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2507U -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2507U
CN217542507U CN202220563967.0U CN202220563967U CN217542507U CN 217542507 U CN217542507 U CN 217542507U CN 202220563967 U CN202220563967 U CN 202220563967U CN 217542507 U CN217542507 U CN 217542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bottle
sampling
reaction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3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杨
石永博
冯韬
廖文胜
夏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henium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henium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henium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henium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3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2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2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2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该取样配样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传输机构和取样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外壳料盘和上料移动模组,外壳料盘上设有多个进样瓶外壳,上料移动模组将进样瓶外壳夹取放置在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将进样瓶外壳传输至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反应瓶料盘和取样移动模组,反应瓶料盘上设有多个反应瓶,取样移动模组分别从多个反应瓶内取样,将每个反应瓶内的取样样品注入传输机构上对应的进样瓶外壳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样配样装置,可以自动进行取样配样操作,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按照标准的流程执行,分析数据标准化程度高、取样结果重现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实验室中,合成实验人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路线设计和合成工作,即按照设计的合成策略,按部就班的实施化学反应实验。除此之外,合成实验人员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应,需要做大量的事前准备和后处理工作,如物料准备、实验器皿和设备准备,还要对每个反应进行取样检测、后处理和纯化等一系列操作,并及时记录和更新实验过程和数据信息。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大量重复性的简单操作占据了合成实验人员的宝贵时间,如取样检测。
取样检测是对反应进程进行判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反应开始后,合成实验员通常是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和合成经验来初步推断出第一次的取样检测时间。若同时进行多个反应或多个反应在进行中,合成实验人员则需要根据各个反应的起始时间,结合检测时间在不同时段对每个反应进行取样检测。为了方便统筹工作,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合成实验人员在一段时间后对在进行中的反应统一进行一次取样检测。并在得到分析结果后评估反应进程,若反应还未结束,则需要重复取样、检测分析和评估操作。所以取样检测是合成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相对高频的操作之一。
另外,有一部分反应需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合成实验人员通常会使用吹氮、氮气球等方法营造简单的无水无氧的氮气环境。多次的手动取样操作势必会破坏反应体系的原有状态和其气密性,进而影响反应进程或结果,如造成反应收率降低,甚至导致反应失败的结果。对一个反应的取样操作,人工取样会存在很大的随机性误差,再加上样品处理和配样过程中添加的溶剂量误差,会大大降低分析结果的标准化和重现性。
而这些都跟实验室现有的取样形式密切相关。传统的取样过程,合成实验人员需要用到一次性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滤头和玻璃瓶等各种耗材,操作费时费力,主观因素影响大。尤其当反应样品较多时,频繁的移液操作和多个样本处理都使得合成实验人员力不从心,不但增加了操作负担,也延长了反应处理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取样配样存在效率低以及误差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取样和配样操作,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并且误差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包括: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外壳料盘和上料移动模组,所述外壳料盘上设有多个进样瓶外壳,所述上料移动模组将所述进样瓶外壳夹取放置在传输机构上;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将进样瓶外壳传输至取样机构;
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反应瓶料盘和取样移动模组,所述反应瓶料盘上设有多个反应瓶,所述取样移动模组从所述反应瓶内取样,将每个反应瓶内的取样样品注入传输机构上对应的进样瓶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压合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将注入有反应液的进样瓶外壳传输至所述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滤芯料盘和压合移动模组,所述滤芯料盘上设有多个进样瓶滤芯,所述压合移动模组将进样瓶滤芯与进样瓶外壳一一对应压合。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堆垛机构,所述堆垛机构包括堆垛位和缓存位,所述缓存位包括进料缓存位和取料缓存位,所述缓存位可滑动伸缩,所述缓存位伸出后,在进料缓存位上放置进样瓶料盘,所述缓存位缩回后,所述压合移动模组先将堆垛位的一个装有进样瓶的进样瓶料盘放置在所述取料缓存位处,然后再将进料缓存位的进样瓶料盘放置在堆垛位的对应空位,所述缓存位伸出可进行取料。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移动模组包括第一位移组件,所述第一位移组件上配置有第一夹取组件和注射泵,所述第一夹取组件用于夹取所述外壳料盘上的进样瓶外壳,所述注射泵用于向每个所述进样瓶外壳内泵入定量的稀释剂。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机构还包括有磁力搅拌器和清洗组件,所述取样移动模组包括第二位移组件,所述第二位移组件上配置有第二夹取组件和取样针,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夹取所述反应瓶至磁力搅拌器上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液混匀,所述取样针穿刺所述反应瓶的垫片,从反应瓶内吸取定量的反应液,然后移至进样瓶外壳内稀释剂液面下进行吸吐动作两次,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夹取所述反应瓶至清洗组件,对取样针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机构还包括有视觉相机,所述取样针进行取样前,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夹取所述反应瓶至所述视觉相机前,通过视觉相机判断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然后控制取样针吸取定量的反应液。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移动模组包括第三位移组件,所述第三位移组件上配置有第三夹取组件和压合组件,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夹取所述进样瓶滤芯至进样瓶外壳上方并进行预压合,通过压合组件将进样瓶滤芯与进样瓶外壳压合形成完整的进样瓶,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夹取完整的进样瓶并依次放置在所述堆垛位的进样瓶料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机构还包括有扫码装置,每个反应瓶上均设有二维码,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在夹取反应瓶前先通过扫码装置识别反应瓶上的二维码信息;每个所述进样瓶料盘上也设有二维码,取料时先扫描各进样瓶料盘的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瓶料盘上设有若干个放置进样瓶的放置槽,每个放置槽的侧壁均设有物料检测孔,所述堆垛机构对应设有物料检测传感器通过各物料检测孔检测每个放置槽内是否放置有进样瓶;非正中间一个物料检测孔的下方设有防呆孔,用于判断所述进样瓶料盘的放置方向,所述物料检测传感器为光电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缓存位侧方还设有进样瓶料盘存储位,所述进样瓶料盘存储位包括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防呆倒角,所述进样瓶料盘上对应设有防呆缺口,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物料检测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机构、传输机构和取样机构来自动进行移液、取样、配样等操作,大大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实验人员可以摆脱繁琐的重复性简单劳动,节省人力成本。并且,由于是机器进行取样操作,和人工取样相比,可进行定量取样配样,每次取样和配样的溶剂量误差很小,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标准化和重现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取样配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取样配样装置中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取样配样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取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第二夹取组件和取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磁力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第三夹取组件和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的完整的进样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堆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的进样瓶料盘存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堆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上料机构1,外壳料盘11,进样瓶外壳111,上料移动模组12,第一位移组件121,第一夹取组件122,注射泵123;
传输机构2,导轨21,承载部件22;
取样机构3,反应瓶料盘31,取样移动模组32,第二位移组件321,第二夹取组件322,取样针323,磁力搅拌器33,扫码装置34,视觉相机35,清洗组件36;
压合机构4,滤芯料盘41,进样瓶滤芯411,压合移动模组42,第三位移组件421,第三夹取组件422,压合组件423,定位组件43;
堆垛机构5,堆垛位51,缓存位52,进料缓存位521,取料缓存位522,进样瓶料盘53,放置槽531,物料检测孔532,防呆孔533,防呆缺口534,物料检测传感器54,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支撑件561,防呆倒角5611,物料检测开关562;
工作台面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反应样品的取样、配样等工作,并且可以配合其他机器人将配好的样品输送到分析设备进行分析检测,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摆脱繁琐的重复性简单劳动,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整个装置在较少的人工直接参与下,其按照要求执行流程化的取样和配样操作,误差小,因此可提供重现性好的标准化数据。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上料机构1、传输机构2和取样机构3,其中,上料机构1包括外壳料盘11和上料移动模组12,外壳料盘11上设有多个进样瓶外壳111,上料移动模组12将进样瓶外壳111夹取放置在传输机构2上;传输机构2横穿上料机构1和取样机构3,可将上述进样瓶外壳111从上料机构1传输到取样机构3;取样机构3包括反应瓶料盘31和取样移动模组32,反应瓶料盘31上设有多个反应瓶,取样移动模组32从反应瓶内取样,将每个反应瓶内的取样样品注入传输机构2上对应的进样瓶外壳111内。
这样,在进行合成实验时,实验人员仅需将装有进样瓶外壳111的外壳料盘11和装有反应瓶的反应瓶料盘31放置在设定位置,然后由上料机构1、传输机构2和取样机构3来自动进行移液、取样、配样等操作,大大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实验人员可以摆脱繁琐的重复性简单劳动。并且,由于是机器进行取样操作,和人工取样相比,每次取样和配样的溶剂量误差很小,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标准化和重现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压合机构4,传输机构2还延伸至压合机构4,将注入有反应液的进样瓶外壳111继续传输至压合机构4,压合机构4包括滤芯料盘41和压合移动模组42,滤芯料盘41上设有多个进样瓶滤芯411,压合移动模组42将进样瓶滤芯411与进样瓶外壳111一一对应压合。在现有技术中,合成实验人员需要用到一次性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滤头和玻璃瓶等各种耗材,操作费时费力,而本实施例通过压合的方式将进样瓶滤芯411和进样瓶外壳111压合,形成带滤芯的过滤式进样瓶,如图12,取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多种一次性耗材,减少了器材用量和损失,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堆垛机构5,堆垛机构5设置在传输机构2的下游端附近,堆垛机构5包括堆垛位51和缓存位52,堆垛位51上放置有多个进样瓶料盘53,每个进样瓶料盘53可容置若干个完整的进样瓶;缓存位52包括进料缓存位521和取料缓存位522,缓存位52可滑动伸缩,缓存位52伸出后,在进料缓存位521上放置进样瓶料盘53,缓存位52缩回后,压合移动模组42先将堆垛位51的一个装有进样瓶的进样瓶料盘53放置在取料缓存位522处,然后再将进料缓存位521的进样瓶料盘53放置在堆垛位51的对应空位,然后缓存位52伸出可进行取料,可通过人工取料或者AGV小车等机器自动取料,然后送至分析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当然堆垛位51也可设置为可滑动式,便于人工放置进样瓶料盘或人工取料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外壳料盘11、反应瓶料盘31和滤芯料盘41均优选为抽屉式,便于取放。反应瓶的种类应尽量少,优选8mL反应瓶和40mL反应瓶两种,分别用两种反应瓶料盘来存放,采用这两种反应瓶基本可满足需求。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传输机构2、取样机构3、压合机构4、堆垛机构5均位于工作台面6上,工作台面6上设有透明罩体,取样配样过程均在工作站即透明罩体内进行,降低化学溶剂对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下面对上述上料机构1、传输机构2、取样机构3、压合机构4和堆垛机构5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上料机构1中,上料移动模组12包括第一位移组件121,第一位移组件121可选但不限于三坐标龙门架,第一位移组件121上配置有第一夹取组件122,第一夹取组件122用于夹取外壳料盘11上的进样瓶外壳111并放置在传输机构2上,第一位移组件121上还配置有注射泵123,在第一夹取组件122将进样瓶外壳111放置在传输机构2上后,注射泵123向进样瓶外壳111内泵入定量的稀释剂,如0.3mL稀释剂,稀释剂用于稀释和淬灭。
传输机构2包括导轨21和设置在导轨21上的承载部件22,所述承载部件22上设置两个承载位对应放置两个进样瓶外壳111,当然也可设置更多个承载位来放置更多个进样瓶外壳111。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导轨21,每个导轨上均设有承载部件22,可以交替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传输机构2将放置有两个进样瓶外壳111的承载部件22传输至取样机构3等待取样完成。
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磁力搅拌器33,取样移动模组32包括第二位移组件321,第二位移组件321可选但不限于三坐标龙门架,第二位移组件321上配置有第二夹取组件322和取样针323,第二夹取组件322夹取反应瓶至磁力搅拌器33上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液混匀,取样针323穿刺反应瓶的垫片,从反应瓶内吸取定量的反应液,如0.05mL反应液,然后移至进样瓶外壳111内稀释剂液面下进行吸吐动作两次,第二夹取组件322夹取反应瓶回位。本实施例通过磁力搅拌器33进行搅拌,可保证取样时均匀一致;通过取样针323穿刺反应瓶的垫片,在取样针323拔出后垫片继续形成密封,减少空气与反应液的接触;将取样样品在进样瓶外壳111内吸吐两次,一方面可将反应液充分注入进样瓶外壳111,另一方面,相当于对取样针323进行初步地清洗,本实施例的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清洗组件36,每次取样注入进样瓶外壳111后对取样针323进行清洗,不影响下一次的取样结果。
进一步地,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视觉相机35,取样针323进行取样前,第二夹取组件322夹取反应瓶至视觉相机35前,通过视觉相机35判断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然后控制取样针323吸取定量的反应液。不同容量的反应瓶内的液位高度可能不同,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一个反应瓶多次进行取样,本实施例通过视觉相机35判断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然后控制取样针323的取样高度,确保可以吸取精确定量的反应液,从而确保反应的进行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取样并注入进样瓶外壳111后,传输机构2将进样瓶外壳111继续传输至压合机构4进行滤芯压合。
压合机构4中,压合移动模组42包括第三位移组件421和定位组件43,第三位移组件421可选但不限于三坐标龙门架,第三位移组件421上配置有第三夹取组件422和压合组件423,在定位组件43对进样瓶外壳辅助定位后,第三夹取组件422夹取进样瓶滤芯至进样瓶外壳111上方,并将其放入进样瓶外壳111上进行简单的预压合,然后通过气缸等压合组件423完成进样瓶滤芯411与进样瓶外壳111的压合,最终形成完整的进样瓶,第三夹取组件422夹取完整的进样瓶并依次放置在堆垛机构5中堆垛位51的进样瓶料盘53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扫码装置34,每个反应瓶上均设有二维码,第二夹取组件322在夹取反应瓶前先通过扫码装置34识别反应瓶上的二维码信息,然后再进行取样操作。而完成滤芯压合后的进样瓶是依次放置在进样瓶料盘53上的,那么便可知道每个进样瓶是与哪个反应瓶对应的。假设每个进样瓶料盘53上可放置N个进样瓶,则第一个进样瓶料盘53上的进样瓶可依次编号为1-1、1-2……1-N,分别对应第1-N个反应瓶;第二个进样瓶料盘53上的进样瓶可依次编号为2-1、2-2……2-N,分别对应第N+1-2N个反应瓶;以此类推,只要知道某个进样瓶料盘53的序号,便可知道进样瓶料盘53中的各进样瓶对应的反应瓶,因此本实施例中每个进样瓶料盘53上也设有二维码,取料时,人工或者AGV小车先扫描进样瓶料盘53的二维码,并赋予其对应的序号。
如果一个进样瓶料盘53上没有放满N个进样瓶,则会影响后续的整个编号顺序,本实施例设有电子防呆功能解决该问题。具体地,在进样瓶料盘53上设有若干个放置进样瓶的放置槽531,每个放置槽531的侧壁均设有物料检测孔532,在堆垛机构5中进料缓存位521和取料缓存位522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物料检测传感器54,物料检测传感器54优选为光电开关,通过对各物料检测孔532检测来判断每个放置槽531内是否都放置有进样瓶,如果没有则报警提示。此外,如果一个进样瓶料盘53的放置方向错误,那么也会造成后续的编号混乱,本实施例在上述多个物料检测孔中的非正中间的一个物料检测孔的下方设有防呆孔533,通过防呆孔533来判断进样瓶料盘53的放置方向,可人工判断或者设置光电开关等传感器自动识别判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缓存位52侧方还设有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可存储多个进样瓶料盘53,方便工作人员手动进料。具体地,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包括有多组支撑件561,每组支撑件561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支撑件561之间放置一个或者堆叠放置多个进样瓶料盘53,每组支撑件561中的其中一个支撑件561上设有防呆倒角5611,进样瓶料盘53上对应设有防呆缺口534,这样使得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上的进样瓶料盘53均是按照特定的方向放置,如此便于进样瓶料盘53的进料,防止后续编号混乱。本实施例中在每组支撑件561上还设有与进样瓶料盘53数量对应的物料检测开关562,该物料检测开关562优选为对射型光电开关,在进样瓶料盘53的长度方向设有贯穿每个放置槽531的贯穿孔,物料检测开关562通过该贯穿孔检测此处每个进样瓶料盘53是否均为空料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取样配样装置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抓取反应瓶到扫码位置,识别反应瓶的二维码信息;
取样机构3中的第二夹取组件322抓取反应瓶到扫码装置34处进行扫码,识别反应瓶的二维码信息,便于将当前反应瓶的信息与后续堆垛机构5中的进样瓶编号对应。
S2:将反应瓶转移到磁力搅拌器33,通过磁力搅拌的方式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液混匀;
扫码完成后,取样机构3中的第二夹取组件322将反应瓶转移到磁力搅拌器33处,反应瓶内预先放置有搅拌子,通过磁力搅拌的方式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液混匀,以保证后续取样的均一性。
S3:在磁力搅拌的同时,抓取进样瓶外壳111并通过注射泵123泵入定量的稀释剂;
磁力搅拌和取样需要一定时间,此时在上料机构1中,第一夹取组件122抓取进样瓶外壳111至传输机构2中的承载部件22上,此时承载部件22仍位于上料机构1区域,然后通过注射泵123往进样瓶外壳111内泵入定量的稀释剂,如0.3mL稀释剂。
S4:将装有稀释剂的进样瓶外壳111传输至磁力搅拌器33后方,等待取样针323取样完成;
传输机构2中承载部件22和其上放置的进样瓶外壳111被导轨21传输至取样机构3区域,具体位于磁力搅拌器33的后方,此时取样可能尚未完成,停止在该位置等待取样针323取样完成。
S5:通过视觉相机35判断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取样针323穿刺吸取定量的反应液,并转移至进样瓶外壳111稀释剂液面下进行吸吐动作两次;
磁力搅拌完成后,反应瓶适当静置,然后取样机构3中的第二夹取组件322继续抓取反应瓶,移动至视觉相机35前,通过视觉相机35判断当前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然后控制取样针323穿刺反应瓶垫片,精确吸取定量的反应液,如0.05mL反应液,吸取完成后,取样针323移动到传输机构2上对应的进样瓶外壳111处,下移至稀释剂液面下进行吸吐动作两次,使得样品充分混匀。接着将反应瓶归位,取样针323通过清洗组件36进行清洗。
S6:将装有反应液的进样瓶外壳111传输至压合机构4,将进样瓶滤芯411与进样瓶外壳111进行压合固定形成完整的进样瓶;
传输机构2中承载部件22和其上放置的进样瓶外壳111被导轨21继续传输至压合机构4区域,压合机构4中第三夹取组件422抓取一个进样瓶滤芯411放置在进样瓶外壳111上并进行简单的对准和预压合,然后通过气缸等压合组件423完成压合动作,得到完整的进样瓶。
S7:将完整的进样瓶依次放置在进样瓶料盘53上;
第三夹取组件422将完整的进样瓶夹取并按照设定顺序依次放置在进样瓶料盘53上,根据各进样瓶的编号可知道对应的反应信息。当承载部件22上的完整的进样瓶均被取走后,承载部件22在导轨21的作用下从右向左回到上料机构1区域的初始位置。
S8:重复进行步骤S1-S7,并将装满的进样瓶料盘53输送至分析设备。
重复进行上述步骤S1-S7,当堆垛机构5中堆垛位51的一个进样瓶料盘53装满后,该进样瓶料盘53被抓取至取料缓存位522,然后缓存位52伸出同时进行物料检测识别,AGV小车先扫码识别该进样瓶料盘53的瓶身二维码信息,然后取走该进样瓶料盘53,并在上料缓存位52放入空的进样瓶料盘53,缓存位52缩回,并将空的进样瓶料盘53放置在堆垛位51的空位处。AGV小车将组装好的完整的进样瓶送至分析设备(如LC-MS),与分析设备联用,可实现一定时间内如24小时不间断无人看管运行。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样配样装置,可以自动进行取样配样操作,减少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按照标准的流程执行,分析数据标准化程度高、取样结果重现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机构(1),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外壳料盘(11)和上料移动模组(12),所述外壳料盘(11)上设有多个进样瓶外壳(111),所述上料移动模组(12)将所述进样瓶外壳(111)夹取放置在传输机构(2)上;
传输机构(2),所述传输机构(2)将进样瓶外壳(111)传输至取样机构(3);
取样机构(3),所述取样机构(3)包括反应瓶料盘(31)和取样移动模组(32),所述反应瓶料盘(31)上设有多个反应瓶,所述取样移动模组(32)从所述反应瓶内取样,将每个反应瓶内的取样样品注入传输机构(2)上对应的进样瓶外壳(1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压合机构(4),所述传输机构(2)将注入有反应液的进样瓶外壳(111)传输至所述压合机构(4),所述压合机构(4)包括滤芯料盘(41)和压合移动模组(42),所述滤芯料盘(41)上设有多个进样瓶滤芯(411),所述压合移动模组(42)将进样瓶滤芯(411)与进样瓶外壳(111)一一对应压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配样装置还包括堆垛机构(5),所述堆垛机构(5)包括堆垛位(51)和缓存位(52),所述缓存位(52)包括用于放置进样瓶料盘(53)的进料缓存位(521)和取料缓存位(522),所述缓存位(52)可滑动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移动模组(12)包括第一位移组件(121),所述第一位移组件(121)上配置有第一夹取组件(122)和注射泵(123),所述第一夹取组件(122)用于夹取所述外壳料盘(11)上的进样瓶外壳(111),所述注射泵(123)用于向每个所述进样瓶外壳(111)内泵入定量的稀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用于将反应瓶内的反应液混匀的磁力搅拌器(33)和清洗组件(36),所述取样移动模组(32)包括第二位移组件(321),所述第二位移组件(321)上配置有用于夹取所述反应瓶的第二夹取组件(322)和取样针(323),所述清洗组件(36)用于对取样针(323)进行清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用于在取样前判断反应瓶内的反应液高度的视觉相机(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移动模组(42)包括第三位移组件(421),所述第三位移组件(421)上配置有用于夹取所述进样瓶滤芯(411)至进样瓶外壳(111)上方并进行预压合的第三夹取组件(422)和用于将进样瓶滤芯(411)与进样瓶外壳(111)压合形成完整的进样瓶的压合组件(4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3)还包括有扫码装置(34),每个反应瓶上均设有二维码,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22)在夹取反应瓶前先通过扫码装置(34)识别反应瓶上的二维码信息;每个所述进样瓶料盘(53)上也设有二维码,取料时先扫描各进样瓶料盘(53)的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瓶料盘(53)上设有若干个放置进样瓶的放置槽(531),每个放置槽(531)的侧壁均设有物料检测孔(532),所述堆垛机构(5)对应设有物料检测传感器(54)通过各物料检测孔(532)检测每个放置槽(531)内是否放置有进样瓶;非正中间一个物料检测孔(532)的下方设有防呆孔(533),用于判断所述进样瓶料盘(53)的放置方向,所述物料检测传感器(54)为光电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配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位(52)侧方还设有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所述进样瓶料盘存储位(56)包括有支撑件(561),所述支撑件(561)上设有防呆倒角(5611),所述进样瓶料盘(53)上对应设有防呆缺口(534),所述支撑件(561)上还设有物料检测开关(562)。
CN202220563967.0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Active CN217542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3967.0U CN21754250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3967.0U CN21754250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2507U true CN217542507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3967.0U Active CN217542507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2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6417B (zh) 一种检测血液样本中血常规参数和c反应蛋白参数的方法
US20240027347A1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nd fluorescent pcr detection system
CN107831325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11735890B (zh) 一种全自动质谱前处理系统
CN114152764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急诊检测流程
CN103217541A (zh) 一种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分析仪
CN114152770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109406812B (zh) 一种样本分配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4137245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流程
CN210401445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
CN217542507U (zh)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
CN113607491A (zh) 一种样本一体化检测装置
CN114636588A (zh) 一种用于合成过程中的取样配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763857A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16429538A (zh) 一种检验科标本制备设备
CN213580596U (zh) 一种精子质量分析的液路系统及精子质量分析仪
CN216870384U (zh) 基层全自动体液检验平台及自动化体液分析系统
CN113791235A (zh)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及血样测试方法
CN110763858A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的抓取转移装置
CN211726862U (zh) 一种取样清洗装置
CN113267498A (zh) 基层全自动体液检验平台及自动化体液分析系统
CN112578121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检测方法
CN111596079A (zh) 一种用于对采样棒所采集样本预处理的设备
CN215492722U (zh) 样本玻片制作设备
CN210720438U (zh) 双进样模式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