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664U -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664U
CN217589664U CN202123317310.0U CN202123317310U CN217589664U CN 217589664 U CN217589664 U CN 217589664U CN 202123317310 U CN202123317310 U CN 202123317310U CN 217589664 U CN217589664 U CN 217589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onnector
mounting hole
adapter assembly
boss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73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晗
刘金成
江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73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箱体转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转接组件,包括箱体、转接支架和连接器,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转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凸台部的一侧贴设于所述箱体的内侧面,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转接支架上。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箱体转接组件,采用箱体、转接支架和连接器的组合形式,先将连接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然后在箱体内部与箱体的第一安装孔的装配操作,避免了连接器的线芯过多时需要进行拆线转接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接支架的凸台部能够对转接支架进行定位,提升了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石油化工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在最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是动力电池的中枢神经,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保障动力电池的功能和安全。BMS一般包含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安装在动力电池箱体或高压配电单元内部,通过箱体信号口上的多芯连接器与整车进行通信。随着多芯连接器被大量使用,使得装配的效率能够凸显一定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连接器都是在箱体外部进行装配,当线芯过多时连接器过孔困难,影响装配效率以及箱体防护等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转接组件,用以至少解决现有多芯连接器的线芯过多时连接器过孔困难,进而导致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所述凸台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凸台部的一侧贴设于所述箱体的内侧面;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转接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台部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贯穿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凸台部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器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安装部、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贴设于所述凸台部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凸台部的一侧的内周设有若干第一紧固台,若干所述第一紧固台通过第一固定件能够将所述转接支架和所述连接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凸台部的一侧的外周设有若干第二紧固台,若干所述第二紧固台通过第二固定件能够将所述转接支架和所述箱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凸台部的一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箱体转接组件,采用箱体、转接支架和连接器的组合形式,先将连接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然后在箱体内部再进行与箱体的第一安装孔的装配操作,避免了连接器的线芯过多时需要进行拆线转接的问题,同时本申请文件中转接支架的凸台部能够对转接支架进行定位,提升了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转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箱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转接支架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转接支架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箱体;11、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定位结构;
20、转接支架;21、本体部;211、第二紧固台;212、第一紧固台;213、环形槽;22、凸台部;221、第二安装孔;222、第一定位结构;
30、连接器;31、安装部;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转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箱体的侧视图。图4为图1中箱体转接组件的转接支架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转接组件包括箱体10、转接支架20和连接器30,箱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转接支架20包括本体部21和凸台部22,凸台部22设于本体部21的一侧且与第一安装孔11相适配,本体部21靠近凸台部22的一侧贴设于箱体10的内侧面,连接器30安装于转接支架20上。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箱体转接组件,采用箱体10、转接支架20和连接器30的组合形式,先将连接器30安装在转接支架20上,然后在箱体10内部再进行与箱体10的第一安装孔11的装配操作,避免了连接器30的线芯过多时需要进行拆线转接的问题,同时本申请文件中转接支架20的凸台部22能够对转接支架20进行定位,提升了定位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凸台部22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22,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22与第一安装孔11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凸台部22的外侧面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22,第一定位结构222用于与第一安装孔11进行配合,实现箱体10和转接支架20的定位操作,提升了定位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安装孔11内设有与第一定位结构222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结构111,第一定位结构222与第二定位结构111一一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内具有第二定位结构111,第二定位结构111与第一定位结构222的数量一致,并且能够进行相互配合和卡位,进而实现箱体10和转接支架20的定位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结构222为第一凹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111为第二凸起,凸台部22的第一凹槽能够与第一安装孔11的第二凸起进行配合,进而实现箱体10和转接支架20的定位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222为第一凸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结构111为第二凹槽,凸台部22的第一凸起能够与第一安装孔11的第二凹槽进行配合,进而实现箱体10和转接支架20的定位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接支架20设有贯穿本体部21和凸台部22的第二安装孔221,连接器30部分安装于第二安装孔221内。第二安装孔221用于容纳连接器30,同时能够使得连接器30内的线芯穿过,便于布置线芯,提升了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器30包括安装部31、分别设于安装部3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能够穿过第二安装孔221并位于箱体10的内部,安装部31靠近第二连接部33的一侧贴设于凸台部22的顶端,第一连接部32位于箱体10的外部。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分别位于箱体10的外部和内部,能够利于线芯的布置,同时将连接器30安装在转接支架20上,然后在箱体10内部与箱体10的第一安装孔11的装配操作,避免了连接器30的线芯过多时需要进行拆线转接的问题,提升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体部21远离凸台部22的一侧的内周设有若干第一紧固台212,若干第一紧固台212通过第一固定件能够将转接支架20和连接器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能够依次穿过凸台部22、本体部21和第一紧固台212,从而将连接器30和转接支架20进行连接,第一紧固台212能够使得第一固定件与转接支架20配合的更加紧固,提升了转接支架20和连接器30的稳固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为螺栓或者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体部21远离凸台部22的一侧的外周设有若干第二紧固台211,若干第二紧固台211通过第二固定件能够将转接支架20和箱体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能够依次穿过箱体10、本体部21和第二紧固台211,从而将箱体10和转接支架20进行连接,第二紧固台211能够使得第二固定件与转接支架20配合的更加紧固,提升了转接支架20和箱体10的稳固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为螺栓或者螺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台212和第二紧固台211内均设有内螺纹结构,配合螺栓等紧固件能够保证转接支架20和箱体10之间、转接支架20和连接器30之间的稳固性能,提升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21朝向凸台部22的一侧设有环形槽213,环形槽213用于安装密封元件。通过密封元件和密封槽213的配合能够使得转接支架20与箱体10形成ip67等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接支架20为铸造一体成型件。铸造一体成型件能够有效保证零件的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相比较钣金工艺的支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规避因加工错误导致的防护等级失效。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
转接支架(20),所述转接支架(20)包括本体部(21)和凸台部(22),所述凸台部(22)设于所述本体部(2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相适配,所述本体部(21)靠近所述凸台部(22)的一侧贴设于所述箱体(10)的内侧面;
连接器(30),所述连接器(30)安装于所述转接支架(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22)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222),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数量相同的第二定位结构(111),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111)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为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为第一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20)上设有贯穿所述本体部(21)和所述凸台部(22)的第二安装孔(221),所述连接器(30)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30)包括安装部(31)、分别设于所述安装部(3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二连接部(33)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21)并位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安装部(3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一侧贴设于所述凸台部(22)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部(32)位于所述箱体(10)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远离所述凸台部(22)的一侧的内周设有若干第一紧固台(212),若干所述第一紧固台(212)通过第一固定件能够将所述转接支架(20)和所述连接器(3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远离所述凸台部(22)的一侧的外周设有若干第二紧固台(211),若干所述第二紧固台(211)通过第二固定件能够将所述转接支架(20)和所述箱体(1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转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21)朝向所述凸台部(22)的一侧设有环形槽(213),所述环形槽(213)用于安装密封元件。
CN202123317310.0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Active CN217589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7310.0U CN217589664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7310.0U CN217589664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664U true CN21758966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7310.0U Active CN217589664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9100A (zh) 换电连接器
CN103460516B (zh) 连接器
CN217589664U (zh) 一种箱体转接组件
CN217768674U (zh) 电池转接结构、电池连接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
CN211252213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高压箱内bms线束总成
CN211126215U (zh) 换电连接器
CN116231938A (zh) 连接组件和电机
CN218039591U (zh) 一种定位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417617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壳体及电池模组
CN218448557U (zh) 一种车载控制器连接器
CN219286708U (zh) 连接器插头预装配件以及连接器插头
CN218300489U (zh) 一种固定连接插头的电机接线板及车用电机
CN216929622U (zh) 一种锂电储能集成系统
CN218849888U (zh) 一种安全方便的插头
CN220527297U (zh) 一种拆换易接型大电流连接器
CN219067121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池系统
CN216673556U (zh) 一种综合电源外壳组件
CN218513599U (zh) 电池组及其电池管理单元的固定装置
CN218783166U (zh) 一种快换电池组件和快换电池包
CN220984935U (zh) 多用途插座转接板及电源输出设备
CN220253667U (zh) 一种航空插座、电气模块及电气模组
CN220189826U (zh) 一种电池
CN210897451U (zh) 电池包的输出极组件以及电池包
CN218828159U (zh) 插座及连接器
CN219981226U (zh) 一种汽车用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