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235U - 一种拉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235U
CN217575235U CN202221115828.8U CN202221115828U CN217575235U CN 217575235 U CN217575235 U CN 217575235U CN 202221115828 U CN202221115828 U CN 202221115828U CN 217575235 U CN217575235 U CN 217575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rc
pipe
shaped bearing
bea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58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
陈兴华
刘树华
黄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58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管车,所述拉管车包括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属拉杆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一侧;所述管托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二侧,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开口背向所述车架,并且所述弧形承载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以使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通过所述拉管车,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移动管材。

Description

一种拉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工具领域,涉及一种运输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管车。
背景技术
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常见的管材有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暖气管、雨水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管材经历了普通铸铁管、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球墨铸铁管、镀锌钢管、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的发展历程。在建筑工程中经常需要移动管材的位置以满足生产需求。然而,管材的重量通常较重,以钢管为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钢管重量可达数十到数百公斤,这就导致管材的移动非常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管材的工具已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管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管车,所述拉管车包括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属拉杆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一侧;所述管托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二侧,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开口背向所述车架,并且所述弧形承载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以使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一圆孔,所述车架具有圆柱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圆孔而与第一限位件相连,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圆孔的尺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管托还具有一圆柱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且面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车架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圆孔而与第二限位件相连,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尺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三圆孔,所述车架具有第三连接部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拉管车还包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圆孔而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栓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尺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具有把手。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为一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一端或两端为尖端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横杆,其两端分别用于设置一所述车轮;纵杆,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横杆相垂直,所述纵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用于设置所述管托。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拉管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拉管车具有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用于承载管材。实际应用中,将管材放置于所述弧形承载部上之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所述拉管车将所述管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图1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2A-图2D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操作过程示例图。
图2E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例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拉管车
11 车架
111 第一连接部
112 横杆
113 纵杆
114 斜撑
12 车轮
13 拉杆
131 第一弯曲部
132 第二弯曲部
133 把手
134 拉杆主体
14 管托
141 第一圆孔
15 第一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管材的重量通常较重,以钢管为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钢管重量可达数十到数百公斤,这就导致管材的移动非常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管材的工具已成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至少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管车,所述拉管车具有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用于承载管材。实际应用中,将管材放置于所述弧形承载部上之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所述拉管车将所述管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
请参阅图1A和图1B,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拉管车1,其中,图1A显示为所述拉管车1的俯视图,图1B显示为所述拉管车1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拉管车1包括车架11、车轮12、拉杆13和管托14。其中,所述车架11为所述拉管车1的主体部分。所述车轮12设置于所述车架11上,且所述车轮1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所述车轮12例如为万向轮。所述拉杆13设置于所述车架11的第一侧,用以供操作人员拉动所述拉管车1,所述第一侧例如为所述车架11的后方。所述管托14设置于所述车架11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例如为所述车架11的上方、所述车架11的前方、所述车架11的前上方或者前下方等。所述管托14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开口背向所述车架11。此外,所述弧形承载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架11上,以使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其中,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轴是指经过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点且与所述弧形承载部垂直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也即,当所述弧形承载部不动时所述拉管车1的其他部件可以相对所述弧形承载部旋转。通过此种方式有利于提升操作人员移动管材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当所述弧形承载部承载管材时,所述弧形承载部与管材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此时,由于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相对所述车架旋转,因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车架的方向来改变移动方向,例如,当操作人员将车架调整为与管材相垂直的第一方向时,操作人员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管材,当操作人员将车架调整为与管材相平行的第二方向时,操作人员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管材。请参阅图2A、图2B、图2C和图2D,显示为本实施例所述拉管车1在实际中的使用方法示例。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两名操作人员分别利用两辆拉管车1来移动管材,其中,一辆拉管车1位于管材前端,另一辆拉管车1位于管材后端。操作人员先将所述拉管车1的拉杆13往上旋转,以使所述小车处于图2A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开口面向管材。其后,通过所述拉杆13移动所述拉管车1,以将管材装载进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弧形内部,如图2B所示。接着,将所述拉管车1的拉杆13往下旋转至便于拉动的位置,如图2C所示。此时,若操作人员希望沿管材的径向移动管材,则可以利用所述拉管车1直接拉动管材。若操作人员希望沿管材的轴向移动管材,则需要将所述拉管车1的拉杆13沿水平方向旋转。其中,位于管材前方的拉管车1的拉杆13向管材的前方旋转以使该拉杆13与管材近似平行,如图2D所示。位于管材后方的拉管车1的拉杆13向管材的后方旋转以使该拉杆13与管材近似平行。此后,管材前方的操作人员拉动拉管车1,而管材后方的拉管人员推动拉管车1,通过此种方式即可实现管材的轴向移动。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所述拉管车1具有车架11、车轮12、拉杆13和管托14,其中,所述管托14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用于承载管材。实际应用中,将管材放置于所述弧形承载部上之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所述拉管车1将所述管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此外,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形状为弧形,因而能够很好地承载圆形管材,因此,本实施例所述拉管车1尤其适用于移动圆形管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E,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一圆孔141,所述车架11具有圆柱形的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一圆孔14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尺寸,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穿过所述第一圆孔141而与第一限位件15相连,所述第一限位件15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圆孔141的尺寸,其中,上述各部件的尺寸例如为其直径或半径。由于所述第一圆孔14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尺寸而小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5的尺寸,因此,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
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例如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限位件15例如为螺母,此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5螺纹连接,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5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托14还具有一圆柱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且面向所述车架11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可以与所述弧形承载部一体成型。所述车架11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尺寸。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圆孔而与第二限位件相连,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尺寸。其中,上述各部件的尺寸例如为其直径或半径。由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尺寸而小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尺寸,因而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所述第二连接部例如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例如为螺母,此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螺纹连接,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可选地,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三圆孔,所述车架11具有第三连接部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拉管车1还包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尺寸,且所述连接螺栓的栓体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尺寸。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圆孔而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栓接。由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尺寸小于所述连接螺栓的栓头尺寸而大于所述连接螺栓的栓体尺寸,因而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
请参阅图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13包括第一弯曲部131和第二弯曲部132,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131相较于所述第二弯曲部132更靠近所述车架11。所述第一弯曲部131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弯曲部132的弯曲方向相反。例如,所述第一弯曲部131可以向上弯曲,所述第二弯曲部132可以向下弯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相对于直线形状的拉杆而言,本实施例所述拉杆13包括第一弯曲部131和第二弯曲部132,此种弯曲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因而能够减少操作人员装载管材的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移动管材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杆112和纵杆113。所述横杆112的两端分别用于设置一所述车轮12。所述纵杆113设置于所述横杆112的中心位置,其远离所述横杆112的一端用于设置所述管托14。所述横杆112和所述纵杆113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车架11还可以包括斜撑114,所述斜撑1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杆112和所述纵杆113相连,用于提升所述车架11的稳定性。所述斜撑114与所述横杆112和所述纵杆113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参阅图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13包括把手133和拉杆主体134,其中,所述把手133位于所述拉杆13远离所述车架11的一端。
请继续参阅图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承载部为一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一端或者两端为尖端结构,以便于将管材装载进所述弧形承载部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管车具有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用于承载管材。实际应用中,将管材放置于所述弧形承载部上之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所述拉管车将所述管材移动到指定位置,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管车包括车架、车轮、拉杆和管托,其中:
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所属拉杆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一侧;
所述管托设置于所述车架的第二侧,所述管托具有一弧形承载部,所述弧形承载部的开口背向所述车架,并且所述弧形承载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上,以使所述弧形承载部能够围绕其中心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一圆孔,所述车架具有圆柱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圆孔而与第一限位件相连,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圆孔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还具有一圆柱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且面向所述车架设置,所述车架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圆孔而与第二限位件相连,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中心具有第三圆孔,所述车架具有第三连接部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拉管车还包括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圆孔而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栓接,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圆孔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具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所述弧形承载部为一中间宽两端窄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承载部的一端或两端为尖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横杆,其两端分别用于设置一所述车轮;
纵杆,设置于所述横杆的中心位置且与所述横杆相垂直,所述纵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用于设置所述管托。
CN202221115828.8U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拉管车 Active CN217575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5828.8U CN217575235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拉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5828.8U CN217575235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拉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235U true CN21757523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50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5828.8U Active CN217575235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拉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119595A1 (en) System for serial line for cutting and bending of steel bars, rods and coils for manufacture of stirrups and longitudinal girders as well as assembly of steel armatures for beams, pillars, base plates, blocks, stakes, drums and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N217575235U (zh) 一种拉管车
CN210649256U (zh) 一种外框总拼翻转焊接装置
US7314207B2 (en) Utility pole support stand
CN107175453A (zh) 适用于角钢塔安装的便携式辅助支撑架焊接夹具
CN108946498B (zh) 一种轻型可拆卸移动式龙门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36700U (zh) 能够避免角钢焊接缝隙较大的夹紧装置
CN211727291U (zh) 建筑楼梯铺设钢筋折弯器
CN213265347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管搬运收集车
CN212671267U (zh) 一种用于单管塔加固的能量立柱
CN210149354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运输工具
CN220612149U (zh) 一种用于桩基主筋钢筋笼加工的模具
CN111922493A (zh) 一种钢管转动焊接辅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9151967U (zh) 耐火土固定件焊接夹具
CN220504510U (zh) 移动式模板支撑装置
CN205950588U (zh) 大管径pccp管安装时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19506435U (zh) 一种可移动可调节钢筋运输架
CN217532872U (zh) 一种多自由度管道搬运装置
CN220005469U (zh) 一种大型圆筒矫形工装
CN220033865U (zh) 固定滑轮调节装置及吊装设备
CN219927712U (zh) 一种可调节管道简易移动工具
CN218873380U (zh) 一种用于手动弯管的工具
CN220298500U (zh) 一种在狭小空间运输大型管道的工具
CN221090899U (zh) 一种管道转移小车
CN113716261B (zh) 一种管件移动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