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9178U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69178U CN217569178U CN202123174509.2U CN202123174509U CN217569178U CN 217569178 U CN217569178 U CN 217569178U CN 202123174509 U CN202123174509 U CN 202123174509U CN 217569178 U CN217569178 U CN 2175691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entrifuge tube
- carrier
- bearing frame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中,离心管承载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承载架和动力机构;第一承载架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架用于承载离心管;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承载架相对于基座转动,以使置于第一承载架的离心管呈倾斜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以及较高的样本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对液基样本进行分离前,需要将经过洗脱混匀的样本转移至装有梯度分离液的离心管中,以使样本尽可能悬浮在梯度分离液的上方,但是目前向离心管中添加样本时,在重力作用下,样本会快速下沉并直接与梯度分离液混合,导致样本分离效果不佳、分离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离心管承载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液基样本梯度分离效果不佳、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管承载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承载架和动力机构;
所述第一承载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承载架用于承载离心管;
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以使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架的离心管呈倾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第一承载架以使呈倾斜状态的所述离心管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所述基座连接;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或所述基座;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扭簧和磁性件,所述第一扭簧分别与所第一承载架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或所述基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部且均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承载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架包括承载主体、第一连轴和第二连轴,所述第一连轴和所述第二连轴设于所述承载主体的相对两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一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所述离心管;
或者,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所述离心管,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主体设有扫描避让口;所述扫描避让口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并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复位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限位件,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复位位置;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基座底端的部位,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转动幅度在0°~60°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连接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或者,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连接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基座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连杆设于所述基座的同侧,以用于对所述连杆的摆动进行限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和拨动组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拨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拨动组件拨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和/或,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第一承载架与基座转动连接,并且第一承载架用于承载离心管,而动力机构则用于驱动第一承载架以与基座连接的部位为旋转中心轴转动,从而可以使得置于第一承载架的离心管呈倾斜状态,一方面提高了离心管承载装置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离心管可以保持在倾斜的状态,当向离心管中加入样本液以进行梯度分离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样本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样本梯度分离设备还包括:
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承托并转移所述基座;
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用于向置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离心管加入梯度分离液;
加样机构,所述加样机构用于向置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离心管中加入样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样本梯度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承载架和第三承载架、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承载架用于承载所述基座;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基座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
所述第三承载架与所述第二承载架间隔设置,以用于承载所述动力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和拨动组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拨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连接;
和/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拨动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或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拨动臂与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拨动臂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架的所述基座拨动至所述转移机构,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由于包括上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因此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样本梯度分离效果好以及梯度分离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控制关系简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5中P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Q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的控制关系简化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中输出管与离心管抵接状态时的局部纵剖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离心管承载装置;
11、基座;111、底座;112、第一支架;113、第二支架;114、第一限位件; 115、限位凸起;110、避让空间;
12、第一承载架;121、承载主体;1211、容置槽;1212、扫描避让口;122、第一连轴;123、第二连轴;
13、动力机构;131、电机;132、输出轴;133、拨动组件;1331、拨杆; 1332、第二扭簧;134、固定块;
14、复位机构;141、第一扭簧;142、磁性件;
15、第二限位件;
16、轴承;
17、连杆;
18、离心管;
19、控制系统;
20、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21、固定架;211、承载平台;
22、第二承载架;
23、第三承载架;
24、传动机构;241、第一传动轮;242、传动带;243、拨动臂;
25、第一驱动机构;
26、探测机构;
27、加液机构;271、输出管;
28、加样机构;
29、转移机构;291、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10以及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10所示。
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离心管承载装置10包括基座11、第一承载架12和动力机构13。其中,第一承载架12与基座11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架 12用于承载离心管18;动力机构13用于驱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以使置于第一承载架12的离心管18呈倾斜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10,由于第一承载架12与基座11转动连接,通过动力机构13驱动第一承载架12,可以使得第一承载架12以与基座11连接的部位为旋转中心旋转,从而使得置于第一承载架12的离心管18呈现倾斜的状态,有利于样本沿着离心管18倾斜的轨迹逐渐沉至离心管18底部,当离心管18内事先盛有梯度分离液,可以使得样本在沿着离心管18倾斜轨迹下沉,延长下沉距离,从而可以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分离效率。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1包括底座111、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其中,底座111具有第一侧端部(图中未标示)和第二侧端部(图中未标示),第一侧端部和第二侧端部相对设置,第一支架112 设于第一侧端部,并且自底座111向上延伸;第二支架113设于第二侧端部,并且自底座111向上延伸。底座111、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之间形成容纳第一承载架12的区域,方便第一承载架12的拆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1、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三者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1和第二支架 11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第一支架112与底座111则是两个可拆分的零部件,以便于第一承载架12与基座11的拆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1、第一支架 112以及第二支架113三者为各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使用时将三者组装,不使用时,则可以将三者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架12设于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之间,并且第一承载架12与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分别转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承载架12可以相对基座11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架12的底部与底座111的顶部之间具有间隔,从而有利于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 转动。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1形成有第一限位件114,第一限位件114与第一支架112和/或第二支架113连接。第一限位件114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限制第一承载架12复位时的复位位置,避免过度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连接于第二支架113远离第一承载架 12转动方向的一侧(即第一限位件114在第一承载架12发生倾斜转动时,不干涉第一承载架12的转动,而第一承载架12从倾斜状态恢复至竖直状态时,第一限位件114干涉第一承载架12,避免第一承载架12沿反方向倾斜。),且第一限位件114自第二支架113向第一支架112的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还与底座111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与底座 111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与底座111、第二支架113三者一体成型。第一限位件114设置的部位,可以避免第一承载架12在转动发生倾斜时与第一限位件114发生干涉,并且可以避免第一承载架12复位时复位过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连接于第二支架113靠近底座111 顶端的部位,以避免第一限位件114阻碍扫描机构对贴附在离心管18外壁上的标签的识别和扫描。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管承载装置10还包括第二限位件15,第二限位件15设于第二支架113和/或第二支架113远离基座11底端的部位,以用于限制第一承载架12的旋转转动幅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114 和第二限位件15分别设于基座11的相对两侧且第一限位件114和第二限位件 15均沿第一侧端部向第二侧端部延伸,同时第二限位件15靠近基座11的顶端设置,第一限位件114靠近基座11的底端设置,第二限位件15和第一限位件 114分设于第一承载架12的相对两侧(即第一承载架12设于第一限位件114所在的平面和第二限位件15所在的平面之间),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限位件15能够用于限制第一承载架12的倾斜幅度,而第一限位件114则能够对第一承载架 12的复位进行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15的设置,限制第一承载架12的旋转幅度在0°~60°之间,如果第一承载架12旋转后的倾斜角度过大,由于离心管18内的液体(如梯度分离液或者梯度分离液与样本的混合液)一般会占到离心管18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容易发生液体被倒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架12的旋转幅度在0°~45°之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架12包括承载主体121、第一连轴122和第二连轴123。其中,第一连轴122和第二连轴123分别设于承载主体121的相对两侧端,且第一连轴122和第二连轴123同轴设置,第一连轴122自承载主体121向第一支架112延伸以与第一支架112转动连接;第二连轴123自承载主体121向第二支架113延伸以与第二支架113转动连接。第一承载架12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使得第一承载架12和基座11具有良好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连轴122和第二连轴123同轴设置,有利于第一承载架12以第一连轴122和/或第二连轴123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相对于基座 11转动,提高了第一承载架12的转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121形成有一个容置槽1211,容置槽1211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离心管18。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121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容置槽1211,每个容置槽1211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离心管18,相邻的两个容置槽1211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将离心管18 装入第一承载架12或者从第一承载架12中取出,并且各个离心管18的取放不相互干涉,有利于提高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容置槽1211沿第一连轴122至第二连轴123的方向间隔设置,即多个容置槽1211 成一排多列间隔设置;而在一些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容置槽1211也可以成多排多列间隔设置,或者成其他形状的阵列分布设置。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121设有扫描避让口1212,扫描避让口1212设于容置槽1211的侧壁,同时扫描避让口1212连通容置槽 1211,且自槽口向容置槽1211的槽底壁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避让口 1212均朝向同一侧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描避让口1212均背对第二限位件15设置,亦即朝向第一限位件114所在的平面设置。扫描避让口1212的设计,使得当置于容置槽1211中的离心管18以容置槽1211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时,贴在离心管18外壁的标签随着离心管18旋转而被扫描机构识别和扫描。
请参阅图3和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管承载装置10还包括轴承16,轴承16设于基座11中以支撑第一承载架12并使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 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承16的数量为一个,并且嵌设于第二支架113,以支撑第二连轴1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承1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支架112和第二支架113,以分别支撑第一连轴122和第二连轴123。轴承16 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的摩擦力,有效提高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管承载装置10还包括连杆17,连杆17与第一承载架12连接以供动力机构13驱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 11转动。具体地,连杆17的一端与第一承载架12连接,并且另一端自第一承载架12向基座11的底部方向延伸,以便于动力机构13驱动连杆17带动第一承载架12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杆17与第二连轴123远离承载主体121 的一端连接,并且连杆17与第二连轴123为固定连接,从而当动力机构13驱动连杆17转动时,连杆17第二连轴123的中心轴为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1形成有限位凸起115,限位凸起115和连杆17设于基座11的同侧,通过限位凸起115的设置,以起到对连杆17的运动进行限位,并且限位凸起115自第二支架113沿与第二连轴123 的中心轴的延伸方向延伸。限位凸起115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杆17复位时复位过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动力机构13沿逆着进给方向运动时,驱动连杆17反向摆动从而导致第一承载架12反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杆17以及限位凸起115设于第二支架113背对第一支架112的表面。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杆17以及限位凸起115也可以设于第二支架113朝向第一支架112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115 和底座111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110,避让空间110用于供给动力机构13进给以推动连杆17转动,或者供给动力机构13逆着进给的方向运动时形成有效的避让。
请参阅图3和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管承载装置10还包括复位机构14,复位机构14设于基座11和/或第一承载架12以使呈倾斜状态的离心管 18复位。通过复位机构14,使得呈倾斜状态的离心管18恢复至竖直摆放的状态,以避免相邻两个离心管承载装置10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或者离心管承载装置 10在下一个工序时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复位指的是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相对于基座11转动使得离心管18 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成夹角后,再由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相对于基座 11反向转动,以使得离心管18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直至夹角为0°的状态。
请参阅图3和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机构14包括第一扭簧141,第一扭簧141分别与第一承载架12和基座11连接。当动力机构13驱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时,第一扭簧141发生弹性形变,当动力机构13与第一承载架12相互分离时,第一承载架12在第一扭簧141的作用下,携带离心管18复位。
请参阅4、图6以及图12,在一些方式中,动力机构13包括电机131、输出轴132和拨动组件133。其中,输出轴132与电机131连接,拨动组件133与输出轴132活动连接,拨动组件133向第一承载架12延伸以拨动第一承载架12 相对基座11转动。动力机构13的结构设置,由输出轴132带动拨动组件133 进给以推动连杆17以第二连轴123的中心轴为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承载架12 相对于基座11转动;或者由输出轴132带动拨动组件133朝与进给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13还包括固定块134,固定块134 与输出轴132固定连接,拨动组件133则设于固定块134,从而由输出轴132带动固定块134进行往复运动,并由固定块134携带拨动组件133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拨动组件133进给以推动连杆17转动或者沿与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与连杆17分离。
请参阅图4、图1以及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离心管承载装置10还包括控制系统19。控制系统19用于控制动力机构13工作。通过设置控制系统19,可以使得离心管承载装置10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5和图6,基于上述离心管承载装置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管18的加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离心管18插装于离心管承载装置10中的第一承载架12里;
控制系统19控制动力机构13启动,以控制动力机构13驱动第一承载架12 带动离心管18相对于基座11旋转,使离心管18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成预设角度;
向离心管18中加入梯度分离液,再向离心管18中加入样本,使样本沿离心管18壁体的延伸方向下沉,使得样本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由复位机构14带动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相对于基座11旋转复位,直至离心管18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梯度分离液可以在将离心管18插装于离心管承载装置 10之前加入,也可以在离心管18插装于离心管承载装置10之后加入,或者在使离心管18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成预设角度之前或者之后加入。通过预先向离心管18中加入梯度分离液,再向离心管18中加入样本,样本在离心管18沿着离心管18壁体的延伸方向下沉,下落相同的高度,离心管18倾斜时,样本下落的路径比离心管18竖直放置时下落的路径较长,并且较为缓和,从而可以使得样本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以及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梯度分离液和样本的添加方式都可以是手动添加,也可以是机器自动添加。当为机器自动添加时,需要将离心管承载装置10置于如图5至图10中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入的样本,是以样本溶液或者悬浊液等的形式加入。
请参阅图5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 包括离心管承载装置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还包括固定架21,固定架21包括承载平台211,离心管承载装置10设于承载平台211的顶部。离心管承载装置10设置在承载平台211的顶部,方便离心管承载装置10 中第一承载架12倾斜时,向容置于第一承载架12的离心管18中加入样本。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还包括第二承载架22、第三承载架23、传动机构24以及用于驱动传动机构24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5。其中,第二承载架22设于承载平台211的顶部,通过设置第二承载架22,可以用于承载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基座11。传动机构24设于第二承载架22的底部以用于传送基座11。第三承载架23设于承载平台211的顶端且与第二承载架22间隔设置,通过设置第三承载架23,可以用于承载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动力机构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承载架22具有第一端部(图中未标示)和第二端部(图中未标示),并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设置,传动机构24沿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延伸设于第二承载架22的底部,而第三承载架23则靠近第二端部设置,从而当传动机构24将放置在第一端部的基座11传送至第二端部时,设置在第三承载架23的动力机构13可以驱动与基座11转动连接的第一承载架12相对基座11转动。
请参阅图5和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24包括第一传动轮241、第二传动轮(图中未显示)、拨动臂243以及传动带242。其中,第一传动轮241和第二传动轮分别设置在第二承载架22的相对两端,如第一传动轮241设置带第一端部,第二传动轮设置在第二端部,而传动带242连接于第一传动轮 241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第一驱动机构25与第一传动轮241或第二传动轮连接以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轮带动另一个传动轮转动。拨动臂243与传动带242连接,并且拨动臂243向上延伸,其以用于将置于第二承载架22的基座11拨动至可供动力机构13驱动的位置,即将置于第一端部的基座11拨动至第二端部。在一些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24的工作方式还可以是链传动或者气缸传动或者丝杆传动或者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请参阅图6和图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13包括电机131、输出轴132和拨动组件133。其中输出轴132与电机131连接,拨动组件133与输出轴132活动连接,且拨动组件133用于拨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基座11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组件133自第三承载架23向第二承载架22的第二端部所在的区域延伸,当基座11被移动至第二承载架22的第二端部时,电机131 驱动输出轴132带动拨动组件133驱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拨动组件133包括拨杆1331和第二扭簧1332,第二扭簧1332用于驱动拨杆1331复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机构13还包括固定块134,固定块134固定于输出轴132,而拨动组件133则设置在固定块134且与固定块134转动连接。拨杆1331以与固定块134连接的部位为旋转中心转动,而第二扭簧1332则设置在拨杆1331与固定块134连接的部位,当拨杆1331受力而以与固定块134连接的部位为旋转中心轴转动后,外力消失,此时有第二扭簧1332驱动拨杆1331复位。
请参阅图5、图7以及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还包括探测机构26,探测机构26安装于第二承载架22的顶部,且靠近第一端部设置,通过设置探测机构26,可以探测第二承载架22上是否放置有安装了第一承载架12的基座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探测机构26为探测器,如传感器等。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控制系统19还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25、探测机构26连接,控制系统19通过探测机构26反馈的信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5是否工作。
请参阅图8、图11、图12以及图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还包括加液机构27和加样机构28。其中,加液机构27与固定架21活动连接,由控制系统19控制加液机构27向置于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离心管18 中加入梯度分离液;而加样机构28与固定架21活动连接,由控制系统19控制加样机构28携带样本并向置于离心管承载装置10的离心管18中加入样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液机构27包括输出管271,输出管271的出液端呈锥形结构,将输出管271的出液端抵靠在离心管18的壁体上后,纵向剖切输出管271 和离心管18时,锥形结构的锥线与输出管271的中心轴所成的夹角为α,而离心管18的壁体与输出管271的中心轴所成的夹角为β,并且有α小于或者等于β,从而有利于从输出管271输出的梯度分离液贴着离心管18的壁体流至离心管18中。同样地,加样机构28的出液端与离心管18之间的关系和输出管271 与离心管18之间的关系相同,在此不再展开赘述,加样机构28的出液端与离心管18之间的关系和输出管271与离心管18之间的关系相同,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样本的分离效果。
请参阅图11、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还包括转移机构29和第二驱动机构291,第二驱动机构291用于驱动转移机构29进行传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移机构29用于承接由传动机构24传送的基座11,动力机构13设于转移机构29的旁侧,并且动力机构13的拨动组件131向转移机构29所在的方向延伸以便于驱动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移机构29设于第二端部,并且转移机构29的运动轨迹与传动机构24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从而使得基座11在经由传动机构24传动至转移机构29时,沿着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行进,而由转移机构29输出时,沿着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输出,并且朝远离动力机构13的方向输出,从而提高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梯度分离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移机构29为的工作方式为链传动或者带传动或者气缸传动或者丝杆传动或者齿轮齿条传动,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再展开赘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移机构29包括拨爪(图中未标示),拨爪从基座11的底部托举基座11,并由第二驱动机291驱动转移机构29进行转移输送。
请参阅图5至图13以及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基本工作过程为:
(1)将离心管18插装于第一承载架12,并且第一承载架12组装在基座 11上,具体是将离心管18插装于第一承载架12的容置槽1211中,并将基座11 置于第二承载架22的第一端部。
(2)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5带动传动机构24进行传动,拨动臂243将基座 11从第二承载架22的第一端部拨动至第二端部,并且从第二承载架22中移动至转移机构29。
(3)控制动力机构13使得拨杆1331沿着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进给并与连杆17抵接,拨杆1331继续沿着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进给,以驱动连杆17相对基座11转动,并带动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相对于基座 11转动,从而使得置于第一承载架12的离心管18呈倾斜状态,即:离心管18 的中心轴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夹角,夹角角度为0°~60°。
(4)在步骤(2)结束至步骤(3)结束之间的任一时间段内,向离心管18 中加入梯度分离液,加入梯度分离液时,使得梯度分离液沿着离心管18的壁体向离心管底部缓慢流动。
(5)向离心管18中加入样本,使得样本沿着离心管18的壁体向离心管18 底部缓慢沉降,从而使得样本具有良好的梯度分离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6)控制动力机构13沿着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的方向运动(即沿着与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拨杆1331与连杆17分离,在重力作用下或者在复位机构14的作用下,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相对基座11转动,实现复位。
(7)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91驱动转移机构29运动,使得转移机构29携带基座11向远离动力机构13的方向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步骤(2)中多个基座11同时由第一端部被移动至第二端部,动力机构13一次只能驱动距离第一端部最远的基座11上的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基座11转动,因此与第一端部距离最远的基座11相邻的另一个基座11则会对移动机构沿与移动机构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产生干涉。如按照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的方向依次排布有第一基座11、第二基座11、第三基座11、……。向第一基座11中加入样本完成梯度分离后,动力机构13沿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的方向移动,第一基座11的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复位,离心管18复位后与第一基座11一同被转移机构29转移至下一道工序;而第二基座11上的连杆17会干涉拨杆1331的移动,即相当于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对拨杆1331施力,从而使得拨杆1331以与固定块134连接的部位为旋转中心轴旋转,当动力机构13继续沿着与动力机构13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时,携带发生旋转的拨杆1331越过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即,使得拨杆1331 从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朝向第二端部的一侧越过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并移动至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朝向第一端部的一侧),随后拨杆1331在第二扭簧 1332的作用下复位以进入第二基座11的避让空间110,并抵接在第二基座11 的连杆17上,此时,动力机构13沿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进给,从而推动第二基座11的连杆17转动,由此带动第二基座11的第一承载架12相对于第二基座11转动。其他基座11依此类推,故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样本包含待测细胞,如宫颈脱落细胞等,样本中含有待测细胞,经过对样本进行处理以获取样本中待测细胞,以利于对待测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观察分析。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以及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复位机构14的结构有所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复位机构14包括第一扭簧141,第一扭簧141分别与第一承载架12和基座11连接,通过第一扭簧141驱动倾斜状态的第一承载架12复位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而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14 包括磁性件142,磁性件142设于第一承载架12和/或基座11,通过磁性件142 来实现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发生复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件142 设于第一承载架12,且设于第一承载架12与第一限位件114相对的部位,第一限位件114与磁性件142能够发生磁吸作用,以实现第一承载架12的磁吸复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部分磁性件142设于第一承载架12,部分磁性件142设于第一限位件114,从而可以实现磁吸复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件142设于第一限位件114朝向第一承载架12的表面,以实现对第一承载架12的磁吸复位。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10以及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5以及图1至图3、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复位机构14的结构有所不同。在实施例一中,复位机构14包括第一扭簧141,并且第一扭簧141设置在第一承载架12和基座11之间,通过第一扭簧141驱动倾斜状态的第一承载架12复位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在实施例二中,复位机构14包括磁性件142,磁性件142设于第一承载架12和/或基座11,通过磁性件142来实现第一承载架12携带离心管18发生复位。而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14包括第一扭簧141和磁性件142;其中,第一扭簧141 设于第一承载架12和基座11之间;磁性件142设于第一承载架12和/或基座 11。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心管承载装置10以及样本梯度分离设备20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承载架和动力机构;
所述第一承载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承载架用于承载离心管;
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以使置于所述第一承载架的离心管呈倾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设于所述基座和/或所述第一承载架以使呈倾斜状态的所述离心管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所述基座连接;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或所述基座;
或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扭簧和磁性件,所述第一扭簧分别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和/或所述基座。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部且均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承载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包括承载主体、第一连轴和第二连轴,所述第一连轴和所述第二连轴设于所述承载主体的相对两侧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连轴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一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所述离心管;
或者,所述承载主体形成有两个以上的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上以用于放置所述离心管,相邻两个所述容置槽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设有扫描避让口;所述扫描避让口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并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复位位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形成有第一限位件,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复位位置;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基座底端的部位,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载架的转动幅度在0°~60°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架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连接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或者,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承载架连接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基座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连杆设于所述基座的同侧,以用于对所述连杆的摆动进行限位。
11.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和拨动组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拨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连接,且所述拨动组件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和/或,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工作。
12.一种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离心管承载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梯度分离设备还包括:
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承托并转移所述基座;
加液机构,所述加液机构用于向置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离心管加入梯度分离液;
加样机构,所述加样机构用于向置于所述离心管承载装置的离心管中加入样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梯度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承载架、第三承载架、传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承载架用于承载所述基座;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基座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
所述第三承载架与所述第二承载架间隔设置,以用于承载所述动力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和拨动组件;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拨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活动连接;
和/或,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拨动臂、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或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拨动臂与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拨动臂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二承载架的所述基座拨动至所述转移机构,以供所述动力机构驱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承载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74509.2U CN217569178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74509.2U CN217569178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69178U true CN217569178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25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74509.2U Active CN217569178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69178U (zh) |
-
2021
- 2021-12-15 CN CN202123174509.2U patent/CN2175691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017369B2 (ja) | 核酸抽出装置 | |
KR102027971B1 (ko) | 자동 액상 세포 도말 장치 | |
JP5693655B2 (ja) | 自動検体処理装置 | |
WO2000022440A1 (fr) | Separateur/extracteur automatiqu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associe | |
CN213229618U (zh) | 生化检验试剂盒 | |
CN111044742A (zh) | 一种智能型样品处理检测装置 | |
CN101052880A (zh) | 用于处理微生物试样的设备 | |
CN111044743A (zh) | 一种全自动样品前处理装置 | |
CN217569178U (zh)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 | |
CN112048434A (zh) | 传送装置和自动菌落挑选仪 | |
CN212831599U (zh) | 一种试管提升及输送机构 | |
CN115475704A (zh) | 离心管承载装置、样本梯度分离设备及离心管的加液方法 | |
KR102027970B1 (ko) | 자동 액상 세포 도말 장치 | |
CN117181329A (zh) | 微量自动化移液工作站 | |
CN110615152B (zh) | 试管自动整齐排列贴标装置 | |
CN116036940A (zh) | 芯片混匀装置和测序仪 | |
CN215910501U (zh) | 一种多层式血液样本分析仪 | |
CN113322165B (zh) | 菌落涂布工艺及菌落培养工艺 | |
JP3086185B2 (ja) | サンプル容器の搬送装置 | |
CN210063615U (zh) | 一种落地式采血管理系统 | |
CN111620120B (zh) | 接驳设备 | |
CN115072358B (zh) | 自动排杯装置 | |
CN216116918U (zh) | 一种定量微量取样装置 | |
CN215910503U (zh) | 一种血液样本分析仪 | |
CN113406347B (zh) | 一种血液样本分析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