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7265U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7265U
CN217547265U CN202220704627.5U CN202220704627U CN217547265U CN 217547265 U CN217547265 U CN 217547265U CN 202220704627 U CN202220704627 U CN 202220704627U CN 217547265 U CN217547265 U CN 217547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tomizing device
air passage
frame
ato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46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伟林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46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7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7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顶盖、电池组件以及底座。底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顶盖,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上述雾化装置,将顶盖以及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集成于一个底座上,从而有利于减少雾化装置的零件数量,简化雾化装置的装配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雾化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雾化装置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雾化装置通常包括电性连接的雾化器和供电组件,雾化器能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然而,传统的雾化装置中,雾化器和供电组件的内部构件繁多,装配复杂,导致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雾化器和供电组件的内部构件繁多,装配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顶盖;
电池组件;以及,
底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顶盖,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电池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储液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块,所述储液槽形成于所述固定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框架和电芯,所述电芯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框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二端部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入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槽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咪头,所述咪头容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还设有连通所述顶盖的第一气道,所述咪头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围设形成容置空间的底壁和内侧壁,所述咪头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气道位于所述咪头和所述底壁之间第二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壁开口以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底座的外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一端部嵌入所述顶盖内,且所述台阶面抵接所述顶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之间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电性连接所述雾化芯的电极,所述底座还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穿过所述电极孔以伸出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上述雾化装置,底座的两端部分别连接顶盖和电池组件,将顶盖与电池组件的连接结构集成于一个底座上,从而有利于减少雾化装置的零件数量,简化雾化装置的装配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正视图;
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与框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与咪头的正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底座和咪头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一些实施例中咪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顶盖与雾化芯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0、底座;110、容置空间;120、第一气道;130、第一端部;131、台阶面;140、第二端部;141、固定块;142、储液槽;150、底壁;151、凸块;152、凹陷结构;160、内侧壁;170、外侧壁;180、第二气道;190、开口;191、电极孔;20、框架;210、固定槽;220、弧形凹陷;30、顶盖;310、槽体;320、内壁;330、外壁;40、雾化芯;410、电极;50、电芯;60、咪头;610、凹槽;70、壳体;80、储液仓;90、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轴测示意图,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部分结构的轴测示意图。雾化装置可以为电子雾化装置,例如为陶瓷芯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顶盖30以及容置于顶盖30内的发热组件,电池组件包括框架20以及固定设置于框架20内的电芯50,发热组件包括雾化芯40以及电性连接雾化芯40的电极410,电芯50用于对雾化芯40供电,使得雾化芯40能够将雾化装置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包括咪头60和底座10,咪头60用于控制雾化装置的开启与关闭,例如通过咪头60感应用户的抽吸动作而开启雾化芯40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作业。底座10设有用于容置咪头60的容置空间110,咪头60固定于容置空间110。底座10还设有连通顶盖30的第一气道120,第一气道120连通顶盖30的内部空间,外界气体能够从第一气道120进入顶盖30内,而雾化芯40于顶盖30内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底座10相互远离的两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30和第二端部140,第一端部130连接顶盖30,第二端部140连接电池组件,从而使得底座10、咪头60、顶盖30以及电池组件相互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描述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连接,例如描述底座10与电池组件连接,包括了该两个元件直接连接,以及该两个元件通过中间元件连接的情况,且该两个元件相互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焊接、卡扣、过盈配合、螺纹连接等任意适用的连接方式。
上述雾化装置,通过底座10这一个元件同时实现了咪头60的固定和承载、电池组件以及顶盖30的连接,使得底座10、咪头60、顶盖30以及电池组件形成一结构整体。换言之,上述雾化装置将咪头60的固定和承载结构、电池组件以及顶盖30的连接结构集成为一体式结构,无需再对咪头60和电池组件以及顶盖30的连接结构进行单独装配,从而有利于减少雾化装置的零件数量,简化雾化装置的装配工序,进而有利于降低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
结合图2-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第二端部140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储液槽142。储液槽142可以为具有毛细作用的毛细槽,当雾化装置外界的液体或者顶盖30内的冷凝液泄露至底座10的第二端部140时,储液槽142能够吸收并留住液体,防止液体流向咪头60或电池组件,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储液槽142的数量和形状不限,具体可根据防水需求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吸收并留住位于咪头60和电池组件之间的液体即可。具体地,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端部140设有四条长条状储液槽1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第二端部140连接框架20。具体地,参考图3所示,框架20可以为多个相互连接的板状结构,多个板状结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对电芯50进行限位,例如多个板状结构分别抵接电芯50的不同表面。底座10通过框架20与电芯50连接,能够提升底座10与电芯5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电芯50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框架20内,例如电芯50通过双面胶与框架20粘连固定。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置顶盖30、底座10、电芯50以及框架20的壳体70,且当电芯50容置于壳体70内时,框架20位于电芯50和壳体70之间。框架20的同时抵接壳体70及电芯50,从而使得框架20能够填充电芯50与壳体70之间的间隙,实现电芯50在壳体70中的固定,并使得电芯50不容易在壳体70内摇晃。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还可设有用于储存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仓80以及用于供气溶胶流出雾化装置的出气通道90,储液仓8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流至位于顶盖30内的雾化芯40处,并在雾化芯40处被雾化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从出气通道90流出供用户抽吸。
一并参考图6和图7所示,图7为图6所示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0朝向底座10的一侧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固定槽210,第二端部140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块141,固定块141嵌入固定槽210中,并与固定槽210配合连接,且相邻两个固定块141之间形成一个储液槽142。固定块141可以与固定槽210一一对应,每个固定块141嵌入对应的一个固定槽210中,固定块141也可仅嵌入其中部分的固定槽210中,而另一部分固定槽210用于吸收冷凝液,也能够起到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的效果。具体地,固定块141可以与固定槽210过盈配合。设置固定块141嵌入固定槽210中,底座10可通过固定块141与框架20过盈配合实现连接,从而简化底座10与框架20的装配工序。储液槽142临近框架20设置,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液体流至电芯50,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
当然,储液槽142还可开设于底座10的其他部位,只要能够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描述底座10与电芯50连接,底座10既可以通过框架20与电芯50连接,也可以直接和电芯50连接,则框架20可省略。例如,底座10的第二端部140还可直接与电芯50表面通过焊接、胶粘、卡扣、嵌合等任意适用方式连接,只要底座10能够与电芯50形成一结构整体即可。另外,底座10的第二端部140与框架2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为焊接、卡扣等其他任意适用方式。
进一步地,请再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10的底壁150和内侧壁160、以及背向内侧壁160的外侧壁170,当咪头60容置于容置空间110内时,底壁150和内侧壁160朝向咪头60,外侧壁170背向咪头60,固定块141设于外侧壁170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储液槽142临近咪头60,从而有效防止液体流至咪头60处,进一步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同时,底座10用于连接框架20的固定块141与底座10用于容置咪头60的部分相连接,有利于优化底座10的结构,使得底座1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进一步减小底座10的占用空间。
参考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外侧壁170呈弧形结构,框架20朝向底座10的表面还设有弧形凹陷220,弧形凹陷220与底座10的外侧壁170的形状相适配,底座10的外壁330面与弧形凹陷220相对的部分嵌入弧形凹陷220内并与框架20表面相贴合。如此设置,既能够提升底座10与框架2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底座10与电芯50的连接强度,也能够进一步压缩底座10与框架20的占用空间。
请参见图8、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图8所示的底座10和咪头60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咪头60与底座10的底壁150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道180,第二气道180与第一气道120连通,外界气体能够经第二气道180进入第一气道120中。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咪头60朝向第一气道120的一侧内凹形成凹槽610,凹槽610与第一气道120相对并连通第一气道120,凹槽610还贯穿咪头60朝向底壁150的表面以连通第二气道180,从而将第二气道180与第一气道120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还设有贯穿内侧壁160及外侧壁170的开口190,开口190连通第二气道180与底座10的外部空间,外界气体能够从开口190进入底座10,进而依次经第二气道180、凹槽610以及第一气道120进入顶盖30。
第二气道180的形状及形成方式不限,结合图5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50上设有凸块151,凸块151和内侧壁160之间形成间隙,咪头60朝向底壁150的表面抵接凸块151。可以理解的是,凸块151和内侧壁160之间的间隙即形成第二气道180,换言之,咪头60朝向底壁150的表面、凸块151的外周面、底壁150以及内侧壁160共同围设形成第二气道180。如此设置,能够优化底座10与咪头60的结构配合,在实现底座10与咪头60的结构紧凑的前提下,还有利于使得第二气道180经过咪头60,从而便于咪头60感应到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芯50为顶盖30内的雾化芯40供电。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内侧壁160环绕凸块151的外周面并与凸块151的外周面相间隔,从而形成大致呈环状的第二气道180。通过底壁150上的凸块151界定出环状的第二气道180,能够充分利用底座10的结构,增大第二气道180的空间,从而使得气体在第二气道180内的流动更加顺畅。
参考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151的外周面背离第一气道120的一侧凹设有凹陷结构152,凹陷结构152连通咪头60的内部空间。结合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151密封咪头60朝向底壁150的一侧,咪头60的内部空间仅通过凹陷结构152与第二气道180连通。由此,配合第二气道180的环状结构,从开口190进入第二气道180的气体在第二气道180的导向作用下,一部分直接流向凹槽610,另一部分经凹陷结构152流入咪头60内部,以便咪头60能够感应到用户的抽吸动作。设置凹陷结构152,既能够连通咪头60的内部空间与第二气道180,还能够缩小咪头60与第二气道180的连通通道,借助毛细作用而吸收流至凹陷结构152处的液体,防止液体流进咪头60而导致咪头60损坏,从而进一步提升雾化装置的防水性能。
当然,第二气道180还可以有其他的设置,例如第二气道180由底座10内凹形成,或开设于底座10的其他部位。第二气道180的形状也不限,只要能够连通开口190与咪头60的凹槽610即可。开口190也可开设于底座10的其他部位,例如开设于底壁150面上。而开口190开设于内侧壁160与外侧壁170上,底座10背离底壁150的一侧无需预留有进气空间,也有利于减小底座10在雾化装置中的占用空间。
一并参考图3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30开设有槽体310,第一端部130嵌入槽体310中并与顶盖30固定连接,例如,底座10通过第一端部130与顶盖30过盈配合实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底座10与顶盖30固定连接时,底座10密封顶盖30朝向电芯50的一侧,具体地,底座10与顶盖30之间仅通过第一气道120连通外界,其他部位均密封连接,从而防止顶盖30内形成的气溶胶或冷凝液从底座10朝向电芯50的一侧泄露。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10直接抵接顶盖30朝向电芯50的端面而密封顶盖30,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与顶盖30之间还可通过密封圈等密封元件相互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30设有台阶面131,第一端部130部分嵌入槽体310内,且台阶面131于槽体310外抵接顶盖30,从而实现底座10与顶盖30之间的定位。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30具有朝向雾化芯40的内壁320以及背向雾化芯40的外壁330,底座10的第一端部130与雾化芯40的内壁320抵接。如此设置,在实现底座10与顶盖30的相互固定的同时,第一端部130还能够提升底座10对顶盖30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还设有两个电极孔191,两个电极孔191分别位于第一气道120的两侧。发热组件包括两个电极410,每个电极410穿设对应的一个电极孔191,以便伸出底座10外与电芯50建立电性连接。如此设置,底座10在固定和密封顶盖30的同时,还能够为电芯50与雾化芯40的电性连接提供通道,同时通过对电极410的限位实现对雾化芯40的限位,丰富底座10的功能,进一步提升雾化装置的结构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雾化装置为一次性电子雾化装置,在雾化装置中采用上述的底座10,有利于减少雾化装置的元件数量,简化雾化装置的装配工序,从而减少雾化装置的制造成本,进而有利于一次性电子雾化装置的推广。同时,采用上述底座10还能够极大压缩底座10、咪头60、顶盖30以及电芯50整体在雾化装置中的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雾化装置的小型化设计,提升雾化装置的产品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
电池组件;以及,
底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顶盖,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电池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储液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块,所述储液槽形成于所述固定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框架和电芯,所述电芯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二端部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入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槽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咪头,所述咪头容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还设有连通所述顶盖的第一气道,所述咪头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围设形成容置空间的底壁和内侧壁,所述咪头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气道位于所述咪头和所述底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开口以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底座的外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一端部嵌入所述顶盖内,且所述台阶面抵接所述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之间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电性连接所述雾化芯的电极,所述底座还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穿过所述电极孔以伸出所述底座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CN202220704627.5U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547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627.5U CN217547265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627.5U CN217547265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7265U true CN217547265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4627.5U Active CN217547265U (zh) 2022-03-29 2022-03-29 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7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09832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ation assembly
CN2119105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20210307396A1 (en)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US11832645B2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11910835B2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33813U (zh) 一种咪头带防水透气膜的自吸式电子烟
CN217547265U (zh) 雾化装置
CN217429266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459416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底座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737234U (zh) 一种防泄漏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04735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20571563U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8898354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241609A1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288746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20233351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5886346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605077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8898348U (zh) 一种电子烟装置
CN218898364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