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9567U -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9567U
CN217589567U CN202221251027.4U CN202221251027U CN217589567U CN 217589567 U CN217589567 U CN 217589567U CN 202221251027 U CN202221251027 U CN 202221251027U CN 217589567 U CN217589567 U CN 217589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wire
sleeve
diameter
slee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510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桂兵
李鹤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da Electricity Connected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da Electricity Connected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da Electricity Connected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da Electricity Connected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510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9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9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9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连接器防护包括:第一套体部和第二套体部;第一套体部包括第一主套体和第一线体容纳部,第一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第二套体部与第一套体部可拆卸连接,第二套体部包括第二主套体和第二线体容纳部,第二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连接器防护套为任一项的第一套体部,或连接器防护套为任一项的第二套体部。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的连接器防护套,连接器防护套被配置为包裹连接器。本公开能够实现连接器的防水,从而使得连接器能够适用更多的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对连接器的防水要求也就不同,有的连接器在设计时,连接器的本体就设置了防水的结构;发明人发现有的连接器的本体并未设计防水结构,在某些防水的场合就不能使用,这限制了未设计防水结构的连接器的使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旨在解决发明人发现的未设计防水结构的连接器的使用场景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器防护组件,其包括:
第一套体部,所述第一套体部包括第一主套体和第一线体容纳部,所述第一主套体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具有第一变径部,所述第一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以及
第二套体部,所述第二套体部与所述第一套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体部包括第二主套体和第二线体容纳部,所述第二主套体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具有第二变径部,所述第二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或,所述第一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所述第一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或,所述第二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所述第二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体部还包括公头部,所述公头部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套体部还包括母头部,所述母头部与第二主套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母头部与所述公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体部还包括第一护盖,所述第一护盖与所述公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公头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所述公头部上的所述外凸台绕所述公头部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
可选地,所述第二套体部还包括第二护盖,所述第二护盖与所述母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所述第二护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所述第二护盖上的所述外凸台绕所述第二护盖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套体形成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一内凸台,所述第一内凸台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连接器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一容腔中;
所述第二主套体形成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二内凸台,所述第二内凸台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连接器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二容腔中。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防护套,所述连接器防护套为任一所述的第一套体部,或所述连接器防护套为任一所述的第二套体部。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及所述的连接器防护套,所述连接器防护套被配置为包裹所述连接器。
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公开通过设置第一套体部和第二套体部后,并且第一套体部与第二套体部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两个连接器分别使用第一套体部和第二套体部后,便于实现两个连接器之间能够正常插拔连接,将相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分别容纳于第一主套体和第二主套体,以将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器包裹,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变径部和第二变径部,以将两个连接器相连接的线束分别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包裹,这样避免液体沿线束流入连接器内部,从而实现对连接器的防水,从而使得连接器能够适用更多的使用场景,例如能够在户外使用,可以防雨雪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器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连接器防护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套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套体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套体部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1、第一套体部;102、第二套体部;103、第一主套体;104、第一线体容纳部;105、第二主套体;106、第二线体容纳部;107、线束容腔;108、正负极标示;109、线径标示;110、公头部;111、母头部;112、第一护盖;113、第二护盖;114、外凸台;115、第一容腔;116、第二容腔;117、第一内凸台;118、第二内凸台;119、连通腔;12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公开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列中,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可以适用不同的两个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适用的连接器可以是区分公母的连接器,也可以是不区分公母的连接器。连接器防护组件包括:第一套体部101和第二套体部102,第一套体部101和第二套体部102能够分别将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器相包裹,第一套体部101包括第一主套体103和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第一主套体103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第一线体容纳部104具有第一变径部,第一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第二套体部102与第一套体部101可拆卸连接,第二套体部102包括第二主套体105和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第二主套体105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第二线体容纳部106具有第二变径部,第二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101与第二套体部102之间可以通过相插接的方式相连接,以实现第一套体部101与第二套体部1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第一变径部被配置成线束容腔107的形式,第二线体容纳部106也被配置成线束容腔107的形式。线束容腔107的至少部分段能够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线束容腔107用于适配不同线径大小的线束,这样适配更多型号的线束,提高连接器防护组件的通用性能,也使得连接器能够适用更多的应用场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套体103和第二主套体105均设置有正负极标示108,以区别连接器的正负极,这样使用时较为便捷,易区分连接器的正负极。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套体部101和第二套体部102后,并且第一套体部101与第二套体部102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两个连接器分别使用第一套体部101和第二套体部102后,便于实现两个连接器之间能够正常插拔连接,将相连接的两个连接器分别容纳于第一主套体103和第二主套体105,以将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器包裹,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变径部和第二变径部,以将两个连接器相连接的线束分别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包裹,这样避免液体沿线束流入连接器内部,从而实现对连接器的防水,从而使得连接器能够适用更多的使用场景,例如能够在户外使用,可以防雨雪等。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一端向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一端与第一主套体103的一端相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适配更多不同的线径的线束,线径指的是线束的径向截面的最大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线体容纳部104整体呈圆台状,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呈圆形,这样可以较好的适配与连接器相连接的线束,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线径标示109,多个线径标示109沿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线径标示109由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一端向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的另一端的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使用时,当需要适配一种线径的线束时,在需要的线径标示109处剪断或掰断第一线体容纳部104即可,从而适配所需要的线径。第一线体容纳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线体容纳部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设置成椭圆形或多边形,以适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线束。再者,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第一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线径标示,线径标示位于相邻两级阶梯通孔的分界处,这样使用时,当需要适配一种线径的线束时,在需要的线径标示处剪断或掰断第一线体容纳部即可,从而适配所需要的线径。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一端向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一端与第二主套体105的一端相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适配更多不同的线径的线束,线径指的是线束的径向截面的最大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线体容纳部106整体呈圆台状,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呈圆形,这样可以较好的适配与连接器相连接的线束,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线径标示109,多个线径标示109沿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线径标示109由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一端向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的另一端的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使用时,当需要适配一种线径的线束时,在需要的线径标示109处剪断或掰断第二线体容纳部106即可,从而适配所需要的线径。第二线体容纳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线体容纳部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设置成椭圆形或多边形,以适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线束。再者,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第一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线径标示,线径标示位于相邻两级阶梯通孔的分界处,这样使用时,当需要适配一种线径的线束时,在需要的线径标示处剪断或掰断第二线体容纳部即可,从而适配所需要的线径。
参见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101还包括公头部110,公头部110与第一主套体10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套体部102还包括母头部111,母头部111与第二主套体105的另一端相连接;母头部111与公头部110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通过设置公头部110和线头部,这样便于实现第一套体部101第二套体部102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母头部111与分头部相插接时,可以对其内安装的两个连接器进行防护,防止液体从第一套体部101与第二套体部102的连接处流防连接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母头部111插入公头部110中,这样保证了连接器防护组件的防水性能。
参见图3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体部101还包括第一护盖112,第一护盖112与公头部110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这样当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器分开时,公头部110插入第一护盖112的盖腔中,从而实现对第一套体部101中的连接器的防护,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护盖112与公头部110之间通过连接部120相连接,第一护盖112、公头部110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这样便于制造,并且保证提高使用寿命。
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头部1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114;外凸台114绕公头部110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通过外凸台114可以保证公头部110与母头部111之间相插接时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能,以及保证当公头部110与第一护盖112相插接时的连接稳定性及密封性能。外凸台114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凸台114的数量为2-5个,设置多个外凸台114利于提高连接稳定性及密封性。多个环状的外凸台114之间间隔设置。
参见图7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套体部102还包括第二护盖113,第二护盖113与母头部111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这样当两个相连接的连接器分开时,第二护盖113插入母头部111的连通腔119中,从而实现对第二套体部102中的连接器的防护,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护盖113与母头部111之间通过连接部120相连接,第二护盖113、母头部111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这样便于制造,并且保证提高使用寿命。
参见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护盖11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114;外凸台114绕第二护盖113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通过外凸台114可以保证第二护盖113与母头部111之间相插接时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能。第二护盖113上的外凸台114的数量为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护盖113上的外凸台114的数量为2-5个,设置多个外凸台114利于提高连接稳定性及密封性,多个环状的外凸台114之间间隔设置。
参见图5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套体103形成有第一容腔115,第一容腔115的腔壁上具有第一内凸台117,第一内凸台117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一个连接器能够卡合于第一容腔115中;第二主套体105形成有第二容腔116,第二容腔116的腔壁上具有第二内凸台118,第二内凸台118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另一个连接器能够卡合于第二容腔116中。母头部111和公头部110均具有连通腔119,公头部110的连通腔119与第一容腔115相连通,母头部111的连通腔119与第二容腔116相连通,第一容腔115还与第一变径部相连通,第二容腔116还与第二变径部相连通。通过第一内凸台117和第二内凸台118以保证连接器与第一套体部101或第二套体部10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内凸台117设置于公头部110的连通腔119的腔壁上,第二内凸台118设置于母头部111的连通腔119的腔壁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的连接器防护套,其为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套体部101,或,连接器防护套为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套体部102。参见图3所示,在连接器防护套为第一套体部101时,连接器防护套包括第一主套体103和第一线体容纳部104,第一主套体103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第一线体容纳部104具有第一变径部,第一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连接器防护套还包括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公头部110和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护盖112;第一护盖112与公头部110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参见图9所示,在连接器防护套为第二套体部102时,连接器防护套包括第二主套体105和第二线体容纳部106,第二主套体105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第二线体容纳部106具有第二变径部,第二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连接器防护套还包括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母头部111和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护盖113;第二护盖113与母头部111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还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防护套,连接器防护套被配置为包裹连接器,连接器通过连接器防护套实现防护,从而具有防水防尘功能,使得连接器能够适用更多的使用场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通过设计不同的线径标示109可实现多种规格线径选择,两个连接器互相连接后具有防水功能,连接器分离后通过第一护盖112和第二护盖113进行保护,可供不防水连接器户外应用提供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套体部,所述第一套体部包括第一主套体和第一线体容纳部,所述第一主套体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具有第一变径部,所述第一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以及
第二套体部,所述第二套体部与所述第一套体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套体部包括第二主套体和第二线体容纳部,所述第二主套体被配置为容纳连接器,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具有第二变径部,所述第二变径部的至少部分结构被配置为与连接器所连接的线束过盈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或,所述第一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所述第一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一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部的横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或,所述第二变径部为多级阶梯形通孔;所述第二变径部的不同级的孔径由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第二线体容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套体的一端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部还包括公头部,所述公头部与所述第一主套体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套体部还包括母头部,所述母头部与第二主套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母头部与所述公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部还包括第一护盖,所述第一护盖与所述公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所述公头部上的所述外凸台绕所述公头部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部还包括第二护盖,所述第二护盖与所述母头部之间具有相插接的状态和相分离的状态;所述第二护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凸台,所述第二护盖上的所述外凸台绕所述第二护盖的外表面的周向设置以形成环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套体形成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一内凸台,所述第一内凸台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连接器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一容腔中;
所述第二主套体形成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腔壁上具有第二内凸台,所述第二内凸台被配置为与连接器的外表面相适配,以使连接器能够卡合于所述第二容腔中。
9.一种连接器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防护套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的所述第一套体部,或所述连接器防护套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防护组件的所述第二套体部。
10.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防护套,所述连接器防护套被配置为包裹所述连接器。
CN202221251027.4U 2022-05-23 2022-05-23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7589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027.4U CN21758956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51027.4U CN21758956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9567U true CN217589567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51027.4U Active CN217589567U (zh) 2022-05-23 2022-05-23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9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146197A (ko) 태양광 모듈용 병렬 케이블의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7589567U (zh) 连接器防护组件、连接器防护套及连接器组件
CN201741888U (zh) 插座护套
WO2014091552A1 (ja) 差込プラグ、及び差込プラグ付コード
CN110148852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接插件
CN213151114U (zh) 电池连接线
CN210779106U (zh) 一种插头保护套、插头结构及电气设备
CN211062961U (zh) 一种卡扣式带屏蔽的金属过孔连接器
CN109273917B (zh) 防水连接器母头和防水连接器
CN208797258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17522275U (zh) 一种电连接头
JP5562157B2 (ja) 中継用コネクタ
CN214478116U (zh) 四芯带互锁金属高压连接器
CN219591765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19350763U (zh) 一种三脚插头
CN217522281U (zh) 一种电连接头及应用其的电缆
JP2004185926A (ja) 電源コンセント・プラグ接続セット
CN218919392U (zh) 一种户外排线防水结构
CN217209020U (zh) 连接结构及灯带
CN220066318U (zh) 一种具有保护门的插座
CN218300310U (zh) 一种插拔式连接器的接触结构
CN218997209U (zh) 一种单片机防水密封式接口
CN211265781U (zh) 接线端子保护装置及用于穿线的波纹管组件
CN217740846U (zh) 插排的插座模块和插排
CN216161991U (zh) 一种小直径电缆接头的高密封性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