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9424U -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9424U
CN217549424U CN202221808442.5U CN202221808442U CN217549424U CN 217549424 U CN217549424 U CN 217549424U CN 202221808442 U CN202221808442 U CN 202221808442U CN 217549424 U CN217549424 U CN 217549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ing pipe
discharge
arc
discharging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84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巧灵
张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ke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84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9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9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9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旨在解决装填吸附剂时,分子筛会混杂,导致装填效率低。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包括进料斗和出料斗,顶板将进料斗的入口分为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隔板将进料斗分为第一进料仓和第二进料仓,可将两种吸附剂分别从两个进料口投入,进料斗内的吸附剂则会顺着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分别进入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两种吸附剂可分别从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排出至料仓,实现了两种吸附剂同时投入而不会混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吸附工艺分子筛装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背景技术
在变压吸附中涉及到向吸附塔内装填吸附剂的工艺过程,传统的装填方式是先将分子筛通过管道从塔顶倾泻到塔内,工人再通过塔顶预留的人工通道下到塔底将堆积的分子筛抹平并观察添加的高度。在这种装填方式中有诸多问题存在,比如吸附剂装填不均容易将格挡不同分子筛的隔板挤压变形、分子筛会混杂、装填效率低、人力物力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装填吸附剂时分子筛会混杂,导致装填效率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解决可将两种分子筛同时投入进料斗内而不会导致分子筛混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包括:
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包括第二弧形板和挡圈,所述挡圈的顶端中部开口处设置有顶板,所述进料斗通过顶板分别形成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弧形板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若干支撑架;
出料斗,所述出料斗通过支撑架与所述进料斗连接,所述出料斗包括第一出料管与第二出料管;
其中,所述进料斗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与隔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一进料口连通并形成第一进料仓,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并形成第二进料仓,所述隔板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面连接,所述隔板用以分隔所述第一进料仓与所述第二进料仓,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进料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管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管同轴心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装填吸附剂时,可分别将两种不同的吸附剂分别从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倒入,在吸附剂进入进料斗时,隔板会阻挡两种吸附剂混杂,使两种吸附剂分别进入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进入进料斗的吸附剂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往出料斗下落,其中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并流向第一出料口,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排出,另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并流向第一出料口,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排出,出料斗的底部会有存放吸附剂的料仓,两种吸附剂会顺着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排出至料仓内。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最大直径与所述挡圈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弧形板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最大直径相等,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板的最大直径与挡圈内径相等,在第一进料口可投放更多吸附剂,而不会因为第一弧形板太小只能缓慢放入或部分吸附剂溅入第二进料仓内,第二弧形板同理,隔板的作用为阻挡第一进料仓内的吸附剂落入第二进料仓内。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直径均朝向出料斗逐渐缩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直径朝向出料斗逐渐缩小,呈锥状结构,则可令吸附剂更易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度为2π,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弧线与所述隔板相切,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同轴心,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顶面之间存在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弧形板与挡圈连接,弧长与挡圈一致可容纳更多吸附剂,第一弧形板的弧线与隔板相切,弧度大于π小于3π/2,不会影响第二进料口投放吸附剂,第二弧形板的顶面与第一弧形板的底面存在间距,用于给第二进料仓内的吸附剂做出一个下落的缓冲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半径,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有第一出料筒,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筒,所述第一出料筒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出料筒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出料口半径小于第二出料口半径,第一出料筒用于与第一出料管连接,第二出料筒用于与第二出料管连接,第一出料筒与第二出料筒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便于后续安装其他部件。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料筒的外侧设置有针型阀,所述针型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针型阀穿设所述第二出料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进料仓连通,另一所述针型阀通过第二出料筒穿设所述第一出料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进料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吸附剂自身的原因,在投放进料仓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分别在第一出料筒和第二出料筒上设置了针型阀,用于在工作时让针型阀接通热氮气,使热氮气充斥在第一出料筒与第二出料筒内,保护吸附剂,且针型阀自身可实现正压保护开关,使用安全。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料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料筒的底端,所述第二出料管的进料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料筒的底端,所述第一出料筒的底端设置有用以遮蔽所述第一出料管的挡料环,所述挡料环呈空心圆台状且其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直径,所述第一出料管的顶端抵触在所述挡料环的内周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往进料斗内投放吸附剂时,两种吸附剂会分别进入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内,最终通过第一出料筒进入第一出料管,另一种吸附剂则通过第二出料筒进去第二出料管,挡料环避免了第二出料管内的吸附剂在第一出料管与第一出料筒的交界处溅射,导致两种吸附剂混杂。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料管座,所述出料管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控制箱和电机,所述出料管座的顶端设置有大带轮,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通过平带带动所述大带轮转动的小带轮,所述大带轮转动时可通过出料管座带动所述出料斗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料斗的底部会有一个存放吸附剂的料仓,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小带轮实行带传动,大带轮转动时会带动出料管座旋转,出料管座则会带动出料斗旋转,第一出料管与第二出料管会同时转动,避免了在同一位置堆积吸附剂,使料仓上的隔塞网挤压变形,同时也可让吸附剂投放的更均匀。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出料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外侧且两者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出料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导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导料管,所述第二导料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料管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增加了第一导料管与第二导料管后,且第二导料管的长度大于第一导料管长,当出料斗旋转时,第一导料管与第二导料管会同时旋转投放物料,由于一长一短,因此两种物料的投放路径并不相交,会形成一个环形,根据吸附塔的设计不同,底部的料仓会发生变化,可根据需要更换第一导料管与第二导料管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周壁与内周壁、所述隔板及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第一进料仓与所述第二进料仓内均设置有通过挂钩支撑的筛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种吸附剂投放入进料斗时,在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内会经过筛网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在吸附塔内投放吸附剂时,可分别将两种不同的吸附剂分别从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倒入,在吸附剂进入进料斗时,隔板会阻挡两种吸附剂混杂,使两种吸附剂分别进入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进入进料斗的吸附剂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往出料斗下落,其中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并流向第一出料口,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排出,另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并流向第一出料口,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排出,出料斗的底部会有存放吸附剂的料仓,两种吸附剂会顺着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排出至料仓内,无需经过特殊操作,即可将两种吸附剂分开投放,避免了多种吸附剂同时投放会出现混杂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斗的剖视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斗的剖视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斗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1、第一弧形板;111、第一进料口;112、第一出料口;12、第二弧形板;121、第二进料口;122、第二出料口;13、第一出料筒;14、第二出料筒;15、挡圈;16、顶板;17、隔板;18、挡料环;21、第一出料管;211、第一导料管;22、第二出料管;221、第二导料管;222、出料管座;3、针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包括:
进料斗,进料斗包括第二弧形板12和挡圈15,挡圈15的顶端中部开口处设置有顶板16,进料斗通过顶板16分别形成第一进料口111与第二进料口121,第二弧形板12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若干支撑架;
出料斗,出料斗通过支撑架与进料斗连接,出料斗包括第一出料管21与第二出料管22;
其中,进料斗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11与隔板17,第一弧形板11与第一进料口111连通并形成第一进料仓,第二弧形板12与第二进料口121连通并形成第二进料仓,隔板17的顶端与顶板16的底面连接,隔板17用以分隔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第一弧形板1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进料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12,第二弧形板1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进料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122,第一出料口112与第一出料管21同轴心设置,第二出料口122与第二出料管22同轴心设置。
顶板16将进料斗的进料口分隔为第一进料口111和第二进料口121,顶板16上设置有用于起重的吊耳,在装填吸附剂时,可分别将两种不同的吸附剂分别从第一进料口111与第二进料口121倒入,在吸附剂进入进料斗时,隔板17会阻挡两种吸附剂混杂,使两种吸附剂分别进入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进入进料斗的吸附剂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往出料斗下落,其中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11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112并流向第一出料口112,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21排出,另一种吸附剂顺着第一弧形板11的内壁滑落至第一出料口112并流向第一出料口112,最终落入第一出料管21排出,出料斗的底部会有存放吸附剂的料仓,两种吸附剂会顺着第一出料管21和第二出料管22排出至料仓内。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弧形板11的最大直径与挡圈15的内径相等,第二弧形板12的最大直径与第一弧形板11的最大直径相等,隔板17与第一弧形板11连接。
第一弧形板11的最大直径与挡圈15内径相等,在第一进料口111可投放更多吸附剂,而不会因为第一弧形板11太小只能缓慢放入或部分吸附剂溅入第二进料仓内,第二弧形板12同理,隔板17的作用为阻挡第一进料仓内的吸附剂落入第二进料仓内。
如图8所示,第一弧形板11与第二弧形板12的直径均朝向出料斗逐渐缩小。
第一弧形板11与第二弧形板12的直径朝向出料斗逐渐缩小,呈锥状结构,则可令吸附剂更易滑落至第一出料口112和第二出料口122。
如图8所示,第二弧形板12的弧度为2π,第一弧形板11的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且第一弧形板11的弧线与隔板17相切,第一弧形板11与第二弧形板12同轴心,且第一弧形板11的底面与第二弧形板12的顶面之间存在间距。
第二弧形板12与挡圈15连接,弧长与挡圈15一致可容纳更多吸附剂,第一弧形板11的弧线与隔板17相切,弧度大于π小于3π/2,不会影响第二进料口121投放吸附剂,第二弧形板12的顶面与第一弧形板11的底面存在间距,用于给第二进料仓内的吸附剂做出一个下落的缓冲空间。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出料口112的半径小于第二出料口122的半径,第一出料口112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有第一出料筒13,第二出料口122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筒14,第一出料筒13的底面与第二出料筒14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第一出料口112半径小于第二出料口122半径,第一出料筒13用于与第一出料管21连接,第二出料筒14用于与第二出料管22连接,第一出料筒13与第二出料筒14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便于后续安装其他部件。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出料筒14的外侧设置有针型阀3,针型阀3的数量为两个,针型阀3穿设第二出料筒14的外壁与第二进料仓连通,另一针型阀3通过第二出料筒14穿设第一出料筒13的外壁与第一进料仓连通。
由于吸附剂自身的原因,在投放进料仓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分别在第一出料筒13和第二出料筒14上设置了针型阀3,用于在工作时让针型阀3接通热氮气,使热氮气充斥在第一出料筒13与第二出料筒14内,惰性气体可以保护吸附剂,且针型阀3自身可实现正压保护开关,使用安全。
如图4所示,第一出料管21套设在第一出料筒13的底端,第二出料管22的进料端套设在第二出料筒14的底端,第一出料筒13的底端设置有用以遮蔽第一出料管21的挡料环18,挡料环18呈空心圆台状且其最大直径大于第一出料管21的直径,第一出料管21的顶端抵触在挡料环18的内周壁上。
在往进料斗内投放吸附剂前,出料斗会置于吸附塔内,通过与其连接的进料斗来投放吸附剂,两种吸附剂会分别进入进料斗后会分别由隔板17隔开进入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内,其中一种吸附剂最终通过第一出料筒13进入第一出料管21,另一种吸附剂则通过第二出料筒14进去第二出料管22,挡料环18避免了第二出料管22内的吸附剂在第一出料管21与第一出料筒13的交界处溅射,导致两种吸附剂混杂。
如图4和图9所示,出料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料管座222,出料管座22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控制箱和电机,出料管座222的顶端设置有大带轮,电机的底部设置有通过平带带动大带轮转动的小带轮,大带轮转动时可通过出料管座222带动出料斗旋转。
吸附塔内会有一个存放吸附剂的料仓,用于在出料斗投放出吸附剂后进行收集,出料斗通过法兰盘安装在吸附塔塔顶,安装完后出料斗位于吸附塔内而进料斗位于吸附塔外,法兰盘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控制箱和电机,通过启动电机带动小带轮实行带传动,小带轮通过平带将转矩传递给大带轮,法兰盘与出料管座222之间还设有轴承与卡键帽,大带轮通过螺钉与出料管座222连接,大带轮转动时会带动出料管座222同步转动,出料管座222则会带动出料斗旋转,第一出料管21与第二出料管22会同时转动,避免了在同一位置堆积吸附剂,使料仓上的隔塞网挤压变形,同时也可让吸附剂投放的更均匀。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出料管22套设在第一出料管21的外侧且两者同轴心设置,第一出料管21与第二出料管22的出料口方向相反,第一出料管21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导料管211,第二出料管22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导料管221,第二导料管221的长度大于第一导料管211的长度。
在增加了第一导料管211与第二导料管221后,且第二导料管221的长度大于第一导料管211长,当出料斗旋转时,第一导料管211与第二导料管221会同时旋转投放物料,由于一长一短,因此两种物料的投放路径并不相交,会形成一个环形,根据吸附塔的设计不同,底部的料仓会发生变化,可根据需要更换第一导料管211与第二导料管221的长度。
如图1所示,第一弧形板11的外周壁与内周壁、隔板17及第二弧形板12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挂钩,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内均设置有通过挂钩支撑的筛网。
两种吸附剂投放入进料斗时,在第一进料仓与第二进料仓内会经过筛网进行过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包括第二弧形板(12)和挡圈(15),所述挡圈(15)的顶端中部开口处设置有顶板(16),所述进料斗通过顶板(16)分别形成第一进料口(111)与第二进料口(121),所述第二弧形板(12)朝向外界的一侧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若干支撑架;
出料斗,所述出料斗通过支撑架与所述进料斗连接,所述出料斗包括第一出料管(21)与第二出料管(22);
其中,所述进料斗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板(11)与隔板(17),所述第一弧形板(11)与第一进料口(111)连通并形成第一进料仓,所述第二弧形板(12)与所述第二进料口(121)连通并形成第二进料仓,所述隔板(17)的顶端与所述顶板(16)的底面连接,所述隔板(17)用以分隔所述第一进料仓与所述第二进料仓,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进料仓连通的第一出料口(112),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进料仓连通的第二出料口(122),所述第一出料口(112)与所述第一出料管(2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二出料口(122)与所述第二出料管(22)同轴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最大直径与所述挡圈(15)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最大直径相等,所述隔板(17)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与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直径均朝向出料斗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弧度为2π,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且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弧线与所述隔板(17)相切,所述第一弧形板(11)与所述第二弧形板(12)同轴心,且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顶面之间存在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出料口(122)的半径,所述第一出料口(112)的底部开口处连接有第一出料筒(13),所述第二出料口(122)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筒(14),所述第一出料筒(1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出料筒(14)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筒(14)的外侧设置有针型阀(3),所述针型阀(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针型阀(3)穿设所述第二出料筒(14)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进料仓连通,另一所述针型阀(3)通过第二出料筒(14)穿设所述第一出料筒(1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进料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21)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料筒(13)的底端,所述第二出料管(22)的进料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出料筒(14)的底端,所述第一出料筒(13)的底端设置有用以遮蔽所述第一出料管(21)的挡料环(18),所述挡料环(18)呈空心圆台状且其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料管(21)的直径,所述第一出料管(21)的顶端抵触在所述挡料环(18)的内周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出料管座(222),所述出料管座(22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控制箱和电机,所述出料管座(222)的顶端设置有大带轮,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通过平带带动所述大带轮转动的小带轮,所述大带轮转动时可通过出料管座(222)带动所述出料斗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管(22)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料管(21)的外侧且两者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出料管(21)与所述第二出料管(22)的出料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出料管(21)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导料管(211),所述第二出料管(22)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导料管(221),所述第二导料管(2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料管(211)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1)的外周壁与内周壁、所述隔板(17)及所述第二弧形板(12)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挂钩,所述第一进料仓与所述第二进料仓内均设置有通过挂钩支撑的筛网。
CN202221808442.5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Active CN217549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8442.5U CN2175494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8442.5U CN2175494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9424U true CN217549424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8442.5U Active CN21754942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9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6306B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装置
CN210503998U (zh) 一种防离析砂仓
CN217549424U (zh) 一种用于多种吸附剂同时装填的装料器
CN106142354B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装置
CN219273599U (zh) 一种骨料下料筛分装置
CN201511001U (zh) 转盘式零件自动筛选机
CN111824607A (zh) 一种防离析砂仓以及用于该砂仓的排料方法
CN216093840U (zh) 氧化制钒尾渣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12334030U (zh) 一种落料均匀的旋转给料阀
CN201932730U (zh) 一种防止干混物料离析的装置
CN211514656U (zh) 一种黑火药筛分装置
CN106315056B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装置
CN114260194A (zh) 一种炉渣色选机用原料输送装置
CN11427319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筛沙装置
CN106275919B (zh) 一种干粉砂浆防离析装置
CN109178687A (zh) 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及料仓
CN110711536A (zh) 一体式内循环抛圆机
CN220159884U (zh) 一种加料装置
CN216420075U (zh) 一种金刚石微粉全自动筛分装置
CN206276599U (zh) 鼓式垃圾分拣机
CN216500558U (zh) 一种混凝土颗粒状原料筛选装置
CN211969790U (zh) 一种食品灌装装置
CN211575871U (zh) 钒钛磁铁矿烧结布料装置
CN218222282U (zh) 一种匀速加料装置
CN209337344U (zh) 一种混合料防离析装置及料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