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8551U -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8551U
CN217558551U CN202221249829.1U CN202221249829U CN217558551U CN 217558551 U CN217558551 U CN 217558551U CN 202221249829 U CN202221249829 U CN 202221249829U CN 217558551 U CN217558551 U CN 217558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cylinder
cavity
water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98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坤
康翔朝
庄博
马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aos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aos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aos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aos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98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8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8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8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安装座;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气缸,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座和排气座;气缸的外侧设置有水套;壳体与气缸之间设置有进气腔,进气座通过进气腔与气缸的内腔连通;排气座与气缸的内腔连通,水套环绕在排气座的外侧;进气腔与水套共同包络在气缸的外侧。气缸吸气时,外部气体会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进气腔,给气缸表面被进气腔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向水套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会在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流动,给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如此,进气腔进气与水套供水能共同对气缸进行散热降温,从而使气缸内的阴转子与阳转子得到有效的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螺杆压缩机的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无油螺杆主机的排气温度随着排气压力的上升而上升,一般来说,排气压力在1.5bar以上时,排温超过150度,排气压力达到2.5bar时,排温将超过250度。无油螺杆主机的阴阳转子均由钢材料制造,在高温下普遍会发生热变形,且排气温度越高,阴阳转子的热变形的程度越高,如此,热变形后的阴阳转子与气缸之间容易发生接触而导致刮缸现象,热变形后的阴转子与阳转子之间也容易发生接触导致相互咬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能有效冷却阴转子与阳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安装座;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气缸,气缸上设置有进气座和排气座;气缸的外侧设置有水套;壳体与气缸之间设置有进气腔,进气座通过进气腔与气缸的内腔连通;排气座与气缸的内腔连通,水套环绕在排气座的外侧;进气腔与水套共同包络在气缸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有以下优点:进气腔与水套共同包络在气缸的外侧,气缸吸气时,外部气体会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进气腔,带走气缸表面的部分热量,给气缸表面被进气腔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向水套内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会在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流动,带走气缸表面的部分热量,给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如此,进气腔进气与水套供水能共同对气缸进行散热降温,从而使气缸内的阴转子与阳转子得到有效的冷却。
优选的,气缸的前端与前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所述的进气间隙是进气口;进气口位于进气腔的端部,且进气腔的外腔壁在前安装座上的投影与进气口在前安装座上的投影大致相当。采用此结构,气缸通过进气座吸气时,外部气体会先流经进气腔的外腔壁后,再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的内腔中;进气腔的外腔壁在前安装座上的投影与进气口在前安装座上的投影大致相当,使得外部气体流经进气腔的腔壁的面积达到最大,从而能最大化提高对气缸表面被进气腔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进气口内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用于连接前安装座与气缸。采用此结构,连接柱对气缸的前端提供支承作用,避免气缸的前端由于悬空导致结构不稳固。
优选的,进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进气腔包络壁,进气腔包络壁包络并连接在气缸的外侧,壳体的内侧壁、气缸的外侧壁、进气腔包络壁、前安装座共同围成进气腔,进气腔包络壁用于对进入进气座的气体导向。采用此结构,气缸通过进气座吸气时,外部气体会沿进气腔包络壁流经进气腔的腔壁,然后再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的内腔中,增大了流经气缸的外侧壁的面积,提高对气缸表面被进气腔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进气腔包络壁也对气缸的侧壁提供支承作用,避免气缸的侧壁变形。
优选的,在气缸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条,支撑条的一端与进气腔包络壁连接。采用此结构,支撑条对气缸的侧壁提供支承作用,避免气缸的侧壁变形。
优选的,水套内设置有水腔隔条,水腔隔条将水套的内腔分隔成上水腔和下水腔,水腔隔条上设置有用于连通上水腔和下水腔的连通孔。采用此结构,水腔隔条将水套的内腔分隔成上水腔和下水腔,冷却水可以从上水腔经连通孔进入下水腔再排出,延长冷却水在水套内的时间,避免冷却水进入水套后直接就被排出,而不能完全充满或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的所有空间,最大化提高冷却水对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水套上设置有可对外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上水腔连通,出水口与下水腔连通,进水口、连通孔、出水口三者之间顺次相连呈折线状。采用此结构,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上水腔,经连通孔进入下水腔,再从出水口对外排出,流道呈折线状,避免进水口与出水口直接连通,既能延长冷却水在水套内的时间,又能使冷却水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的所有空间,最大化提高冷却水对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水腔隔条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安装座和排气座的外侧壁连接。采用此结构,冷却水从进水口流入上水腔,再沿排气座的上侧壁和水腔隔条流向连通孔,然后经连通孔进入下水腔并流经排气座的下侧壁,再从出水口对外排出,提高了冷却水对排气座的散热降温效果,减轻阴阳转子的热变形的程度。
优选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气缸的排气侧,连通孔位于水腔隔条与前安装座连接的部位。采用此结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气缸的排气侧,连通孔位于气缸的进气侧,尽量拉长进水口与连通孔、连通孔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既延长冷却水在水套内的时间,又使冷却水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的所有空间,最大化提高冷却水对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
优选的,前安装座包括阳转子安装座和阴转子安装座,前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油道Ⅰ、油道Ⅱ和油道Ⅲ,油道Ⅱ、油道Ⅲ分别与阴转子安装座和阳转子安装座对应连通,油道Ⅰ沿轴向设置在壳体上并贯通壳体的前后两侧。采用此结构,通过油道Ⅱ能对阴转子安装座内供油,即给阴转子进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通过油道Ⅲ能对阳转子安装座内供油,即给阳转子进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通过油道Ⅰ则能向壳体的后侧供油,即向阳转子和阴转子的排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3在A-A位置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在B-B位置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在C-C位置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在D-D位置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壳体,2、前安装座,2-1、阳转子安装座,2-2、阴转子安装座,3、进气座,4、排气座,5、气缸,5-1、进气口,5-2、排气口,6、进气腔,6-1、连接柱,6-2、进气腔包络壁,7、水套,7-1、进水口,7-2、出水口,7-3、水腔隔条,7-31、连通孔,7-4、上水腔,7-5、下水腔,8、支撑条,9、油道Ⅰ,10、油道Ⅱ,11、油道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改列表中的单独元件。
如图1、图2和图7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安装座2,前安装座2包括用于安装阳转子的阳转子安装座2-1和用于安装阴转子的阴转子安装座2-2;前安装座2的外侧设置有油道Ⅰ9、油道Ⅱ10和油道Ⅲ11,油道Ⅱ10、油道Ⅲ11分别与阴转子安装座2-2和阳转子安装座2-1对应连通,油道Ⅰ9沿轴向设置在壳体1上并贯通壳体1的前后两侧。通过油道Ⅱ10能对阴转子安装座2-2内供油,即给阴转子的进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通过油道Ⅲ11能对阳转子安装座2-1内供油,即给阳转子的进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通过油道Ⅰ9则能向壳体的后侧供油,即向阳转子和阴转子的排气端的轴承供油润滑降温。
如图1至图6中所示,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气缸5,壳体1上设置有均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座3和排气座4;气缸5的前端与前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所述的进气间隙是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5-1,即气缸5的进气端;进气口5-1内设置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连接在前安装座2与气缸5之间;壳体1与气缸5之间设置有进气腔6,进气口5-1位于进气腔6的端部,进气腔6的外腔壁在前安装座2上的投影与进气口5-1在前安装座2上的投影大致相当;进气座3的内腔、进气腔6、气缸5的进气端依次连通。气缸5的后端设置有一个缺口,所述的缺口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的排气口5-2,即气缸5的排气端,排气座4的内腔与排气口5-2即气缸5的排气端连通。
如图4至图6中所示,进气腔6位于气缸5的右上侧,进气腔6的腔壁上设置有进气腔包络壁6-2,进气腔包络壁6-2包络并连接在气缸5的外侧,壳体1的内侧壁、气缸5的外侧壁、进气腔包络壁6-2、前安装座2共同围成进气腔6。气缸5通过进气座3吸气时,外部气体会沿进气腔包络壁6-2流经进气腔6的腔壁,然后再通过进气口5-1进入气缸5的内腔中,进气腔包络壁6-2对进入进气座3的气体导向,进气腔包络壁6-2也对气缸的侧壁提供支承作用,避免气缸的侧壁变形。在气缸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条8,支撑条8的一端与进气腔包络壁6-2连接,另一端与气缸5后侧的安装端面连接,支撑条8对气缸的侧壁提供支承作用,避免气缸的侧壁变形。气缸5通过进气座3吸气时,外部气体会沿进气腔包络壁6-2流经进气腔6的腔壁,然后再通过进气口5-1进入气缸5的内腔中,增大了流经气缸的外侧壁的面积,提高对气缸表面被进气腔6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
气缸5的外侧设置有水套7,水套7位于气缸5的左下侧,且环绕在排气座4的外侧,进气腔6与水套7共同包络在气缸5的外侧。水套7内设置有水腔隔条7-3,水腔隔条7-3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气缸5的外侧壁和水套7的内侧壁连接,将水套7的内腔分隔成上水腔7-4和下水腔7-5;水套7上设置有可对外连接的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进水口7-1与上水腔7-4连通,出水口7-2与下水腔7-5连通,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均位于气缸5的排气侧;水腔隔条7-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安装座2和排气座4的外侧壁连接,水腔隔条7-3上与前安装座2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用于连通上水腔7-4和下水腔7-5的连通孔7-31。进水口7-1、连通孔7-31、出水口7-2三者之间顺次相连呈折线状。冷却水从进水口7-1流入上水腔7-4,再沿排气座4的上侧壁和水腔隔条7-3流向连通孔7-31,然后经连通孔7-31进入下水腔7-5并流经排气座4的下侧壁,再从出水口7-2对外排出,如此,能提高冷却水对排气座4的散热降温效果,还能延长冷却水在水套内的时间,能使冷却水流经包络在气缸的外侧的水套内的所有空间,最大化提高冷却水对气缸表面被水套包络的部分散热降温的效果,减轻阴阳转子的热变形的程度。
本实施例中,进气腔6与水套7共同包络在气缸5的外侧,其中进气腔6与水套7分别包络气缸5的形状和位置并不限定,可以调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安装座(2);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气缸(5),壳体(1)上设置有均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座(3)和排气座(4);气缸(5)的外侧设置有水套(7);其特征在于,壳体(1)与气缸(5)之间设置有进气腔(6),进气座(3)通过进气腔(6)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排气座(4)与气缸(5)的内腔连通,水套(7)环绕在排气座(4)的外侧;进气腔(6)与水套(7)共同包络在气缸(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气缸(5)的前端与前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进气间隙,所述的进气间隙是进气口(5-1);进气口(5-1)位于进气腔(6)的端部,且进气腔(6)的外腔壁在前安装座(2)上的投影与进气口(5-1)在前安装座(2)上的投影大致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口(5-1)内设置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用于连接前安装座(2)与气缸(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腔(6)的腔壁上设置有进气腔包络壁(6-2),进气腔包络壁(6-2)包络并连接在气缸(5)的外侧,壳体(1)的内侧壁、气缸(5)的外侧壁、进气腔包络壁(6-2)、前安装座(2)共同围成进气腔(6),进气腔包络壁(6-2)用于对进入进气座(3)的气体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气缸(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条(8),支撑条(8)的一端与进气腔包络壁(6-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套(7)内设置有水腔隔条(7-3),水腔隔条(7-3)将水套(7)的内腔分隔成上水腔(7-4)和下水腔(7-5),水腔隔条(7-3)上设置有用于连通上水腔(7-4)和下水腔(7-5)的连通孔(7-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套(7)上设置有可对外连接的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进水口(7-1)与上水腔(7-4)连通,出水口(7-2)与下水腔(7-5)连通,进水口(7-1)、连通孔(7-31)、出水口(7-2)三者之间顺次相连呈折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水腔隔条(7-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安装座(2)和排气座(4)的外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均位于气缸(5)的排气侧,连通孔(7-31)位于水腔隔条(7-3)与前安装座(2)连接的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安装座(2)包括阳转子安装座(2-1)和阴转子安装座(2-2),前安装座(2)上还设置有油道Ⅰ(9)、油道Ⅱ(10)和油道Ⅲ(11),油道Ⅱ(10)、油道Ⅲ(11)分别与阴转子安装座(2-2)和阳转子安装座(2-1)对应连通,油道Ⅰ(9)沿轴向设置在壳体(1)上并贯通壳体(1)的前后两侧。
CN202221249829.1U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Active CN217558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9829.1U CN21755855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9829.1U CN21755855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8551U true CN217558551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8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9829.1U Active CN217558551U (zh) 2022-05-24 2022-05-24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8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0670B (zh) 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电机减速器集成壳体
CN211980692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以及车辆
CN217558551U (zh) 一种双螺杆压缩主机的壳体结构
CN211259019U (zh) 一种循环自冷却螺杆真空泵
CN108843568B (zh) 螺杆压缩机及其机体
CN212305025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液冷系统
CN105322699B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具有其的双联体高压直流油冷电机
CN214887726U (zh) 一种可高效冷却的螺杆空压机
CN113922568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机定子冷却结构
CN213561432U (zh) 一种主轴的侧向进出水式前后同步冷却装置
CN218563903U (zh) 一种多级散热空气压缩机
CN218183184U (zh) 一种循环油冷散热式减速电机
CN218894756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的冷却结构
CN213185657U (zh) 一种盘式电机冷却结构
CN214314831U (zh) 一种电机壳体的加长结构
CN220570637U (zh) 一种网络交换器散热机箱
CN216714539U (zh) 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及发电机组
CN217713191U (zh) 一种液压系统的冷却器
CN215805274U (zh) 一种一体式散热的压缩机
CN214742050U (zh) 静涡旋盘组件、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9888261U (zh) 一种短款陶瓷衬套机床冷却泵
CN221058116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CN212304956U (zh) 一种分体式液冷电机壳
CN215772776U (zh) 一种高效高功率电子水泵
CN217335228U (zh) 内定子电机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