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4591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4591U
CN217524591U CN202221099950.0U CN202221099950U CN217524591U CN 217524591 U CN217524591 U CN 217524591U CN 202221099950 U CN202221099950 U CN 202221099950U CN 217524591 U CN217524591 U CN 217524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ntainer
cold air
wall
cook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9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彭成鹏
郝会齐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99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4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4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4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内胆,锅体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机身上方的锅圈,锅圈包括外壳和支撑环,支撑环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的安装口,支撑环具有支撑筋位,内胆的开口处具有外翻边,外翻边搭靠于支撑筋位,以使内胆和烹饪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锅体内还设置有风机,烹饪腔的内壁开设有冷风入口。支撑筋位将内胆的外翻边抬高,在烹饪阶段的末期,风机向烹饪腔内供送冷风,对内胆的外表面进行冷却降温,气流带走内胆外壁的热量后向上流动从散热间隙排出,由于内胆内部温度较高,而外侧温度较低,使得内胆内表面的蒸汽受冷液化,在内胆的内壁形成一层水层,使食物不易粘结内胆。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饭煲)为了实现食物的不沾效果,会在内胆内表面设置一层不沾涂层,但是这种不沾涂层的寿命有限,受高温或者剐蹭易脱落,进而无法长久实现内胆的不沾效果,且脱落的涂层容易混入食物中被人误食,涂层脱落后,将露出内胆的基底,使得内胆的基底直接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烹饪环境中,对食物的口感以及营养价值造成影响,因此当涂层脱落时,内胆不适宜继续使用。而内胆使用无涂层制作时(如内胆内表面使用不锈钢),又容易出现食物粘锅,盛饭时饭勺不易铲掉内胆表面粘接的米饭问题。
目前有一些通过对内胆的冷却来实现不沾的电饭煲,而不用设置涂层。但是,在冷却的过程中,需要将内胆外侧的热量排出,传统饭煲内胆和锅口处紧密配合,因此往往需要额外开设排气口,因此导致饭煲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增加了加工难度,且排气口的设置会导致锅体的外观缺陷,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置于所述烹饪腔内的内胆,所述锅体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方的锅圈,所述锅圈包括外壳和支撑环,所述外壳具有安装口,所述支撑环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支撑环具有支撑筋位,所述内胆的开口处具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搭靠于所述支撑筋位,以使所述内胆和所述烹饪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所述锅体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间隙的冷风入口。
所述支撑筋位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位之间形成出风口。
所述冷风入口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侧壁,所述冷风入口朝向所述内胆的投影位于所述内胆侧壁的底部。
所述冷风入口设置有遮挡筋位,所述遮挡筋位将所述冷风入口分隔为多个冷风通道。
所述冷风入口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延伸以环绕所述内胆;或者,所述冷风入口为多个,且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锅体在所述冷风出口处还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倾斜向下延伸,以使所述冷风入口流出的气流倾斜向下流动。
所述导风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烹饪腔的内壁。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内胆的底壁设置有换热凸起或换热凹槽,以增大所述内胆的底壁的换热面积。
所述安装口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凸起和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内胆的外翻边配合形成所述散热间隙,所述支撑环具有所述支撑筋位,从而将所述内胆的所述外翻边抬高,使得所述外翻边与所述支撑环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间隙。在烹饪阶段的末期,所述风机向所述烹饪腔内供送冷风,从而对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进行冷却降温,气流带走所述内胆外壁的热量后向上流动进而从所述散热间隙排出,由于所述内胆的内外两侧具有较大的温度差,内部温度较高,而外侧温度较低,使得所述内胆内表面的蒸汽受冷液化,在所述内胆的内壁形成一层水层,使食物不易粘结所述内胆。相对于开孔散热的方式而言,无需额外在所述锅体加工开口,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所述锅体外观的整体性且提高了美观。
此外,所述支撑环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使得所述支撑环和所述外壳为分体式结构,二者可单独制造成型,由于所述外翻边直接与所述支撑环接触,而所述内胆的温度较高,因此所述支撑环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而所述外壳不与所述内胆直接接触,因此无需使用耐高温材料,可使用于所述锅体的外壳相同的材料以及颜色,以节约成本,且提高所述锅体的美观。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风入口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侧壁,所述冷风入口朝向所述内胆的投影位于所述内胆侧壁的底部。通常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因此在烹饪过程中,所述内胆的底部的温度较高,更容易发生粘锅现象,且现有冷却风扇的气流难以均匀的作用于内胆下部,使得接触米饭的各部分内壁都能维持冷凝水的存在,致使不沾效果不佳。通过将所述冷风入口设置于对应所述内胆底部的位置,使得冷风先向下流动对所述内胆的底壁以及所述侧壁的底部进行冷却,然后向上流动并环绕所述内胆,使得冷气流与所述内胆周向各个区域充分接触冷却,提高冷却的均匀性以及防粘结的效果。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吹入的冷风能够充分与所述内胆的底壁接触,对其进行冷却降温,防止食物粘结在所述内胆的底壁,同时还避免了所述加热装置对冷风流动的阻挡,使所述内胆两侧连通,冷风可以自由通过,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胆的底壁设置有换热凸起或换热凹槽,以增大所述内胆的底壁的换热面积。所述内胆底壁内壁的表面积小于其外壁的表面积,这样可以提高冷空气的温升,从而提高冷空气每分钟带走的热量,进而缩短冷却时间,加快所述内胆底壁内侧冷凝水的形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口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凸起和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所述支撑环自上而下与所述安装口配合,一方面方便了所述支撑环的安装,降低装拆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支撑环用于承托所述内胆,所述内胆对所述支撑环的力为向下的压力,因此在所述内胆的压动下,使得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气流的流动路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烹饪器具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7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视图。
其中:
1锅体;11机身;12锅圈;121外壳;1211安装凸起;122支撑环;1221支撑筋位;1222避让槽;1223安装槽;13烹饪腔;14冷风入口;141遮挡筋位;142冷风通道;
2内胆;21外翻边;22散热间隙;
3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13的锅体1和置于所述烹饪腔13内的内胆2,所述锅体1包括机身11和设置于所述机身11上方的锅圈12,所述锅圈12包括外壳121和支撑环122,所述外壳121具有安装口,所述支撑环12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支撑环122具有支撑筋位1221,所述内胆2的开口处具有外翻边21,所述外翻边21搭靠于所述支撑筋位1221,以使所述内胆2和所述烹饪腔13的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22;所述锅体1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烹饪腔13的内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间隙22的冷风入口14。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支撑环122和所述内胆2的外翻边21配合形成所述散热间隙22,所述支撑环122具有所述支撑筋位1221,从而将所述内胆2的所述外翻边21抬高,使得所述外翻边21与所述支撑环122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间隙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胆2为无涂层内胆,即所述内胆2的内表面无不沾涂层,但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胆2仍能够保持较好的不沾性能。在具体使用时,在烹饪阶段的末期,所述内胆2内的水分较少,食物开始出现糊化,此时,所述风机向所述烹饪腔13内供送冷风,从而对所述内胆2的外表面进行冷却降温,气流带走所述内胆2外壁的热量后向上流动进而从所述散热间隙22排出,由于所述内胆2的内外两侧具有较大的温度差,内部温度较高,而外侧温度较低,使得所述内胆2内表面的蒸汽受冷液化,在所述内胆2的内壁形成一层水层,使食物不易粘结所述内胆2。
相对于开孔散热的方式而言,无需额外在所述锅体1加工开口,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所述锅体1外观的整体性且提高了美观。
不仅如此,由于所述外翻边21的存在,使得所述散热间隙22朝向水平方向,从而使热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出,以减小对锅盖向上的推力,保证锅盖与所述内胆2盖合的稳定性以及密封性。
所述支撑环12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使得所述支撑环122和所述外壳121为分体式结构,二者可单独制造成型,由于所述外翻边21直接与所述支撑环122接触,而所述内胆2的温度较高,因此所述支撑环122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而所述外壳121不与所述内胆2直接接触,因此无需使用耐高温材料,可使用于所述锅体1的外壳相同的材料以及颜色,以节约成本,且提高所述锅体1的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风机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所述风机可以为吸风结构,将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空气吸入所述烹饪腔13内,对所述内胆2的外壁进行冷却降温。又如,所述风机为吹风结构,如风扇等,以向所述烹饪腔13内供送冷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筋位1221沿所述支撑环122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位1221之间形成出风口。
所述支撑筋位1221沿周向间隔设置,增大所述支撑筋位1221与所述外翻边21的接触面积,提高所述支撑筋位1221对所述内胆2支撑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所述内胆2周向受到的支撑力均匀,从而避免所述内胆2发生倾斜。此外,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从所述内胆2的四周均匀吹出,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环122沿自身周向还设置有避让槽1222,所述避让槽1222增大所述支撑环122与所述外翻边21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加速热量的排出,另一方面方便用户将手部伸入该间隙中以将所述内胆2取出,提高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冷风入口14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3的侧壁,所述冷风入口14朝向所述内胆2的投影位于所述内胆2侧壁的底部。
通常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内胆2的底部,因此在烹饪过程中,所述内胆2的底部的温度较高,更容易发生粘锅现象,且冷却风扇的气流难以均匀的作用于内胆下部,使得接触米饭的各部分内壁都能维持冷凝水的存在,致使不沾效果不佳。通过将所述冷风入口14设置于对应所述内胆2底部的位置,使得冷风先向下流动对所述内胆2的底壁以及所述侧壁的底部进行冷却,冷气流与所述内胆2的底部接触换热后,气流的温度上升,此时沿所述内胆2的侧壁自然上浮,并环绕所述内胆2,使得冷气流与所述内胆2周向各个区域充分接触冷却,提高冷却的均匀性以及防粘结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冷风入口14设置有遮挡筋位141,所述遮挡筋位141将所述冷风入口14分隔为多个冷风通道142。
所述遮挡筋位141能够减小所述冷风入口14的开口面积,将所述冷风入口14分隔成多个小面积的冷风通道142,从而形成对所述冷风入口14的遮挡,避免米粒等食物掉落至所述锅体1内部。
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冷风入口14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的一种:
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风入口14沿所述烹饪腔13的周向延伸以环绕所述内胆2。所述冷风入口14环绕所述内胆2,使得从所述冷风入口14进入所述烹饪腔13内的气流,均匀地与所述内胆2周向的各个区域接触,使所述内胆2均匀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风入口14为多个,且沿所述烹饪腔13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保证气流与所述内胆2周向接触的均匀性的同时,减小了所述冷风入口14的开口面积,降低了加工难度。例如,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所述冷风入口14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锅体1在所述冷风出口14处还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倾斜向下延伸,以使所述冷风入口14流出的气流倾斜向下流动。
所述导风件的设置,使得气流一定的入风角度吹向所述内胆2的底部,提高进风量,同时使得冷风先对所述内胆2的下部进行冷却,且冷风自下而上的环绕所述内胆2循环冷却所述内胆2下部,即冷风先从所述内胆2的腰部吹下直至环绕所述内胆2下部,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所述内胆2腰部的直径往往较大,越往下所述内胆2直径逐渐收缩,所以,气流向下运动时,越靠近所述内胆2的底部,表面积俞小,气流向上运动时,越远离所述内胆2的底部,表面积俞大;且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柱面的存在,从所述内胆2的左侧至中线时,弧度逐渐增大,从中线至右侧时,弧度逐渐减小,气流向左右侧运动时,刚刚从所述冷风入口14流出的气流,离所述内胆2的中线一侧越近,表面积逐渐增大,越过中线后,随远离中线一侧俞远,则表面积逐渐缩小,一定的入风角度,使得冷风先下后上环绕所述内胆2下部,使得气流主要在竖直方向上流动,而不是水平方向上,从竖直方向冷风先下后上的路径上来看,当所述冷风入口14吹出的气流向下运动时,由于表面积的逐渐减小而形成汇聚效应,气流向上运动时表面积逐渐增大而形成扩散效应,汇聚效应使得冷风在与所述内胆2接触时,先接触面积大,后接触面积小,进而使得冷风能够在相对更冷时有大接触面积而吸收更多热量,以便在汇聚后在相对更热时有小接触面积而吸收更低的热量,避免在汇聚处由于冷气过冷而使得其在小接触面积处热量吸收过多,进而导致接触食物的各部分冷凝水形成不均的问题;当经过汇聚效应过后,冷风已升温,在此基础上,再向上扩散流动时,将不会在小接触面积处吸热较多,造成冷却不均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导风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烹饪腔13的内壁。
所述导风件可拆卸,方便将其拆下进行清洗,避免污垢在所述导风件上堆积,影响出风效果。同时,优选的,所述导风件的安装角度可调,从而方便将冷风引导至所述内胆2的不同位置,满足不同的冷却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13底部的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和所述内胆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加热装置3与所述内胆2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吹入的冷风能够充分与所述内胆2的底壁接触,对其进行冷却降温,防止食物粘结在所述内胆2的底壁,同时还避免了所述加热装置3对冷风流动的阻挡,使所述内胆2两侧连通,冷风可以自由通过,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3为电磁线圈,即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所述内胆2进行加热,从而无需将所述加热装置3与所述内胆2接触设置,即可实现加热,以形成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2的底壁设置有换热凸起或换热凹槽,以增大所述内胆2的底壁的换热面积。
所述内胆2底壁内壁的表面积小于其外壁的表面积,这样可以增大冷风和所述内胆2底壁外侧的换热面积,提高冷空气的温升,从而提高冷空气每分钟带走的热量,进而缩短冷却时间,加快所述内胆2底壁内侧冷凝水的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所示,所述安装口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1211,所述支撑环12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223,所述安装凸起1211和所述安装槽1223插接配合。
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所述支撑环122自上而下与所述安装口配合,一方面方便了所述支撑环122的安装,降低装拆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所述支撑环122用于承托所述内胆2,所述内胆2对所述支撑环122的力为向下的压力,因此在所述内胆2的压动下,使得所述支撑环122与所述外壳121的连接更加稳固,提高稳定性。
同时,所述安装凸起1211和所述安装槽1223配合后,还能够对所述支撑环122起到周向转动的限制作用,防止所述支撑环122相对于所述外壳121转动,提高所述支撑环122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和置于所述烹饪腔内的内胆,所述锅体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方的锅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圈包括外壳和支撑环,所述外壳具有安装口,所述支撑环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口,所述支撑环具有支撑筋位,所述内胆的开口处具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搭靠于所述支撑筋位,以使所述内胆和所述烹饪腔的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所述锅体内还设置有风机,所述烹饪腔的内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间隙的冷风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位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筋位之间形成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入口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侧壁,所述冷风入口朝向所述内胆的投影位于所述内胆侧壁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入口设置有遮挡筋位,所述遮挡筋位将所述冷风入口分隔为多个冷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入口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延伸以环绕所述内胆;或者,
所述冷风入口为多个,且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在所述冷风出口处还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倾斜向下延伸,以使所述冷风入口流出的气流倾斜向下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烹饪腔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内胆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底壁设置有换热凸起或换热凹槽,以增大所述内胆的底壁的换热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口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安装凸起,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凸起和所述安装槽插接配合。
CN202221099950.0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24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50.0U CN21752459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950.0U CN21752459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4591U true CN217524591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950.0U Active CN21752459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4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519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724130U (zh) 一种均匀控温的电饭煲
CN115606988A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752459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190784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01526237A (zh) 电磁加热器具的面板结构
CN21996260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72412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6822751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4259061U (zh) 烤箱
CN21385017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720477U (zh) 空气炸篮和空气炸锅
CN2209377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720478U (zh) 空气炸篮和空气炸锅
CN110652219B (zh) 烘焙器具
CN21894281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94281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524592U (zh) 一种可视化烹饪器具
CN218457941U (zh) 一种风机盖板结构及蒸烤箱
CN220494850U (zh) 一种用于支撑空气炸篮的支撑架和空气炸锅
CN21769605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760665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烹饪腔体结构及电烤箱
CN219629393U (zh) 一种电炖锅
CN21769601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6724128U (zh) 一种易清洗的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