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0678U -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0678U
CN217590678U CN202220396858.4U CN202220396858U CN217590678U CN 217590678 U CN217590678 U CN 217590678U CN 202220396858 U CN202220396858 U CN 202220396858U CN 217590678 U CN217590678 U CN 217590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panel system
protruding
waterproofing membran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968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五雷
钱倩影
夏远富
宦俊
颜佳华
王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anl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Goodw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Guang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anl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Goodw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Guang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anl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Goodw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Guang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anlo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968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0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0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0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包括屋面组件,设于屋面组件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所述屋顶光伏面板系统还包括贴合所述屋面组件外表面铺设的连接组件,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在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贯通方向为前后方向,与所述贯通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相平行的方向为左右方向。支撑板罩设在直立锁边、立边咬合等形式的屋面金属板上,使主防水卷材能满粘在屋面组件上,提高粘贴于所述主防水卷材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的粘结强度,进而提高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伏面板与屋面固定方式一般分两种方式,机械固定和结构胶粘结固定。机械固定采用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在屋面防水层以下结构层,会破坏屋面防水层,存在漏水隐患。结构胶粘结固定可以避免破坏防水层,但是结构胶在室外存在使用年限过短问题,国内一线品牌结构胶质保只有10年,对于设计寿命25年的光伏面板,后面15年结构胶粘结强度就无法得到保证。且现有的屋面结构大多设有起起伏伏的金属板,且金属板与屋面结构的主体部分之间存在大量小于90°的夹角,防水卷材无法紧密贴合到每个夹角内,导致一体化光伏结构与屋面结构无法牢固的粘结在一起,降低了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贴合紧密、易于通风且使用寿命长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包括屋面组件,设于屋面组件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所述屋顶光伏面板系统还包括贴合所述屋面组件外表面铺设的连接组件,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在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贯通方向为前后方向,与所述贯通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相平行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优化的,所述屋面组件包括保温层、设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屋顶金属板,所述屋顶金属板包括板本体和高于所述板本体的金属凸起,所述金属凸起自身表面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或所述金属凸起表面与板本体之间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金属凸起分别对应且罩设于所述金属凸起上的支撑板、粘合于所述支撑板和板本体上的主防水卷材,粘合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主防水卷材为第一凸起卷材,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呈平整状,且同一个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下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包括副防水卷材、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副防水卷材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
更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的左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与最左侧的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左侧斜面相贴合,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的右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与最右侧的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右侧斜面相贴合。
优化的,所述屋面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温层下方的压型钢板,所述屋面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屋面檩条。
优化的,所述支撑板包括罩设于所述金属凸起上且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主体撑板,以及设于所述主体撑板下端部两侧的翼板,所述翼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板本体相固定连接。
优化的,所述主防水卷材满铺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板本体上。
优化的,所述副防水卷材的边缘与所述主防水卷材通过热风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屋面组件包括保温层、间隔设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屋顶金属板,所述屋顶金属板包括板本体和高于所述板本体的金属凸起,所述金属凸起自身表面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其与所述板本体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连接组件为满粘于所述屋顶金属板上的主防水卷材。
优化的,粘合于所述金属凸起上的所述主防水卷材为第二凸起卷材,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包括副防水卷材、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副防水卷材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二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二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支撑板罩设在直立锁边、立边咬合等形式的屋面金属板上,使主防水卷材能满粘在屋面金属板和支撑板上,提高粘贴于所述主防水卷材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的粘结强度,进而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一体化光伏结构、与连接组件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提高了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延长了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4为实施例二中屋顶光伏面板系统的主视图;
附图5为附图4中B处的局部视图;
附图6为实施例三中金属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包括屋面组件1,设于屋面组件1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2,屋顶光伏面板系统还包括贴合屋面组件1外表面铺设的连接组件3,一体化光伏结构2安装于连接组件3上,在一体化光伏结构2、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4,贯通方向为前后方向,与贯通方向相垂直且与一体化光伏结构2相平行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屋面组件1包括保温层11、设于保温层11上的屋顶金属板12,屋顶金属板12包括板本体121和高于板本体121的金属凸起122,金属凸起122自身表面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或金属凸起122表面与板本体121之间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连接组件3包括与金属凸起122分别对应且罩设于金属凸起122上的支撑板31、粘合于支撑板31和板本体121上的主防水卷材32,粘合于支撑板31上的主防水卷材32为第一凸起卷材321,第一凸起卷材321的上端面呈平整状,且同一个一体化光伏结构2下的第一凸起卷材321的上端面齐平。一体化光伏结构2包括副防水卷材21、若干光伏组件22,副防水卷材21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光伏组件22设于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22与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22与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一凸起卷材321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一凸起卷材321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一体化光伏结构2的左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21与最左侧的第一凸起卷材321的左侧斜面相贴合,一体化光伏结构2的右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21与最右侧的第一凸起卷材321的右侧斜面相贴合。
屋面组件包括设于保温层11下方的压型钢板13。屋面组件包括设于压型钢板13下方的屋面檩条14。
支撑板31包括罩设于金属凸起122上且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主体撑板311,以及设于主体撑板311下端部两侧的翼板312,翼板312通过固定件5与板本体121相固定连接,固定件5可以是自攻钉。主防水卷材32一体成型于支撑板31和板本体121上。副防水卷材21的边缘与主防水卷材32通过热风焊接为一体。
实施例二
如图4-5所示,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包括屋面组件1,设于屋面组件1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2,屋顶光伏面板系统还包括贴合屋面组件1外表面铺设的连接组件3,一体化光伏结构2安装于连接组件3上,在一体化光伏结构2、与连接组件3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4,贯通方向为前后方向,与贯通方向相垂直且与一体化光伏结构2相平行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屋面组件1包括保温层11、设于保温层11上的屋顶金属板12,屋顶金属板12包括板本体121和高于板本体121的金属凸起122,所述金属凸起122自身表面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其与所述板本体121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连接组件3为满粘于所述屋顶金属板12上的主防水卷材32,主防水卷材32可以在施工现场屋顶金属板12安装完成后,满铺在屋顶金属板12上或者主防水卷材32和屋顶金属板12采用TMP板,即主防水卷材32在车间内一体化集成于屋顶金属板12上,粘合于金属凸起122上的主防水卷材32为第二凸起卷材322,第二凸起卷材322的上端面呈平整状,且同一个一体化光伏结构2下的第二凸起卷材322的上端面齐平。一体化光伏结构2包括副防水卷材21、若干光伏组件22,副防水卷材21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光伏组件22设于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22与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22与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二凸起卷材322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二凸起卷材322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一体化光伏结构2的左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21与最左侧的第二凸起卷材322的左侧斜面相贴合,一体化光伏结构2的右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21与最右侧的第二凸起卷材322的右侧斜面相贴合。
屋面组件包括设于保温层11下方的压型钢板13。屋面组件包括设于压型钢板13下方的屋面檩条14。
主防水卷材32一体成型于支撑板31和板本体121上。副防水卷材21的边缘与主防水卷材32通过热风焊接为一体。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金属凸起122为屋顶金属板12搭接部卷曲形成。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包括屋面组件,设于屋面组件上的一体化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光伏面板系统还包括贴合所述屋面组件外表面铺设的连接组件,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在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形成有贯通的散热腔,贯通方向为前后方向,与所述贯通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相平行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组件包括保温层、设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屋顶金属板,所述屋顶金属板包括板本体和高于所述板本体的金属凸起,所述金属凸起自身表面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或所述金属凸起表面与板本体之间具有锐角或直角的过渡面、肚大口小的槽,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金属凸起分别对应且罩设于所述金属凸起上的支撑板、粘合于所述支撑板和板本体上的主防水卷材,粘合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所述主防水卷材为第一凸起卷材,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呈平整状,且同一个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下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包括副防水卷材、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副防水卷材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一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的左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与最左侧的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左侧斜面相贴合,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的右边缘位置的副防水卷材与最右侧的所述第一凸起卷材的右侧斜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温层下方的压型钢板,所述屋面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屋面檩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罩设于所述金属凸起上且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的主体撑板,以及设于所述主体撑板下端部两侧的翼板,所述翼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板本体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水卷材满铺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板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防水卷材的边缘与所述主防水卷材通过热风焊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组件包括保温层、间隔设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屋顶金属板,所述屋顶金属板包括板本体和高于所述板本体的金属凸起,所述金属凸起自身表面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其与所述板本体的过渡面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连接组件为满粘于所述屋顶金属板上的主防水卷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顶光伏面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粘合于所述金属凸起上的所述主防水卷材为第二凸起卷材,所述一体化光伏结构包括副防水卷材、若干光伏组件,所述副防水卷材上具有规整的贴合区域,若干所述光伏组件设于所述贴合区域内,且最左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对齐,最右侧的光伏组件与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左边缘与最左侧的第二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左侧对齐,所述贴合区域的右边缘与最右侧的第二凸起卷材的上端面的最右侧对齐。
CN202220396858.4U 2022-02-26 2022-02-26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Active CN217590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6858.4U CN217590678U (zh) 2022-02-26 2022-02-26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96858.4U CN217590678U (zh) 2022-02-26 2022-02-26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0678U true CN217590678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6858.4U Active CN217590678U (zh) 2022-02-26 2022-02-26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0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27531A1 (en) Modular solar energy-collecting enclosure element, and modular system for forming solar energy-collecting enclosures on buildings
CN210828079U (zh) 双层屋面结构
CN113746415A (zh) 一种光伏安装架、光伏系统及光伏屋顶
CN217590678U (zh)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CN114584048A (zh) 一种屋顶光伏面板系统
WO2010143173A1 (en) A solar collector panel system
CN217461231U (zh) 一种固定夹具及光伏瓦装置
CN215926499U (zh) 一种保温波形彩钢板屋面与山墙泛水连接节点结构
CN213585646U (zh) 适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114622691A (zh) 一种节能坡屋面构造及其施工做法
AU2018211333B2 (en) Solar sheeting for roofing or walling
JP2907326B2 (ja) 横葺き外装構造
CN215948711U (zh) 一种保温波形彩钢板屋面端部泛水连接结构
CN218783755U (zh) 一种适合于屋面外布线和检修的通用光伏发电瓦结构
JP3911550B2 (ja) 屋根パネル取り付け構造
CN216587374U (zh) 一种光伏建筑屋面系统
JP3366888B2 (ja) 太陽熱・給湯発電併用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屋根パネル
CN217896931U (zh) 一种金属屋面抗形变高端固定结构
CN219627615U (zh) 一种光伏瓦的共面式组装结构及光伏屋面安装系统
CN214380753U (zh) 一种光伏屋面件及屋面结构
CN217135416U (zh) 一种光伏防水支座
CN215519537U (zh) 一种屋面采光顶与屋面板交界处连接节点结构
CN217054062U (zh) 一种光伏系统
CN220935060U (zh) 一种柔性光伏板与彩钢瓦的固定结构
CN212984380U (zh) 一种压型钢板屋面避雷带连接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