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5108U - 拉带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拉带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45108U CN217545108U CN202221074966.6U CN202221074966U CN217545108U CN 217545108 U CN217545108 U CN 217545108U CN 202221074966 U CN202221074966 U CN 202221074966U CN 217545108 U CN217545108 U CN 2175451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connector
- insulating body
- rear wall
- drawst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拉带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舌板、线缆、拉带解锁装置以及拉带。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空间以及后壁。所述舌板包括延伸入所述对接空间中的舌片部。所述拉带解锁装置包括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锁扣凸起。所述拉带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绝缘本体分开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后壁上的拉带压片,所述拉带穿过所述拉带压片。所述拉带配置成沿着向下的方向解锁以使所述锁扣凸起向下移动,从而更方便对所述拉带解锁装置进行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带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拉带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线缆、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拉带解锁装置以及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相连的拉带。所述拉带解锁装置包括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锁扣凸起以及向上凸出所述锁扣凸起的扣接部,所述拉带与所述扣接部相连。
解锁时,如何控制所述拉带以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使所述扣接部能够带动所述锁扣凸起向下移动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且能够对拉带的拉动方向进行约束的拉带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带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空间、位于所述对接空间的顶部的顶壁以及位于所述对接空间的后端的后壁;
舌板,所述舌板包括延伸入所述对接空间中的舌片部,所述舌片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暴露于所述对接空间中的对接部;
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舌板连接,所述线缆包括穿出所述后壁的底面的线缆延伸部;
拉带解锁装置,所述拉带解锁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顶壁的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锁扣凸起以及向上凸出所述锁扣凸起的扣接部;以及
拉带,所述拉带与所述扣接部相连;
所述拉带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绝缘本体分开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后壁上的拉带压片,所述拉带穿过所述拉带压片;所述拉带配置成沿着向下的方向解锁以使所述扣接部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锁扣凸起向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带压片铆压固定于所述后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壁包括后壁面,所述拉带压片包括平行于所述后壁面的限位壁,所述拉带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后壁面和所述限位壁之间的狭槽,所述拉带向下延伸出所述狭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壁包括第一固定槽以及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向后贯穿所述后壁面;所述拉带压片包括自所述限位壁的一侧向前折弯的第一折弯壁、自所述限位壁的另一相对侧向前折弯的第二折弯壁、自所述第一折弯壁的前端向所述第二折弯壁折弯的第一钩部、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壁的前端向所述第一折弯壁折弯的第二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弯壁与所述第二折弯壁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折弯壁以及所述第二折弯壁均垂直于所述限位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带压片包括自所述限位壁的底部向上翻折的翻折部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壁和所述翻折部的连接处的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拉带压片为金属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以及第二绝缘本体,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对接空间至少被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底壁所限定;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所述后壁以及自所述后壁的顶部向前延伸的所述顶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卡块以及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二延伸块设有第二卡槽;其中,所述第一卡块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第二卡块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T型的定位块,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T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沿前后方向组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半注塑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包括第二半注塑孔,所述第一半注塑孔与所述第二半注塑孔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接缝处形成注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舌板为内置电路板,其中,所述舌板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若干焊接片,所述线缆焊接固定于所述焊接片;所述拉带连接器还包括自所述注塑孔注入所述拉带连接器中的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在凝固后形成覆盖所述线缆与所述焊接片的焊接位置的绝缘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所述绝缘本体分开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后壁上的拉带压片,所述拉带穿过所述拉带压片,所述拉带配置成沿着向下的方向解锁以使所述扣接部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锁扣凸起向下移动,从而简化了对所述拉带连接器的制造,且能够对拉带的拉动方向进行约束,从而更方便对所述拉带解锁装置进行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带连接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图1右视图。
图6是图1左视图。
图7是图1的俯视图。
图8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拉带压片被分离出来。
图9是图8中拉带压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8进一步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10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拉带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舌板2、与所述舌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3、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拉带解锁装置4、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相连的拉带5、以及与所述绝缘本体1分开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拉带压片6。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连接器100为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线缆连接器。
请结合图1以及图10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对接空间10、位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顶部的顶壁122以及位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后端的后壁12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11以及第二绝缘本体12。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的底壁113。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以及底壁113整体上呈U型。所述对接空间10被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以及所述底壁113所限定。
请结合图10以及图11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还包括位于后端的主体部114,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以及所述底壁113均自所述主体部114向前延伸而成。所述主体部114设有前后贯穿的开槽1141,所述开槽1141与所述对接空间10连通,以安装所述舌板2。所述主体部114的顶面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T型的定位块1142、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定位块1142之间且向后凸伸的定位柱114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115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块116,所述第一延伸块116设有第一卡槽1161。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所述后壁121以及自所述后壁121的顶部向前延伸的所述顶壁122。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卡块125以及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块126,所述第二延伸块126设有第二卡槽1261。当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组装后,所述第一卡块115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1261中,所述第二卡块125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1161中,以防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在前后方向上相互脱离。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T型的定位槽123,所述定位块1142沿前后方向组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123中,以防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在上下方向上相互脱离。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还包括收容所述定位柱1143的定位孔(未图示)。
请结合图8所示,所述后壁121包括后壁面1210、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第二固定槽121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1212至少向后贯穿所述后壁面1210。
请结合图10所示,所述顶壁122向前延伸凸出所述后壁121以遮蔽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顶部。所述第一侧壁111以及所述第二侧壁112向上与所述顶壁122之间具有间隙,即所述第一侧壁111以及所述第二侧壁112向上未与所述顶壁122相接触。所述顶壁122包括安装空间1220、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220的两侧且与所述安装空间1220连通的第一安装槽1221、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220的后端且向上隆起的两个隆起部1222、以及位于所述安装空间1220的前部的限位块1223。每一个所述隆起部1222包括第二安装槽1222a,所述第二安装槽1222a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21的后端且高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21。所述顶壁122包括位于所述两个隆起部1222之间且向下凹陷的凹陷空间1224。
此外,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还包括第一半注塑孔117,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第二半注塑孔127,所述第一半注塑孔117与所述第二半注塑孔127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接缝处形成注塑孔118。请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注塑孔117和所述第二半注塑孔127均为半圆孔,所述注塑孔118为圆孔。当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第一半注塑孔117以及所述第二半注塑孔127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并实用新型对比不予限定。通过将所述注塑孔118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接缝处,在绝缘材料后,绝缘材料能够填充所述第一半注塑孔117以及所述第二半注塑孔127,从而有利于实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紧密结合。
所述舌板2包括穿过所述开槽1141且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空间10中的舌片部21以及位于所述舌片部21的后端的安装部2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舌板2为内置电路板,所述舌片部21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对接部211,所述对接部211为间隔设置的若干导电片。所述对接部211暴露于所述对接空间10,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相接触。所述安装部22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用以与所述线缆3焊接固定的若干焊接片22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22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舌片部21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如此设置,当将所述舌板2插入所述开槽1141中时,所述安装部22能够被所述主体部114阻挡,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另外,较宽的安装部22有利于对所述焊接片221进行布置,例如有利于适当增大相邻两个焊接片221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信号串扰且有利于与所述线缆3进行焊接。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3大致呈L型,其包括与所述焊接片221相焊接的水平部31以及自所述水平部31向下折弯的延伸部32。所述绝缘材料在凝固后形成覆盖所述线缆3与所述焊接片221的焊接位置的绝缘块7,从而降低了所述线缆3与所述舌板2相脱离的风险,以利于提高所述拉带连接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大致呈U型。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包括固定部41、自所述固定部41的前端向上且向后折弯的锁扣片42、以及自所述锁扣片42的后端向上且向后延伸的扣接部43。所述固定部41以及所述锁扣片42设有向前贯穿的开口44。所述锁扣片42包括向上隆起的两个锁扣凸起421,所述扣接部43向上凸出所述锁扣凸起421。组装时,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从后向前安装于所述顶壁122的安装空间1220中,其中所述固定部41的两侧卡持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21中,所述锁扣片42的两侧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22a中,所述限位块1223收容于所述开口44中。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扣接部43呈抬高状,所述扣接部43向上凸出所述隆起部1222。所述锁扣片42的向上抵持在所述隆起部1222的底面。即所述隆起部1222能够限制所述锁扣片42向上移动的最高位置。由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大致呈U型,所述锁扣片42能够向下发生变形。所述锁扣凸起42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的锁扣孔(未图示)相锁扣。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扣凸起421为两个且左右并排设置。优选地,所述锁扣凸起421自所述锁扣片42冲压而成。所述扣接部43呈悬空状的位于所述凹陷空间1224的上方。
所述拉带5包括系在所述扣接部43上的连接部51以及自所述连接部51向后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52、自所述倾斜部52向下延伸的直条部53以及与所述直条部53相连的施力部54。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条部53、所述倾斜部52以及所述连接部51沿左右方向的宽度相等。所述施力部54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直条部53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宽度,从而使所述施力部54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便于使用者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压片6为金属片。所述拉带压片6包括平行于所述后壁面1210的限位壁60、自所述限位壁60的一侧向前折弯的第一折弯壁61、自所述限位壁60的另一相对侧向前折弯的第二折弯壁62、自所述第一折弯壁61的前端向所述第二折弯壁62折弯的第一钩部63、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壁62的前端向所述第一折弯壁61折弯的第二钩部64。所述第一折弯壁61与所述第二折弯壁6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折弯壁61以及所述第二折弯壁62均垂直于所述限位壁60。所述拉带连接器100包括位于所述后壁面1210和所述限位壁60之间的狭槽65,所述拉带5向下延伸出所述狭槽65。所述第一钩部63以及所述第二钩部64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1212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折弯壁61以及所述第二折弯壁62沿所述前后方向的尺寸可以控制所述狭槽65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深度。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压片6包括自所述限位壁60的底部向上翻折的翻折部66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壁60和所述翻折部66的连接处的弧面67。通过设置所述翻折部66能够增加所述拉带压片6的结构强度,降低施加于所述拉带5的外力对所述拉带压片6造成损坏的风险。另外,所述弧面67配置为与所述拉带5抵接,降低了所述拉带5的磨损风险且有利于提高解锁的平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压片6铆压固定于所述后壁121,以提高所述拉带压片6的固持力。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1212也可以向上贯穿所述后壁121,从而使所述拉带压片6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自上而下安装于所述后壁121上。
所述拉带5配置成沿着向下的方向解锁以使所述扣接部4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锁扣凸起421向下移动,以实现解锁。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带5的解锁方向(例如向下的方向)与所述锁扣片42的解锁方向(例如向下的方向)相同。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缩短所述拉带5的解锁行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解锁时的平顺性,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前述拉带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所述舌板2和所述线缆3,将所述线缆3焊接固定于所述舌板2;
S2,提供所述绝缘本体1,将所述舌板2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
S3,提供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将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
S4,提供所述拉带5,将所述拉带5连接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以及
S5,提供所述拉带压片6,将所述拉带压片6压住所述拉带5且安装固定于所述后壁121上。
具体地,在步骤S1中,所述线缆3焊接固定于所述舌板2的焊接片221。
在步骤S2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以及第二绝缘本体12,所述舌板2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开槽1141以向前延伸入所述对接空间10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在相互组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定位柱1143插入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定位孔中,所述第一卡块115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1261中,所述第二卡块125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1161中。此时,所述绝缘本体1的内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主体部114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后壁121之间的空间,所述线缆3与所述焊接片221的焊接处位于所述空间中。
在步骤S4中,将所述拉带5连接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的过程中,由于所述拉带5此时的角度可以不受任何外部的约束,因此便于将所述拉带5连接于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连接后,将所述拉带5顺着所述后壁121向下延伸。
在步骤S5中,将所述拉带压片6扣持到所述后壁121上,所述拉带压片6能够限制所述拉带5向外过度移动。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6,提供绝缘材料,并自所述注塑孔118将所述绝缘材料注入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主体部114和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后壁121之间的空间,所述绝缘材料在凝固后形成覆盖所述线缆3与所述焊接片221的焊接位置的绝缘块7,从而降低了所述线缆3与所述舌板2相脱离的风险,以利于提高所述拉带连接器10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步骤中只需确保安装所述拉带压片6的步骤(例如步骤S5)发生在安装所述拉带5的步骤(例如步骤S4)之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步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拉带连接器(100),包括:
绝缘本体(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对接空间(10)、位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顶部的顶壁(122)以及位于所述对接空间(10)的后端的后壁(121);
舌板(2),所述舌板(2)包括延伸入所述对接空间(10)中的舌片部(21),所述舌片部(21)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暴露于所述对接空间(10)中的对接部(211);
线缆(3),所述线缆(3)与所述舌板(2)连接,所述线缆(3)包括穿出所述后壁(121)的底面的线缆延伸部(32);
拉带解锁装置(4),所述拉带解锁装置(4)包括安装于所述顶壁(122)的锁扣片(42),所述锁扣片(42)包括锁扣凸起(421)以及向上凸出所述锁扣凸起(421)的扣接部(43);以及
拉带(5),所述拉带(5)与所述扣接部(43)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连接器(100)还包括与所述绝缘本体(1)分开设置且固定于所述后壁(121)上的拉带压片(6),所述拉带(5)穿过所述拉带压片(6);所述拉带(5)配置成沿着向下的方向解锁以使所述扣接部(4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锁扣凸起(421)向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压片(6)铆压固定于所述后壁(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121)包括后壁面(1210),所述拉带压片(6)包括平行于所述后壁面(1210)的限位壁(60),所述拉带连接器(100)包括位于所述后壁面(1210)和所述限位壁(60)之间的狭槽(65),所述拉带(5)向下延伸出所述狭槽(6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121)包括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第二固定槽(1212),所述第一固定槽(1211)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1212)向后贯穿所述后壁面(1210);所述拉带压片(6)包括自所述限位壁(60)的一侧向前折弯的第一折弯壁(61)、自所述限位壁(60)的另一相对侧向前折弯的第二折弯壁(62)、自所述第一折弯壁(61)的前端向所述第二折弯壁(62)折弯的第一钩部(63)、以及自所述第二折弯壁(62)的前端向所述第一折弯壁(61)折弯的第二钩部(6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壁(61)与所述第二折弯壁(6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折弯壁(61)以及所述第二折弯壁(62)均垂直于所述限位壁(6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压片(6)包括自所述限位壁(60)的底部向上翻折的翻折部(66)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壁(60)和所述翻折部(66)的连接处的弧面(6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压片(6)为金属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绝缘本体(11)以及第二绝缘本体(12),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所述第二侧壁(112)的底壁(113),所述对接空间(10)至少被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以及所述底壁(113)所限定;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所述后壁(121)以及自所述后壁(121)的顶部向前延伸的所述顶壁(1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卡块(115)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块(116),所述第一延伸块(116)设有第一卡槽(1161);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卡块(125)以及向前延伸的第二延伸块(126),所述第二延伸块(126)设有第二卡槽(1261);其中,所述第一卡块(115)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槽(1261)中,所述第二卡块(125)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槽(1161)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T型的定位块(1142),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T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1142)沿前后方向组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第一半注塑孔(117),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包括第二半注塑孔(127),所述第一半注塑孔(117)与所述第二半注塑孔(127)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2)的接缝处形成注塑孔(11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带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2)为内置电路板,其中,所述舌板(2)包括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设有若干焊接片(221),所述线缆(3)焊接固定于所述焊接片(221);所述拉带连接器(100)还包括自所述注塑孔(118)注入所述拉带连接器(100)中的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在凝固后形成覆盖所述线缆(3)与所述焊接片(221)的焊接位置的绝缘块(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74966.6U CN217545108U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拉带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74966.6U CN217545108U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拉带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45108U true CN217545108U (zh) | 2022-10-04 |
Family
ID=83434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74966.6U Active CN217545108U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拉带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45108U (zh) |
-
2022
- 2022-05-06 CN CN202221074966.6U patent/CN2175451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74051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6850124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11129867B (zh) | 拉带连接器 | |
CN102403605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10156592U (zh) |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0245775U (zh) |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0326329U (zh) |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 |
US6520797B2 (en) | Connector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JP5581983B2 (ja)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
CN217545108U (zh) | 拉带连接器 | |
US20140349509A1 (en) |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latch member | |
CN211829454U (zh) | 拉带连接器 | |
CN113285305A (zh) | 拉带连接器及其组件 | |
KR20130089135A (ko) | 커넥터 | |
CN114883858A (zh) | 拉带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000702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079173A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10517132U (zh) | 连接器 | |
CN108666822B (zh) | 插头连接器组件 | |
CN210350278U (zh) | 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 |
KR101168545B1 (ko) | 헤더 | |
CN212626230U (zh) | 一种拉带解锁式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6145853U (zh) | 一种拉带解锁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TWI798713B (zh) | 線纜端子及連接器 | |
CN216214495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