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0844U -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0844U
CN217540844U CN202221182416.6U CN202221182416U CN217540844U CN 217540844 U CN217540844 U CN 217540844U CN 202221182416 U CN202221182416 U CN 202221182416U CN 217540844 U CN217540844 U CN 217540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pipe
drainage tub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24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秉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gl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egl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egl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egl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824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0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0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08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包括壳体、收集组件和至少一个引流单元,壳体具有出气口,引流单元包括:引流管、多个第一吸附板、封堵件、管口盖和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引流管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壳体内而上端从壳体的出气口延伸至壳体外,引流管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壳体外的出气管段;多个第一吸附板沿着引流管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引流管内部;封堵件活动连接在引流管的出气管段上;管口盖盖合在引流管的上端;第一电加热器设置在引流管内;收集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且用于接收引流管下端流出的油渍;在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封堵件与引流管的出气管段形成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的问题。

Description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烹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烧烤烹调设备用于烧烤烹调食物,例如,牛肉、猪肉、香肠和韭菜等,其包括加热装置、烧烤装置和排气装置,其中,加热装置置于烧烤烹调设备的壳体内,用于直接加热食物,而烧烤装置用于放置待加热的食物,以便供加热装置加热,而排气装置用于将烧烤装置上的食物因加热而产生的油烟吸附排出。
目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内部包含壳体、吸附油烟的吸附板和风机,其中,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附板和风机均设置在壳体内,风机将油烟由进气口吸入壳体内并由出气口排出且中间朝吸附板方向流动,吸附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累积厚厚地一层油渍,需要及时清理该油渍,不然会影响排气装置的油烟吸附效果,在烧烤烹调设备使用频繁的地方,例如日常客户往来比较多的酒店、饭馆,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经研究发现吸附板少量油渍并不影响整个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正常使用,考虑到吸附板上的油渍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将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的油渍引导流向收集区域,避免了油渍在吸附板上逐渐累积,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气口,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和至少一个横向并列布置的引流单元,所述引流单元包括:
引流管,其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而上端从所述壳体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引流管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的出气管段;
多个第一吸附板,其沿着所述引流管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部;
封堵件,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出气管段上;
管口盖,其盖合在所述引流管的上端;
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内;
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下端流出的油渍;以及
在所述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引流管的出气管段形成敞口。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以及位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的圆弧管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还包括:
微型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
转轴,其与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且位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中心;
装载圆环,其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多个第二吸附板,其沿着所述装载圆环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吸附板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与所述引流管的圆弧管段的内侧壁形成密封环境,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吸附板之间形成夹角空间;
所述微型电机带动所述转轴竖向旋转,进而所述装载圆环和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也竖向旋转,各个夹角空间也竖向旋转,并促使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油烟由各个夹角空间经过圆弧管段进入所述第二管段。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管段内设有与所述收集组件连接的引流筒,所述引流筒的下端开口且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中的部分第一吸附板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引流筒的筒壁上并与所述引流筒形成斜槽,所述引流筒的筒壁在斜槽处设有与所述引流筒的内部连通的筒壁孔。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
承载板,其横向布置且内部中空,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与所述引流单元的引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具有与多个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连通的板孔。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内具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加热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
收集箱,其竖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中间,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与所述承载板的内部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且在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位于所述收集箱的正上方且通过连杆与所述收集箱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
进气管组件,其包括总管、多个分支管以及设置在总管上的第一控制阀和设置在各个分支管上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各个分支管布置将所述总管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引流单元中的引流管连接,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下端覆盖所述壳体的进气区域;以及
风机,其设置在所述总管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保留现有壳体的大部分构造,增加了引流单元和收集组件,该气装置工作时,油烟进入引流单元的引流管内,并在引流管的第一吸附板上积聚,在引流管内的较高温度环境下,油渍随着第一吸附板与引流管所形成的流动通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收集组件中,由此完成,油渍的收集,避免了油渍在吸附板上逐渐累积,解决了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吸附板上油渍的积累速度相对较快,若频繁地清理油渍费时费力,还会应该影响烧烤烹调进度的问题。
2、第一吸附板的数量多个可以对油烟达到多级吸附。
3、第一电加热器具有提高引流管内温度的作用,避免油渍在引流管内因温度较低而丧失流动性。
4、封堵件可以排气装置不工作时减少引流管内热量的流失,延长油渍流动、收集的时间。
5、引流单元的数量增加可以减缓油渍在单块吸附板上逐渐累积的速度,引流单元间横向并列布置,保持了壳体的高度大致不变,减少了壳体因尺寸在高度方向上的显著变化而带来产品结构的显著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引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吸附板与引流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承载板的截面图。
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壳体;101、出气口;102、开口;20、引流单元;201、引流管;2011、出气管段;2012、第一管段;2013、第二管段;2014、圆弧管段;202、第一吸附板;203、封堵件;2031、螺纹部;2032、板部;204、管口盖;205、第一电加热器;206、微型电机;207、转轴;208、装载圆环;209、第二吸附板;2010、夹角空间;2015、引流筒;20151、筒壁孔;2016、斜槽;30、收集组件;301、承载板;3011、板孔;3012、嵌入口;302、收集箱;3021、进口;40、第二电加热器;50、止位挡板;60、封口盖;70、连杆;80、进气管组件;801、总管;8011、罩状管段;8012、横向管段;8013、中间管段;802、分支管;90、风机;100、第一控制阀;110、第二控制阀;120、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出气口101,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出气口101具有两个且在壳体10的横向上对称布置;
排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并列布置的引流单元20和收集组件30。在一实施例中,引流单元20的数量为两个。引流单元20的数量增加可以减缓油渍在单块吸附板上逐渐累积的速度,引流单元20间横向并列布置,保持了壳体10的高度大致不变,减少了壳体10因尺寸在高度方向上的显著变化而带来产品结构的显著调整。
如图2所示,引流单元20包括:引流管201、多个第一吸附板202、封堵件203、管口盖204和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205。进入壳体10内的油烟会由引流管201的下端进入引流管201内。
引流管201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壳体10内而上端从壳体10的出气口101延伸至壳体10外,引流管201形状和大小与壳体10的出气口101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使得壳体10的出气口101因引流管201而被封堵,保留壳体10的原有出气口101结构,引流管201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壳体10外的出气管段2011。该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作为整个排气装置的出气口,该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可以横向凸出设置。
多个第一吸附板202沿着引流管201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引流管201内部;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流管201包括第一管段2012、第二管段2013以及位于第一管段2012和第二管段2013之间的圆弧管段2014,其中,多个第一吸附板202设置在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其中,第一管段2012和第二管段2013采用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均匀的直管段。圆弧管段2014的上、下端开口102分别与第一管段2012的上端口、第二管段2013的下端口连接,并且三个管段内部连通且具有同一中轴线。
封堵件203可拆卸地连接在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上,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封堵件203包括螺纹部2031和在螺纹部2031的左端且呈竖直状态的板部2032,螺纹部2031的外表面具有螺纹,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内表面具有螺纹,封堵件203的螺纹部2031旋入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内且二者螺纹连接,而封堵件203的板部2032右侧面与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的左端面接触。
管口盖204盖合在引流管201的上端;在一实施例中,管口盖204与引流管201的上端采取螺栓连接。通过管口盖204便于观察引流管201内的工作情况。
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205设置在引流管201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加热器205固定在管口盖204的底面,即该第一电加热器205设置在引流管201的顶部区域内,通过打开管口盖204,也便于拆装和维护第一电加热器205。
如图1所示,收集组件30设置在壳体10内且用于接收引流管201下端流出的油渍;以及
如图3所示,在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封堵件203与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形成敞口12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流单元20还包括:微型电机206、转轴207、装载圆环208和多个第二吸附板209。
微型电机206设置在壳体10的外侧壁上,在一实施例中,微型电机206可以采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0的背面外侧壁上。
转轴207与微型电机206的输出端键连接且位于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中心;具体地,转轴207的一端与微型电机206的输出端键连接,而另一端仍在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内。
装载圆环208固定地套设在转轴207上;
多个第二吸附板209沿着装载圆环208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并且,每个第二吸附板209的一端延伸至与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接触,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与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形成密封环境,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吸附板209之间形成夹角空间2010;
微型电机206带动转轴207竖向旋转,进而装载圆环208和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也竖向旋转,各个夹角空间2010也竖向旋转,并促使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油烟由各个夹角空间2010经过圆弧管段2014进入第二管段2013。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设有与收集组件30连接的引流筒2015,引流筒2015的下端开口102且与收集组件30的内部连通,引流筒2015位于引流管201中间,多个第一吸附板202中的部分第一吸附板202倾斜向上设置在引流筒2015的筒壁上并与引流筒2015形成斜槽2016,与该斜槽2016相关的第一吸附板202因会积聚油渍,会降低该部分的第一吸附板202继续吸附油烟的效率,因此,引流筒2015的筒壁在斜槽2016处设有与引流筒2015的内部连通的筒壁孔20151,筒壁孔20151将该斜槽2016处的油渍引流至引流筒2015的内部,并沿着引流筒2015的内侧壁下滑至引流筒2015底部,直至进入收集组件30内。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收集组件30包括:承载板301。
承载板301横向布置且内部中空,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板301内具有沿着承载板301的横向长度延伸的中空孔洞,承载板30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杆与壳体10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承载板301的顶面与引流单元20的引流管201的下端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承载板301的顶部具有与多个引流管201的内部连通的板孔3011。承载板301作为引流管201的支撑和固定构件。引流管201内的油渍由板孔3011进入承载板301内。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板301内具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加热器40,第二电加热器40制热以提高承载板301内部空间的温度,避免承载板301的板孔3011堵塞。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收集组件30还包括:收集箱302。
收集箱302竖向活动地设置在承载板301的中间,收集箱302的内部与承载板301的内部连通。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收集箱302的两侧壁上具有进口3021,并在其两侧壁的进口3021上方具有止位挡板50,承载板301在中间位置上具有嵌入口3012,收集箱302与承载板301的嵌入口3012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匹配,收集箱302嵌入该承载板301的嵌入口3012内,收集箱302的进口3021与承载板301的内部孔洞相接合,止位挡板50用于确定收集箱302在承载板301上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102且在开口102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口盖60,封口盖60位于收集箱302的正上方且通过连杆70与收集箱302连接。具体地,连杆70的下端与收集箱302的顶部连接而上端与封口盖60连接,封口盖60与壳体10的顶部采取螺栓连接,通过拆开封口盖60,向上拉动连杆70,使得收集箱302与承载板301分离,进而由壳体10的顶部开口102取出收集箱302,避免了收集箱302内油渍收集过多,无法继续储备,而影响吸附板和承载板301的正常使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排气装置还包括:进气管组件80和风机90。
进气管组件80包括总管801,总管801包括罩状管段8011、横向管段8012和连接罩状管段8011和横向管段8012的中间管段8013,其中,风机90设置在总管801的中间管段8013内。
多个分支管802以及设置在总管801上的第一控制阀100和设置在各个分支管802上的第二控制阀110,各个分支管802布置将总管801与相对应的各个引流单元20中的引流管201连接,总管801设置在壳体10上且下端覆盖壳体10的进气区域;风机90设置在总管801内。风机90将烧烤装置上由食物加热而产生的油烟先进入总管801,再由总管801进入各个分支管802,并由分支管802进入对应的各个引流单元20中的引流管201内。
其中,第一控制阀100控制总管801内油烟进出,关闭第一控制阀100,壳体10的进气口封闭,有利于减少引流管201和承载板301内热量的流失,再者封堵件203与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封堵,更是减少了引流管201和承载板301内热量的流失。
而第二控制阀110控制分支管802内油烟进出,该第二控制阀110部分打开可以控制部分引流单元20处于工作状态,而部分引流单元20处于暂停工作状态,有利于延长整个排气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Claims (10)

1.一种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出气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30)和至少一个横向并列布置的引流单元(20),所述引流单元(20)包括:
引流管(201),其竖向布置且下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而上端从所述壳体(10)的出气口(101)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所述引流管(201)在靠近上端的部分管段上具有凸出且位于所述壳体(10)外的出气管段(2011);
多个第一吸附板(202),其沿着所述引流管(201)的管长方向倾斜且间隔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内部;
封堵件(203),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上;
管口盖(204),其盖合在所述引流管(201)的上端;
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一电加热器(205),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内;
所述收集组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用于接收所述引流管(201)下端流出的油渍;以及
在所述排气装置排放油烟时,所述封堵件(203)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出气管段(2011)形成敞口(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01)包括第一管段(2012)、第二管段(2013)以及位于第一管段(2012)和第二管段(2013)之间的圆弧管段(2014),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202)设置在所述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20)还包括:
微型电机(206),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侧壁上;
转轴(207),其与所述微型电机(206)的输出端键连接且位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中心;
装载圆环(208),其固定地套设在所述转轴(207)上;
多个第二吸附板(209),其沿着所述装载圆环(208)的外侧壁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第二吸附板(209)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接触,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与所述引流管(201)的圆弧管段(2014)的内侧壁形成密封环境,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中的相邻两个第二吸附板(209)之间形成夹角空间(2010);
所述微型电机(206)带动所述转轴(207)竖向旋转,进而所述装载圆环(208)和所述多个第二吸附板(209)也竖向旋转,各个夹角空间(2010)也竖向旋转,并促使所述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油烟由各个夹角空间(2010)经过圆弧管段(2014)进入所述第二管段(20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01)的第一管段(2012)内设有与所述收集组件(30)连接的引流筒(2015),所述引流筒(2015)的下端开口(102)且与所述收集组件(30)的内部连通,所述多个第一吸附板(202)中的部分第一吸附板(202)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引流筒(2015)的筒壁上并与所述引流筒(2015)形成斜槽(2016),所述引流筒(2015)的筒壁在斜槽(2016)处设有与所述引流筒(2015)的内部连通的筒壁孔(201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单元(20)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30)包括:
承载板(301),其横向布置且内部中空,所述承载板(301)的顶面与所述引流单元(20)的引流管(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301)的顶部具有与多个所述引流管(201)的内部连通的板孔(3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01)内具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第二电加热器(4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30)还包括:
收集箱(302),其竖向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板(301)的中间,所述收集箱(302)的内部与所述承载板(301)的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102)且在开口(102)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封口盖(60),所述封口盖(60)位于所述收集箱(302)的正上方且通过连杆(70)与所述收集箱(30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
进气管组件(80),其包括总管(801)、多个分支管(802)以及设置在总管(801)上的第一控制阀(100)和设置在各个分支管(802)上的第二控制阀(110),所述各个分支管(802)布置将所述总管(801)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引流单元(20)中的引流管(201)连接,所述总管(801)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下端覆盖所述壳体(10)的进气区域;以及
风机(90),其设置在所述总管(801)内。
CN202221182416.6U 2022-05-17 2022-05-17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40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2416.6U CN217540844U (zh) 2022-05-17 2022-05-17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82416.6U CN217540844U (zh) 2022-05-17 2022-05-17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0844U true CN217540844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24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40844U (zh) 2022-05-17 2022-05-17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0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52589A1 (en) High efficiency vertical tube water heater apparatus
KR20100012518U (ko) 펠렛난로의 집진장치
CN217540844U (zh) 烧烤炉烹调设备中的排气装置
CN201277612Y (zh) 一种吸烟口可独立控制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0691909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滤油机构和带有该滤油机构的集成灶
CN212390437U (zh) 一种配气式集成灶
CN108061321B (zh) 一种厨房制冷吸油烟机
CN206037172U (zh) 家用下排式除油烟装置
CN107461785B (zh) 一种近吸排油烟机
CN213630757U (zh) 一种家用加湿器
CN213334634U (zh) 一种家用直热式热水器
CN110686267B (zh) 一种过滤系统及燃气壁挂炉
CN2525812Y (zh) 蒸煮、烤制、供热、烟熏一体炉
CN217654104U (zh) 一种双层结构气体加热器
CN213549309U (zh) 一种多功能燃气食品烤炉
CN215336535U (zh) 一种通道式商用油烟净化机
CN215337045U (zh) 一种抑制油烟的燃气壁挂炉
CN220103218U (zh) 双风道集成灶
CN220552104U (zh) 一种空气加热器
CN218096038U (zh) 一种烹饪设备及应用有该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CN21787594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1354954U (zh) 一种电饭锅
CN213429612U (zh) 一种具有灶具的蒸制烹饪设备
CN215533715U (zh) 一种空气炸锅及加热设备
CN220338509U (zh) 一种具有贴壁式防水回流管的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