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1930U -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1930U
CN217551930U CN202221307181.9U CN202221307181U CN217551930U CN 217551930 U CN217551930 U CN 217551930U CN 202221307181 U CN202221307181 U CN 202221307181U CN 217551930 U CN217551930 U CN 217551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ing
cutting fluid
area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071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yi Precision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yi Precision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yi Precision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yi Precision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071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1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1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1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包括排屑机、集屑小车、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所述排屑机为链板排屑机,其水平传输段侧壁,一侧为全封闭,一侧开有若干并列设置的排水口;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水箱主体结构、水泵、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水箱主体结构外形为L型设置。含有金属切屑的切削液从加工中心设备流入到括排屑机上,尺寸较大的金属切屑在排屑机的传送链板的传送作用下,到达集屑小车进行收集,而切削液则从排屑机水平传输段侧壁的排水口排出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的水箱主体结构,在水泵的作用下在水箱主体结构流动,且进行多次过滤,最后通过油水分离装置进行除油处理,净化完成的切削液被排出水箱主体结构以便进行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加工中心在机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切屑,为避免金属切屑在机床上堆积而妨碍加工中心的正常工作,则需要将含有金属切屑的切削液由机床液口排出至排屑机,并通过排屑机进行金属切屑与切削液的分离与收集。
但是,目前切削液的分离质量不佳,获得的切削液里面含有较多的小颗粒金属切屑,从而影响了切削液的循环使用,降低了其利用率;而且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防锈油等,这大大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切削液发生变质情况,不但降低了切削液的使用寿命,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以及刀具寿命等;另外,变质后的切削液容易发臭,从而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工人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解决了加工中心切削液回收时候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包括排屑机、集屑小车、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所述集屑小车设置在排屑机出料端,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设置在排屑机下方;所述排屑机为链板排屑机,其水平传输段侧壁,一侧为全封闭,一侧开有若干并列设置的排水口;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水箱主体结构、水泵、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水箱主体结构外形为L型设置,所述水泵、油水分离装置设置在水箱主体结构端部。含有金属切屑的切削液从加工中心设备流入到括排屑机上,尺寸较大的金属切屑在排屑机的传送链板的传送作用下,到达集屑小车进行收集,而切削液则从排屑机水平传输段侧壁的排水口排出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的水箱主体结构,在水泵的作用下在水箱主体结构流动,且进行多次过滤,最后通过油水分离装置进行除油处理,净化完成的切削液被排出水箱主体结构以便进行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主体结构内部分为接水区、一次过滤沉淀区、二次过滤沉淀区、抽水区,所述接水区、二次过滤沉淀区并列设置,通过第一隔板分隔开,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与接水区、二次过滤沉淀区垂直设置,且其进水端与接水区出水端连接,其出水端与二次过滤沉淀区进水端连接,所述抽水区设置在二次过滤沉淀区出水端。排屑机设置在二次过滤沉淀区正上方位置,含有金属切屑的切削液从排屑机水平传输段侧壁的排水口排出到水箱主体结构的接水区,在水泵的吸水作用下,依次经过一次过滤沉淀区、二次过滤沉淀区进行金属切屑的过滤,最后在抽水区进行除油后被排出为。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区上方安装有多孔板。从排屑机排水口排到接水区的切削液,先通过多孔板,过滤掉大颗粒的金属切屑。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区与一次过滤沉淀区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与二次过滤沉淀区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过滤板;所述二次过滤沉淀区与抽水区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结构相同,包括插板、滤网、压板,所述滤网通过压板固定在插板上;所述插板设有把手,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滤网规格分别为5目、10目、20目。循环水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抓着把手将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直接从安装位置取下,然后清理或者更换其上的滤网,操作简单方便。不同规格尺寸的滤网的设置,使得切削液在不同区域进行分级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两组并列设置的活动把手。防止在一次过滤沉淀区过滤过程中,有其它物质掉入水箱,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内部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远离接水区的一端设有缺口。通过设置第二隔板,增加了一次过滤沉淀区的流道距离,使得小颗粒金属切屑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沉淀到底部,从而提高了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底部设有两道并列设置的挡水回旋板。挡水回旋板设置在第二隔板同一侧,位于一次过滤沉淀区靠近进水端的一侧,由于金属切屑随水流下沉,两道挡水回旋板起一定的反冲作用,形成回旋,使大量的金属切屑小颗粒下沉到水箱底部,从而提高了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底部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移动滑轮以及地脚支撑座。移动滑轮便于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的搬送,而地脚支撑座则是用来安装地脚,使得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候固定放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排屑机水平传输段一侧侧壁设置排水口,使得含有金属切屑的切削液可以进入到过滤回收装置水箱主体结构内的接水区,并水泵的作用下在水箱主体结构内流动,依次通过一次过滤沉淀区、二次过滤沉淀区进行多级过滤,最后在通过油水分离装置进行除油处理,从而获得净化好的切削液,以便可以直接进行循环使用,整个循环水箱结构处理速度快,净化效果好,提高了切削液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具有广泛适用性;2)水箱主体结构外形为L型设置,通过第一隔板分隔出并列设置的接水区、一次过滤沉淀区,通过第二隔板分隔出长流道的二次过滤沉淀区,并分别和接水区、一次过滤沉淀区连通,从而使得整个循环水箱结构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工厂土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第一过滤板的立体图。
图中:排屑机1、集屑小车2、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水箱主体结构31、多孔板3111、接水区311、一次过滤沉淀区312、盖板3121、活动把手、31211、第二隔板3122、缺口31221、挡水回旋板3123、二次过滤沉淀区313、抽水区314、第一隔板315、第一过滤板316、插板3161、滤网3162、压板3163、第二过滤板317、第三过滤板318、水泵32、油水分离装置33、移动滑轮4、地脚支撑座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包括排屑机1、集屑小车2、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所述集屑小车2设置在排屑机1出料端,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设置在排屑机1下方;所述排屑机1为链板排屑机,其水平传输段侧壁,一侧为全封闭,一侧开有若干并列设置的排水口11;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包括水箱主体结构31、水泵32、油水分离装置33,所述水箱主体结构31外形为L型设置,所述水泵32、油水分离装置33设置在水箱主体结构31端部。
所述水箱主体结构31内部分为接水区311、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二次过滤沉淀区313、抽水区314,所述接水区311、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并列设置,通过第一隔板315分隔开,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与接水区311、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垂直设置,且其进水端与接水区311出水端连接,其出水端与二次过滤沉淀区313进水端连接,所述抽水区314设置在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出水端。
所述接水区311上方安装有多孔板3111。
所述接水区311与一次过滤沉淀区312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16;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与二次过滤沉淀区313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过滤板317;所述二次过滤沉淀区313与抽水区314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过滤板318。
所述第一过滤板316、第二过滤板317、第三过滤板318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为所述第一过滤板316的立体图,包括插板3161、滤网3162、压板3163,所述滤网3162通过压板3163固定在插板3161上;所述插板3161设有把手31611,所述第一过滤板316、第二过滤板317、第三过滤板318的滤网3162规格分别为5目、10目、20目。
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上方设有盖板3121,所述盖板3121上设有两组并列设置的活动把手31211。
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内部设有第二隔板3122,所述第二隔板3122在远离接水区311的一端设有缺口31221。
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底部设有两道并列设置的挡水回旋板3123。
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底部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移动滑轮4以及地脚支撑座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屑机(1)、集屑小车(2)、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所述集屑小车(2)设置在排屑机(1)出料端,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设置在排屑机(1)下方;所述排屑机(1)为链板排屑机,其水平传输段侧壁,一侧为全封闭,一侧开有若干并列设置的排水口(11);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包括水箱主体结构(31)、水泵(32)、油水分离装置(33),所述水箱主体结构(31)外形为L型设置,所述水泵(32)、油水分离装置(33)设置在水箱主体结构(31)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主体结构(31)内部分为接水区(311)、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二次过滤沉淀区(313)、抽水区(314),所述接水区(311)、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并列设置,通过第一隔板(315)分隔开,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与接水区(311)、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垂直设置,且其进水端与接水区(311)出水端连接,其出水端与二次过滤沉淀区(313)进水端连接,所述抽水区(314)设置在二次过滤沉淀区(313)出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区(311)上方安装有多孔板(3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区(311)与一次过滤沉淀区(312)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16);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与二次过滤沉淀区(313)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过滤板(317);所述二次过滤沉淀区(313)与抽水区(314)连接处安装有第三过滤板(3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16)、第二过滤板(317)、第三过滤板(318)结构相同,包括插板(3161)、滤网(3162)、压板(3163),所述滤网(3162)通过压板(3163)固定在插板(3161)上;所述插板(3161)设有把手(31611),所述第一过滤板(316)、第二过滤板(317)、第三过滤板(318)的滤网(3162)规格分别为5目、10目、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上方设有盖板(3121),所述盖板(3121)上设有两组并列设置的活动把手(31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内部设有第二隔板(3122),所述第二隔板(3122)在远离接水区(311)的一端设有缺口(31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过滤沉淀区(312)底部设有两道并列设置的挡水回旋板(3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液过滤回收装置(3)底部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移动滑轮(4)以及地脚支撑座(5)。
CN202221307181.9U 2022-05-29 2022-05-29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Active CN217551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7181.9U CN217551930U (zh) 2022-05-29 2022-05-29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07181.9U CN217551930U (zh) 2022-05-29 2022-05-29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1930U true CN217551930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07181.9U Active CN217551930U (zh) 2022-05-29 2022-05-29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1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2265B (zh) 切削液回收装置
CN211688529U (zh) 一种用于处理酸性污水的净化装置
JP2007098538A (ja) 個液分離システム
CN217551930U (zh) 一种新型的循环水箱结构
CN217489988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
CN216228253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废料收集及切削液循环利用装置
CN214019651U (zh) 数控机床冷却废液油水分离箱
CN211357991U (zh) 一种瓦楞纸废水处理装置
CN212553192U (zh) 双工位磨抛除尘设备
CN212502057U (zh) 一种肉苁蓉提取液静置存储装置
CN211940097U (zh) 一种切削液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7914278U (zh) 屑液分离水箱
CN216755491U (zh) 一种渣液分离装置
CN219379969U (zh) 一种机床排屑装置
CN214714987U (zh) 一种煤矿生产用煤矿污水处理设备
CN216608215U (zh) 一种机加工设备冷却液回收利用装置
CN206121311U (zh) 一种切削液过滤装置
CN219091385U (zh) 一种水切割用循环水三级过滤装置
CN215085078U (zh) 高浓除渣器排渣系统
CN217513665U (zh) 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一体的水雾分离装置
CN212094733U (zh) 一种火花机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15392508U (zh) 一种自动车床油屑分离装置
CN215232422U (zh) 一种新型的污泥过滤设备
CN217287274U (zh) 一种干湿分离的冷却油排渣装置
CN217698468U (zh) 一种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