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载板20还可以由所述电路层沉积在所述绝缘层表面制备而成。以绝缘层采用陶瓷基板为例,可以通过电镀陶瓷基板(DPC)技术,将电路结构直接沉积在所述绝缘层表面;所述DPC技术包括在陶瓷基板表面进行激光钻孔、镀种子层、形成线路、加厚线路等步骤形成电路结构,并通过蚀刻、退膜、阻焊、烘烤以及表面处理形成完整的复合载板,并在通过测试后进行激光切割至合适的尺寸。这样制备的复合载板,其电路层与绝缘层结合更紧密,降低了复合载板的厚度,提高了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层采用单层的电路结构;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层也可以采用多层的电路结构,用于应对更复杂的电路设计。
由于所述复合载板20包括一电路层,减少了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仅需从副边框架205向印刷电路201A上的焊点207进行少量打线208,无需在复合载板20上进行大量的打线操作,降低了工艺难度。通过在电路层设置预制的印刷电路201A,节约了打线空间,为实现多芯片的封装结构提供了空间。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采用硬质绝缘材料,为框架基板和芯片提供绝缘功能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支撑补强作用;所述电路层采用柔性绝缘材料,为框架基板和芯片提供绝缘功能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减震作用。由于绝缘层采用了高强度的硬质绝缘材料,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复合载板的厚度,所述复合载板20的厚度可以达到30μm。此外,硬质的绝缘层还具有防止电路层翘曲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绝缘层采用陶瓷基板,所述电路层采用聚酰亚胺膜。具体的,所述陶瓷基板可以采用Al2O3、BeO、AlN、Si3N4、SiC等材料。绝缘材质的复合载板20提高了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扩大了电流检测装置的量程,以测量更大的电流。所述框架基板采用金属铜。具体的,所述陶瓷基板还具有防止聚酰亚胺膜翘曲的作用。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高分材料。
由于所述复合载板的电路层采用柔性绝缘材料,在封装结构内还具有出色的静电放电(ESD)性能,能够承受超过15kV的过度电性应力(EOS)和静电放电(ESD)事件,还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失重温度超过500℃,玻璃化转变温度约260℃;以及很高的机械稳定性,抗拉强度超过120MPa,弹性伸长率超过30%。虽然聚酰亚胺膜具有较高的伸长率,但是其杨氏模量约为3.3GPa,因此不易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完全覆盖所述绝缘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也可以略小于所述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检测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检测芯片203A、203B,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检测芯片203A或一个检测芯片203B,也可以设置多个检测芯片。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传感器206A、206B采用霍尔传感器,数量为两个。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磁传感器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多检测芯片、多磁传感器的设置,使得电流检测装置的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沿虚线AA’做剖面图,即得到图4所示的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封装结构,请参考图4所示的封装结构剖面示意图,所述复合载板包括一绝缘层202和一电路层201,所述绝缘层202位于所述框架基板204、205的表面,所述电路层201位于所述绝缘层202的表面。所述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204和副边框架20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磁传感器206A垫高,将磁传感器206A、206B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以提高检测精度。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载板的切割示意图。
复合载板20采用将完整的待切割复合载板分割成单独的复合载板20的方法制备。为了简化复合载板20的切割工艺流程,采用切割晶圆切割装置的框架50,即可用切割晶圆的标准工艺对复合载板20进行切割。
所述复合载板20切割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一完整的待切割复合载板501,将所述待切割复合载板501固定在晶圆切割装置的框架50上;采用双面切割法,在陶瓷基板在两面对应位置切割出V型分割线,使得相邻复合载板20之间保持薄弱的连接;吸取每一块复合载板20,相邻的复合载板20之间连接处断裂,完成分割。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提高了载板的绝缘及耐压能力,扩大了电流检测装置的量程;并且减少了封装结构中的打线数量,降低了工艺难度,节约了打线空间,实现了多芯片的封装结构,提高了电流检测装置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基板,所述框架基板包括原边框架和副边框架,所述原边框架用于通过检测电流,所述副边框架用于连接检测芯片;
复合载板,位于所述框架基板表面,所述复合载板包括一绝缘层和一电路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框架基板的表面,所述电路层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电路层包括电路结构,所述副边框架直接与所述电路层打线连接;
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并与所述副边框架电连接;
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复合载板的表面,用于检测原边框架内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硬质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采用柔性绝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包括预制的印刷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沉积在所述绝缘层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陶瓷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采用聚酰亚胺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完全覆盖所述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基板采用金属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
CN202221346863.0U 2022-05-20 2022-05-20 封装结构 Active CN217591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863.0U CN217591208U (zh) 2022-05-20 2022-05-20 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863.0U CN217591208U (zh) 2022-05-20 2022-05-20 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1208U true CN21759120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6863.0U Active CN217591208U (zh) 2022-05-20 2022-05-20 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1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745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electrode for external connection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obtained by means of said method
US7514767B2 (en) Fan out type wafer level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WO2005091848A2 (en) Flip-chip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without sub-mount
EP2388816A1 (en) Semiconductor sensor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sensor device, packag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ckage,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3037239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47272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に使用されるリードフレーム中間体
JP2001250836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44633B1 (en) Chip carrier substrate with a land grid array and external bond terminals
US113158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ounting board, electronic package, and electronic module
JP200529444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35265A (zh) 具有晶粒功能之半导体封装结构
US1098509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substrat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module
CN217591208U (zh) 封装结构
US7042104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using flexible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7004586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chips stacked three-dimensional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8791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ounting board, electronic package, and electronic module
WO2000008685A1 (fr) Substrat de cablage,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dispositif a semiconducteur
US20130181227A1 (en) LED Package with Sla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US11996339B2 (en) Electronic element mounting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708887B1 (ko) 리드 프레임이 포함된 칩 적층 패키지 소자
JP2003100985A (ja) 回路モジュール
KR100873420B1 (ko) 서로 다른 와이어 본딩이 가능한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채용한 반도체 전력용 모듈
WO2017179326A1 (ja) モジュール
JPWO2020138210A1 (ja) 電子素子実装用基板、および電子装置
JP2003100984A (ja) 回路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