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2181U - 一种回液安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液安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2181U
CN217582181U CN202221264554.9U CN202221264554U CN217582181U CN 217582181 U CN217582181 U CN 217582181U CN 202221264554 U CN202221264554 U CN 202221264554U CN 217582181 U CN217582181 U CN 217582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alve
valve body
emulsion
liquid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45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淑芳
董士刚
杨新涛
刘洋
乔新亮
丁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45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2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2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2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回液安全阀,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一种回液安全阀,包括设置于回液管和乳化液箱之间的阀体,所述阀体和乳化液箱之间设置有输料管;所述阀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回液管相连通的进液腔和与输料管相连通的出液腔,所述进液腔位于出液腔的下方;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密封连通口的阀芯;所述阀体顶部设置有用于阻碍阀芯脱离连通口并抵入进液腔的调压组件,所述进液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减少阀体内部介质与阀芯接触的截流组件,所述调压组件顶部设置有根据回液管内部压力控制阀芯抵入进液腔的执行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的效果并减少了乳化液的资源浪费和导致的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回液安全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液安全阀。
背景技术
乳化液泵站是用来向综采工作的液压支架和普采工作面的单体液压支柱进行远距离提供乳化液的动力设备。
相关技术中,乳化液泵站主要由乳化液箱和乳化液泵组及液压控制系统组成,采矿工作面与乳化液箱之间通过回液管路与乳化液箱外部的输液管进行连接。当采矿工作面的海拔高度高于乳化液泵站的海拔高度时,为满足采矿工作面的乳化液供给,液压控制系统将乳化液箱内部乳化液抽出,并通过输液管输送至采矿工作面;然后,采矿工作面的乳化液通过回液管路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最终,乳化液箱内部的乳化液在输液管和回液管路内部实现了上行供液、下行回液的运输状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回液管路较长,管径较大,在乳化液泵站的工作过程中,回液管路内部往往存储有大量的乳化液,当乳化液泵站整体的传输系统进行检修或者乳化液泵站停止运行后,液压控制系统停止对乳化液箱进行抽液,而回液管路内部的乳化液受重力作用影响逐渐通过回液管路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使得乳化液箱内部逐渐积聚过多的乳化液,易使得乳化液箱发生冒液现象,从而引发了乳化液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乳化液泵站整体的传输系统进行检修或者乳化液泵站停止运行后,回液管路内部的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易导致乳化液箱冒液,从而引发了乳化液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回液安全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回液安全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回液安全阀,包括设置于回液管和乳化液箱之间的阀体,所述阀体和乳化液箱之间设置有输料管;所述阀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回液管相连通的进液腔和与输料管相连通的出液腔,所述进液腔位于出液腔的下方;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密封连通口的阀芯;所述阀体顶部设置有用于阻碍阀芯脱离连通口并抵入进液腔的调压组件,所述进液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减少阀体内部介质与阀芯接触的截流组件,所述调压组件顶部设置有根据回液管内部压力控制阀芯抵入进液腔的执行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压组件对阀芯施加朝向出液腔移动的推动力,截流组件减少了进液腔内部的介质与阀芯的接触面积,改变了进液腔的内部介质产生的压力的作用方向,从而减少了进液腔内部的介质对阀芯施加朝向出液腔移动的作用力,执行组件根据回液管内部的压力对阀芯施加朝向进液腔移动的作用力;当回液管内部大量的乳化液产生的压力使得执行组件对阀芯的压力小于调压组件对阀芯的推动力时,阀芯保持对连通口的封闭状况,减少了回液管内部的大量乳化液通过进液腔、连通口、出液腔和输料管不断进入到乳化液箱内部,导致乳化液箱冒液的现象,从而减少了乳化液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当执行组件对阀芯产生的压力大于调压组件对阀芯的推动力时,阀芯逐渐抵入进液腔内部,以脱离对连通口的密封,使得回液管内部的部分乳化液进入乳化液箱内部,从而减小了回液管内部的压力;同时,部分乳化液进入乳化液箱内部后,回液管内部的压力减小,使得执行组件对阀芯的作用力减小,从而使得阀芯逐渐抵入连通口内部,实现阀芯对连通口的密封,更进一步的减少了过多的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导致乳化液箱冒液、乳化液浪费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安装座、阀杆、抵接板、调节板和弹性件;所述安装座设置于阀体的顶部,所述阀杆滑动设置于安装座内部,且所述阀杆一端贯穿阀体并与阀芯相连;所述抵接板设置于阀杆远离阀芯的一端,所述调节板螺纹连接于安装座的外部,所述调节板外周壁开设有便于转动调节板的插接槽;所述弹性件压缩设置于抵接板和调节板之间,所述抵接板和调节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供弹性件的端部抵入的抵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将杆体抵入插接槽内部,并转动调节板,以便于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快速调节,并通过抵接槽增加了弹性件连接于抵接板和调节板之间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调节板和抵接板之间的距离,实现调整弹性件压缩的程度,从而调整弹性件对抵接板、阀杆和阀芯的抵接作用力,一方面,实现了调压组件阻碍阀芯脱离连通口并抵入进液腔的目的,另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回液管内部的压力情况,可快速调节弹性件对阀芯的推动力,增加了调压组件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截流组件包括固定筒和截流筒,所述固定筒设置于进液腔正对阀芯的内侧壁,所述截流筒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内部,且所述截流筒远离固定筒的侧壁与阀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筒和截流筒减少了进液腔内部的介质与阀芯的之间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了进液腔内部介质对阀芯施加朝向出液腔移动的作用力,减少了对执行组件和调压组件控制回液安全阀开合产生的干扰;另一方面,阀芯移动时带动截流筒,沿固定筒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固定筒和截流筒限制了阀芯的移动路径,减少了阀芯移动时出现偏离的现象,从而保障了回液安全阀的正常开合启停。
优选的,所述阀芯外周壁设置有限制环,所述连通口内侧壁开设有供限制环抵入的抵接环槽,所述抵接环槽与进液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环与抵接环槽内部相抵,限制阀芯朝向进液腔进行移动,减少了调压组件对阀芯的作用力大于执行组件对阀芯的作用力时,阀芯朝向出液腔移动并脱离连通口的现象发生,从而保障了回液安全阀的正常开合启停。
优选的,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安装架、壳体、鼓膜、触发杆和取压管,所述安装架设置于阀体的顶部,所述调压组件设置于安装架内部;所述壳体设置于安装架的顶部,所述壳体靠近阀杆的侧壁设置有供阀杆远离阀芯的一端滑动抵入的滑动口;所述鼓膜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触发杆设置于鼓膜与阀杆之间;所述取压管设置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取压管一端与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取压管另一端与回液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压管使得回液管内部的压强和鼓膜受到的压强趋于一致,取压管内部的介质对鼓膜施加压力,鼓膜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并带动触发杆、阀杆和阀芯朝向靠近固定筒的方向进行移动;当鼓膜受到的压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时,阀芯对连通口进行封闭,减少了回液管内部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导致的冒液现象发生;回液管内部积聚大量乳化液,取压管内部的压强逐渐增大,使得鼓膜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当鼓膜受到的压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时,阀芯脱离连通口并抵入进液腔内部,使得部分乳化液进入乳化液箱内部,从而减少了回液管内部的压力;当部分乳化液进入乳化液箱内部后,回液管内部的压强减小,使得鼓膜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从而使得阀芯逐渐实现对连通口的再次密封,更进一步的减少了过多的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导致乳化液箱冒液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所述阀体与输料管之间设置有两组过滤器,两所述过滤器之间设置有两组换向器,且两所述换向器分别设置于过滤器的高度方向两端,位于所述过滤器顶端的换向器与阀体的出液腔相连通,另一组所述换向器与输料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对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的乳化液进行过滤处理,减少了回液管内部的杂质进入乳化液箱内部造成的污染;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换向器,快速轮换工作状态的过滤器,减少了更换过滤器时消耗的整体装置的暂停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优选的,每一所述过滤器均包括过滤筒、分隔板、卡座和滤芯,所述分隔板设置于过滤筒内部,所述分隔板位于两组换向器之间,所述卡座设置于分隔板上,以用于连通分隔板两侧,所述滤芯设置于卡座上以用于过滤阀体内部的介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的乳化液通过换向器流入过滤筒内部,通过滤芯进行乳化液的过滤,并将过滤完毕的乳化液通过卡座和换向器重新输送至乳化液箱内部,从而减少了回液管内部的杂质进入乳化液箱内部造成的污染;通过滤芯和卡座进行卡接,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滤芯的快速拆装和更换。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一侧设置有用于测量过滤器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压力差的压力测量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测量仪检测过滤器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压力值,并通过比较过滤器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压力差,判断滤芯的堵塞状况,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通过换向器进行过滤器的更换和对堵塞的滤芯进行拆装更换。
优选的,每一所述过滤筒均包括筒体和密封板,所述筒体位于顶部的外周壁环绕设置有与密封板相贴合的延边,所述延边远离密封板的侧壁转动设置有多个锁止杆,所述延边和密封板的外周壁均开设有供锁止杆转动抵入的让位缺口,每一所述锁止杆的外缘均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每一所述锁止螺母均与密封板远离延边的侧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螺纹连接锁止螺母,使得锁止螺母与密封板相抵,实现了筒体和密封板的快速固定连接;通过拆卸锁止螺母,并转动锁止杆使得锁止杆脱离让位缺口,以实现密封板的快速拆卸,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滤芯的快速更换和筒体内部杂质的快速清洁;同时,通过转动锁止杆实现了锁止杆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简化了操作人员拆装锁止杆的步骤,同时减少了锁止杆拆装过程中出现锁止杆丢失的现象,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截流组件,减少了进液腔内部的介质对阀芯的接触和施加的作用力;通过设置调压组件和执行组件,并通过对比执行组件对阀芯的作用力和调压组件对阀芯的作用力,实现了回液管内部压力小于弹性件的阻力时,阀体处于封闭状态,此时减少了回液管内部乳化液回流至乳化液箱内部导致的冒液现象发生,并减少了乳化液的浪费和导致的污染现象;当回液管内部压力大于弹性件的阻力时,阀芯脱离连通口,使得部分乳化液进入乳化液箱,从而减小了回液管内部的压力。
2.通过设置过滤器,减少了回液管内部的杂质进入乳化液箱造成污染;通过设置换向器,实现快速变换工作的过滤器,保障了回液安全阀整体正常运作的情况下,便于实现过滤器内部的滤芯进行快速更换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回液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阀体、调压组件、截流组件和执行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过滤器和压力测量仪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回液管;102、输料管;1、阀体;11、进液腔;110、安装口;111、连通口;1111、抵接环槽;112、阀芯;1121、限制环;12、出液腔;120、安置口;2、调压组件;21、安装座;22、阀杆;23、抵接板;231、抵接槽;24、调节板;241、插接槽;25、弹性件;3、截流组件;31、固定筒;32、截流筒;4、执行组件;41、安装架;42、壳体;420、滑动口;421、上壳;422、下壳;43、鼓膜;44、触发杆;45、取压管;5、过滤器;51、过滤筒;511、筒体;5110、侧板;5111、延边;5112、锁止杆;5113、锁止螺母;5114、固定块;5115、连接杆;5116、把手;512、密封板;5121、让位缺口;52、分隔板;53、卡座;54、滤芯;6、换向器;7、压力测量仪;71、压力表;72、测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回液安全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回液安全阀包括阀体1、两组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架上的过滤器5和连通于两组过滤器5之间的换向器6。在本实施例中,换向器6为球阀,两组换向器6分别位于过滤器5的高度方向两端。阀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腔11和出液腔12,进液腔11与乳化液整体的传输系统中的回液管101通过卡箍进行固定连接,出液腔12与位于过滤器5顶端的换向器6通过法兰、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另一组换向器6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有与乳化液箱内部相连通的输料管102。
参照图1和图2,进液腔11位于出液腔12的下方,且进液腔11与出液腔12之间开设有连通口111,以便于进液腔11内部的乳化液流入出液腔12内部。阀体1的顶部贯穿有与出液腔12相连通的安装口110,操作人员通过安装口110在连通口111内部滑动连接有阀芯112。阀芯112的外周壁与连通口111的内侧壁相互贴合,以将连通口111进行封堵。
参照图2和图3,阀芯112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限制环1121,连通口11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进液腔11相连通的抵接环槽1111,以便于将限制环1121抵入抵接环槽1111内部。此时,限制环1121可限制阀芯112受到进液腔11内部介质的压力影响抵入出液腔12内部。
参照图1和图2,进液腔11内部连接有截流组件3,截流组件3包括固定筒31和滑动连接于固定筒31内部的截流筒32。阀体1底部贯穿有与进液腔11相连通的安置口120,以便于操作人员安装截流组件3,操作人员可通过螺栓和盖板将安置口120进行封闭。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筒31通过螺栓和盖板卡接固定于进液腔11的内部,且固定筒31位于进液腔11正对阀芯112的内侧壁上。截流筒32一端位于固定筒31内部,截流筒32另一端与阀芯112固定连接,减少了进液腔11内部的乳化液与阀芯112的接触,从而减少了进液腔11内部的乳化液推动阀芯112抵入出液腔12内部的作用力。
参照图1和图2,阀体1于安装口110处连接有调压组件2,调压组件2包括安装座21、阀杆22、抵接板23、调节板24和弹性件25。安装座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口110处,以将安装口110进行密封。阀杆22滑动连接于安装座21内部,且阀杆22两端均位于安装座21的外部。阀杆22靠近阀体1的一端贯穿阀芯112和截流筒32,并通过螺母将阀杆22、阀芯112和调节筒进行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抵接板23通过螺母连接于阀杆22远离阀芯112的一端,调节板24螺纹连接于安装座21的外缘。调节板24的外周壁开设有多个插接槽241,操作人员可通过将杆体插入插接槽241内部,以便于拨动调节板24进行转动,从而调节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和图2,弹性件25套接于安装座21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为压缩弹簧。弹性件25压缩于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之间,且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供弹性件25的端部抵入的抵接槽231。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板24,通过调节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之间的距离,实现调节弹性件25的压缩程度,从而调节弹性件25对抵接板23和阀杆22的推动作用力,使得抵接板23和阀杆22带动阀芯112朝向出液腔12的方向进行移动。
参照图1和图2,阀体1的顶部连接有执行组件4,执行组件4包括安装架41、壳体42、鼓膜43、触发杆44和取压管45。安装架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阀体1的顶部,且安装架41位于调压组件2的四周。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42包括上壳421和下壳422,上壳421和下壳422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可拆卸连接。下壳4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1的顶部,且下壳422靠近安装架41的侧壁贯穿有滑动口420,以便于将阀杆22远离阀芯112的一端滑动抵入。
参照图1和图2,鼓膜43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于上壳421和下壳42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鼓膜43富有弹性易于形变,且鼓膜43将壳体4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触发杆44焊接固定于鼓膜43的下表面,且触发杆44与阀杆22远离阀芯112的一端螺纹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取压管4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壳421的外侧壁,且取压管45一端与壳体42内部相连通,取压管45的另一端与回液管101的内部相连通。回液管101内部的乳化液通过取压管45传递至上壳421与鼓膜43之间,实现了上壳421与鼓膜43之间的压强与回液管101内部的压强趋于一致。
参照图1和图2,上壳421与鼓膜43之间的介质对鼓膜43施加作用力,可使得鼓膜43发生形变,产生推动触发杆44和阀杆22朝向靠近阀体1移动的作用力。当鼓膜43受到的压力值大于弹性件25对抵接板23的压力值时,可实现推动阀芯112抵入进液腔11内部,从而实现了进液腔11与出液腔12的连通,以便于将回液管101内部的乳化液通过换向器6传输至过滤器5内部。
参照图4和图5,过滤器5包括过滤筒51、分隔板52、卡座53和滤芯54。过滤筒51包括筒体511和密封板512,筒体511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延边5111,延边5111位于筒体511的顶端,且延边5111与密封板512相互贴合。延边5111远离密封板512的侧壁焊接固定有多对侧板5110,所有侧板5110均围绕延边5111成圆周阵列分布。每对侧板5110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锁止杆5112。延边5111和密封板512的外周壁均开设有让位缺口5121,操作人员将锁止杆5112围绕销轴转动,可将锁止杆5112抵入让位缺口5121内部。每一锁止杆5112的外缘均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5113,锁止螺母5113与密封板512远离延边5111的侧壁相抵,以实现密封板512和筒体511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5,筒体511的外周壁焊接固定有两组固定块5114,两组固定块5114上共同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115。密封板512远离筒体511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5116,连接杆5115远离固定块5114的一端与把手5116焊接固定。当锁止螺母5113脱离锁止杆5112时,操作人员转动锁止杆5112以脱离让位缺口5121。此时,操作人员握持把手5116可通过连接杆5115转动密封板512,以实现密封板512脱离对筒体511的覆盖,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更换滤芯54和清除筒体511内部的杂志。
参照图4和图5,分隔板52焊接固定于筒体511内部,以将筒体511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两组换向器6分别位于分隔板52的两侧,以使得两组换向器6分别与筒体511内部的上下两层空间进行连通。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两组换向器6,以实现快速轮换两组过滤器5进行工作。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卡座53和滤芯54均设置有三组,且两者一一对应。卡座53一体成型于分隔板52上,且卡座53贯穿分隔板52,以将筒体511内部的上下两个空间进行连通。滤芯54套接在卡座53的外缘,所有滤芯54均位于分隔板52的上方,且所有滤芯54远离分隔板52的一端与密封板512紧密贴合,以便于滤芯54对过滤筒51内部的乳化液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乳化液通过卡座53导入筒体511的下半部分空间内。
参照图1和图5,过滤器5一侧的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力测量仪7,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测量仪7包括两组压力表71和与压力表71相连接的测压管72。其中一组换向器6与阀体1的连接处与其中一组测压管72相连通,另一组换向器6与输料管102的连接处与另一组测压管72相连通,以实现两组压力表71分别测量过滤器5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压力。操作人员可通过对比两组压力表71显示的压力差的变化,判断过滤器5内部的滤芯54的使用堵塞状况,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进行滤芯54的更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回液安全阀的实施原理为:
当回液管101内部的大量乳化液受到重力作用,回流至阀体1内部时,压缩状态的弹性件25对抵接板23施加朝向壳体42移动的推动力,使得抵接板23带动阀杆22和阀芯112受到朝向壳体42移动的推动力,以将阀芯112抵紧于连通口111内部,将进液腔11和出液腔12进行分割,减少了大量的乳化液通过输料管102进入乳化液箱内部,从而减少了乳化液箱积聚大量乳化液导致乳化液箱冒液的现象发生,更进一步减少了乳化液的资源浪费和乳化液箱冒液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当回液管101道内部逐渐积攒越来越多的乳化液后,回液管101内部的压强逐渐增大,导致鼓膜43受到的压力值越来越大,使得鼓膜43逐渐发生形变,触发杆44和阀杆22施加朝向靠近阀体1的推动力。当鼓膜43受到的压力值大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25对抵接板23和阀杆22的推动力时,发生弹性形变的鼓膜43逐渐带动触发杆44、阀杆22和阀芯112朝向靠近固定筒31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阀芯112脱离对连通口111的密封。此时,进液腔11内部的部分乳化液可通过连通口111进入出液腔12内部,以减少进液腔11和回液管101内部的压力。
当一部分回液管101内部的乳化液通过进液腔11、连通口111、出液腔12和换向器6进入到过滤器5内部进行过滤后,回液管101和进液腔11内部的压力值逐渐减小,使得鼓膜43受到的压力值逐渐减小。当弹性件25对抵接板23和阀杆22的推动力大于鼓膜43受到的压力值时,阀杆22带动阀芯112朝向靠近壳体42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阀芯112重新封闭连通口111,一方面,减小了回液管101的内部压力,另一方面,减少了过多的乳化液通过过滤器5和输料管102进入乳化液箱内部,导致乳化液箱发生冒液现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回液管(101)和乳化液箱之间的阀体(1),所述阀体(1)和乳化液箱之间设置有输料管(102);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回液管(101)相连通的进液腔(11)和与输料管(102)相连通的出液腔(12),所述进液腔(11)位于出液腔(12)的下方;所述进液腔(11)和出液腔(12)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口(111),所述连通口(111)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密封连通口(111)的阀芯(112);所述阀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阻碍阀芯(112)脱离连通口(111)并抵入进液腔(11)的调压组件(2),所述进液腔(11)内部设置有用于减少阀体(1)内部介质与阀芯(112)接触的截流组件(3),所述调压组件(2)顶部设置有根据回液管(101)内部压力控制阀芯(112)抵入进液腔(11)的执行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2)包括安装座(21)、阀杆(22)、抵接板(23)、调节板(24)和弹性件(25);所述安装座(21)设置于阀体(1)的顶部,所述阀杆(22)滑动设置于安装座(21)内部,且所述阀杆(22)一端贯穿阀体(1)并与阀芯(112)相连;所述抵接板(23)设置于阀杆(22)远离阀芯(112)的一端,所述调节板(24)螺纹连接于安装座(21)的外部,所述调节板(24)外周壁开设有便于转动调节板(24)的插接槽(241);所述弹性件(25)压缩设置于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之间,所述抵接板(23)和调节板(24)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供弹性件(25)的端部抵入的抵接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组件(3)包括固定筒(31)和截流筒(32),所述固定筒(31)设置于进液腔(11)正对阀芯(112)的内侧壁,所述截流筒(32)滑动设置于固定筒(31)内部,且所述截流筒(32)远离固定筒(31)的侧壁与阀芯(1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12)外周壁设置有限制环(1121),所述连通口(111)内侧壁开设有供限制环(1121)抵入的抵接环槽(1111),所述抵接环槽(1111)与进液腔(1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4)包括安装架(41)、壳体(42)、鼓膜(43)、触发杆(44)和取压管(45),所述安装架(41)设置于阀体(1)的顶部,所述调压组件(2)设置于安装架(41)内部;所述壳体(42)设置于安装架(41)的顶部,所述壳体(42)靠近阀杆(22)的侧壁设置有供阀杆(22)远离阀芯(112)的一端滑动抵入的滑动口(420);所述鼓膜(43)设置于壳体(42)内部,所述触发杆(44)设置于鼓膜(43)与阀杆(22)之间;所述取压管(45)设置于壳体(42)的顶部,所述取压管(45)一端与壳体(42)内部相连通,所述取压管(45)另一端与回液管(10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与输料管(102)之间设置有两组过滤器(5),两所述过滤器(5)之间设置有两组换向器(6),且两所述换向器(6)分别设置于过滤器(5)的高度方向两端,位于所述过滤器(5)顶端的换向器(6)与阀体(1)的出液腔(12)相连通,另一组所述换向器(6)与输料管(10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过滤器(5)均包括过滤筒(51)、分隔板(52)、卡座(53)和滤芯(54),所述分隔板(52)设置于过滤筒(51)内部,所述分隔板(52)位于两组换向器(6)之间,所述卡座(53)设置于分隔板(52)上,以用于连通分隔板(52)两侧,所述滤芯(54)设置于卡座(53)上以用于过滤阀体(1)内部的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一侧设置有用于测量过滤器(5)进液端和出液端的压力差的压力测量仪(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液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过滤筒(51)均包括筒体(511)和密封板(512),所述筒体(511)位于顶部的外周壁环绕设置有与密封板(512)相贴合的延边(5111),所述延边(5111)远离密封板(512)的侧壁转动设置有多个锁止杆(5112),所述延边(5111)和密封板(512)的外周壁均开设有供锁止杆(5112)转动抵入的让位缺口(5121),每一所述锁止杆(5112)的外缘均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母(5113),每一所述锁止螺母(5113)均与密封板(512)远离延边(5111)的侧壁相抵。
CN202221264554.9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回液安全阀 Active CN217582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554.9U CN21758218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回液安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554.9U CN21758218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回液安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181U true CN217582181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4554.9U Active CN21758218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回液安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2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0608765A2 (pt) regulador de pressão de gás e método para montagem e desmontagem do regulador
CN110686112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闸阀
CN217582181U (zh) 一种回液安全阀
CN107654702B (zh) 一种单向阀
CN110848432B (zh) 防背压突开式导阀结构
CN216344165U (zh) 先导活塞式空气减压阀
CN213954364U (zh) 一种新型注水井放压阀
CN220416315U (zh) 一种防堵塞阀芯
CN210859941U (zh) 一种高压减压阀
CN113983342B (zh) 一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调压活门结构
CN114017509B (zh) 一种易拆卸轴流式阀门
CN212775763U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闸阀
CN209944011U (zh) 一种新型燃气调压箱
CN213575651U (zh) 一种阀芯可整体拆卸的磨轮阀
CN211799179U (zh) 一种双筒自封式磁性回油过滤器
CN211117819U (zh) 一种防背压突开式导阀
US3027846A (en) Displacement-type rotary pump
CN214534698U (zh) 一种可在线调节流量的过流量阀
CN217463373U (zh) 一种便携式阀门执行器
CN214618037U (zh) 双过滤调压阀
CN205639751U (zh) 氨用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CN219942055U (zh) 一种带球阀杆的前置过滤器
CN219795419U (zh) 一种过滤连接件、过滤组件及滤清器
CN220816624U (zh) 具有可拆卸式过滤结构的偏心球阀
CN216200998U (zh) 一种精密控压节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Shufang

Inventor after: Dong Shigang

Inventor after: Liu Yang

Inventor after: Qiao Xinliang

Inventor after: Ding Wen

Inventor before: Yang Shufang

Inventor before: Dong Shig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Xintao

Inventor before: Liu Yang

Inventor before: Qiao Xinliang

Inventor before: Ding We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